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重大的地理發(fā)現(xiàn),完全是胡煥庸手工繪制,然后通過人工“大數(shù)據(jù)”算出來的。
據(jù)胡煥庸的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吳傳均回憶,當時中國的總人口約為4.75億人,胡煥庸以1個點表示2萬人,將2萬多個點落在地圖上,再以等值線畫出人口密度圖,從而發(fā)現(xiàn)胡煥庸線,測算出線的東南半壁以36%的土地,供養(yǎng)了全國96%的人口;而西北半壁,擁有64%的土地,卻僅供養(yǎng)4%的人口。
胡煥庸線發(fā)現(xiàn)后,我國的幅員面積幾經變化。但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線東側人口占我國總人口的93.5%,線西側人口占比為6.5%,與胡煥庸首次統(tǒng)計結果相差并不大。
事實上,胡煥庸線并不是一條實實在在的線,它更多表現(xiàn)為一種圍繞著一個條帶兩側產生的一系列地理人文現(xiàn)象。
由于這條線還剛好介于青藏高原與云貴高原、蒙古高原與東部平原之間,它同時也是我國地勢第一階梯與第二階梯、第二階梯與第三階梯之間的分割線。
從東北部的大興安嶺到西南部的橫斷山脈,在組成胡煥庸線的系列山脈中,西南端橫斷山最出乎意料,它在青藏高原的東部突然轉為南北走向,好像是有意配合,讓胡煥庸線在西南端得以完美收尾。
按照自然規(guī)律,年降雨量達400毫米,是樹木能夠生存的最基本條件。而中國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則是我國半濕潤區(qū)和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
胡煥庸線的西北部,受到高山、高原阻隔,水汽難以抵達內陸深處,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少雨干旱,分布著大面積的高原、草原和沙漠。
而東南部,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影響我國西南、華南地區(qū),發(fā)源于太平洋的季風與北方冷空氣相遇時在華東、華中、華北地區(qū)形成降雨。氣候溫暖,降水充沛,分布著廣袤的平原、密集的水網。
森林的生存需要合適的水分條件,唯有在年均降水量大于400毫米的地區(qū),才能保障較高的森林覆蓋率。中國的三大林區(qū)——東北林區(qū)、西南林區(qū)、南方林區(qū),全部位于胡煥庸線以東。而胡煥庸線以西,則是草原的天下。
部分學者認為,胡煥庸線還是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的分界線。
在古時候,一部分先民居于西北半壁的高原,以狩獵、畜牧為生,過著逐水草而牧的生活,曾在歷史上形成吐蕃、西夏、遼金、蒙古等眾多草原部落。
另一部分則在東南半壁開疆拓土、栽種谷物,不僅創(chuàng)造了發(fā)達的農耕文明,更是創(chuàng)造了秦、漢、唐、宋、明、清這樣的“超級帝國”。
生活方式的不同,民族習性的差異,自然而然產生了文化的差異。東南半壁,文人騷客靠科舉功名出人頭地,他們多描寫綠樹青山、松間清泉、稻香蛙鳴、杏黃梨白,映襯著安逸舒適、恬淡素樸的生活。
而西北半壁,金戈鐵馬是平常生活。邊塞詩以其豪邁恢宏而自成一脈,馬鳴風蕭、大漠孤煙、冰河寒弓,盡展游牧文化的雄渾壯歌。
近年來,不斷有人發(fā)現(xiàn)胡煥庸線的神奇之處。
例如,這條線還是路網分界線、霧霾分界線、旅游資源分界線等。但凡能夠想到的自然資源,基本皆因這條線被定格出差異。
胡煥庸線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沉淀與現(xiàn)實考量,其蘊含的人地關系哲學仍然值得深思。我們期待,在未來,無論南北東西,廣袤國土上的每一個角落都能共享繁榮與發(fā)展。
秦嶺—淮河線,簡稱“秦淮線”,將我國大致區(qū)分為南、北方地區(qū)。它是一條極具地理意義的分界線,同時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濕潤和半濕潤區(qū)、1月份0攝氏度等溫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責任編輯 / 王佳璇 美術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