摘要:流行性腹瀉作為傳染速度快的接觸性傳染病嚴重影響仔豬健康,仔豬感染后死亡率較高,嚴重損害養(yǎng)殖戶經濟效益?;诖?,本文從流行性腹瀉的鑒別診斷出發(fā),提出了防控建議,包括科學的飼養(yǎng)管理、加強生產管理、加強免疫防控、制定應急預案等,最大程度的降低傳播率,減輕了疾病給養(yǎng)豬生產帶來的影響。
關鍵詞:規(guī)模母豬場;仔豬流行性腹瀉;防控措施
在規(guī)模母豬場的養(yǎng)殖生產中,為了保障新生及斷奶前后仔豬的健康生長,養(yǎng)殖者應該科學、合理的做好飼養(yǎng)管理,加強母豬的健康管理,做好常見多發(fā)疾病的監(jiān)測與防控。仔豬流行性腹瀉的發(fā)生嚴重危害豬只健康,患病豬會生長發(fā)育緩慢,嚴重患豬會死亡。仔豬流行性腹瀉具有傳染性,個別豬只感染后,存在大規(guī)模傳播的風險,影響整個豬場的養(yǎng)殖效益。所以,要做好監(jiān)測與防控工作。在疾病監(jiān)測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豬只的臨床癥狀、體征表現,快速、準確做出診斷,及時進行隔離和治療。在此基礎上,還應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預防,減少疾病傳播。
1 仔豬流行性腹瀉的臨床診斷
仔豬流行性腹瀉為病毒感染引發(fā)。在仔豬免疫力低下時易感。當豬場環(huán)境、飼料及飲水被豬流行性腹瀉病毒污染后,很容易導致疾病在豬群中傳播。一般觀察患病豬只的臨床癥狀,識別、判斷和評估其嚴重程度。通過病理變化、實驗室檢測作為確診依據。調查仔豬流行性腹瀉的發(fā)病原因,并與其他相似癥狀的疾病進行鑒別,以準確及時施治,有效控制該病。
1.1 臨床癥狀
仔豬流行性腹瀉是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具有發(fā)病急、傳播迅速的特點。主要癥狀患病豬出現水樣腹瀉,檢查糞便,顏色為灰黃色,有惡臭氣味。隨著病程加長,患病仔豬出現脫水癥狀?;钾i出現精神沉郁、皮膚彈性降低等。
1.2 病理變化
剖檢病死仔豬,檢查小腸、腸絨毛等,發(fā)現腸道的腸壁變薄、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小腸絨毛縮短等[1]。
1.3 實驗室檢測
采集糞便、腸道內容物送至相關實驗室檢測。通過細胞培養(yǎng)、病毒分離,鑒定病毒類型,進而對仔豬流行性腹瀉確診。相關部門要積極向養(yǎng)殖戶推廣實驗室檢測技術和方法,提高養(yǎng)殖戶對實驗室檢測的了解,能夠定期采集糞樣并做好樣本保存與送檢,方便相關部門及時掌握流行性腹瀉流行情況,從而展開及時有效的防控措施。
2 規(guī)模母豬場仔豬流行性腹瀉防控措施
2.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
加強養(yǎng)殖場的消毒管理。(1)車輛管理。流行性腹瀉屬于接觸性傳播,要避免運輸車輛等將病原體帶入到養(yǎng)豬場內,要求控制車輛進出路徑及范圍;在豬場設立消毒池,內部車輛進入后于消毒池內接受輪胎和車體的消毒處理,方可允許進入豬場。車輛離開后還需要對地面進行清潔消毒。對于外來車輛一律不允許進入養(yǎng)殖場。(2)物資管理。所有物資、飼料等資源,需要統(tǒng)一放置于倉庫儲存,對于可以接受消毒的資源,集中消毒處理,不能消毒的飼料等資源,需要檢查合格資質,對外包裝清潔后,才能進行使用。(3)人員管理。養(yǎng)殖人員應完整穿戴好防護鞋靴以及防護服,才能進入生產區(qū)域,不允許攜帶個人工具和物品進入。外部人員參觀也需要做好消毒,穿戴好防護服后才能進入。進入豬場后應減少在養(yǎng)豬場內部的走動,并定時對鞋底進行消毒,避免內部交叉?zhèn)鞑?。?)生物防控。老鼠也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傳染源,需按照月度單位進行滅鼠活動。
2.2 加強生產管理
