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紅色甘南:臘子口的槍聲

2024-12-03 00:00楊旭明
當代作家 2024年7期

毛主席教導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p>

百年初心歷久彌堅,艱難征程起伏波瀾!

位于甘肅省甘南州南部甘川交界處、地處秦嶺西延岷山、迭山山系大峽谷之間的迭部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俗多彩、生態(tài)良好。長江二級支流、嘉陵江一級支流白龍江,自西向東貫穿全境120公里,岷山、迭山山系南北隔江綿延對峙,匯入達拉河、臘子河等支流30條,年均產(chǎn)水量約16億立方米。北部迭山措美峰海拔4920米,屬秦嶺西延段迭山(南秦嶺)最高峰,迭山(南秦嶺)東延有鐵尺梁、大喇山(達拉梁)。南部岷山群峰亦在4000米以上,達拉河自西南向東北流淌----一水透穿千里岷山,天然通道連接甘川——1935年9月、1936年8月,紅軍長征先后兩次由此道穿越縣境北上抗日,在甘南留下了俄界會議、茨日那毛主席舊居、崔古倉放糧、臘子口戰(zhàn)役、洮州會議等革命遺址、革命文物。

中央紅軍從俄界會議到茨日那休整,從崔古倉濟糧到突破臘子口天險,是堅定信仰的勝利,是頑強意志的勝利,是團結戰(zhàn)斗的勝利,也是長征精神的勝利!

回顧往昔奮斗崢嶸歲月長,暢談今朝鑄就百年新輝煌!

為了迎接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奮斗歷程,繼承和發(fā)揚偉大長征精神,重溫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緬懷革命先輩的光輝足跡,堅定黨員干部的愛黨愛國信念,增強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zhàn)斗力,按照中共甘南州委、州委直屬機關工委、州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安排,2021年5月份以來甘南各級黨組織陸續(xù)趕赴迭部縣開展“紅色臘子口百年追夢人”慶祝建黨100周年主題活動,深化“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把學習成效主動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工作業(yè)績。

5 月10 日, 甘南州喜迎建黨100 周年“紅色臘子口·百年追夢人”主題黨日活動在迭部縣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前啟動,州四大班子副地級以上在家領導以及全州先進模范代表、優(yōu)秀青年代表等100多名黨員參加了重走長征路、瞻仰茨日那毛澤東舊居等活動。

6月3日,甘南州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組織各支部100多名黨員,來到俄界會議舊址、茨日那毛主席舊居、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紀念館,開展“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主題黨日活動和“重走長征路”活動,旨在繼承紅軍長征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服務人民群眾,促進文旅發(fā)展,著力做到“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

在俄界會議舊址、在茨日那毛澤東舊居、在崔古倉藏寨、在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前,先烈先輩的英勇、長征精神的激勵,記不清有多少次,讓我陷入久久的緬懷和深深的哀思!

值此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100周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中國工農(nóng)紅軍建軍94周年,俄界會議召開、臘子口戰(zhàn)役勝利86周年,洮州會議召開、紅軍長征勝利85周年之際,再次“重走長征路”,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精神,悲傷與激動并存,回憶與振奮同在——偉大的黨、偉大的國家、偉大的民族、偉大的人民、偉大的時代,必須要“往前看”,繼往開來、承上啟下,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賡續(xù)長征精神,以長征精神開辟新時代的長征路,不斷鑄就新的歷史輝煌!

——作者題記

毛主席說:“會寧,好地名,好地名??!紅軍會師,中國安寧?!?/p>

1936年10月,紅軍長征取得勝利,向世界表明、宣布了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政黨,工農(nóng)紅軍是一股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一部歷盡艱難、以弱勝強的絕唱!

頑強精神驚天地,戰(zhàn)斗慘烈泣鬼神!

1935年9月紅一方面軍長征途中經(jīng)過甘南藏區(qū)迭部縣(時屬卓尼土司楊積慶轄區(qū)),1936年8月紅二、紅四方面軍經(jīng)過迭部縣、臨潭縣,歷經(jīng)千難萬險,在岷山藏寨、峽谷高原,播下了革命火種;在中華民族的光輝歷史上,譜寫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

紅軍長征在甘南進行了許多重要革命活動,在瑪曲縣、迭部縣、臨潭縣留下了大量革命舊址、革命遺跡和革命文物,在群眾中傳頌著許多激動人心的革命故事——齊哈瑪西渡黃河未果,俄界會議撥云見日,茨日那命令斬釘截鐵,崔古倉濟糧雪中送炭,天險臘子口絕地激戰(zhàn),洮州會議促進會師!

甘南藏族人民的無私支援,為紅軍長征取得勝利提供了豐厚充足的物質基礎,注入了無比強大的精神力量,做出了光耀千秋的歷史貢獻!

照實說,甘南是一片壯懷激烈的紅色熱土,甘南是一方前途光明的紅色福地,甘南是一首氣壯山河的紅色贊歌,甘南是一組民族團結的紅色典范!甘南是紅軍長征途中沖破黑暗、團結北上的“決策地”,甘南是紅軍長征途中缺醫(yī)少藥、彈盡糧絕的“加油站”,甘南是紅軍長征途中轉危為安、決勝天險的“轉運地”——

第一章為什么:沖破黑暗北上甘南

重走長征路,初心堅如磐。2021年6月3日,甘南州文旅局的黨員們抗著黨旗、打著五星小紅旗、佩戴著黨徽,行進在紅軍曾經(jīng)兩度浴血奮戰(zhàn)的岷迭大峽谷里。《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再唱山歌給黨聽》《我和我的祖國》《歌唱祖國》……

一首首紅色歌曲在長征路上唱響,飛過碧水、飛越青山、飛向藍天,在當年紅軍浴血奮戰(zhàn)的地方穿越了時空,把我們帶進了那段永不磨滅的紅色歲月、沖破黑暗的戰(zhàn)斗歷程——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離開中央蘇區(qū)江西瑞金開始長征。經(jīng)過血戰(zhàn)湘江、通道轉兵、強渡烏江、血戰(zhàn)婁山關、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打響包座戰(zhàn)役、激戰(zhàn)臘子口,終于跳出了國民黨幾十萬重兵的包圍圈,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實現(xiàn)了中央紅軍在軍事戰(zhàn)略上生死攸關的偉大轉折!

1935年6月12日,中央紅軍一部與紅四方面軍一部在達維鎮(zhèn)會師,6月18日,中共中央與中央紅軍主力到達懋功(今小金)地區(qū),實現(xiàn)了兩大主力部隊會師。6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兩河口會議,一致同意北上的意見,通過了《關于一、四方面軍今后戰(zhàn)略方針的決定》,提出“派一個支隊,向洮河、夏河活動,控制這一地帶,使我們能夠背于甘、青、寧、新四省的廣大地區(qū),有利的向東發(fā)展?!?月29日,中革軍委制定《松潘戰(zhàn)役計劃》,準備打開北上甘南的通道。由于張國燾的拖延,松潘戰(zhàn)役目標未能實現(xiàn),紅軍不得不改道草地北上。

8月3日,紅軍總部制定進軍甘肅南部的《夏(河)洮(河)戰(zhàn)役計劃》,并把紅一、紅四方面軍混合編成右路軍和左路軍。右路軍包括紅一方面軍的第一、第三軍,紅四方面軍的第四、第三十軍,軍委縱隊的大部分及新成立的紅軍大學,由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徐向前、政委陳昌浩、參謀長葉劍英率領集結北上,經(jīng)草地到班佑。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等中央領導隨右路軍行動。左路軍包括在卓克基及其以南地區(qū)紅四方面軍的第九軍、第三十一軍、第三十三軍,紅一方面軍的第五、第三十二軍及軍委縱隊的少部分,由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張國燾和總參謀長劉伯承率領左路軍集結北上,經(jīng)草地到阿壩,再到班佑于右路軍會合。8月15日,紅軍左路軍從卓克基向阿壩前進。8月19日,中央政治局在沙窩召開常委會議,鑒于周恩來病重,決定由毛澤東負責軍事工作。8月下旬,中共中央隨右路軍用一周時間跨過茫茫大草地,先后抵達阿壩和巴西地區(qū)。8月24日,徐向前、陳昌浩致電朱德、張國燾,敦促左路軍向右路軍靠攏,“以便兩路集中向夏、洮、岷前進”。8月下旬,中共川康省委在阿壩縣成立阿壩特區(qū)委員會,由袁克服任書記。左路軍派出500余人的偵察部隊,由格爾登寺的和尚羅車兒兄弟當向導,從上阿壩出發(fā),翻山沿結柯(河)而下進駐甘肅省瑪曲縣齊哈瑪寺院,準備渡過黃河。羅車兒兄弟引導40余名戰(zhàn)士,到黃河邊尋找渡口未果,沿原路返回上阿壩。8月29日,右路軍第四、第三十軍取得包座戰(zhàn)役的勝利,這是紅一、紅四方面軍會師后的一個大勝仗,重創(chuàng)國民黨胡宗南軍隊,為北出甘南創(chuàng)造了極好的時機。8月31日,張國燾、朱德、劉伯承率左路軍進駐阿壩縣,總部設格爾登寺。

9月3日,紅軍左路軍先頭部隊五軍(團)進抵嘎曲河(今白水河)。9月初,在中央的一再催促下,張國燾才率領左路軍抵達阿壩地區(qū)。張國燾借口河水上漲,渡河困難,拒不執(zhí)行中央要求左路軍“過草地、出班佑,向右路軍靠攏,全力向甘肅洮河以東發(fā)展”的指示,致使北上紅軍處于進退兩難的境地。9月5日右路軍紅一軍團先頭部隊沖破重重險阻,沿亞拉河先期到達甘肅迭部高吉村(即紅軍譯為俄界)。9月9日上午,張國燾給陳昌浩來了份密電,右路軍參謀長葉劍英首先看到此電,電報的大意是命陳昌浩率右路軍立即南下,并提出“徹底開展黨內斗爭”,企圖危害黨中央。葉劍英識破了這一陰謀,立即報告了毛澤東。

毛澤東、張聞天(洛甫)、博古(秦邦憲)立即離開毛弄村,趕到了五六十里外的三軍團駐地巴西(阿西村),與周恩來、王稼祥會合,連夜召開了中央政治局緊急會議。會議分析了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抗拒中央命令的種種表現(xiàn),分析了張國燾依仗優(yōu)勢兵力,妄圖凌駕和危害黨中央的危險處境。毛澤東等同志一致認為,在此種危急關頭,再繼續(xù)說服、等待張國燾率領左路軍北上,不僅沒有可能,而且會招致嚴重后果。

為了堅持北上建立川陜甘根據(jù)地的方針,同時為了給整個紅軍北上開辟道路,會議決定采取果斷措施,立即率紅一、三軍、軍委縱隊一部,組成臨時北上先遣隊,到阿西集合,繼續(xù)北上,向甘南前進,并通知已到迭部高吉村(即俄界)的林彪、聶榮臻,行動方針有變,要紅一軍(團)先頭部隊在原地等待。會議還決定以后右路軍統(tǒng)歸軍委副主席周恩來指揮,并委托毛澤東起草《中共中央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

1935年9月9日,注定是毛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

1960年10月埃德加·斯諾專訪毛主席時提問:“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么時候?”主席從容回答:“那是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斗爭,當時黨內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fā)生前途未卜的內戰(zhàn)?!?/p>

第二章怎么辦:俄界會議偉大轉折

來到俄界會議舊址(迭部縣達拉鄉(xiāng)高吉村),每家門口都懸掛著紅色的國旗,紅色是青山綠水間、達拉河兩旁最耀眼的色彩。這里距迭部縣城68公里,高吉村坐北朝南,青山環(huán)抱,依山傍水,風景秀麗。跟隨講解員班德草的步伐,黨員們走進俄界會議展館、舊址和毛主席居室,她精彩的講解讓人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一)從川西北挺進迭部俄界

1935年9月10日凌晨兩點,夜空下的草地上火把點點,形成一條蜿蜒移動的長龍,黨中央、毛澤東率領紅一、三軍團和中央軍委縱隊8000余人,悄悄離開川北大草原上的最后一個村寨毛弄,向岷山北麓的甘肅俄界挺進,同時發(fā)布《中央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F(xiàn)將原文抄錄如下,以饗讀者,以期知史明理----

中央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

(1935年9月10日)

親愛的同志們:

自從我們翻越了雪山、通過了草地之后,我們一到包座,即打了勝仗,消滅了白軍四十九(師)。目前的形勢是完全有利于我們,我們應該根據(jù)黨中央戰(zhàn)略方針,繼續(xù)北進,大量消滅蔣介石、胡宗南的部隊,創(chuàng)造川陜新蘇區(qū)。我們無論如何不應該再退回原路,再去翻雪山、走草地、到群眾完全逃跑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兩個月來,我們在川西北地區(qū)所身受的痛苦,是大家所知道的。而且,南下的出路在哪里?南下是草地、雪山、老林;南下人口稀少、糧食缺乏;南下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紅軍只有減員,沒有補充。敵人在那里的堡壘線已經(jīng)完成,我們無法突破。南下不能到四川去,南下只能到西藏、西康,南下只能挨凍挨餓,白白的犧牲生命,對革命沒有一點利益。對于紅軍,南下是沒有出路的,南下是斷路。

同志們,只有中央的戰(zhàn)略方針是唯一正確的,中央反對南下,主張北上,為紅軍為中國革命,取得勝利。你們應該堅決擁護中央的戰(zhàn)略方針,迅速北上,創(chuàng)造川陜甘新蘇區(qū)去。

中央

黨中央和紅軍沿包座河(流入迭部境內叫達拉河),向東北方向挺進,一路沿山,一路沿河,他們跋山涉水翻越岷山。當紅軍進入甘南地區(qū)的第一個藏族山莊干溝村的山腳下時,山勢陡然峻峭,山道狹窄崎嶇,左邊是高聳入云的危崖絕壁,右邊是澗深湍急的達拉河。由于夜晚降了大雨,紅軍走了幾公里后,河水突然暴漲,山洪橫溢,淹沒了崖下林間的羊腸小道,許多險橋、飛棧被沖毀,一不小心,就會掉進洶涌的激流。

幾天前,紅一軍團的先頭部隊沿亞拉河到達達拉河邊,再沿達拉河逆流而上,接連越過達拉河上的6座懸空險橋,經(jīng)過高吉溝口和崗嶺村(紅軍稱“廣利”),到達高吉村(紅軍稱俄界、鵝界)。宣傳員在甘溝附近的河西岸巖石上,寫下“北上抗日,奪回失地”的大幅標語,表達了紅軍戰(zhàn)士誓死北上的堅定信念。

9月11日傍晚五點左右,毛主席、中央紅軍到達迭部縣達拉鄉(xiāng)高吉村(通司譯為俄界),同先期到達的紅一軍(團)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等會合,宿營俄界(高吉村)和廣利(崗嶺村)兩村。毛澤東住在高吉村村民阿班家里,當晚黨中央向左路軍發(fā)出了《中央為貫徹戰(zhàn)略方針再致張國燾令其即行北上電》,但張國燾對中央的電令置之不理。

達拉,藏語稱“虎嶺”、“虎谷”。高吉,藏語的意思是村子周圍有“八個山頭”。達拉河屬長江二級支流、嘉陵江一級支流白龍江的最大河流,由西南向東北穿透岷山,一谷溝通甘川,是岷山山脈中的一條通川古道。山川險要,危機叢生!

最先從山上回到村里的阿班,看到自己家二樓坐著一位威武的軍人。這位軍人從二樓下來,走到阿班面前,握著阿班的手,向他介紹道:“你好,老鄉(xiāng),我是毛澤東!”阿班燒火做飯,以“青稞面疙瘩”(面條)歡迎紅軍首長和將士的到來。由于特定的時間和艱難的環(huán)境,高原青稞成為紅軍長征途中名副其實、絕處逢生的“紅色軍糧”、“救命軍糧”。

據(jù)俄界會議舊址現(xiàn)在的守護者冷草說,自己家的房子位于村頭,又挨著山邊,客廳開有后門,出后門可以直接進入后面的大山,便于隱蔽和保密。村民冷草的爺爺是當時這棟房屋的主人,冷草說,爺爺只知道家里住過紅軍,并不知道家里住的是誰。

(二)俄界會議重申北上強化團結

1935年9月11日晚至12日(見秦生《俄界會議時間地點考》一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阿班家里召開緊急擴大會議,史稱“俄界會議”。參加會議的政治局成員有:毛澤東、張聞天(洛甫)、博古(秦邦憲)、王稼祥、凱豐(何克全)、劉少奇、鄧發(fā)。另外,葉劍英、蔡樹藩、林伯渠、李維漢、楊尚昆、李德(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林彪、聶榮臻、朱瑞、羅瑞卿、彭德懷、李富春、袁國平、張純青等列席了會議。

周恩來因病未能出席會議。

會議首先聽取了毛澤東《關于與四方面軍領導者的爭論及今后北上戰(zhàn)略方針》的報告,然后通過了《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以及彭德懷縮小部隊編制的建議,并做出攻打天險臘子口的決定。會議第一次點名批評張國燾的右傾分裂錯誤。

會議著重討論了紅軍以后的戰(zhàn)略方針問題。毛澤東同志在報告中指出:“向南是沒有出路的,無論從地形、居住、給養(yǎng)等方面的條件看,南下都是絕路,因此不管張國燾怎樣阻撓破壞,中央仍堅持既定的北上戰(zhàn)略方針?!?/p>

《關于張國燾同志的錯誤的決定》首先揭露和批判了張國燾的右傾機會主義與軍閥主義傾向,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行為,指出了“張國燾錯誤的嚴重性和與之展開斗爭的必要性”,認為如果任由這種傾向發(fā)展下去,會使張國燾脫離黨,使紅軍發(fā)生分裂。因此,政治局認為“必須采取一切具體辦法去糾正張國燾同志的嚴重錯誤,并號召紅四方面中忠于共產(chǎn)黨的同志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同這種傾向作堅決斗爭,以鞏固黨與紅軍。”為了繼續(xù)教育和挽救張國燾,《決定》只發(fā)到中央委員一級。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在《關于張國燾成立第二“中央”的決定》中宣布:“特決定在黨內公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二日中央政治局在俄界的決定?!背蔀楫敃r全黨學習的重要文件。

俄界會議加強了黨對紅軍的直接領導,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組成的“五人小組”,作為全軍最高領導核心;同意了縮編部隊建制的建議,擬將紅一、三軍團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彭德懷為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林彪為副司令員、葉劍英為參謀長、張云逸為副參謀長、王稼祥為政治部主任、楊尚昆為政治部副主任;并成立了以李德為主任,葉劍英、鄧發(fā)、蔡樹藩、李維漢為委員的編制委員會,負責部隊的編制工作(突破臘子口后,編制工作在哈達鋪完成)。

俄界會議是紅軍長征途中在甘肅境內召開的第一次重要的會議,對于確定紅軍北上戰(zhàn)略方針,批判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逃跑主義、軍閥主義,戰(zhàn)勝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錯誤,統(tǒng)一黨和紅軍的思想、行動,加強黨和紅軍的團結,縮編部隊加強黨中央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順利完成長征北上抗日,在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軍事上具有極其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

形勢萬分危機,生死存亡之秋!

為了防堵紅軍的大會合,蔣介石在甘肅境內設置了松潘至臘子口,天水至隴西、臨洮,靜寧至會寧,隆德、平?jīng)鲋凉淘葦?shù)條封鎖線,約二三十萬人。白龍江中下游的舟曲、武都、文縣碧口,也駐扎著大批國民黨守軍。

俄界會議結束的當天(9月12日),張國燾也沒閑著,他在阿壩電令右路軍第四、第三十軍南下。13日,張國燾主持召開川康省委擴大會議,即“阿壩會議”,通過了“阿壩決議”,決定紅四方面軍南下川康。14日,兩軍奉命自班佑、包座,沿原北上路線經(jīng)過茫茫草地南下,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二次過草地。

9月12日俄界會議結束后,黨中央在村口的兩棵大白楊樹下召開了營以上干部會議,說明了采取新戰(zhàn)略方針和迅速北上行動的必要性,明確了紅軍長征繼續(xù)北上的方針,并向全軍再次發(fā)出《中央為執(zhí)行北上方針告同志書》。

9月12日當晚,紅一方面軍一軍團先頭部隊二師四團星夜離開高吉村(俄界),繼續(xù)北上沿達拉河向臘子口方向前進。

(三)長空雁叫霜晨月

千鈞一發(fā)之際,能否絕地逢生?

盡管張國燾同志犯了重大錯誤,他組織反黨小團體同中央進行公開的斗爭,否認黨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組織原則,漠視黨的一切紀律,在群眾面前任意破壞黨中央的威信,但毛澤東在俄界會議上并沒有將其“一棒子打死”,仍然保留了張國燾同志的黨籍,采取提出批評、說服教育、幫助改正、回歸隊伍、繼續(xù)革命的做法,這是獨立、正確、恰當?shù)奶幚睃h內矛盾、開展黨內斗爭的科學做法,開創(chuàng)了黨內斗爭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先例,體現(xiàn)了毛澤東的政治智慧、博大胸襟、過人膽識、包容氣量,彰顯了“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團結力量大、泰山也搬家”。俄界會議上,黨內團結得到空前加強,說明了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加強團結的必要性。同時,采納了彭德懷縮小部隊編制的建議,強化了黨中央對紅軍的直接領導,體現(xiàn)了“黨指揮槍”的建軍原則。只有毛澤東同志能在俄界緊要、關鍵、危急的時刻,才能做出這樣正確的抉擇、英明的決策,帶領黨和紅軍決勝絕境、絕地反擊、反敗為勝,開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找到打開唯一通道天險臘子口、北上抗日爭取民族獨立的新道路。后來的事實充分證明了毛澤東在俄界會議上決策的正確性、科學性、預見性——后來張國燾在朱德、徐向前、劉伯承等人的勸說幫助下,依然接受了北上抗日的正確主張,避免了黨和紅軍的分裂,保存了革命力量。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俄界會議是中共黨史、長征史上光輝的一頁。那天晚上出奇的安靜,秋高氣爽,天空晴朗,北極星分外明亮。無邊的暗夜里,毛主席在高吉村(俄界)阿班家的小木樓上,“瓦片松明”昏暗的燈光下,時而沉思、時而書寫,接連抽著煙,這注定是一個難眠之夜,因為有一副萬斤重擔壓在他的肩上——在“草地分兵”、敵強我弱、四面圍堵的情形下,必須做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積小勝為大勝,開展土地革命,農(nóng)村包圍城市,趕走日本帝國主義還我河山,繼而奪取全國的勝利!

臘子口,臘子口,毛主席在心里默念著,不時的看看地圖,心里很焦慮……“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獨有豪情,天際懸明月,風雷磅礴!”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奪取天險臘子口志在必得,這是決定中央和紅軍生死存亡、往哪里去的關鍵,這是毛主席憂患與沉郁的深層次原因!

此情成歷史,當時心境明。就目前形勢,只有奪取天險臘子口一條路,是對紅軍最有有利的,但也是最危險的,別無他途,毛主席臨危不亂、處變不驚,早已胸有成竹,下定決心!

第三章毛澤東:糾左反右堅持真理

再次重走長征路,來到達拉河畔的“俄界會議”展館、會議舊址,紅軍精神讓我振奮、激動,使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列寧說:“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shù)人手中”,老百姓俗話說:“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人心齊,泰山移”。有關史料和新聞多次重復記載、報道,俄界會議進一步鞏固和提升了毛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紅軍軍事負責人)在全黨、全軍的核心領導地位,竊以為還不夠全面和深刻。建黨百年之際,我們很有必要對“俄界會議”的歷史地位、重大貢獻進行研究、探討,力求做細、做實、做深,弄清當時的事實真相。

(一)從湖南湘鄉(xiāng)到貴州遵義

人有悲歡離合,山有來龍去脈,事有前因后果!

“毛澤東思想”在實踐中是如何形成的?1935年9月在迭部縣達拉鄉(xiāng)高吉村(俄界)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緊急擴大會議----“俄界會議”,在危機關頭究竟起到怎樣的重大作用、到底具有怎樣的歷史地位?

回溯歷史,根據(jù)當時的實際情況,我個人理解和還原為:時勢造英雄,在黨中央、紅軍和中國革命面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毛澤東在俄界會議上真正成為了黨政軍實質上的領袖、統(tǒng)帥、“一把手”和“主心骨”、真正成為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因為形勢所迫、大勢所趨、眾望所歸,猶如眾星捧月之光輝,猶如迭山措美之獨秀----

“孩兒立志出鄉(xiāng)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這首《七絕·改西鄉(xiāng)盛隆詩贈父親》,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鄉(xiāng)關、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書,表明了他胸懷天下、志在四方的遠大抱負。

1910年的那個早晨,當父親讀到這首詩的時候,毛澤東已挑著書箱和行李前往湘鄉(xiāng)縣立東山高等小學繼續(xù)求學,立志去探索救國的大道、救民的真理。此后,他從湖南長沙到北京求學堅信馬克思列寧主義,從1920年建立湖南黨組織到1921年參加黨的一大,從領導安源煤礦大罷工到廣州開辦農(nóng)民運動講習所,從1927年領導秋收起義創(chuàng)建紅軍到1935年9月長征途徑迭部俄界(高吉村),時年42周歲的毛澤東,早已是百煉成鋼、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中流砥柱、曠世英豪,他已經(jīng)成長為成熟的職業(yè)革命家、軍事家和理論家!

建黨百年之際,縱觀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我們完全有理由自豪的說:毛主75b8281c6ba5c1f92d616b45a5876fe9席是手不釋卷的民族精英、學問大家,是我們國家和民族幾千年不出的一代英雄豪杰,是古今中外幾千年不出的一代曠世偉人,亦是超越古今中外其他哲學著作的頂尖哲學家!

在追求真理的革命斗爭中,毛澤東經(jīng)受住了長期的考驗、艱難的磨礪和復雜的局面,1935年到達迭部俄界的毛澤東,在思想、政治、軍事、經(jīng)濟建設、組織協(xié)調、領導藝術、個人魅力等方面更加穩(wěn)健成熟、日趨爐火純青,歷史的、自然的得到中央領導高層和廣大紅軍將士的高度擁護、贊賞佩服和真心愛戴,因為毛澤東已經(jīng)具有務實的思想、淵博的學識、豐富的經(jīng)驗、光輝的經(jīng)歷、博大的胸懷、高超的戰(zhàn)略、靈活的戰(zhàn)術,殘酷的現(xiàn)實歷史的選擇了毛澤東!值此俄界危機關頭,只有毛澤東能夠擔負起歷史重任、千鈞重擔!

毛澤東是黨和紅軍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20年創(chuàng)建湖南共產(chǎn)主義黨組織,1921年7月湖南代表何叔衡、毛澤東參加了黨的一大。1923年6月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確定了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政策,拉開了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序幕,會上毛澤東首次進入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并當選為中央局秘書,成為中央領導核心成員。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提出著名論斷:“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最終導致轟轟烈烈的大革命失敗。此前,毛澤東、蔡和森等同志未能說服陳獨秀,他為了維持國共合作不敢組織、武裝廣大工農(nóng)革命群眾這個中國革命最強大的主力軍、最忠實的同盟軍,未能與國民黨、外國帝國主義作堅決、徹底的斗爭。

秋收起義、南昌起義失利后,他和朱德創(chuàng)建了中國工農(nóng)紅軍,史稱“朱毛紅軍”,建立了井岡山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和中央蘇區(qū)紅色政權。1931年11月,在中華蘇維埃全國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毛主席”的稱呼便由此而來。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

1932年10月召開的寧都會議,因“左”傾思想占上風,毛澤東紅一方面軍總政委的職務被撤銷,調他專做政府工作。毛澤東被排斥出黨和紅軍的領導崗位,他的意見很難對重大決策產(chǎn)生影響,但長征改變了這種局面。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紅軍不得不放棄蘇區(qū),逼迫進行長征。同年11月下旬,血戰(zhàn)湘江犧牲了五萬多名紅軍將士,中央紅軍從八萬銳減到三萬多。紅5軍團第34師師長陳樹湘,率領部隊付出重大犧牲,在完成掩護紅軍主力和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機關搶渡湘江的艱巨任務后,負傷被俘。在敵人押送前往長沙的途中,陳樹湘趁敵不備,從傷口處掏出腸子,用力絞斷,壯烈犧牲,時年29歲。悲壯義無反顧,慘烈駭人聽聞!

長征中毛澤東在黨和紅軍領導地位的重新確立,離不開他與“左”傾教條主義錯誤的斗爭,其中的艱辛與坎坷鮮為人知。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和長征以來紅軍遭受的嚴重損失表明,博古(秦邦憲)、李德(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不可能率領紅軍完成戰(zhàn)略轉移的任務。軍事指揮錯誤和部隊遭受的嚴重損失,也引起了廣大紅軍指戰(zhàn)員和戰(zhàn)士的不滿。結束“左”傾教條主義的統(tǒng)治,成為全軍上下的強烈要求。毛澤東根據(jù)敵情變化,多次向中央提出正確的戰(zhàn)略性建議。湖南的通道會議接受了毛澤東轉兵貴州的正確建議, 黎平會議上中央政治局決議通過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猴場會議重申了毛澤東的正確意見,遵義會議讓毛澤東重新回到黨和紅軍的領導崗位上,張聞天(洛甫)鄭重地強調:“毛澤東同志在這個集體中必須有實權!”而毛澤東的謙讓,是廣闊胸襟、顧全大局和團結一致的表現(xiàn)。對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李德、黨中央臨時負責人博古(秦邦憲)軍事指揮上所犯的左傾教條主義嚴重錯誤,毛澤東采取了指出錯誤、分析原因、批評教育和包容團結的態(tài)度,政治品格高風亮節(jié)、人格高尚難能可貴。

(二)從遵義會議到俄界會議

1934年12月31日至黎明召開的猴場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收回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決定權和指揮權,取消了李德(共產(chǎn)國際軍事顧問)、博古(秦邦憲)的軍事指揮權,為突破烏江、召開遵義會議奠定了基礎。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遵義會議”,糾正了以王明(陳紹禹)、博古(秦邦憲)為代表的、以教條主義為特征的左傾機會主義和冒險主義在黨內的統(tǒng)治。會上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即書記處書記),明確“以毛澤東同志為周恩來同志在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毛澤東在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和活的靈魂,就是具體事情具體分析”。毛澤東是黨內最早活學、活用馬克思主義的覺悟者、領導人,他最早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善于通過調查研究準確把握革命斗爭發(fā)展規(guī)律,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運動戰(zhàn)、游擊戰(zhàn)打敗了國民黨的四次圍剿——“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游擊戰(zhàn)里操勝券;大步進退、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運動戰(zhàn)中殲敵人”,毛澤東的這幅對聯(lián),形象的說明了他指揮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同時他“在戰(zhàn)略上藐視敵人,在戰(zhàn)術上重視敵人”。遵義會議上毛澤東重獲軍事指揮權,中革軍委成立了前敵司令部,朱德任司令員,毛澤東為政治委員,同時取消了“三人團”。遵義會議開始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黨的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在延安召開,通過的《關于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指出:“這次會議開始了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央的新的領導,是中國黨內最有歷史意義的轉變”。該《歷史決議》總結了建黨以來特別是六屆四中全會至遵義會議前這一段黨的歷史及其基本經(jīng)驗教訓,高度評價了毛澤東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解決中國革命問題的杰出貢獻,肯定了確立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的重大意義。用鄧小平的話講:“盡管名義上毛澤東沒有當總書記或軍委主席,實際上他對軍隊的指揮以及重大問題上的決策,都為別的領導人所承認。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同志,他們這些同志確實照顧大局,確實有黨性原則,只要毛澤東同志的意見是對的,都一致支持,堅決執(zhí)行”。

1935年3月10日1時,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一個“萬急”電報:建議中央紅軍改打打鼓新場。3月10日,中共中央在遵義縣平安鄉(xiāng)茍壩新房子擴大會會議,史稱“茍壩會議”,決定攻打打鼓新場,毛澤東堅決反對。深夜,毛澤東去說服周恩來、朱德,決定撤銷進攻打鼓新場計劃,使中共中央、中央紅軍再一次避免全軍覆沒的危險。3月12日,張聞天(洛甫)召集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提議并成立了由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組成新“三人團”,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全權負責軍事,完成了遵義會議改變黨中央最高軍事領導機構的任務。在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作戰(zhàn)勝敗直接關系到黨和紅軍的存亡安危,新“三人團”實際上成為中央和全軍最重要的領導機構。所以,茍壩會議進一步確立和鞏固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

黑夜里想你有方向,迷路時想你心里亮!

在毛澤東的指揮下,紅軍扭轉之前“處處受制于敵”“走不動、打不好”的被動局面,四渡赤水、兵臨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夾金山、走出大草地、激戰(zhàn)臘子口,在行云流水、進退自如的行動中,紅軍將“走”與“打”相結合,“走的利索、打的痛快”,完全掌握了戰(zhàn)場的主動權,顯示了毛澤東卓越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高超的軍事指揮能力和獨具魅力的領導藝術。奪取天險臘子口后,才真正跳出了國民黨重兵的包圍圈,取得了戰(zhàn)略性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巧渡金沙江后,毛主席在會理會議上說:“我們共產(chǎn)黨人從哪里來?是從老百姓當中來,是為了老百姓的幸福和利益而來。我們要往哪里去?還是要回到老百姓當中去,為老百姓謀利益、為老百姓謀幸福,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民族要獨立,人民要解放,讓普天下的勞苦大眾,都過上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幸福生活!目標確立之后就不能改變,共產(chǎn)黨的目標,就是實現(xiàn)全人類的解放,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信仰!”毛主席對黨和人民的關系、群眾路線、黨的性質和最終目標、共產(chǎn)主義信仰進行了深刻闡釋。

中央紅軍在長征途中,從江西瑞金到甘肅迭部,通道會議、黎平會議、猴場會議、遵義會議、扎西會議、茍壩會議、會理會議、兩河口會議、蘆花會議、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巴西會議等一系列會議的召開,糾正了黨內長期存在的左傾錯誤(包括教條主義、冒險主義和機會主義的表現(xiàn)),尤其在俄界會議上指明了張國燾的右傾錯誤,包括分裂主義、機會主義和逃跑主義,是中國共產(chǎn)黨真正從幼稚走向成熟,從錯誤走向正確的偉大轉折,從政治上、思想上、軍事上已經(jīng)完全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核心地位!

(三)理論建樹一峰獨秀務實管用

實事求是,知行合一。毛澤東理論(思想)的正確、革命的成功,在于他認定具體事情要具體分析的方法和原則,善于從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教訓(理論),以科學理論指導革命實踐,并完善、修正理論,反過來又更好的指導實踐!文如其人,文以載道,這正是只有毛主席能寫出《實踐論》《矛盾論》等偉大哲學名著的根本所在!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我們不妨看看毛主席當時已經(jīng)問世的經(jīng)典著作——建黨百年之際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毛主席的經(jīng)典著作是非讀不可的,掌握歷史的本來面貌,理解毛澤東思想的真諦和正確思路——實事求是、民主集中、獨立自主和群眾路線,同時不斷加強和改進自身作風建設。通過學習借鑒,可以加強我們的黨性修養(yǎng),更好的立足崗位做貢獻、為民服務當先鋒,主動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贏得民心和擁護。

《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毛澤東為反對當時黨內存在的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以張國燾為代表的“左”傾機會主義兩種錯誤傾向而寫成。這兩種機會主義都感覺自己力量不足,而不知道到何處去尋找力量,到何處去取得廣大的同盟軍。毛澤東指出中國無產(chǎn)階級的最廣大和最忠實的同盟軍是農(nóng)民,這樣就解決了中國革命中的最主要的同盟軍問題。毛澤東說“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尋烏調查》準確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提出了土地革命的路線。

《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毛澤東考察了湖南湘潭、湘鄉(xiāng)、衡山、醴陵、長沙等五個縣的農(nóng)民運動,每到一處,他都廣泛接觸和訪問廣大群眾,召開各種類型的座談會,獲取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毛澤東同志迅速撰寫了《湖南農(nóng)民運動考察報告》這篇重要的馬列主義文獻,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nóng)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答復了當時黨內黨外對于農(nóng)民革命斗爭的責難和懷疑。當時黨內以陳獨秀為首的右傾機會主義者,不愿意接受毛澤東的意見,而堅持自己的錯誤見解。他們的錯誤,主要是被國民黨的反動潮流所嚇倒,不敢支持已經(jīng)起來和正在起來的偉大的農(nóng)民革命斗爭。為了維護國共合作,他們寧愿拋棄農(nóng)民這個最主要的同盟軍,使工人階級和共產(chǎn)黨處于孤立無援的地位。一九8oJfc8V/Z3W6xQpZuPHyF+V7ztvW+x2Lpqe4IG9bQR8=二七年春夏國民黨之所以敢于叛變,主要就是抓住了共產(chǎn)黨的這個弱點。《考察報告》是無產(chǎn)階級及其政黨領導農(nóng)民革命斗爭的綱領性文獻,這些關于農(nóng)村調查的具體實踐、問題選擇與行動倡導,在歷史的緊要關頭,為農(nóng)民運動調查奠定了基礎,為革命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動了農(nóng)村大革命運動的繼續(xù)發(fā)展?!犊疾靾蟾妗贩治隽穗A級構成后提出農(nóng)民是無產(chǎn)階級最可靠、最主要的同盟軍,中國革命的實質是土地革命,為團結領導工人和農(nóng)民進行土地革命戰(zhàn)爭從而奪取全國的勝利奠定了群眾基礎和理論基礎,共產(chǎn)黨焉有不勝之理?后來的事實果真若毛主席的科學預測,真乃一篇報告定天下!