嚴格控制母豬生產繁殖的時間,盡可能選擇當地疫病傳播較少的時期進行繁殖。若當地存在流行性腹瀉傳播風險,務必采取自繁自養(yǎng)措施,切斷病原傳播渠道,預防病原交叉感染。若必須要引種,需要將種豬隔離1個月再混養(yǎng)交配。在豬群出欄后,第一時間進行養(yǎng)殖區(qū)域的消毒清潔工作,并采集環(huán)境樣本進行病原體檢查。制訂每年的生產計劃,合理安排繁殖時期,確保產房充裕,仔豬具有充足的生長空間,并保證產房具備一定空欄時間,能夠進行徹底消毒。對產房的消毒使用生石灰以及燒堿處理,徹底清潔墻壁、地板縫以及墻面墻角等位置,保證產房得到徹底消毒,消毒后應保證4 d以上的干燥時間。母豬產前也需要使用雙甲脒進行驅蟲,進行全身消毒清潔沖洗后,才能進入產房生產。母豬生產后,養(yǎng)殖人員注意定期清理母豬糞便,避免仔豬接觸引起腹瀉。生產后立即進行產床消毒,并使用高錳酸鉀對母豬體表消毒清潔,重視飼喂工具的消毒,及時清理未食用的飼料,避免交叉感染[2]。要加強產房的保暖管理,進入高溫夏季尤其重視降溫防暑,進入低溫冬季后加強保暖管理,將產房溫度穩(wěn)定在22~24℃。生產后使用接生粉和消毒干粉充分混合,涂抹在仔豬身體上,促使仔豬身體的干燥,幫助仔豬適應環(huán)境,并保持體溫。及時給仔豬飼喂初乳,初乳中含有豐富免疫蛋白,能夠提高仔豬的抵抗能力。定期給予益生菌制劑,可以補充有益菌群,提高腸道免疫功能,避免病毒定植。生產后需要補充維生素制劑,并關注飲食飲水情況,可保證奶水充足,滿足仔豬進食需要??蓴D出母乳,進行分別飼喂,確保每頭仔豬都能攝入充足母乳,滿足其進食需要。
2.3 做好計劃免疫
對于流行性腹瀉病毒預防的最好辦法是積極接種免疫疫苗,傳統(tǒng)疫苗包括弱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弱毒活疫苗能夠提供更長時間的保護效能,但存在毒力增強的風險[3]。若豬場未出現過疫情,不建議使用這類疫苗。亞單位疫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無傳染性,但可能引起個別仔豬出現免疫反應。滅活疫苗臨床應用廣泛,仔豬注射疫苗后可以獲得持續(xù)6個月的免疫保護,并緩解腹瀉嚴重程度。養(yǎng)殖戶應在初冬前完成全豬群接種,一般采取滅活苗聯合活苗的方式免疫。臨產母豬接種滅活苗即可,母豬在妊娠前即需要完成疫苗接種計劃,制定全豬群的免疫程序,提高養(yǎng)殖場豬群的抵抗力。相關部門要積極做好知識培訓工作,組織給養(yǎng)殖戶做科學講座和宣傳,詳細介紹免疫接種對于預防流行性腹瀉的優(yōu)勢和良好效果,提高養(yǎng)殖戶對于疫苗的認知,積極開展仔豬的接種免疫,提高當地防范流行性腹瀉的效果。
2.4 制定應急預案
一旦養(yǎng)豬場暴發(fā)流行性腹瀉疫情,需要養(yǎng)殖戶立即采取正確的處理措施,以控制傳播范圍,積極展開治療,降低仔豬死亡率和感染率。因此,養(yǎng)殖戶要根據養(yǎng)豬場的實際制訂應急預案,能夠在疫情發(fā)生后立即啟動,將損失控制在最小。在母豬產前定期進行病原檢測,提取糞便樣本進行檢測,發(fā)現攜帶病原的母豬應立即隔離,并密切關注母豬和仔豬的糞便檢測結果,將仔豬隔離飼養(yǎng)。對發(fā)生腹瀉的豬舍要立即用生石灰消毒,安排固定人員進行管理,要求養(yǎng)殖人員注意更換防護服和鞋靴,豬舍使用的器械嚴格消毒,對腹瀉病豬立即采取有效治療措施??蛇x擇蒙脫石、補液鹽和抗生素聯合治療,并給予優(yōu)質乳粉替代,補充仔豬的營養(yǎng)攝入,從而調節(jié)仔豬免疫能力。對于無救治意義或者已經死亡的病仔豬,需要無害化處理,并使用生石灰覆蓋豬舍。并立即對鄰近豬舍的母豬進行管理觀察,若發(fā)現腹瀉癥狀,積極取樣送檢,并給予預防性用藥治療,避免流行性腹瀉病情嚴重化,快速控制流行性腹瀉的傳播范圍,避免形成大范圍傳播。
3 結語
綜上所述,養(yǎng)殖戶要掌握仔豬流行性腹瀉的癥狀、診斷與防控知識,從而快速識別癥狀,及早進行干預。在日常防控管理上采取科學飼養(yǎng)管理,重視對養(yǎng)殖場的消毒,消除流行性腹瀉傳播安全隱患。特別重視母豬生產管理,降低仔豬感染率。對仔豬加強免疫防控,積極接種疫苗,制定完善的免疫程序。另外制定應急預案,能夠在發(fā)現疫情后立即處理,采取正確措施將疫病傳播范圍控制在最小。
參考文獻
[1] 顏忠.我國豬流行性腹瀉流行現狀與防控進展[J].黑龍江畜牧獸醫(yī),2024(7):7-10+17.
[2] 李波,尹樂子,余遠迪,等.豬流行性腹瀉病的流行特點及防控概述[J].現代畜牧科技,2024(4):115-117.
[3] 高清波.規(guī)模母豬場仔豬流行性腹瀉防控策略[J].中國動物保健,2024,26(1):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