《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為湘贛邊界黨的第二次代表大會寫的決議的一部分,原題為《政治問題和邊界黨的任務》,文章初步回答了中國革命的具體道路問題。當時全國工農(nóng)平民以至資產(chǎn)階級,依然在反革命統(tǒng)治底下,沒有得到絲毫政治上、經(jīng)濟上的解放。在這篇重要文章中,毛澤東指明了在反動統(tǒng)治薄弱的農(nóng)村積聚力量,實行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取得全國政權的道路。這是毛澤東思想開始形成的一個標志,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里程碑。文章總結了湘贛邊界斗爭的經(jīng)驗,并針對黨內存在的“右”的和“左”的思想傾向,科學地論證了紅軍和紅色政權在中國存在和發(fā)展的5個條件----中國是一個政治經(jīng)濟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國,反革命營壘內部不統(tǒng)一并充滿矛盾,因而使許多農(nóng)村小塊革命根據(jù)地能夠在反革命政權的包圍下產(chǎn)生、堅持和波浪式地向前擴大;經(jīng)過第一次大革命影響和鍛煉的工農(nóng)兵士,為建立革命軍隊和紅色政權準備了良好的群眾基礎;中國革命形勢是跟著國內買辦豪紳階級和國際資產(chǎn)階級的繼續(xù)的分裂和戰(zhàn)爭,而繼續(xù)地向前發(fā)展的。這就為小塊紅色區(qū)域的長期存在和發(fā)展,提供了客觀依據(jù);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是紅色政權存在的必要條件;共產(chǎn)黨組織的有力及其政策的正確,是紅色政權長期存在和發(fā)展的關鍵條件。

《井岡山的斗爭》——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寫給中共中央關于湘贛邊界紅色割據(jù)區(qū)域斗爭情況的報告。毛澤東在井岡山第一時間就開始抓軍隊和地方的黨建工作,打造了當時中國共產(chǎn)黨面積最大的根據(jù)地和實力最強的紅軍。努力探索黨的建設的經(jīng)驗,提出了重要的黨建思想----首先,加強黨的思想建設,必須要在農(nóng)民中吸收大量的黨員,并克服非無產(chǎn)階級的思想。這是毛澤東思想最為光輝的地方和最為突出的特點,不同于列寧的黨建思想,毛澤東多次強調“首先在思想上入黨,進而在組織上入黨?!逼浯危h支部建在連上,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即堅持“黨指揮槍”得原則。毛澤東說:“黨的組織,現(xiàn)分連支部、營委、團委、軍委四級。連有支部,班有小組。紅軍所以艱難奮戰(zhàn)而不潰敗,支部建在連上是一個重要原因?!蓖瑫r,還建立了黨代表制度。第三,軍隊的黨幫助地方黨的發(fā)展。大革命失敗之后,地方黨組織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必須依靠軍隊中的黨組織。軍隊中的黨組織,擁有幫助地方黨組織的能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毛澤東寫給林彪的一封信,糾正黨內一些同志對時局一種悲觀的思想,一點點小火星可以燒掉大片原野,比喻開始時微小,但有遠大發(fā)展前途的新事物。是啊,“天下事皆起于微,成于慎,微之不慎,星火燎原,蟻穴潰堤。吾畏其卒,故怖其始也?!泵珴蓶|在信中運用唯物辯證法,科學地分析了國內政治形勢和敵我力量對比,批判了夸大革命主觀力量的盲動主義和看不到革命力量發(fā)展的悲觀思想,認為這是“于中國革命的實情不適合的”。信中充分估計了建立和發(fā)展紅色政權在中國革命中的意義和作用,提出了農(nóng)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思想,這是對中國這樣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里進行革命斗爭所作出的新結論,也是對馬克思主義關于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重大發(fā)展。

《尋烏調查查》——1930年5月2日,毛澤東在尋烏縣馬蹄崗進行了30多天的調查,收集整理了近10萬字的《尋烏調查》,并寫下了《反對本本主義》。尋烏調查的內容極為豐富,主要解決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全面調查了尋烏城的商業(yè)、手工業(yè),有利于制定對資產(chǎn)階級和城市貧民群眾的政策和策略; 二是明確了尋烏等中小城鎮(zhèn)需要全面改造的必要性;三是進一步揭露了封建剝削的殘酷性,說明了實行土地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四是深刻揭示了舊中國農(nóng)村的基本矛盾,檢驗了土地革命的階級路線,闡明了對農(nóng)村中間階級的斗爭策略,為深入土地革命,鞏固和發(fā)展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起了重大作用。毛澤東同志根據(jù)長期以來對中國社會狀況的考察和農(nóng)村階級的科學分析,總結了歷年來土地革命斗爭的經(jīng)驗,為我黨制定了一條依靠貧農(nóng)雇農(nóng),團結中農(nóng),限制富農(nóng),保護中小工商業(yè)者,消滅地主階級的土地革命路線。正確解決了民主革命時期黨在農(nóng)村中依靠誰、團結誰、打倒誰的根本問題,為我黨勝利地領導農(nóng)村反封建斗爭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反對本本主義》(原名《調查工作》)——這篇光輝著作對中國共產(chǎn)黨確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指導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后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都有巨大而深遠的意義。這是毛澤東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毛澤東思想特別是毛澤東哲學思想初步形成的標志,是奠基性著作; 毛澤東最初在這篇文章中闡述的有關思想原則,成為后來概括的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獨立自主、群眾路線”的雛形。

縱觀1925至1931年毛主席的理論文章,都具有哲學觀點和哲學思想。離1935還有四年的時間,毛主席能夠實事求是、有的放矢,堅持問題導向,深入調查研究,結果必然是“毛澤東思想”主要的原則、立場、觀點、內容已經(jīng)基本形成或日趨成熟,只待戰(zhàn)友們接受并承認,最終上升為全黨的指導思想——指導中國革命在黨的領導下取得勝利,確立社會主義制度,并進行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

(四)俄界會議的重大歷史貢獻和重要歷史地位

1935年9月的俄界,形勢異常嚴峻,黨中央和紅軍已經(jīng)瀕臨“山窮水盡疑無路”的絕境死地——

外有敵人圍追堵截、四面埋伏;內有張國燾分兵南下、存在危害黨中央和分裂紅軍的危險、且完全失去了紅四方面軍和中央紅軍呼應的可能性,此時的黨中央和紅軍勢單力薄、缺衣少藥、彈盡糧絕;從地理上來講,達拉溝呈西南---東北走向,“一水透穿千里岷山”,人煙稀少、耕地不多、糧食欠缺、無法補充兵員和糧草,向南退回草地不可能、西渡黃河首曲無法實現(xiàn)且是廣袤濕地,只能一條路往東北走向光明——突破臘子口天險北上抗日,凝聚軍心,團結廣大民眾,拯救中華民族!

只能抱定絕地反擊、反敗為勝的堅定信念。試想若果不能絕處逢生,黨中央和紅軍就會遭遇全軍覆沒的滅頂之災!

從時間上來講,時值中秋,正是達拉河、白龍江水量暴漲、水流湍急的時候,行軍極為不利,一軍團先頭部隊剛剛走過的亞拉河,許多紅軍戰(zhàn)士就被河水沖走了,眼睜睜的被奪取了生命!

此時此地,周恩來同志因肝病無法工作進、參與決策,朱德、劉伯承、徐向前等重要領導隨左路軍南下,生死未卜、后果難料,最關鍵的幾位戰(zhàn)友給不上力量、出不了主意,真是叫天天不靈、叫地地不應,大有“仰觀天蒼蒼、俯察地茫?!敝鄳K——“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喪失殆盡,生死存亡全憑決策英明,必須加強黨中央和紅軍的團結!

在俄界特別艱難的環(huán)境條件和非常嚴峻的形勢下,加強團結至關重要!

到達甘肅俄界,毛澤東同志和他的戰(zhàn)友們,已經(jīng)完成了建黨偉業(yè)、建軍大業(yè),并且在對學運、工運、農(nóng)運、兵運的組織領導中,毛澤東在理論創(chuàng)新(即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政治工作、軍事斗爭和經(jīng)濟建設中,形成了求真務實、實事求是的優(yōu)良作風和思想路線,已經(jīng)找到了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道路,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簡單明了、務實管用。完全可以說,到此時此地,“毛澤東思想”的主要成果和理論框架已經(jīng)基本形成,只待合適的時候寫入《黨章》,上升為黨的指導思想。

長征途中每天都在行軍打仗,誰在黨內負總責并不是特別重要,關鍵是誰能夠領導紅軍打好仗、打勝仗,在敵人的夾縫中求生存、保實力。只有在戰(zhàn)爭中不斷得到紅軍將士擁護的人,在戰(zhàn)爭中讓黨和紅軍轉危為安的人,才能真正成為黨的領袖和黨政軍的統(tǒng)帥!而毛澤東完全做到了這一點,從井岡山的斗爭、四次“反圍剿”的勝利,以及“遵義會議”以來一次又一次的險中求勝、化險為夷、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毛澤東得到了黨政軍高層領導的充分信任和軍隊的完全擁護!

毛澤東在俄界會議上的《報告》,對黨和中央紅軍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認識、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行動、加強團結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從湖南湘鄉(xiāng)到甘肅俄界,一路走來,坎坷崎嶇,毛主席堅定地與黨內的左傾、右傾分子作斗爭,他既糾正左傾,也反對右傾,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獨立自主、民主集中、群眾路線等原則,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原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把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以理論指導實踐并完善理論,探索了一條正確的中國革命道路——即工農(nóng)武裝割據(jù),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所以,俄界會議是一次加強團結、走向勝利的會議,是一次科學決策、明確方向的會議,是一次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認識的會議,是一次統(tǒng)一領導、統(tǒng)一行動的會議!

綜上所述,俄界會議是一次生死關頭決定黨中央和紅軍前途命運的,具有緊急性、關鍵性、轉折性特點的會議,它的重大歷史貢獻在于再次確定了北上方針、揭露了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機會主義和逃跑主義錯誤,并與之進行了堅決斗爭,讓黨和廣大紅軍將士回到正確的方向和軌道上!

所以,俄界會議在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歷史貢獻、及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在危急時刻成功挽救了中共中央,挽救了中央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

從貴州遵義到甘肅俄界,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婁山關首次大捷的背景是遵義會議,臘子口戰(zhàn)役勝利的背景是俄界會議。所以,著名的俄界會議和臘子口戰(zhàn)役,完全可以比肩遵義會議和婁山關戰(zhàn)役,堪稱閃耀在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上的耀眼紅星!

從毛澤東個人性格脾氣來看,他性格剛毅,愈挫愈勇,散發(fā)著“敢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談笑凱歌還”的胸襟豪情,洋溢著“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英雄氣概,胸懷著“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的慷慨悲歌,充滿著“猶記當時烽火里,九死一生如昨”的犧牲精神,凝聚著“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必勝信念,彰顯著“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的統(tǒng)帥風度,引領中國革命一路攻堅克難、披荊斬棘,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紅軍會師,征途在前!

查看毛澤東年譜,組織方面:俄界會議50天后,即1935年11月3日,成立了毛澤東任主席的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三大主力會師后,1936年12月7日,擴大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23人組成,毛澤東任主席團主席,毛澤東的核心領導地位更加名副其實;1943年3月1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1943年7月5日,王稼祥完成《中國共產(chǎn)黨與中國民族解放的道路》,首先使用了“毛澤東思想”這個概念,明確提出:“毛澤東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很快被全黨同志所接受。在此前后,朱德、劉少奇、周恩來、陳毅、鄧小平等同志紛紛發(fā)表文章或演講,論述“毛澤東思想”。1945年4月閉幕的六屆七中全會,高度評價了毛澤東做出的重大理論貢獻。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召開的中共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定了黨的政治路線,即“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中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同時毛澤東思想被確定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指導思想,并寫入《黨章》。七大通過的新《黨章》規(guī)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tǒng)一的理論,就是中國的共產(chǎn)主義,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彪S后的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主席,至1976年逝世。

七大之后,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全黨同志團結一致,為推進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努力奮斗,1949年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歷史勝利。

綜上所述,縱貫毛主席的革命歷程和偉大貢獻,我個人提煉出這樣的科學結論、還原出這樣的客觀事實:在1935年9月11日至12日召開的俄界會議上,毛澤東必然地、歷史地、自覺的、公認的成為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真正成為了黨政軍的領袖、統(tǒng)帥、一把手和主心骨!盡管他當時還不是中共中央總書記、中革軍委主席,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在黨政軍民心目中的威望和形象——是共產(chǎn)黨人大公無私的品格,選擇了毛澤東!是俄界殘酷無情的現(xiàn)實,選擇了毛澤東!是展望光明的未來,選擇了毛澤東!

深度思考、客觀探討俄界會議的重大歷史貢獻和重要歷史地位,深感以前自己對俄界會議的形勢、內容、精神、決策等,理解不夠透徹和準確,研究不夠深刻和全面。經(jīng)過二十多年的積累沉淀和縝密分析,我大膽地提出“在俄界會議上,毛澤東真正成為了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真正成為了黨政軍的領袖和統(tǒng)帥”的觀點,可能存在不足之處或論證不嚴密的地方,僅供專家學者、各位領導參考。

建議繼續(xù)召開甘肅迭部“俄界會議--茨日那--崔谷倉--臘子口戰(zhàn)役”研討會,建議有關方面在研討成果的基礎上,立項建設“俄界會議”紀念館,使俄界會議名副其實、發(fā)揚光大,更好地為弘揚紅軍長征精神、學習貫徹習總書記慶祝建黨百年重要講話精神、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實施鄉(xiāng)村振戰(zhàn)略、建設幸福美好家園,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長征路上,發(fā)揮更好的作用、做出更大的成就!

第四章達拉溝:一水透傳千里岷山

1995年7月,我到達拉林場工作。二十多年來,數(shù)十次經(jīng)過迭部,對迭部特別是俄界(高吉村)、茨日那、臘子口已經(jīng)非常熟悉了。但這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樣,我想是慶祝建黨百年“重走長征路”的緣故吧—-達拉河或驚濤駭浪,或緩緩流淌,達拉溝或寬或窄、或明或暗,兩岸高聳的青山迎面而來,路邊山花爛漫、清香撲鼻,那山、那水、那林,似乎都在訴說著當年所見證的紅軍長征艱苦卓絕——

(一)周恩來巧遇“格西”藏醫(yī)

俄界會議展館門前一側,整齊的擺放著治療肝病的藏藥,解說員講解了藏醫(yī)為周恩來治病的故事——

紅軍長征過草地的時候,周恩來的肝病又犯了。1935年9月9日晚巴西緊急會議后,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洛甫)、博古(秦邦憲)、王稼祥率領三軍團連夜北上。

抵達俄界時,由于山路顛簸、氣候寒冷和連綿陰雨,加劇了周恩來同志的病情。他一直昏迷中說胡話,高燒持續(xù)不退,這可急壞了中央領導和紅軍將士。

也許是天意,也許是巧合。

當天夜里,一個年輕人深夜悄悄回家了。毛澤東和幾位中央首長充滿疑慮,經(jīng)翻譯人員詢問,原來年輕人名叫賽浪,此次深夜回家是為了給病重的母親取藏藥。經(jīng)幾位中央領導人商議,衛(wèi)生部派出兩位醫(yī)生隨賽浪去后山給他阿媽治病。

兩小時后隨醫(yī)生回來的還有賽浪一家人,其中有位老喇嘛是賽浪的舅舅。賽浪說舅舅就在附近的高吉寺當藏醫(yī),醫(yī)術高超很受當?shù)乩习傩盏男湃?,還曾經(jīng)在西藏大昭寺獲得“格西”學位,在當?shù)睾蘸沼忻晌槐恍l(wèi)生部派去的醫(yī)生推薦老喇嘛給周恩來醫(yī)治肝病,大家欣然采納。

9月13日凌晨,大部隊離開俄界,朝臘子口方向前進。留下衛(wèi)生部領導和幾位醫(yī)生及警衛(wèi)員,等藏醫(yī)老喇嘛為周恩來治病。老喇嘛采用艾灸、扎針、藏藥等綜合措施進行治療,3天后周恩來一行30多人離開俄界。幾天后在哈達鋪與毛澤東等中央首長會合時,周恩來雖未痊愈,但已經(jīng)能吃飯、行軍、從事領導工作了。

(二)長征路上俄界的生動黨課

瞻仰了俄界會議展館、會址,走過村寨和達拉河,逆流而上1公里左右,到達俄界會議研學基地。這條柏油路,直通川北求吉寺。

紅旗獵獵,青山魏巍,綠草如茵,鮮花盛開,強烈的陽光把山川大地照得清朗明亮,讓時光恍如隔世。蒼翠的青山下達拉河嘩啦啦地流淌著,仿佛在訴說紅軍往事、緬懷長征精神!

俄界會議研學基地的帳篷里,流落紅軍的后代為黨員們講述了當年先輩們不屈不撓、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紅色故事。

甘南州文廣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局機關黨委書記敏彥文為大家上了一趟生動精彩的黨課《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在甘南紅色寶地上唱響最美文旅之歌》,包括明確學習中共黨史的重大意義、追憶紅軍長征兩過甘南的歷史事跡、在甘南紅色寶地上唱響最美文旅之歌三部分內容。

適逢中共百年華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正在全黨范圍內深入開展,習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以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堅定理想信念,以黨的光榮歷史提高理論水平,以黨史姓黨的原則樹立正確的黨史觀。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緊盯“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目標要求?!懊骼怼?,是明白我們黨的歷史,“增信”,是增強信仰和信念,“崇德”,是加強黨性修養(yǎng),“力行”,是學以致用,把學習黨史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

二萬五千里長征,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途。長征精神具有永恒不變的歷史價值和光照千秋的繽紛異彩,震撼著每一顆流淌著滾滾熱血的心靈。中華兒女靈魂深處的“長征精神”的烙印,與我們黨和人民在我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壯麗進程中創(chuàng)造的建黨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奧運精神、三峽移民精神、抗非典精神、神五神六精神一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精神的延續(xù)與升華,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與時俱進的時代創(chuàng)造!長征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意志與品格的注解,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長征的英勇足跡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長卷中,始終為中國人民所銘記;長征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

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全州上下掀開了創(chuàng)建“五無甘南”嶄新序幕。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的正確指引下,搶抓國家建設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等政策機遇,持續(xù)加大紅色遺跡保護力度,持續(xù)提升紅色旅游形象水平,持續(xù)彰顯紅色文化品牌效益,倡導“紅色甘南、綠色發(fā)展”的科學理念,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點、文化特色的紅色旅游發(fā)展之路,著力將甘南打造成為紅色文化傳播的圣地、紅色旅游發(fā)展的熱土!

紅軍長征從迭部豪邁走過,紅色旅游從迭部引領發(fā)展!

重走長征路、俄界講黨課,別開生面、生動鮮活,黨員們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禮和巨大震撼,堅定了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提升了思想境界和黨性修養(yǎng),增強了超前謀劃、積極作為的責任心和主動性。

(三)歷史巧合接二連三

疊州為連接中原與藏區(qū)的咽喉要道,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據(jù)志書記載,唐代名將李道彥進襲吐谷渾時曾取此道入川。李道彥的父親李神通是最早響應李淵太原起兵的功臣,后來李道彥立下戰(zhàn)功,被封為義興郡公?!柏懹^初,轉相州都督,例降爵為公,拜岷州都督?!碧曝懹^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吐谷渾首領慕容伏允再次犯寇涼州。唐太宗李世民發(fā)出諭旨,昭告天下:“吐谷渾國,居疆青海,桀驁不馴,蠻荒無禮,影從吐蕃,助紂為虐,奪我子民,侵我國土。今應天命,征伐討之。任:大將軍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節(jié)度諸軍,兵部尚書侯君集為積石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李道宗為鄯善道行軍總管,涼州都督李大亮為且末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李道彥為赤水道行軍總管,利州刺史高甑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六路大軍,會同突厥、契苾軍隊,全線出擊??镎聹?,澤其民眾?!?/p>

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三月,岷州都督、赤水道總管李道彥率軍到達疊州的狼道峽時,卻被黨項拓跋部大首領西夏銅頭盔拓跋赤辭擋住去路。拓跋赤辭是黨項中最強的一支,有精騎數(shù)萬,據(jù)險以守?!鞍矒狳h項,孤立吐谷渾”。行軍大總管李靖命廓州(今青海貴德)刺史久且洛生,派遣使者到拓跋赤辭大營勸降未果。久且洛生抽調三千精兵,分作三隊,摸黑偷襲肅遠山,攻破拓跋部營帳,殺百余人,掠走牛羊雜畜六千多頭。進入五月,唐太宗又命李道彥,再次以重禮招撫拓跋赤辭及其部下。黨項酋長拓跋赤辭親自來到唐軍軍營,與眾位將領歃血盟誓。

李道彥率軍經(jīng)達拉溝到達松州后,“道彥至闊水(今松潘包座河),見無備,因掠其牛羊,諸羌怨,即引兵障狼道峽,道彥不得進,為赤辭所乘,軍大敗,死者數(shù)萬,退保松州?!蓖匕铣噢o遂進占疊州(今迭部)。李靖滅了吐谷渾,戰(zhàn)后朝廷就此事展開了調查,李道彥貽誤軍機原本死罪,因為皇親的緣故吧,朝廷下令免死流放。誠信第一、情義無價,李道彥咎由自取、罪有應得!

隨后,唐太宗下令岷州都督劉師立再次遣使招撫赤辭,拓跋赤辭遂率部落歸附。唐太宗授拓跋赤辭為西戎州都督,賜皇姓李,在其地設懿、嵯、麟、可等三十二州,以松州為都督府,內附黨項三十余萬口。自此職貢不絕,從河首大積石山以東,并為唐朝之境。黨項羌成為大唐的屬民,并在大唐文明的熏陶下成長——國家的統(tǒng)一、民族的團結、社會的進步,始終是我華夏歷史長河的主流!

六百年后,無獨有偶。公元1252年(蒙哥汗二年),蒙哥命總領漠南漢地事務的三弟忽必烈率軍遠征大理,并以速不臺之子兀良合臺總管軍事。忽必烈應召覲見蒙哥汗,當晚大宴幕府臣僚,姚樞趁機給他講起宋太祖派曹彬取南唐不亂殺人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忽必烈?guī)еS從上路,興奮地在馬背上對著姚樞大喊:“汝昨夕言曹彬不殺者,吾能為之,吾能為之!”十二月,大軍渡過黃河,轉年春天經(jīng)原西夏腹地鹽、夏二州,四月出蕭關,駐軍六盤山。賀賁聞忽必烈軍至,獻五千兩黃金助軍。公元1253年(蒙哥汗三年)夏,忽必烈等諸軍集齊、糧餉器械準備充分后,親率十萬大軍于秋天進至臨洮(今臨潭新城),在洮州衛(wèi)城駐蹕一月之久,設牙帳于隍廟原址,故民間傳說稱原鬼章行宮(即隍廟原址)為“韃王金鑾殿”。再至忒刺(又叫塔拉,今迭部達拉溝)翻越岷山,到達四川松潘草地。穿過滿是瘴氣的不毛之地、翻越崎嶇的大雪山、踏過隨處陷人的沼澤地、橫渡水流湍急的大渡河和金沙江,最終滅掉了執(zhí)政300多年大理國。這次慘勝行程近萬里,堪比后來的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公元1259年(蒙哥汗九年),忽必烈率兵十余萬攻取南宋,蒙哥汗卒于四川。公元1260年三月,忽必烈在開平(今內蒙古正南旗東北)登大漢位,建云中統(tǒng),設中書省,立十路宣撫司。公元1264年(至元元年),忽必烈將都城移至燕京,稱中都(今北京)。

歷史巧合,接二連三。公元635年(唐貞觀九年)李道彥,公元1253年(蒙哥汗三年)忽必烈,公元1935年一代偉人毛澤東分別取道達拉溝,之間均相差600多年。

一水透傳千里岷山,達拉溝與600多年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機緣巧合,并且每次都與戰(zhàn)略勝負、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密切關聯(lián)!

查閱《迭部縣志》:“漢平帝元始三年(公元三年),岷山崩,雍江三日,江水竭?!鄙奖赖亓?,堵塞江河,非人力所為,當是一次大地震或地殼的劇烈運動。此時,離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還有615年。

第五章茨日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一)從俄界到茨日那

白龍江南岸的迭部縣旺藏鎮(zhèn)茨日那村,紅旗招展,迎風飄揚。

一條黝黑平坦的柏油公路,把茨日那村和白龍江隔開。白龍江南岸的臺地上,一字排開的數(shù)十面紅旗向世人宣告:這里曾是毛主席舊居。白龍江上的仙人橋(伸臂式木橋),已被水泥橋梁取代,依舊紅旗獵獵!

新建的廣場上,《辣子情緣》雕像引人注目,久久沉思。黨員們慢慢走、仔細看、認真聽,心靈受到巨大震撼。大家跟著解說員,一同朗誦了毛主席的名作《七律·長征》。為確保革命文物安全和自身安全,黨員們三人一組,陸續(xù)走進二樓的毛主席舊居,一一虔誠的三鞠躬表達感恩之情,敬上香煙、獻上哈達表達崇敬之意----俄界會議后,紅軍先頭部隊星夜離開高吉村,沿達拉河向瓦藏寺(旺藏寺)進發(fā)。

1935年9月12日當晚,紅軍大部隊在茍吉寺和庶地(次哇溝口)的松林里露宿。9月13日,大部隊在達拉溝口擊潰埋伏與西岸林中的敵匪。紅軍攀越棧道、溝口險峽、通過木橋時,曾遭對岸山林中的散匪冷槍襲擊,因在暗處,紅軍朝天開槍以示警告,但百余名戰(zhàn)士和紅二師一名團長中彈犧牲在這里。附近紅軍通過的幾座橋,當?shù)乩相l(xiāng)叫做“紅軍橋”(現(xiàn)在已被水電站庫區(qū)淹沒),其實就是長木頭跨河谷對接搭建的,下面是咆哮的達拉河,許多紅軍戰(zhàn)士因眩暈掉下木橋、棧道,被湍急的達拉河吞噬,沖進了滔滔白龍江。

紅軍的獻身精神與山河同在,他們的不朽英靈與日月同輝!

9月13日清晨,毛澤東和紅軍離開俄界村,沿達拉河順流直下,朝東北方向的旺藏鄉(xiāng)行進,途中經(jīng)過了異常險峻的云崖棧道。由于隊伍在狹窄懸空的山道上只能排一路縱隊,所以隊伍拖至十多公里長,再加上棧道很窄,只容一個人通過,行進花費的時間很長。這天,紅軍總共走了不到25公里。天黑后,露宿次哇溝口(紅軍稱庶地)的松林里。

1935年9月14日清晨,毛主席率領中央機關、紅軍戰(zhàn)士從次哇溝口(紅軍稱庶地)出發(fā),繼續(xù)向旺藏寺(紅軍稱瓦藏寺)前進,達拉溝口是必經(jīng)之地。達拉河下游與白龍江匯流處南側,天然形成一段5公里的石峽,山高谷深、水流湍急,多處只聞河水呼嘯雷鳴,難見谷底滔滔河面。

達拉溝因達拉河而得名,達拉河與白龍江交匯的地方,即達拉溝口,又叫三交口。此處是古芳州城遺址,出土了彩陶石器,殘垣斷壁猶存,棍眼夯土清晰,低沉訴說那遠去的歲月和金戈鐵馬時代。

達拉溝對面是安子溝和尼欠溝,迭山措美峰海拔4920米,為甘南第一高峰,亦為大秦嶺最高峰。因為迭山,是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水嶺,是中國西部南北氣候的分界線,亦是青藏高原東北部與黃土高原西南部的交匯地帶,亦是西秦嶺之南秦嶺(即迭山)與西傾山、岷山的交匯地帶。

當年,紅軍沿達拉溝口白龍江南岸向東至尼傲峽(龍江第二峽)再到旺藏,因峽壁棧道被敵人破壞,大部隊只能邊修復棧道、邊架橋、邊前行,工兵望江興嘆、鑿壁作難、懸空目眩,修棧道、架木橋時曾得到尼傲村民的幫助,所以行軍速度很慢。

(二)毛主席住進咱藏家

9月14日晚11時,中央紅軍全部到達旺藏鄉(xiāng),一軍團駐扎在旺藏村,三軍團和軍委縱隊在旺藏寺,毛澤東在居中的茨日那村,住進村民格讓家里。

當晚毛主席向一軍團二師四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掃除前進途中抗拒之敵的命令。收到命令后,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即黃開湘)、政委楊成武表示堅決完成任務,當晚十一時從白龍江邊的宿營地麻牙寺(紅軍稱莫牙寺)出發(fā),星夜挺進臘子口。

從公路左側爬坡前行200米,廣場正中的“辣子情緣”雕像栩栩如生。雕像左側是一株濃蔭如蓋的核桃樹,烈日下散發(fā)著苦澀的清香。從樹下走過,道路左側的紅色長征文化墻上是有關長征的古詩詞。現(xiàn)摘錄如下,重溫先輩豪情壯志,懷念長征艱難歲月,以鼓舞大家在新長征路上團結奮進、頑強拼搏、攻堅克難----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一九三六年二月)

遵義會議

朱德

群龍得首自騰翔,路線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糾正,天空無垠任飛揚。

(一九六一年六月三十日)

長征

林伯渠

剛過草地到巴阿,天那西風日未斜。

且喜境界新耳目,不虞糧秣少胡麻。

巨猿解纜技殊巧,野虻射人事可嗟。

前路縱遙知馬力,誰于便利敢分家。

(一九三五年八月經(jīng)巴西阿西作)

吾非石達開

聶榮臻

大渡河流險,吾非石達開。

飛兵天際至,歷史不重來。

(一九三五年五月)

渡大渡河

聶榮臻

安順急搶渡,大渡勇奪橋。

兩軍夾江上,瀘定決分曉。

(一九三五年五月)

突破臘子口

(肖華)

峭峰插云一線天,隴蜀千嶂峽道連。

秋風夜雨臘河吼,關險防固敵兇頑。

絕壁巉巖擋不住,神兵飛下萬重山。

橫掃白軍葬深谷,征師高歌進陜甘。

(一九三五年九月)

聲東擊西

蕭克

橫斷澧水與沅江,紅旗獵獵耀三湘。

聲東擊西行千里,戴月披星走夜郎。

(一九三六年二月)

長條形廣場盡頭正中、院墻墻根的彩色大石頭上,橫刻的紅色字樣“茨日那毛主席舊居”,十分顯眼。舊居是一個平常而又獨特的四合院,大門、正面及二樓檐下紅旗飄揚。從朝南的大門走進院內,向朝東北的門口右側豎立著“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石碑,進門左側是木樓梯和圖書室,右邊是警衛(wèi)室。從左側木樓梯爬上去,走過十幾米的樓頂,來到左側廊道,墻上懸掛著幾塊展板,分別雕刻著俄界會議、周恩來與藏醫(yī)、架橋送紅軍、紅色寺院、開倉放糧、臘子口戰(zhàn)役、一件紅毛衣等紅色史實和故事。

穿過二樓的廊道,坐北朝南的正房門楣上掛著“毛澤東茨日那舊居”字樣的牌子,保持著當年的模樣,屋內一間是帶有連鍋炕的臥室,左側一間是毛主席的辦公書房。

由此可見,當年主人家格讓(桑杰的爺爺)是把毛主席當作貴客、朋友招待的。藏家風俗熱情好客,但正房、正座屬于當家人的特權,只有貴客才能享此高級禮遇。我想這另一方面是毛主席氣質不凡、氣場強大、精神煥發(fā)的緣故吧!

桑杰從小和奶奶生活在這個院子里,如今一家人依然住在這里。但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天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走進來瞻仰。近期,來這里學習參觀的黨員、游客絡繹不絕、應接不暇。

毛澤東舊居現(xiàn)在的守護者、格讓老人的孫子桑杰有一篇文章《爺爺?shù)幕貞洝罚敿氂涗浟嗣飨蜖敔敻褡尩慕佑|、交往和友誼——“那是1935年的一天,村里突然來了好多軍人模樣的人、他們當中有位騎大白馬的人一進門,就跟爺爺問候,然后要求在家里借住。爺爺看到他們都很辛苦的樣子,翻譯說這支隊伍叫紅軍,還說紅軍是為北上抗日、不破壞當?shù)孛癖姷男叛鲎杂?、不拉夫、不派款、不擾民,爺爺就同意他們住在家里,并提供了住宿和糧食……”紅軍也不能說(這是軍機大事),當時桑杰的爺爺當然不會知道,家里住的竟是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

一生遇一知己,足以。偶遇一代偉人,則緣深似山,福如東海!

(三)為了肖華將軍的囑托

1976年、1979年陳昌豐、肖華將軍分別確認茨日那村桑杰家的房子就是毛澤東舊居。肖華將軍回憶當年情景,對14歲的桑杰囑咐說:“你是下一代,要繼承好這份遺產(chǎn),這是一個全國人民值得紀念的地方?!?/p>

肖華將軍當年17歲親歷長征,先是少共國際師的政委,過草地后是紅二師政委。1964年任總政治部主任,帶病創(chuàng)作了《長征組歌》。肖華將軍離開我們多年了,但他的英名將和《長征組歌》一樣,永遠活在人民心中,永遠活在長征路上!

爺爺格讓把小木樓傳給了父親阿倉,父親又傳給了桑杰。讀過中學的桑杰知道這棟房子的特殊意義,像祖輩一樣,發(fā)自內心地呵護著它。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之際,2006年桑杰在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前莊嚴宣誓,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

桑杰出作為舊居的第三代房東細心保護管理,使舊居至今完好無損。這次見到桑杰,他的頭發(fā)已經(jīng)白了,今年他已經(jīng)66歲了,和老伴、兒女、三個孫子精心守護著舊居。

再看一眼舊居,紅旗獵獵,古樸自然,青山依舊。毛主席和中央紅軍離開此地,整整86年了!

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今非昔比,這偏遠的岷迭大峽谷已不在偏遠,新中國成立后經(jīng)過經(jīng)濟建設、改革開放、脫貧攻堅、共建小康,這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各項事業(yè)欣欣向榮!

今天,面對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面對生機盎然的青山綠水,我從心底里由衷的說:感謝毛主席!感謝共產(chǎn)黨!感謝所有為國家而戰(zhàn)、為民族而戰(zhàn)的紅軍將士!

我突然意識到:桑杰一家五代人守護的是一座土木結構的樓房,但他們傳承的是一種讓人蕩氣回腸、無比振奮的偉大長征精神!

從爺爺那輩算起,父親、桑杰夫婦、兩個子女、三個孫子一家五代人先后守護著當年毛主席住過的這座小二樓,守護著他們的紅色記憶。桑杰說:“今年四月份以來,每天都有上千人來參觀主席舊居,責任重大呀!”作為黨員,桑杰在閑暇時,會在昵稱為“傳承父輩”的微信上及時、重復發(fā)出游客在主席舊居參觀、湖南湘潭縣毛主席故鄉(xiāng)來的親人、“我家的三個小紅軍”等照片、《十送紅軍》《長征組歌》等歌曲,還有《毛主席誕辰:重溫主席經(jīng)典詩詞!》《走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文章,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

聽講解員班德草介紹:旺藏寺院的一位老喇嘛,聽說毛主席是湖南人,特別喜歡吃辣椒,當晚就主動送來一串鮮紅的辣子。老喇嘛把辣子送到毛主席手上,毛主席讓通訊員把辣椒帶給紅四團,讓戰(zhàn)士們在路上御寒——一串紅辣子,是物質能量,更是精神力量!這就是“辣子情緣”

雕塑的故事緣由。

班德草還介紹:一次偶然的機會,茨日那村村民賽鬧加措,在茨日那認識了一名正在重走長征路的吉林延邊自治州的紅軍后代,兩人談及長征,感觸很深、一拍即合,賽鬧加措牽著一匹馬馱著行李,兩人結伴重走長征路,歷時數(shù)年走過了紅二、紅四、紅二十五軍的大部分路線。

這需要怎樣的毅力,這需要怎樣的堅持??!

除了佩服、讓人震驚!

這件事充分說明:偉大的紅軍長征精神,已經(jīng)久久流淌在民族的血脈里,已經(jīng)深深扎根在民族的基因里!

近年來,和全國一樣,甘南的紅色文化旅游“火”起來了,到瑪曲縣、迭部縣、臨潭縣“重走長征路”的人們越來越多了,有黨員干部和專家教授,還有很多群眾一家?guī)状私Y伴而行,他們沿著當年的紅色線路,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瞻仰紅軍戰(zhàn)斗遺址,汲取長征精神力量,傳承紅軍長征精神!

第六章迭部縣:以紅帶綠文旅融合

毛主席舊居迭部縣旺藏鎮(zhèn)茨日那村,座南朝北,位于白龍江流域上游的迭部段中游。毛主席最擅長軍事和地理---能否做到絕地反擊、以弱勝強是他心頭的千斤巨石!

歷史與地理,是一對孿生姐妹——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經(jīng)過、結果,是所有歷史撰寫者繞不過去的記敘文“六要素”。所以,很有必要帶你去了解迭部的歷史、文化、民俗和山川形勝。紅軍當年走過的迭部,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風淳樸、山川壯麗——

(一)兩山夾一江

羌人系藏族的前身,華夏族時稱羌人為“西戎”,“戎”乃羌語地形稱謂,山谷稱“戎”,又稱“龍”。我想,此乃岷迭大峽谷中“白龍江”(藏語舟曲的意思)稱謂之由來和文化基因。

秦嶺地槽以寶雞大散關以西,稱為西秦嶺。在甘南地區(qū),以合作--宕昌大斷裂為界,把西秦嶺分為北秦嶺和南秦嶺,南秦嶺以北為洮河流域,以南為白龍江流域。此南秦嶺,即迭山山系,乃西傾山、岷山、秦嶺交匯地帶,擬加大科研力度,組織人員研究迭山形成、地質、土壤、氣候、植物、動物、人口影響、生態(tài)碳匯價值等等,建議迭部縣出版研究成果專著《迭山志》或《中國百里墻山》,迭山畢竟不同凡響—其措美峰是甘南GdrPJhCZ7UWWWnxPqVSUlA==第一峰,同時也是大秦嶺第一峰。同時開發(fā)科研、探險、觀光綜合游,建設貫穿迭山的紅色旅游公路,臨潭冶立關—新城—卓尼大峪溝—迭部安子溝—達拉溝—四川若爾蓋求吉寺,從甘南中部打通貫穿南北方向的大動脈。

迭部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溝壑縱橫,地勢西高東低,白龍江干流從西向東從中間縱貫全境,隔開岷迭山系,江南統(tǒng)稱岷山山系,甘川兩省以此為界;江北統(tǒng)稱迭山山系,是著名的“中國百里墻山”。岷迭山系主要山峰巖石裸露,陽坡多為草坡農(nóng)田,陰坡多為原始森林。溝谷江河縱橫,天然植被良好,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美。根據(jù)此地形地貌特征、氣候、水文、植被、地理等要素,全境可劃分為三個地理景觀區(qū)域----北部迭山山脈,可分為兩個自然地理區(qū):一是迭山主脈,海拔多在3600米以上,西延稱光蓋山,最高峰措美為甘南群山之冠,是白龍江與洮河的分水嶺,亦是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區(qū)內植被覆蓋率大80%以上。主峰還有高日道耀、鐵杰日(鐵尺梁)、莫老山(海拔4455米,為迭山第三高峰),1935年長征紅軍曾途徑莫老山南麓,東越加爾梁(加兒梁)向臘子口進發(fā)。迭山主脈南麓,即益哇、當多、哇壩、普若、安子、尖尼、麻沿、桑壩、臘子等溝、河上游地區(qū),溝谷狹窄,為土石森林高山深谷地貌和高山草原沼澤地貌。二是上述各溝河中下游地區(qū),大多南北走向偏東,山地溝壑地貌,土層較厚,部分為農(nóng)田。北部迭山區(qū)有錄壩湖(山谷湖)、永措(古麻湖、古麻海)、措洛瑪(圓形湖)、措代西(顛倒湖)、麻蓋措卡(下邊湖)、措沃瓦(木盤湖)等7處高山堰塞湖,猶如鑲嵌在迭山山顛上的閃閃明珠!

南部岷山山脈,海拔2400米至4100米,多為中高山區(qū)。西部山脈走向近東西,主峰“虎頭山”,又稱“美女山”(藏語稱為瑪莫)。達拉溝以東轉為南北走向,其主峰達益薩爾,史稱“羊膊嶺”,意為“虎窩梁”,又稱洋布梁。山勢雄偉、林木蔥郁,植被覆蓋率達70%以上。達拉溝、旺藏溝、曹世壩溝、阿夏溝、多兒溝、水泊溝、磨溝等溝谷沿岸多為黃棕壤溝壑地貌。南部岷山區(qū)有措讓(措拉色措、辮子狀新湖、有圍墻的新湖)、措卡兩個高山堰塞湖,這是發(fā)展旅游的天然資源。

中部沿江河谷:海拔較低,氣候溫暖,是農(nóng)田分布區(qū),主產(chǎn)青稞、小麥、玉米、洋芋等農(nóng)作物,蘋果、葡萄等水果。上迭(西部)江流比降小,并且開闊平坦,白云與卡壩之間形成尼什峽。下迭(卡壩鄉(xiāng)以東)江流比降增大,切割較深,形成尼傲峽、九龍峽、狼道峽(洛大峽)等氣勢恢宏的大峽谷。

縣境最大干流白龍江(藏語稱舟曲),系長江的二級支流、嘉陵江的一級支流。春秋戰(zhàn)國時《尚書·禹貢》稱桓水,秦時稱白水,西漢仍稱桓水,三國時又叫白水,下游稱羌水,唐代統(tǒng)稱羌水,北宋時稱白江,元明時上游復稱桓水,下游稱白水江。清代始稱白龍江,又名墊江。清初著名地理學家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云:“白水江,一名白龍江,即洮州衛(wèi)西傾山南所出之墊江,又即桓水之異名也?!?/p>

千里白龍江位于甘肅省東南部、四川省北部,發(fā)源于甘肅省甘南州碌曲縣西的西傾山南支郭爾莽梁,東流經(jīng)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鐵布區(qū),復入甘肅省甘南州迭部縣、舟曲縣,流經(jīng)隴南市宕昌縣、武都縣、文縣,四川省青川縣,至昭化北匯入嘉陵江。全長576公里(合1152里),流域面積3.18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108億立方米。甘肅境內流程475公里(合950里),流域面積2.72萬平方公里,年徑流量93.8億立方米,年輸沙量1840萬噸?!昂釉次ㄟh”、“河源唯直”,2010年蘭州大學、西南大學科考證明,發(fā)源于碌曲縣郎木寺的白龍江是長江最大最長的二級支流、嘉陵江的一級支流,既長江的源頭,時有新聞報道,應當引起重視!

白龍江從迭部縣中部橫貫全境,西從益哇溝口入境,東經(jīng)電尕、卡壩、尼傲、旺藏、花園、洛大等鄉(xiāng),至黑水溝口出境,境內流長120公里(合240里),總落差700米。出境后的立節(jié)水文站多年平均流量為82立方米每秒,年徑流量為25.86億立方米,水利資源非常豐富。

白龍江是一條神奇的江河——30條支流樹枝狀延伸到岷迭山系的各條溝谷,從南北兩面匯入白龍江干流,其中北部迭山有15條支流,南部岷山亦有15條支流,江北江南支流分布基本均勻,這在全國絕無僅有、獨一無二!

(二)四峽連一谷

白龍江上游的迭部段,即白龍江綠色大峽谷。益哇河匯入之地,即電尕鎮(zhèn),迭部縣城所在地。白云至卡壩,是尼西峽。達拉河匯入之地,即三交口,尼什峽與尼傲峽對接之處。旺藏河匯入之地,尼傲峽與九龍峽對接之處,即旺藏鎮(zhèn),白龍江南岸的臺地上,坐落著旺藏村和茨日那村。阿夏河匯入之地,即麻牙寺(莫牙寺),九龍峽與洛大峽在水泊峽對接。臘子河匯入之地,即代古寺,洛大峽(狼道峽)在此上下。

尼西峽--又稱尼什峽、尼石峽,位于尼西村以北、尼傲村以西,故名。長約百余米、寬十幾米不等,南北兩面懸崖絕壁高達百米,油松林臨空展臂,活像一棵棵“迎客松”,是白龍江橫穿縣境“四峽”第一道峽谷。谷底排列巨石,江濤轟鳴,震耳欲聾,人畜無法穿峽通過,只能從北側攀山躍頂。1960年建成洛大--電尕公路,從北壁轟石劈成C型通道。國營七九二礦在白云筑壩,從南山鑿洞引水,建成一座一萬千瓦的水電站,至今仍在發(fā)電營運。

尼傲峽--藏名尼傲加尕,位于尼傲鄉(xiāng)尼傲村附近,是白龍江橫穿縣境“四峽”之二。峽道長一千多米,兩面石山高數(shù)百米,寬不到10米,江水奔騰呼嘯,涼風習習,電站大壩截流形成兩處湖泊,天光云影,深藍如鏡。解放前,在南壁懸崖上鑿眼打樁飛架棧道,人畜冒險通行。

1935年、1936年,紅軍長征兩次穿越該峽壁上的棧道東進臘子口。1960年修筑兩郎公路時,在石峽南壁炸開C型通道,曾發(fā)生幾起翻車墜江交通事故。

九龍峽--藏名亞卡加隆,位于旺藏鄉(xiāng)東,是白龍江縱穿縣境“四峽”之三。峽道長一千五百多米,寬數(shù)米至十米不等,南北兩面石崖高達千米,是“四峽”中峽道最長、峽壁最高、江水最響亮、景色最壯觀的大峽谷,素有“九龍金鎖”之稱。解放前架設懸空棧道,牽畜通過必須事先高呼相讓,否則無法相讓只能將劣畜作價墜江。1935年、1936年,長征紅軍曾先后兩次搶修棧道,穿峽東進。

峽口北側,就是麻沿溝,進溝數(shù)里兩水交匯處,可見當年的崔古倉糧倉、水磨房及藏寨。1973年大搞農(nóng)田水利建設,因曹世壩溝河水的穿峽工程,在峽谷南壁高處谷底百余米的懸崖上人工鑿通了“飛龍峽”水渠,灌溉峽谷東側南岸的水平梯田,如今果園連片成林。九龍峽中、白龍江邊有兩處溫泉,硫磺味道極濃,水隨氣溫明顯變化,洗澡可治療關節(jié)炎、皮膚病,同時有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功效。許多游客慕名而來,每年至少要在此處洗澡一次。所以,此兩處溫泉亟待保護、開發(fā)利用,乃健康養(yǎng)生、觀光度假的好地方。

洛大峽--又名鸚哥嘴,史稱“狼道峽”,是位于洛大村西的石峽,亦是臘子河與白龍江的交匯點,岷代公路與兩郎公路在此相接。此處是白龍江縱穿縣境的“四峽”之四,峽道長百余米,呈三角狀,三面均為高百余米的絕壁,解放前無法通行,只能繞道。公元635年(唐貞觀九年)拓跋赤辭在此伏擊李道彥軍,至唐軍死傷數(shù)萬。洛大村海拔1500米,是迭部全境另一處平坦開闊之地,曾是蜀漢大將軍姜維屯田種麥之地,橋頭遺址為營寨和糧倉,1980年姜維金印在迭部益哇溝出土便是明證。

此外,還有達拉溝口石峽和臘子口峽,皆是甘川通道之咽喉。溝河同名,習慣使然,當年紅軍經(jīng)過的達拉河(達拉溝)和臘子河(臘子溝)究竟是什么情況呢?

達拉曲(達拉河)是白龍江在境內的最大支流,干流發(fā)源于四川喀隆阿嘎,上游稱包座河,由南向北在達拉鄉(xiāng)南界入境,流經(jīng)亞拉行政村后注入高吉曲(高吉村為俄界會議舊址),至達拉林場處匯入熱泉曲(溫泉河),繼續(xù)順達拉溝東北流經(jīng)次哇行政村,于達拉溝口注入白龍江,全長150公里,縣境段長43公里,年徑流量約6.69億立方米。在達拉鄉(xiāng)境內納入大小支流數(shù)條,較大的東面有拉孜曲、次哇曲,西面有高吉曲、納考曲(熱泉曲)等。

臘子曲(臘子河)是境內白龍江第三大支流,發(fā)源于臘子鄉(xiāng)北部的格熱隆哇(意為長嶺溝),由西北向東南流至長征橋的上游段稱格熱曲(長嶺河),中下游部分叫臘子曲(意為山腳河),先后匯集了牛路庫(竹子溝)、牙路庫(上溝)、美路庫(下溝)、老龍溝(坡溝)、久里才隆哇(李子溝)、龍爪庫(牧羊溝)等溝谷的數(shù)條小支流。由北向南經(jīng)隆哇(臘子溝)穿過天險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和康多村,在臘子、桑壩、洛大三鄉(xiāng)交界處與桑壩曲匯流。向南經(jīng)洛大鄉(xiāng)尖藏村,與臘子溝口注入白龍江(此處即狼道峽),全長56公里,年徑流量1.7億立方米。

所以,兩山夾一江,四峽連一谷,便是迭部地理,即地形地貌。白龍江綠色大峽谷的“四峽”——尼什峽、尼傲峽、九龍峽、洛大峽(即狼道峽)從西向東一字排開。梯級開發(fā)的水電站,是白龍江上游的夜明珠,高峽平湖,天塹通途,五光十色,夜景輝映星漢,讓人流連忘返。

迭部達拉溝--白龍江--臘子口一線聯(lián)通川甘,山川險要,所以兵家必爭,至此豁然開朗——1935年9月10日至18日,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離開川西高原,翻越岷山在達拉溝高吉村召開“俄界會議”,走出達拉溝,經(jīng)過白龍江大峽谷、夜宿茨日那村、北進然尕溝翻山挺進臘子口,奪取臘子口關隘后,經(jīng)朱立溝翻越迭山大喇梁。九天時間,中央紅軍豪邁地走過迭部,到大草灘、哈達鋪休整后繼續(xù)北上抗日。

(三)迭部的歷史文化

據(jù)《迭部縣志》記載:春秋之前,諸羌所居……春秋末期,羌人無弋爰劍為秦兵所逼,西入三河(黃河、賜支河、湟河)地區(qū),以湟中為根據(jù)地生息繁衍。秦獻公時,無弋爰劍之孫卬,南出賜支河曲,西徙數(shù)千里。卬的子孫一支進入川北及白龍江流域。

迭部,又稱疊州、疊部、鐵布,皆為藏語之譯音,意為“拇指”,即神仙拇指點開的地方。迭(疊)部之地名,早在南北朝時就出現(xiàn)與史冊。據(jù)《元和郡縣志》:“周武德六年(577年)西逐諸戎,始統(tǒng)有其地,乃置疊州。蓋取山川重疊之意。”迭部,源于古代部族名稱,含有“疊州部族”、“疊州地區(qū)”之寓意,亦稱達巴“大力士”,譽為“迭部”,有贊揚其出類拔萃之意,習慣上以人名變?yōu)樽迕⒆迕鳛榈孛匾u下來。

從縣境數(shù)十處古文化遺址發(fā)掘的新時期晚期“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遺存,以及金石并用時代的“寺洼文化”遺存,均證明早在新石器時期迭部白龍江沿岸就有人類繁衍生息。秦漢至唐,氐、羌、吐谷渾、黨項、吐蕃等西部諸部族狩獵、耕牧、遷徙、融合、發(fā)展。公元四世紀末西秦始置甘松郡起,歷經(jīng)北周、隋、唐,境內有過數(shù)百年的州、郡縣建置史。中唐至宋元明初的六七百年中,迭境主要以吐蕃豪酋等地方政權或稱雄割據(jù)、或依附中原王朝的格局為主。明清至民國500余年間,大部分為卓尼楊土司世襲領地,實行政教合一、軍民一體的土司制度,行政上隸屬洮州衛(wèi)(廳、縣)節(jié)制。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勤勞勇敢的迭部藏族群眾用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造、流傳下來很多傳統(tǒng)的民間歌舞、音樂、民謠、諺語、神話故事等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間風俗。還有信仰佛教、祭祀、祈禱等于民俗相關的宗教文化,明清以來創(chuàng)建的藏傳佛教寺院共有三十三座。

迭部縣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項目種類較多,涉及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傳統(tǒng)手工技藝、民俗、民間知識、民間雜技與競技等?,F(xiàn)有省級非遺保護名錄項目5個,包括傳統(tǒng)舞蹈尕巴舞、民間文學藏族民間故事和諺語、傳統(tǒng)美術踏板房、傳統(tǒng)手工技藝青稞酒釀造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3人;現(xiàn)有州級非遺保護名錄項目21個,州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27人;現(xiàn)有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名錄項目80個,縣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為50人。

迭部的人文景觀,尤以古文化遺存遺址、33座藏傳佛教寺院、薩迦派白古寺、姜維金印、俄界會議舊址、茨日那毛主席舊居、崔古倉舊址及紅軍印、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洋布水磨群、《尕巴》舞、《獅舞》、多兒民族服飾、踏板房制作技藝、青稞酒釀造技藝、電站及湖泊、沿江公路、九龍峽“飛龍渠”、白龍江千畝林果基地、臘子口牧場舊址、白云新村(迭部林業(yè)局)、白云民俗建筑、賽雍藏寨產(chǎn)業(yè)園、扎尕那青稞酒廠、山城迭部夜景為最。

迭部的自然景觀,全境皆是----岷迭諸峰、扎尕那石城、九個高山堰塞湖、浩瀚森林林相及數(shù)百種樹種、中藏藥材、野生花卉、各種野生動物、白龍江及“四峽”、兩岸30條支流(溝谷)、傲傲水簾洞、臘子水簾洞、九龍峽溫泉(兩處)等等,山水勝景及動植物資源不勝枚舉,所以迭部被譽為“綠色明珠”名副其實,魏巍岷迭,林海綿延!

迭部的資源稟賦,最符合生態(tài)文明之建設內涵和發(fā)展要求——深厚的歷史文化是你的神韻,不屈的紅軍精神是你的靈魂,壯麗的綠色山川是你的眼睛!

“迭部男人天下第一”的自譽,凝聚了迭部人勤勞勇敢、正直無私、熱情豪放、樂觀向上、敢想敢闖的時代風貌和拼搏精神!

(四)紅軍走過的最美迭部

1924年冬季,美國地理學會派遣約瑟弗·洛克為首的考察團,隨帶雇員20余人從云南來迭部考察。他以美國總統(tǒng)顧問、美國農(nóng)林部哈佛大學植物專員的身份,會見第19代卓尼土司楊積慶,楊以上賓接待,派人陪同并幫助洛克在卓尼和迭部完成了動植物、鳥類、氣候、民俗等考察。三年間,洛克拍攝了近千幅照片,留下了大量記錄當?shù)厣鐣妥匀坏奈淖仲Y料,采集了大量植物標本和種子。洛克當年的游記《生活在卓尼寺院》,后來發(fā)表在《國家地理》上。從卓尼翻越迭山主峰光蓋山,到迭部的扎尕那,曾是洛克進行植物、鳥類和地理考察的經(jīng)典線路,被后來人稱為“洛克之路”。洛克曾在扎尕那說道:“我平生未見過如此絢麗的景色。如果《創(chuàng)世紀》的作者曾看見迭部的美景,將會把亞當和夏娃的誕生地放在這里……迭部是如此令人驚嘆,如果不把這絕佳的地方拍攝下來,我會感到是一種罪惡?!迸R走時,洛克廉價購走了卓尼版《甘珠爾》《丹珠爾》全套大藏經(jīng)。如今,美國博物館所藏的中國植物標本,很多都是洛克當年在pGoBWBWoBdWaCXk5gfty4GUWJTrphiehml7NETOu7e4=迭部采集的。

“紀念洛克考察迭部百年”之時(即2024年),希望迭部縣能夠出版《迭部動物志》《迭部植物志》兩部專業(yè)著作,這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一個外國人洛克能做到的事情,作為炎黃子孫、特別是以“大拇指”自居的迭部人,不但能做到,而且能做的更好!

震驚世界的紅軍長征1935年9月、1936年8月兩過走過最美迭部,在迭部藏族人民心中播下了紅色的希望火種,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長征精神和紅色希望的激勵下,迭部終于迎來了和平解放和新中國成立。1962年迭部建縣后,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在黨的領導下步入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康莊大道,成為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共同創(chuàng)建的一方紅色熱土、一片美麗家園!

(五)長征林業(yè)局的前世今生

1969年7月,白龍江林業(yè)管理局將下屬公路工程處有文縣遷至甘南州迭部縣電尕鄉(xiāng)白云村對面,在此基礎上改建為長征林業(yè)局,成立了長征林業(yè)局革命委員會,顯然具有傳承長征精神、勇于攻堅克難、生產(chǎn)建設用材、人工造林營林的行業(yè)深意,1971年長征林業(yè)局改稱迭部林業(yè)局,俗稱白云新村。

半個世紀前,來自全國各地的林業(yè)職工(西藏新疆海南省除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建設林區(qū)公路、林場、工段和苗圃,把設計、采伐、運輸、育苗、跡地造林、護林防火等結合起來,設置并實現(xiàn)了青山常在、碧水長流的永續(xù)利用生產(chǎn)模式。建成全國九大林區(qū)136個重點森工企業(yè)之一,1990年躋身全國工業(yè)企業(yè)500強。至1992年,下轄益哇(后更名為電尕林場)、安子溝、達拉、旺藏、阿夏、水泊溝、洛大(磨溝)、臘子口八個林場和白云纖維板廠。

在近30年的森工采伐期間,迭部林業(yè)局始終發(fā)揚紅軍長征精神,為國家西北三線建設提供優(yōu)質木材400萬立方米,完成采伐跡地更新和荒山造林61萬畝,上繳利稅2.8億元。

1998年長江發(fā)生特大洪災,白龍江林區(qū)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全國率先停止了天然林采伐,斧頭、油鋸、集材機、索道機等森工工具入庫封存,啟動實施了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和生態(tài)公益林建設工程。經(jīng)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實現(xiàn)了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經(jīng)濟效益凸顯,為白龍江流域乃至長江流域地區(qū)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9年3月14日,迭部生態(tài)建設局正式掛牌成立,標志著迭部林區(qū)結束了長達50年的森工企業(yè)管理體制,正式成為生態(tài)公益型事業(yè)單位。2021年6月更名為迭部生態(tài)建設管護中心,下轄電尕、安子溝、水泊溝、臘子口四個林場。同時,達拉、旺藏、阿夏、洛大(磨溝)林場改為保護站,劃歸甘肅省阿夏省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管轄。

建議在迭部白云建設“白龍江林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博物館”記錄半個世紀的輝煌歷史,同時面對社會加強生態(tài)文明宣傳教育。至此,迭部林區(qū)在新時代邁上了生態(tài)文明建設大道,注入了時代發(fā)展的新內涵,必將譜寫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嶄新篇章!

近年來,迭部縣按照資源稟賦特性,圍繞農(nóng)林牧第一產(chǎn)業(yè)(種植業(yè)、林果業(yè)、養(yǎng)殖業(yè)、林下經(jīng)濟)、水電工業(yè)和建筑業(yè)第二產(chǎn)業(yè)、旅游服務業(yè)第三產(chǎn)業(yè)的布局規(guī)劃來推進全縣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這是實事求是的科學發(fā)展、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

今天的迭部,以紅帶綠,相得益彰,文旅融合,促進發(fā)展。大美迭部,潛力在歷史文化,魅力在綠色生態(tài),活力在水電工業(yè),動力在長征精神,發(fā)力在旅游產(chǎn)業(yè)!

第七章崔古倉:雪中送炭高風亮節(jié)

雨中送傘、雪中送炭的人,自有深明大義、高風亮節(jié)的錚錚鐵骨和普世情懷!

俗話說得好: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就軍事上來說,此乃兵家大忌,必須統(tǒng)一指揮、分頭行動、互相照應。先頭部隊紅四團從麻牙寺(紅軍稱莫牙寺)出發(fā),紅軍大部隊從茨日那村沿白龍江東下,毛主席率領警衛(wèi)人員在茨日那過白龍江,兵分三路向臘子口挺進----

(一)紅四團星夜行軍風雨無阻

1935年9月14日傍晚黃昏時分,通訊員送來了繼續(xù)行動的命令---紅一軍團二師為前衛(wèi)、四團為先頭團奪取臘子口,掃除前進道路上阻礙的敵人。

此時駐扎在麻牙寺(紅軍稱莫亞寺,民間又叫毛亞寺)的紅四團,立即進行準備,尋找當?shù)刈钍煜さ南驅?、弄清沿途路線。當晚深夜十一點左右,起床號吹響,戰(zhàn)士們緊急集合。紅四團政委楊成武宣布行動任務:“同志們!我們擔任先頭團馬上就出發(fā)了,要以兩天的急行軍,去奪取臘子口,以便迅速到達抗日的最前線,完成抗日救國的光榮任務。同志們能完成這個任務嗎?”

戰(zhàn)士們斬釘截鐵地回答“ 能!”“ 堅決奪取臘子口!”

嘹亮的前進軍號聲里,紅四團的戰(zhàn)士離開麻牙寺,先逆白龍江西行。隊伍走出五里地左右,浩浩蕩蕩向北進然尕溝,這時遇到了崎嶇的山路。在黑暗的深夜,同志們跌倒了又爬起來,相互鼓勵、手拉著手前行。雖然崎嶇難走、看不清路面,但同志們情緒高昂,連說帶笑、信心百倍:“我們這次攻打臘子口,看看那個連打的漂亮!”

接著走進深山老林里了,伸手不見五指,同志們唱著革命歌曲鼓舞士氣,個個表現(xiàn)得活潑可愛。走了五十多里,不知不覺就到了卡浪大山腳下了。同志們們爭先恐后、比賽爬山,一鼓作氣攀登了四十來里,到達山頂已是15日正午時分。忽然烏云翻滾,遮住了太陽,突然變成了一片黑暗世界,落下了一層冰雹和雪粒。緊接著狂風大作、暴雨傾盆,同志們一邊吃點干糧,一邊繼續(xù)向東北方向前進。當天走了120里左右,走下山嶺時,天快黑了,暴風雨中在吾乎(五福)村、班藏村附近的林子里宿營,此地是桑壩鄉(xiāng)境內。

這時候,炊事班的同志們仍在忙碌著,他們支起帳篷和鍋灶,在周圍摸索著干枯的樹枝,生起火來燒水做飯,準備著下半夜的伙食。

(二)毛主席巧走捷徑夜宿黑拉

9月15日拂曉,為了趕上紅四團,毛澤東決定改走捷徑,帶領參謀及警衛(wèi)人員二十多人,從茨日那村前的仙人橋(伸臂式木橋)跨過白龍江,連續(xù)翻越4000多米高的壓浪尼巴(娘拉寧巴)和高日卡兩座大山,繼續(xù)沿著卡浪大山前行。

毛主席的心情是焦急的、必勝的,步伐是堅定的、勇敢的!他們時而拄著棍子爬山,時而在山梁上疾行,時而山地坡面上前進,時而下坡路上奔走,根據(jù)地形變化或上或下、或左或右的前進。走過近二十里,高日卡村正北是高聳入云的高日道耀,山頂最高海拔4076米,也叫高爾卡、女性神山,亦稱“長梁母山”,以山梁較長而得名,整體呈圓錐形,因形狀酷似日本富士山而得名,俗稱“甘南富士山”。此山北靠迭山主脊,四周與迭山群峰縱橫連體,難分主次。戰(zhàn)士們偶爾停步緩緩,或明或暗的煙霧中,金黃的秋草、殷紅的樹葉呈現(xiàn)出五彩斑斕的美景。戰(zhàn)士們歇歇腳、緩口氣,擦擦汗水,解下軍用小水壺,相互讓著喝幾口水,看看眼前插入天際云端峰頂、高懸的雄鷹和長長的山坡,同志們無心欣賞這難得一見的綺麗秋色,繼續(xù)邁著堅定地步伐,沿著高日道耀南坡,朝東北方向向上、向上、再向上……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目標—挺進臘子口!

腳下的白色石塊沙沙作響,猶如流水潺潺,走上去又滑下來,十分費事。就這樣走過山坡、溝頂,翻過一道道山梁,接著左拐右拐的再下山。傍晚時分,在狂風暴雨中到達黑拉村附近的森林里,這里已是桑壩地界。煙霧很大,根本看不清三五米外的東西。突然,有戰(zhàn)馬、戰(zhàn)士掉下左側的石崖,叫喊聲令人毛骨悚然、膽戰(zhàn)心驚!

毛主席急忙問向導:此處是什么地方?向導回答說:這里接近黑拉、吾乎(吾胡)藏寨,意思是快到黑拉村、吾乎(吾胡)村了。通司未聽清楚或翻譯錯了----說這里是黑拉嗚呼!把黑拉吾乎連起來了,把吾乎翻譯成嗚呼,意為天黑就會成為死亡之地!這還了得,毛主席大吃一驚,但他根本就不信邪,在無法行進的情況下,當即下令就在黑拉附近的這片森林里露天宿營,讓戰(zhàn)士相互手拉著手、背靠或懷抱松樹,并且不得睡覺、不得生火,以免滾落懸崖或發(fā)生火災等意外發(fā)生,確保不暴露目標。崖邊的冷風呼呼的刮著,伴隨著一陣陣松濤聲,樹上的枯枝、雨珠不斷落下來,落在戰(zhàn)士們身上寒冷徹骨,這畢竟還在兩千米高的山林中呀!戰(zhàn)士們操著家鄉(xiāng)話,拉起家常來。有的戰(zhàn)士說:“甘南不但山高,而且林密,這么大的松樹森林、這么多的懸崖峭壁,還是頭一回見識!”有的說:“真冷啊,今晚可怎么熬呀!”

同志們安頓穩(wěn)妥后,毛主席派出幾名警衛(wèi)尋找紅四團的戰(zhàn)士。不到一小時與紅四團取得聯(lián)系,警衛(wèi)員返回后,報告主席紅四團部分戰(zhàn)士在吾乎(五福)村附近(桑壩河西南)、部分戰(zhàn)士在班藏村附近(桑壩河以東),主席這才放下心來。

更深夜靜,凄風苦雨、漆黑寒冷的高山密林里,毛主席和警衛(wèi)人員靜靜的坐著,間隔一陣子活動活動腿腳、搓搓雙手御寒……真可謂:地當床,天當被,秋高夜深徹骨涼,凄風苦雨訴衷腸,背靠松柏待天亮!

天亮后(9月16日早晨),戰(zhàn)士們大吃一驚——宿營地右側(東北方向)全是懸崖和山峰,崖邊是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戰(zhàn)士們沿著森林下山,向東北方向的臘子口前進。正在此時,尾隨的散匪趕到了,最后從黑拉森林里撤出的幾名紅軍戰(zhàn)士,被逼到“黑拉崖”(一處高約百米的懸崖,在黑多村西20公里處),子彈打光后,全部跳崖犧牲,當?shù)厝朔Q此崖為“紅軍崖”。2015年當?shù)卮迕裨谘孪聯(lián)斓绞掷滓幻?,收藏在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

(三)大部隊險越九龍峽

9月15日早晨,紅軍大部隊一、三軍團、軍委直屬縱隊離開旺藏村、茨日那村沿白龍江南岸東進。一小時后來到曹世壩溝口的九龍峽,兩山對峙,江水咆哮,不斷拍打著兩岸的巖石,發(fā)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不時有戰(zhàn)士和戰(zhàn)馬掉下懸崖,瞬間被江濤吞噬。

走在前頭的戰(zhàn)士逐個向后傳話:“停止前進,棧道被毀,無法通過。請后面的同志征集大小圓木、板子、方子,還有鋸子、斧頭,逐個向前傳來、修復棧道,請大家抓緊草根、樹梢、站穩(wěn)腳跟,注意安全!”

后面的同志抓緊征集門板、砍伐小圓木,逐個向前傳來。打頭的好幾個同志腰懸繩索,被吊下懸崖絕壁,晃蕩在空中,在幾近垂直的絕逼上橫釘木樁、打楔子(穩(wěn)固)、斜頂木樁、鋪上木板木方。有的地方,木樁之間綁緊綁腿,鋪上較短的木板、踏子,左右擺動,活像懸空吊橋,非常危險。為減輕對棧道的壓力、確保安全,只能間隔的三三兩兩前行,因此行軍速度很慢。頭暈眼花的同志,只能臉超石崖、屁股向外,由前面同志牽著手橫向挪動。戰(zhàn)馬、騾子只好留給當?shù)厝罕?,所馱的東西戰(zhàn)士們分開背著、提著,在棧道上走走停停的前進,在白龍江南岸九龍峽絕壁上形成了一條移動的紅色長龍,場面壯觀,令人震撼!

紅軍大部隊越過九龍峽木棧道,大約在下午3時來到白龍江南岸多兒溝口的獨木橋邊。先前紅四團的宿營地麻牙寺在白龍江的北岸,橋梁大部分被敵人燒毀,只剩一座晃蕩的小木橋,只容單人逐個通過,所以后衛(wèi)部隊直到晚上12時后才過完獨木橋,趕到白龍江北岸的麻牙寺(紅軍稱莫牙寺)宿營。

(四)長征路上“加油站”

大部隊放糧崔古倉。9月16日早晨,紅軍大部隊逆著白龍江西行,經(jīng)亞日卡(麻牙村)向北折轉進入然尕溝(麻牙溝),在深山幽谷中前行至兩水交匯處,來到一個住有10來戶藏民的村莊崔古倉(當?shù)厝朔Q谷卡),發(fā)現(xiàn)了貯有20多萬斤小麥、青稞的糧倉。原來看護糧倉的倉管員巴保按照卓尼土司楊積慶的密令早已打開倉門,以提醒紅軍來取糧。紅軍將所拿的糧數(shù)和購糧錢數(shù)寫在倉板上,將錢幣放在倉內留給倉官。

“崔古倉放糧”在紅軍最緊要關頭----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又幾乎彈盡糧絕,發(fā)揮了積極的作用,幫助紅軍度過了難關,為勝利突破天險臘子口戰(zhàn)役了奠定了物質基礎,成為紅軍長征路上的“加油站”。匆忙之中,財政部長林伯渠不慎遺失了一枚“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財政人民委員”字樣的印章。

土司放糧崔古倉,將士斗志更頑強!

紅軍得到給養(yǎng)補充后,繼續(xù)向北翻越高山挺進臘子口。當晚(9月16日)夜宿吾乎(紅軍稱五福)、黑拉(紅軍稱“格法”)、班藏村附近的森林里,這里已是桑壩鄉(xiāng)地界。而此時,毛主席和中央機關已到達黑多村(黑朵寺),前鋒部隊紅四團正在與臘子口守敵進行著生死較量。

小股部隊佯攻代古寺。為了迷惑敵人,造成紅軍沿白龍江東下決戰(zhàn)代古寺(狼道峽三交口)的態(tài)勢,9月16日晨紅軍派出一小股部隊,從麻牙寺順江而下,經(jīng)益高(花園)、西布古(水泊溝)直撲代古寺。中午時分,代古寺守敵聽到臘子口方向的槍聲,驚魂未定。此時突然受到猛烈攻擊,重機槍不停掃射、手榴彈連續(xù)投擲、炮彈連續(xù)發(fā)射爆炸,各種聲音混雜在一起、驚天動地。正面的道路上、后面的山頭上、兩岸的山坡上槍聲大作、喊殺聲連天、紅旗搖擺移動,疑似千軍萬馬!滴滴答滴滴答……嘹亮的沖鋒號響徹峽谷,敵軍以為這是紅軍的大部隊,紛紛向洛大方向潰逃。紅軍戰(zhàn)士按照計劃迅速后撤,掃射不停、扔下許多手榴彈,炸起的煙塵看不清紅軍的虛實。插下幾十面紅旗虛張聲勢,紅軍戰(zhàn)士邊打邊后撤。夜幕降臨時分,借著夜色掩護,紅軍小股部隊在磨溝溝口附近,趁機渡過白龍江迅速翻山北進,向臘子口方向穿插,去追趕大部隊。此時,臘子口戰(zhàn)役已經(jīng)打響,隱約能夠聽到高空傳過來的槍炮聲!

第八章臘子口:晝夜激戰(zhàn)奪取天險

氣勢磅礴、高聳入云的迭山,是唯一的“中國百里墻山”。臘子口河谷地處迭山主峰鐵尺梁南緣數(shù)座山峰腳下,東南、西南延伸而來的崇山峻嶺在此合攏,兩峰之間奔騰著水深流急的臘子河,激蕩形成漩渦,當年河水深達三米左右,不能徒涉。

臘子口系藏語音譯,由藏語“臘子日”演變而來,即“山腳山”,又名“道饒隆哇”,意為鐵杰日(鐵尺梁、額中間山)山下的山峰、“狹窄溝”、“險絕的山道峽口”。臘子口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天塹,是甘川兩省之間的“天險門戶”“唯一通道”,四周群山綿延、重巒疊嶂。當?shù)孛裰{說:“人過洮岷山,像過鬼門關。人過臘子口,像過老虎口!”

可見臘子口的山川地勢多么險要、地理位置多么重要!

(一)數(shù)道防線扼關隘

1935年8月,蔣介石急調胡宗南部集結松潘地區(qū),薛岳部進抵文縣、南坪一帶,國民黨新編十四師魯大昌三個主力團趕到隴南的武都、兩水一線設防,妄圖以蜀道為屏障阻止紅軍北上甘南。紅軍進入草地后,胡宗南命令魯大昌向松潘壓上來。

9月8日,蔣介石接到胡宗南飛機偵察來的情報:紅軍過草地后進入岷山,去向不明,有北出甘南的可能。蔣遂令胡宗南繞道文縣,開赴西固(今舟曲縣)進行堵截。又令魯大昌部返回岷縣防區(qū)、扼守臘子口,同時電令卓尼土司楊積慶出動藏兵到迭部阻擊紅軍。9月9日,魯大昌調遣第一旅梁應奎部三個團的兵力到臘子口一帶設防。甘肅“綏靖”公署朱紹良,電令第三軍十二師唐維源部隨后增援。

為了圍堵紅軍,蔣介石亦電令魯大昌“加強工事,嚴整戰(zhàn)備”。魯大昌派第二旅第五團到岷迭交界的三岔門設防,派一團兩個營、五團一個營、六團三個營和第十二師兩個營,共八個營的兵力交給第一旅旅長梁應奎指揮,分布在境內主戰(zhàn)場臘子口、朱立溝口,外圍戰(zhàn)場康多、黑多(黑朵)、道藏(刀扎)、黑扎一帶,并分點設了數(shù)道防線,確保臘子口萬無一失。

尤以臘子口為重點設了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設在關隘最窄處的小木橋后面,在丈八高突出的巖石頂上修筑了堅固的碉堡群,居高臨下封死隘口前的道路,崖底河邊筑有封鎖工事。第二道防線是口子往后的縱深工事,在三角地帶的山坡上修建了倉庫和炮樓,囤積糧草和彈藥,打算據(jù)險長期固守。第三道防線在三角地帶后面1公里處,仍然憑險據(jù)守,工事堅固。同時,在小木橋后東山梁東面的朱立溝1公里處,左側突出的山腰上也修筑了幾個大碉堡,重火力居高臨下,道路上正面機槍封鎖,這道防線牢牢地控制著臘子口東南側的朱立溝口。

駐武都的敵第一旅旅長梁應奎接到魯大昌電令后,親率該旅直屬部隊和兩營兵力,沿白龍江逆流而上,取道兩河口、舟曲、洛大、代古寺,于9月16日下午到達臘子口后,立即查看了地形。他讓趙國華營占領橋東沿山腳工事,四架重機槍排列在橋頭堡內,嚴密封鎖木橋前的道路;讓原駐臘子口關隘的王世惠營,防守橋后的三角形谷地陣地;第一旅直屬部隊和另外一個營的兵力在縱深地帶構筑工事,準備隨時增援隘口橋頭;同時,把指揮部設在臘子口山梁后面東南側的朱立溝, 指揮部前的溝口亦部署重兵,準備拼死固守、頑抗到底!

地形使然, 如果不封死朱立溝,臘子溝的三道防線毫無意義, 梁應奎心里十分清楚。把指揮部設在朱立溝, 十分隱蔽、安全,正好避開紅軍的主攻方向,萬一紅軍突破臘子口,正好從朱立溝逃向岷縣。戰(zhàn)役只有勝負,梁應奎提前想到了退路,可謂老謀深算、詭計多端!

敵第一旅旅長梁應奎的到來,使臘子口三道防線、朱立溝防線固若金湯、牢不可破!

據(jù)《迭部縣志》記載:此時,紅軍的左側有卓尼楊土司的上萬騎兵,右側有胡宗南的主力。紅軍如若不能盡快突破臘子口,就會面臨三面合圍的危險!

紅四團如果不能沖出臘子口,中央紅軍可能遭遇滅頂之災,中國革命可能被國民黨就此夭折!

紅四團是一支具有光榮傳統(tǒng)、戰(zhàn)功顯赫的“英雄團”,前身為北伐名將葉挺率領的“鐵軍”獨立團,曾參加過彪炳史冊的南昌起義、湘南暴動和井岡山斗爭。1934年10月16日,作為全軍的前衛(wèi)團----紅一方面軍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涉過于都河,邁出了戰(zhàn)略轉移的第一步。長征途中,紅四團曾多次擔任全軍的先頭部隊,在湘江戰(zhàn)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等戰(zhàn)役中屢建奇功。

紅一方面軍因長途跋涉、減員嚴重,戰(zhàn)斗力受到削弱。1935年6月紅一、紅四方面軍懋功(今小金)會師后,由徐向前、陳昌浩提議、中革軍委批準同意,紅四方面軍分別從第四軍、第三十軍、第三十三軍抽調三個建制團,共3700余人,補入紅一方面軍第一、第三軍團(7月改稱第一、第三軍,仍稱為軍團)。紅四方面軍的二九四團編入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二師四團,為第二營。原二九四團團長張仁初同志任二營營長,副團長魏大全同志任二營副營長,胡炳云同志任二營六連指導員,楊信義同志任二營六連連長。原紅四團第二營變成三營,原第三營分別編入一營、三營。由此可知,紅四團是一個加強團,差不多有兩個團的兵力。

二九四團原是川東游擊隊的老底子,1933年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九十八師二九四團。參加過歷時10個月的反六路圍攻作戰(zhàn),強渡嘉陵江,進軍川西北,打過許多勝仗,部隊士氣高漲。對紅四團而言,二九四團的加入更是如虎添翼,真是兵強馬壯、精兵強將!

事物的發(fā)展可以預測,歷史的進程銳不可擋!

(二)斗志昂揚赴天險

9月16日凌晨兩點,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吃過飯,從吾乎(五福)附近的宿營地出發(fā),冒雨通過“拿合窩”原始森林。急行軍數(shù)十里山路,翻過莫老山南麓的一座兩千多米高的大山,追上了駐扎在班藏村的隊伍。

天剛亮的時候,前方偵察連戰(zhàn)士報告:在加爾梁(加兒梁)左側,發(fā)現(xiàn)魯大昌一個營的軍隊正在修筑工事,右前方還有一股敵人做出偵察的樣子。

上午九時左右,毛澤東等首長趕到班藏村,立即在村外召開了攻打臘子口的戰(zhàn)斗動員大會。

“同志們: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lián)Q新天!前方就是敵人重兵把守、山勢險峻的天險臘子口,打開臘子口,我們紅軍才能走向北上抗日的戰(zhàn)場。紅四團是一支戰(zhàn)功卓著、有著光榮歷史的英雄部隊,黨中央把攻打臘子口的艱巨任務交給你們,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取得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誓死奪取臘子口!”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斬釘截鐵的回答。

毛主席的講話和鼓勵,讓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信心高漲、斗志昂揚,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和力量!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紅軍的光榮傳統(tǒng)。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必定屬于英雄、勇敢、光榮的紅四團!

“出發(fā)!”隨著團長王開湘(一名黃開湘)一聲令下,戰(zhàn)士們齊刷刷地向毛主席和首長們敬禮。紅四團迅速朝東北方向行進,繞過沙藏村(今桑藏村),東進加爾梁(加兒梁)、黑多村、臘子口。

當天上午十時左右,紅四團來到加爾梁(加兒梁)附近。在團長王開湘(黃開湘)、政委楊成武的帶領下,當即派出一個營沿側翼前進,向敵后方運動斷其歸路,以兩個連正面突襲。突然,槍聲、喊殺聲、手榴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紅軍戰(zhàn)士躍入敵人新修的工事,猛打猛沖、左劈有刺,殺得敵人鬼哭狼嚎、連逃帶叫。經(jīng)過十分鐘左右的緊張戰(zhàn)斗,加爾梁(加兒梁)的敵軍被擊潰,殘敵向刀扎村的河壩方向逃竄。由于沖鋒的太快,這時側面包圍的紅軍還未到達,未能達到包餃子、全殲滅的目的。

紅四團調轉頭來,繼續(xù)向東北方向的臘子口前進??斓胶诙啻澹t軍稱黑朵村,此地有黑多寺院)時,偵察排抓到敵兵三名探子,據(jù)交代一個營的士兵正埋伏在黑多村前的右側,計劃偷襲紅軍。王開湘(黃開湘)、楊成武來個將計就計,以一個連偽裝成敗逃的敵人,接近陣地時突然甩出許多手榴彈,炸得敵人四散逃命,繳獲了一批槍支彈藥。紅四團一陣猛追,俘虜了一名副官和醫(yī)生等20名官兵,據(jù)交代距臘子口還有20里路程。

紅軍以團結拼命、敢打硬仗著稱,駐扎在康多、道藏、黑扎的守敵聽到黑多方向激烈的槍聲嚇得聞風喪膽、驚慌失措,只顧向代古寺方向逃命,敵團長朱顯榮在逃跑中失蹤,實在可笑!此乃不戰(zhàn)而潰、不戰(zhàn)而勝—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乃兵家上上之策也!

(三)審時度勢定妙計

9月16日下午4時,到達臘子口關隘前的紅四團一營,率先向臘子口守敵發(fā)起試探性進攻。敵人以逸待勞,機槍封路、火力壓制,還扔出許多手榴彈,一營的戰(zhàn)士暴露無遺,前進不得,卻毫無辦法。

下午5時許,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到達離臘子口20多里遠的黑多村(黑朵村),臘子口方向經(jīng)傳來激烈的槍炮聲。派人和紅一軍團首長及紅四團臘子口前沿指揮所取得聯(lián)系,并叫通訊部隊迅速拉一條從黑多至指揮所的電話線。

毛澤東登上村后的山崗,舉起望遠鏡朝臘子口方向觀察,除了巍峨群峰什么也看不清,大有黑云壓頂山欲傾、天塹無鷹怕絕境之情勢,他的心里十分焦急。

紅四團大部到達離臘子口三四百米的小松林后,立即休整并進行偵察活動和戰(zhàn)前緊急動員。

紅四團政委楊成武充滿必勝的信心:“烏江、大渡河和瀘定橋都沒能擋住我們紅軍前進的步伐,雪山、草地我們也走過來了,難道我們能讓臘子口給擋住嗎?”

“堅決拿下臘子口!”

“刀山火海也擋不住我們!”同志們雷鳴般地回答。

臘子口關隘前西南側1000米處的石崖下,有一座50平方米的三間踏板房,附近的懸崖邊有一個不大的山洞,山洞前紅軍構筑了簡易工事,踏板房四周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為了隱蔽安全、居高臨下、掌握全局、便于指揮,紅四團把“臘子口戰(zhàn)役前沿指揮所”就設在了這里,臘子口關隘就在紅軍指揮員的眼皮底下。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紅四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爬坡來到陣地西邊(左側)森林里的前沿指揮所(觀察哨),透過望遠鏡向下清清楚楚的看到-----臘子口關隘長約30米、寬約8米,兩邊的懸崖峭壁高近千米,湍急的臘子由北向南而來,河上依托懸崖底的凸出部分斜架著一座1米多寬的小木橋,連接著東西兩側的山峰,橋上的板子早已被拆掉,小橋是必經(jīng)之道,別無他路。眼前險峻的山勢讓他倆倒吸一口涼氣,天險臘子口果真名不虛傳,兩山一谷形成“一線天”,險峻的山勢令人驚嘆不已!

由于敵人火力兇猛,加之地形對我方不利,一營幾次正面沖鋒均未成功,只能停下來,藏在小松林里,等待夜色來臨后,再想辦法進行攻擊。

經(jīng)過仔細偵察、反復分析,按照一營攻擊時敵人暴露的火力點,王開湘、楊成武發(fā)現(xiàn)敵人有兩個弱點:一是敵人的炮樓、碉堡沒有頂蓋,都是露天的;二是隘口上敵人的兵力集中在正面,兩側都是聳入云霄的懸崖峭壁,敵人疏于設防或無法攀登,山頂上沒有敵人。另外,右側(東面)懸崖上半中腰、第一個山頂上有兩片零星的松柏林,或許可以為我所用,但真的無法爬上去??!

夜幕降臨了,毛澤東在黑多村(黑朵村)通過剛拉好的電話線,向紅二師師長陳光詢問情況并指揮臘子口的戰(zhàn)斗。每臨大事有靜氣,毛澤東聽了陳光的匯報后,以濃厚的湖南口音平靜地說:“臘子口是通往甘肅的南大門,在天亮前攻不下,就會使全軍暴露在敵人面前,再若敵人的援軍趕到,會使我們進退維谷,只有退回到草地去呀!這是一條重新讓我們挨餓受凍的死路呵,可走不得啊!今晚打的是我們進入甘肅的關鍵一仗……。喂,不要硬攻嘛!

要動腦筋喓……,每半小時要給我來一次電話!”

臘子口戰(zhàn)役是黨中央、毛主席直接決策、直接部署、直接指揮的重大戰(zhàn)役,指揮臘子口戰(zhàn)役的組織序列、各級領導分別為:“五人小組”(中央全軍最高領導核心):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彭德懷、林彪。

紅一軍(團):軍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參謀長左權、政治部主任朱瑞。

紅二師:師長陳光、政委肖華、政治部主任舒同。

紅四團:團長王開湘(即黃開湘)、政委楊成武、參謀長李英華、黨總支書記羅華生。

毛澤東在黑多村(黑朵村)通過電話親自指揮,林彪、聶榮臻、陳光、肖華等領導親臨前線指揮,商定了采用正面攻擊和側翼襲擊相結合的作戰(zhàn)方案——具體由團長王開湘(黃開湘)率領兩個連渡過臘子河,攀登到懸崖峭壁的高處向下炸毀東山腰上的大碉堡、襲擊國民黨軍隊;側翼掩護成功后,由政委楊成武指揮四個連從正面發(fā)起總攻擊!

(四)毛遂自薦攀絕壁

實地偵察回來,就在小松林里召開干部會議,研究具體的戰(zhàn)斗方案。突然敵人從碉堡里射出一梭子子彈,正在和紅四團一起研究敵情的師政治部組織科長劉發(fā)榮中彈負傷,立即派人抬下去治療,其他人繼續(xù)開會研究。重點是能否爬上懸崖絕壁,討論熱烈但把握不大。

臘子河湍急,石崖幾近九十度,這可急壞了團長王開湘!

“三個臭皮匠,能頂一個諸葛亮”。接著,又召集連隊士兵開會討論,中心議題是如何打下臘子口,大家爭著獻計獻策。

一個苗族小戰(zhàn)士“毛遂自薦”,說他能攀登上去。因為他在貴州參軍,走過了云南、走過了四川,所以大家都親切的叫他“云貴川”。

事關戰(zhàn)役勝敗和全軍的安危,政委楊成武專門和小戰(zhàn)士“云貴川”談話。原來,他在家采藥、打柴,攀爬陡壁習以為常,眼前這個懸崖絕壁,只要用一根綁著鉤子的桿子,鉤住石縫、石咀、樹根,就能爬到山頂上,真是一個身懷絕技的“高人”哪!當時別無他法,政委楊成武只能同意讓他一試。

臘子河水3米多深,水流湍急,人根本過不去。同志們就用一匹騾子把苗族小戰(zhàn)士“云貴川”馱過河去。這里距離敵人很近,但突出的山體擋住了敵人的視線,小戰(zhàn)士赤腳攀登,腰里拴著戰(zhàn)士們用綁腿擰成的長繩,他拿著桿子用另一端的彎鉤鉤住樹根,用力拉一拉,借助桿子使勁往上爬,腳趾扣住石崖的縫隙,他像猴子一樣蹭蹭蹭的就上去了,找掛鉤的地方掛牢,再繼續(xù)向上攀爬。

夕陽下的暮色中,團長王開湘(黃開湘)、政委楊成武和營、連干部們,都屏住呼吸仰視著絕壁、山頂,心里都為“云貴川”捏著一把汗。他忽而停下,忽而攀登,越往上身影越小。小戰(zhàn)士寄托著全團的希望,此舉決定生死存亡!

他終于上去了,找較粗的樹桿拴牢了長繩,并在長繩上挽個小石頭垂下來,順著長繩安全的滑下來了。大功告成,善莫大焉!

夜幕籠罩,寒氣襲人。同志們抓緊時間做翻山迂回和正面強攻的準備工作,大家把綁腿卸下來,擰緊、交合打轉,搓成幾條長繩并打成死結連結起來,工兵也在河邊悄悄的伐倒幾棵大樹,橫搭在臘子河上。經(jīng)研究決定,迂回奇襲部隊由偵察隊和通信主任潘峰帶領的信號組以及一連、二連組成;正面強攻任務由二營擔任,以六連作為主攻連隊。

(五)百丈懸崖當云梯

團長王開湘(黃開湘)擺出一副當仁不讓的架勢說:“政委呀,飛奪瀘定橋你在前面,這次我?guī)Х讲筷犛鼗財橙?,你在正面統(tǒng)一指揮!”

政委楊成武笑著說:“由團長帶領迂回部隊把握十足,好,我就在下面指揮?!?/p>

從晚上7點鐘入夜開始,紅四團一營的一、二連,偵察隊和信號組的戰(zhàn)士們,每人配備了4把刺刀、一把大刀、一支駁殼槍、四顆手榴彈,精神抖擻、好不威武。他們利用砍樹搭橋、騾子馱運、空中繩索等辦法渡過臘子河,悄無聲息的來到東山根下。

黑咕隆咚的夜晚,什么也看不清,只聽見臘子河震耳欲聾的響聲。有的戰(zhàn)士利用“云貴川”拴好的繩索,腳蹬石崖借力向上,從臘子口的右翼攀登陡峭的崖壁,力爭摸到敵人的背后。最先爬上去的“云貴川”等戰(zhàn)士,照樣把長繩拴牢扔下來,下邊的同志依靠繩子和臂力、石崖對雙腳的反彈力繼續(xù)向上攀登。有的戰(zhàn)士手上、腳上綁牢刺刀,用手摸著石縫,把刺刀插進石崖縫、樹根縫,利用4把刺刀兩只腳蹬著、兩只手把著,交替向上攀登,一尺、兩尺、三尺,累了只能憑借4把刺刀的支撐,身體貼著絕壁喘口氣……隨著身體漸漸的在崖上升高,戰(zhàn)士們手掌、膝蓋、腳趾都搽破了皮,他們流著汗水和鮮血、忍著疼痛繼續(xù)往上爬,白晃晃的刺刀都被鮮血染紅了。

夜攀懸崖絕壁在長征途中還是第一次,絕對不可想象,難度太大了,進展十分緩慢。照實說,白天都很難攀爬。許多同志因體力不支或找不到崖縫插刺刀,掉下懸崖光榮犧牲了,永遠留在了臘子河畔。

時間,一分、一分的很快過去……

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和師長陳光等首長來到前沿指揮所,了解了情況,認為側翼奇襲、正面強攻的配合戰(zhàn)法可行,當即同意并給予鼓勵,為了增強正面攻擊的火力,把軍團的迫擊炮配備給紅四團,可惜炮彈不多。

晚9時許,擔任正面突擊的六連發(fā)動了五次猛烈進攻,均因沒有得到右翼登山的兩個連隊的配合而失敗。

夜11時左右,林彪、聶榮臻返回黑多村,向毛澤東詳細匯報了前線的具體情況。

毛澤東聽后說:“臘子口地形這么復雜,打的困難又很大,但又非打不可,為了攻下臘子口,你們要精心指揮。”

林彪說:“請你放心,我們按期拿下臘子口?!?/p>

聶榮臻說:“紅一軍團打下臘子口沒有問題。

據(jù)黑多村前加爾梁俘獲的一名副官供稱,天亮時,魯大昌從岷縣增派的五、六團就會趕到臘子口。毛澤東拿著話筒,反復向紅四團下達命令,要求紅四團“務必在天亮之前拿下臘子口”。并向彭德懷等發(fā)出消滅臘子口之敵的部署(一九三五年九月十六日)之電文----

彭:1.頃據(jù)二師報告,臘子口之敵約一營踞守未退。該處是隘路,非消滅該敵不能前進。似此,三軍及軍委縱隊除派一個團至刀扎里接防并筑工事外,余在黑拉原地不動。我們在黑朵寺不動。各部待命出發(fā)。2.據(jù)奪獲敵電稱,楊土司有派騎兵千名來黑拉擾亂說,請注意。3.每人籌糧十一天。4.二局速偵王胡兩部。毛、林、聶十六日二十四時”。指示彭德懷派出兩支部隊,防范桑壩溝方向的藏兵、代古寺方向的敵兵,確保臘子口戰(zhàn)役不受干擾,否則紅四團將會陷入前后夾擊、腹背受敵的被動局面。

(六)神兵天降破頑敵

午夜槍聲驚天地,正面強攻多英勇。渡河攀崖登頂時,神兵天降破頑敵!

二營長張仁初和突擊隊員身背大刀,腰插手榴彈,手持長短槍,趁夜色開始強攻,敵人死守橋頭堡,右岸石壁上的敵人投下大量手榴彈,在橋頭堡內50米周圍構成一片火力網(wǎng)。已經(jīng)爆炸的手榴彈的木柄和未爆炸的手榴彈,在木橋前50米開外的空闊地帶堆起厚厚的一層……

短兵相接、狹路相逢,投擲手榴彈,竟然會成為敵我雙方鏖戰(zhàn)臘子口的尖端武器!

至午夜12時,擔任主攻的紅六連連續(xù)發(fā)動了五次猛攻,因路面窄展不開兵力,故沒能沖過小橋,只好暫停攻擊,另尋出路。

從毛澤東住處出來后,紅一軍(團)軍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冒著大雨,騎馬趕到紅二師前沿陣地,再次與二師師長陳光、政委肖華及紅四團政委楊成武等同志,火線研究攻打方案。決定由營長張仁初率二營為突擊營,繼續(xù)從正面進攻,奪取木橋、攻占隘口。為了減少犧牲,必須改變戰(zhàn)術,采用個別戰(zhàn)士輪番上陣的打法,疲累、拖垮敵人,并等待側翼王開湘團長和戰(zhàn)士們登上石崖山腰、山頂。

林彪、聶榮臻召集團營首長立即召開了火線黨、團會議,從自愿報名的20多名戰(zhàn)士中挑選了15名英勇善戰(zhàn)的黨、團員,組成三個突擊組,以少數(shù)兵力接二連三地向敵人輪番進攻,以消耗敵人,伺機奪橋。其他同志在原地待命,等待迂回部隊到達指定位置發(fā)出信號,進行總攻。

快到凌晨三點了,山下正面主攻的部隊飯后進入總攻位置。政委楊成武多么希望右翼石崖上的團長王開湘能發(fā)來信號。為了萬無一失,讓團參謀長李英華指定三個通信員專門瞭望右側懸崖上空的信號。

為了趕在援敵到達之前拿下臘子口,根據(jù)毛澤東“天亮之前必須拿下臘子口”的指示,凌晨4時左右,六連開始分兩路向敵人發(fā)動第六次進攻。

二營六連連長楊信義帶領第一組的勇士們,悄悄潛入橋下,抓著橋上的橫木艱難通過。突然“咔嚓“一聲,一位戰(zhàn)士拉斷橫木掉進了河里。剎那間,槍林彈雨朝橋底集中過來,一團團火光在隘口閃爍飛舞,犧牲了兩名同志。

一排長命令機槍手狠狠掃射,噴出的火舌映紅了半邊天,仍然壓不住敵人。4名紅軍戰(zhàn)士立即返回岸邊躲在橋墩后一塊兒巖石后面,等待時機再行動。

二營六連指導員胡炳云聞訊后,立即帶領第二、第三組的10名戰(zhàn)士,趁對岸的國民黨將注意力集中在橋下的時候,瞬間沖到橋頭,甩出一排手榴彈,然后躍身上橋,鋪上木棒、成捆的樹枝,迅速沖進橋東敵人的工事,一陣猛烈的掃射,打得敵人慌了手腳,頓時亂作一團。這時隱身在橋底的4名勇士趁機躍身橋上,持刀與敵人展開了殊死肉搏,短兵相接,大刀發(fā)揮了極大的威力。

自助者,天助也!

“叭!”——凌晨四點左右,正在政委楊成武焦急萬分的時刻,敵右側上面的山腰上發(fā)起了一顆紅色信號彈,這是團長王開湘率領一、二連、偵察連迂回成功的信號,令人驚喜!

“叭!”接著又升起一顆綠色信號彈,一紅一綠是要提前規(guī)定的進攻信號。這紅色、綠色的光芒代表著希望,穿透薄霧,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戰(zhàn)士們的心房!

“王團長的信號!”“迂回部隊到達指定位置!”

戰(zhàn)士們歡騰起來,政委楊成武命令通信員:“發(fā)射信號彈!”

“叭!叭!叭!”3顆紅色信號彈接連從山下的紅軍陣地上升起,這是發(fā)起總攻的信號!

一戰(zhàn)定乾坤,軍號寒敵膽!正面總攻、側翼奇襲同時開始了!

“滴滴答,滴滴答……”司號原鼓起腮幫,高亢嘹亮的沖鋒號在東山山腰、隘口正面同時響起來了,它響徹天地、沖破黑夜、鼓舞人心!

正面主攻的二營六連戰(zhàn)士們飛速沖到橋頭、沖過獨木橋,步槍、大刀在敵人中間飛舞、猛砍,一個戰(zhàn)士和敵人爭奪機槍,扭打成一團。右面(東側)懸崖上,戰(zhàn)士們瞅準沒有頂蓋的炮樓和敵人陣地,扔下一個又一個手榴彈!

這是一場手榴彈對手榴彈的生死決戰(zhàn),這是一場刺刀對刺刀的近身肉搏!

千鈞一發(fā)之際,側翼的紅色神兵從天而降---小戰(zhàn)士“云貴川”視死如歸、毫不猶豫,抱起一捆手榴彈,從懸崖上跳下去,直接跳進了敵人的大碉堡?!班?!”隨著一聲驚天動地巨響,把敵人和碉堡都炸上了天!

這時候,紅軍的重機槍聲、炮彈、手榴彈的爆炸聲、喊殺聲混合在一起,驚心動魄、響徹山谷,竟然淹沒了臘子河的吼聲!

沖天的火光里,六連戰(zhàn)士英勇威風,峽谷里刀光閃閃、鮮血四濺,敵人鬼哭狼嚎,向后逃跑??偣ゲ筷牚q如猛虎下山,爭先恐后的沖過河,輕重機槍一齊向奔逃的敵人掃射。戰(zhàn)士們全都殺紅了眼,一鼓作氣殺進了天險臘子口的第一道關口,占領了隘口的兩個炮樓(碉堡)。

(七)奮勇追擊到岷縣

初戰(zhàn)告捷,政委楊成武命令總攻部隊兵分兩路,沿著河谷兩岸向三角地帶的縱深工事沖鋒,以擴大戰(zhàn)果、全殲頑敵!

這時,登上山頂?shù)囊粻I一連、二連、偵察連的戰(zhàn)士,一股繼續(xù)向北翻過山頂,經(jīng)森林邊緣向三角地帶第二道防線迂回包抄、進行攻擊,一股翻過東山山梁向朱立溝守敵進攻,他們以居高臨下的絕對優(yōu)勢配合臘子口、朱立溝兩處的主攻部隊。

“沖啊、殺呀!”“繳槍不殺、紅軍優(yōu)待俘虜!”

喊殺聲和戰(zhàn)斗在同時演繹,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沖殺,奪取了敵人設在三角地帶的第二道防御陣地,敵人誤以為被包圍,紛紛棄陣而逃。炮樓、陣地、倉庫盡數(shù)紅軍。全團就地補充彈藥,隨后向敵人發(fā)起更猛烈追擊。

追出1公里外,臘子口守敵、殘敵憑三角地帶后的第三道防線扼守,妄圖掩護隊伍退卻。六連立即發(fā)起兩次猛烈的沖鋒,敵軍終于全軍潰敗。

就在剛剛突破臘子口關隘第一道防線的時候,少部分迂回戰(zhàn)士向右摸索,翻過東山山梁炸毀了敵人設在朱立溝山坡上的碉堡,主攻部隊用機槍不停的掃射,兩個沖鋒敵人便放棄陣地,沿朱立溝膽戰(zhàn)心驚的逃命。有道是“兵敗如山倒”,敵旅長梁應奎眼見大勢已去,遂放棄設在朱立村的指揮部,帶領殘敵向岷縣逃跑了。

至此,臘子口、朱立溝兩處通道均掌握在紅軍手中,鮮艷的紅旗高高飄揚在臘子口峰頂和隘口上——臘子口戰(zhàn)役真是虎口拔牙、險中取勝,以少勝多、出奇制勝的一場硬仗!

歷史和后輩,永遠銘記臘子口戰(zhàn)役中犧牲革命英烈!

9月17日天剛拂曉,紅軍全面突破了魯大昌精心設置的臘子口三道防線,勝利奪取了朱立溝口,終于打通了北上抗日的最后天塹。上午7時,毛澤東、林彪、聶榮臻聯(lián)名向彭德懷發(fā)出了“臘子口已得手照原計劃前進”的告捷電!

1935年9月16日晚注定是一個不眠之夜,臘子口的激烈槍聲、爆炸聲整夜未停,勝利了、天亮了毛主席才回住地,放心的去休息。

“追到岷州去,活捉魯大昌!”“不怕肚子叫,就怕敵人跑!”紅四團的戰(zhàn)士們高呼著口號,造勢其實也是心理戰(zhàn)術。潰敗的敵人在臘子河谷點燃荒草松林,火借風勢,烈焰騰空、噼啪作響。戰(zhàn)士們從火舌之間跳過去,繼續(xù)英勇追擊,殘敵向岷縣方向狂奔不止。

團長王開湘(黃開湘)、政委楊成武命令二營、三營跟蹤猛追,一營和偵察連雖爬了一夜懸崖峭壁,又連續(xù)打了幾仗,仍繼續(xù)進行追擊。追出峽谷不遠,敵人又以大喇山(達拉梁)的山峰為依托負隅頑抗,并以密集的炮火轟擊紅軍,企圖掩護主力逃跑。紅四團兵分兩路,從大喇山的兩側插過去,敵人一見紅軍向他們側后迂回,竟然恐慌起來,轉身就跑。

戰(zhàn)士們加快步伐,翻過大喇山(達拉梁),敵人逃的無影無蹤。碰見幾個漢族老鄉(xiāng),給他們指了敵人逃跑的方向——大草灘!紅軍繼續(xù)追擊,天黑時逃敵后衛(wèi)一個營到達大草灘,剛要駐扎,紅四團先頭營就發(fā)起沖鋒,打得敵人狼狽逃竄。偵察連又連夜插向岷州,占領岷州城(岷縣)東關,令守敵震動不已。

民諺曰:“黃金雖貴,死在米糧之下?!迸D子口戰(zhàn)役共繳獲糧食二十萬斤,食鹽2000斤。對于剛走出草地不久的紅軍來說,真是無價之寶!

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后來回憶說:“臘子口一戰(zhàn),北上的通道打開了。如果臘子口打不開,我軍往南不好回,往北又出不去,無論是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會處于進退失據(jù)的境地。現(xiàn)在好了,臘子口一開,全盤棋都走活了。”聶政委對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給予高度評價!

(八)征師高歌進甘陜

否極泰來,絕處逢生。天降神兵,英勇無敵!

晨曦冷峻,格外安靜。只有臘子河水嘩嘩流淌,說不盡的哀傷和悲壯!

紅四團的勇士們站在天險臘子口,相互擁抱,喜極而泣!他們簇擁著被硝煙戰(zhàn)火熏染的軍旗,沐浴血色朝陽,顯得威武悲壯!

敵軍的一個俘虜感嘆道:“沒想到紅軍這么厲害,你們真是神兵天降啊!”

擔任正面主攻的紅六連,此時只剩下負了重傷的指導員胡炳云一人……

紅軍的英魂,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長眠在臘子口的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滋潤著峻嶺上萬古長青的松柏!

他們不屈不撓、驚天動地的戰(zhàn)斗歷史,永遠凝固在青山綠水之間的滿山紅葉里!

紅二師政委肖華將軍悲憤、激動不已,寫下詩篇《突破臘子口》,記錄臘子口戰(zhàn)役的悲壯慘烈、歌頌紅軍將士的英勇頑強:“峭峰插云一線天,隴蜀千嶂狹道連。秋風夜雨臘河吼,關險防固敵兇頑。絕壁峭巖擋不住,神兵飛下萬重山。橫掃白軍葬深谷,征師高歌進甘陜。”

臘子口戰(zhàn)役是長征途中最后的一場關鍵性硬仗,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出奇制勝的著名戰(zhàn)例,注定馳名中外、永遠彪炳史冊!

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打開了紅軍繼續(xù)北上的唯一通道,粉碎了國民黨軍隊企圖利用天險臘子口將紅軍困死在雪山草地的陰謀。中央紅軍自此擺脫了惡劣自然環(huán)境的困擾,也充分證實了毛主席、黨中央北上方針的正確性。

《聶榮臻回憶突破天險臘子口》、《陳昌奉回憶毛主席在臘子口》、《張仁初:臘子口上降神兵》《胡炳云回憶臘子口上的紅六連》等文章,還原了臘子口戰(zhàn)役的實況……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對于長征取得勝利、建立陜甘寧革命根據(jù)地,實現(xiàn)北上抗日戰(zhàn)略目標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試想如果拿不下臘子口,中央紅軍就有被敵人消滅在川甘邊界的危險,中國革命可能會中途夭折。

臘子口戰(zhàn)役的勝利至關重要,它和北上抗日、民族危亡、國家命運、人民幸福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九)長征精神萬代傳

緬懷先烈寄哀思,長征精神萬代傳!

臘子口紀念館的女講解員身著紅軍裝,熱血沸騰地向大家詳細講述了當年紅軍激戰(zhàn)臘子口的經(jīng)過和長征精神的內涵,使大家充分感受到紅軍長征精神和中國共產(chǎn)黨為民謀福祉、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

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高聳綠色峽谷,莊嚴肅穆;兩側石崖上蒼松翠柏挺拔,松濤陣陣;清清臘子河自東北向西南而來,汩汩流淌!

英雄豪氣,千秋長存!

長征精神,繼往開來!

紀念碑前,全體黨員整齊列隊、莊重嚴肅,向革命烈士默哀、鞠躬致敬并敬獻花籃,以告慰、祭奠烈士忠魂。面對鮮紅的黨旗,瞻仰烈士紀念碑,以緬懷革命先烈,重溫革命歷史,傳承長征精神----全體黨員舉起右手,跟隨領誓人重溫入黨誓詞:“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zhí)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chǎn)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辩H鏘恢宏的聲音,強烈震撼著在場的每一位黨員的心靈,一字一句,神圣而豪邁,體現(xiàn)了黨員們對黨的無限忠誠!

“哦, 紅色愛人臘子口, 你是青藏高原堅強的溫柔……”,一曲《握住世界的手》,響徹河谷山川,贏得了廣大黨員和游客的喝彩和掌聲,以長征的接力、精神的傳承、深情的哀思告慰先烈在天英靈!

2009年,中央和甘肅省、甘南州批復在距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東北約四公里的朱立溝修建新的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于2010年投入使用。新館共三層,包括長征歲月、激戰(zhàn)臘子口、楊土司開倉放糧、建國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四個單元。紀念館里一張張泛黃的歷史圖片、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一個個感人的黨史故事,生動再現(xiàn)了中國共產(chǎn)黨那段氣壯山河的革命歷史。黨員們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有序參觀、認真聆聽,邊走邊看,邊看邊思,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追憶長征精神,賡續(xù)精神血脈!

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講話》中指出: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2021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第一次提出并深刻闡述了“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明確指出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之源。

當年黨中央領導紅軍長驅萬里、屢挫強敵、戰(zhàn)天斗地、歷盡艱難,凝聚、形成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萬難、勇敢向前的長征精神,鑄就、樹立了一座又一座光照千秋的紅色豐碑!

紅軍長征精神,是偉大建黨精神的靈魂和精髓!

第九章達拉梁:激情噴涌口占名篇

(一)霜葉紅于二月花

9月17日早晨,彭德懷帶領紅軍大部隊從黑拉附近的森林宿營地出發(fā),趕往臘子口、朱立溝,路上停停、走走、看看……回想昨夜臘子口的槍聲,緬懷長眠在這里的戰(zhàn)友,將士們流下了悲傷而喜悅的淚水!

真可謂:三行血淚哭先烈,一瓣心香祭英靈!

經(jīng)過臘子口時,戰(zhàn)士們抬頭仰望,只見一線藍天,陽光從高處斜射下來,溫暖而刺眼。高聳的兩座山峰之間雄鷹在高空盤旋,狹窄的河谷里臘子河在奔騰咆哮!

中央紅軍大部隊一部走進臘子溝,從左側的牛路溝(竹子溝)翻越迭山;另一部分經(jīng)從臘子口前進入朱立溝,翻越達拉梁。這樣的行軍路線,明顯是為避開高陡、險峻的鐵尺梁(即鐵杰日,又名額頭山、額中間山)。天意從來高難問,或許還有難以破解的秘密?

時值深秋,正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萬類霜天競自由”的時光。

9月17日上午,毛澤東率中央機關和警衛(wèi)人員從黑多村(黑朵村)出發(fā),移師朱立溝。經(jīng)過臘子口關隘時,主席老早就下了白馬,慢步近前,佇立觀望,臘子口,真是險峻哪!他默默無言,垂淚默哀,把滿腔悲痛化為前進的力量!

主席和警衛(wèi)戰(zhàn)士的面前,呈現(xiàn)出一幅壯麗畫卷:十里峽谷云霧升騰,金色陽光灑滿山巒。一線藍天,映照雪山,青松蒼翠、楓葉火紅、樺木金黃。一派五彩斑斕、萬紫千紅的壯美風光!那是怎樣的一種步伐、怎樣的一種心境啊!

群峰重疊白云飄,兩山一河夾天險。若問西北哪里好?臘子深澗傳松濤。

參天松柏憑空立,一河自北向南去。扎根巖石如兄弟,挺立絕壁仍筆直!

9月17日下午,黨中央、毛主席、大部隊,陸續(xù)匯聚到達拉梁南麓的朱立溝安營扎寨,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群眾秋毫無犯。

傍晚,紅一方面軍某部住進了依山而建的藏寨朱立村。連部一位十七八歲的通訊員借用了房東家的瓷罐去打水,回來的途中不小心將瓷罐打碎。他看看四周沒人,就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悄悄溜進住處睡下了。第二天早晨,當部隊準備離開的時候,指導員在檢查紀律是才發(fā)現(xiàn)了此事,嚴厲批評了通訊員的同時要求他賠償。通訊員除了腰間的一支駁殼槍和身上的一件紅毛衣,別無他物可以抵償。指導員要求他將紅毛衣脫下來,賠償給房東老阿媽,通訊員情急之下竟然淚流滿面,身邊的一位戰(zhàn)士解釋說,這件毛衣是過草地時他媽媽犧牲時留給他的唯一的遺物。

原來,通訊員的父親是紅軍的一位營長,在四渡赤水中犧牲了,當時他叮囑妻子將這件紅毛衣穿在孩子的身上。這件紅毛衣是遠在云南的奶奶,用爺爺一點一點捻出來的羊毛織成的。房東老阿媽實在不忍心,紅軍又有鐵一般紀律,只好拿出自家的一件羊皮襖換了這件紅毛衣,指導員又執(zhí)意留下一塊銀元,此事才算了解。解放后,老阿媽將一直保存下來的紅毛衣送交了鄉(xiāng)政府,可惜后來遺失。

紅軍途經(jīng)朱立峽,霜葉紅于二月花!

一件紅毛衣的故事,越傳越遠,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它,并被深深的感動著!

(二)迭山磅礴迎偉人

9月18日清晨,毛澤東等帶領紅軍人翻過最后一座4000多米高的迭山雪峰——鐵尺梁東延段達拉梁(紅軍稱大喇山)。

達拉溝、達拉梁,藏語意為老虎出沒的地方。迭部,意為“大拇指”(包含贊勁、夸贊、老大的意思),岷迭兩山之間是白龍江,真乃虎踞龍盤之地!

走過迭部虎踞龍盤之地,必定迎來更大勝利!

中午時分,在達拉山梁休息時,毛主席回望岷山、回顧征途,不禁感慨萬千、悲喜交加——從9月10至18日,共九天時間,毛主席和中央紅軍主力部隊翻越了岷山和迭山,走過了達拉河、白龍江、臘子河,走過臘子口,翻過達拉梁前路再無天險。

九在中國為吉祥數(shù)字!九曲回腸、九盡花開、鳳舞九天、龍吟九天、九州四海、九九歸一、九五之尊、九天玄帝……

這次攻打天險臘子口——俄界會議是“決策地”,再次確定北上的正確方針;茨日那村是“命令地”,毛主席下達了“以三MIy9OksV8CM0bmlOfR4OgeBjB0vcHd/VKVl321EJXS8=天的行程奪取天險臘子口”的命令;崔古倉是“補給地”,紅軍得到了糧食補充;臘子口是“決勝地”,晝夜激戰(zhàn)奪取了北上的唯一通道。從達拉溝召開俄界會議到白龍江畔的茨日那村休整,從崔古倉濟糧到?jīng)Q戰(zhàn)決勝臘子口,四地連成一線,中央紅軍最終走出了團結,殺出了血路,跳出了包圍,取得了勝利,堅定了信念,走向了光明!

從“五四”運動到創(chuàng)建湖南黨組織,從黨的一大到“八七會議”,從秋收起義到井岡山會師,從創(chuàng)建中央蘇區(qū)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從紅都瑞金開始長征到迭部臘子口,千難萬險、壯麗河山像放電影一樣陸續(xù)浮現(xiàn)在主席的腦海和眼前。

從江西瑞金到甘肅迭部,整整一年的時間里,中央紅軍每天面臨飛機轟炸、圍追堵截,腳下是崇山峻嶺、風霜雨雪,饑寒交迫、長途跋涉,說不盡的艱難險阻、簡直是死里逃生、夾縫中求生存,黨中央和紅軍靠什么贏的生存和勝利?憑的是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信仰,憑的是兩大法寶-----樹立正確的遠大目標,堅持不懈的頑強奮斗。要完成最后的目標,實現(xiàn)最后的勝利,只有一天天、一步步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只有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最終才能實現(xiàn)全國勝利!

毛主席背靠在達拉梁松樹下的巖石上,不覺接連抽了幾根煙。曙光在前,勝利在望,他滿懷豪情,心潮澎湃,文思泉涌,稍加醞釀,站起身來,以湖南人特有的楚地口音,即興口占了《七律·長征》這首壯麗的詩篇:“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喜悅的心情,特定的環(huán)境,使達拉梁成為《七律·長征》的“醞釀地”。但凡詩人都明白,靈感的火花、特定的心情和奇妙的意境非常重要!

臘子口長征途中最后的自然天險,臘子口戰(zhàn)役是最后的一場硬仗。達拉梁巍峨起伏,氣勢非凡,至此前路再無天險,怎能不滿懷喜悅,怎能不信心百倍,怎能不展望光明,怎能不放聲吟唱?!

(三)更喜岷山千里雪

《七律·長征》形象地概括了紅軍長征悲壯的戰(zhàn)斗歷程,熱情洋溢地贊揚了紅軍英勇豪邁、不屈不撓、排除萬難、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真可謂:歷盡艱難迎勝利,行軍途中無紙筆?;赝麃砺泛狼閴?,出口成章頌史詩!《七律·長征》的書寫、定稿、修改、發(fā)表,那是后來的事,業(yè)界已有定論。

《七律·長征》中的五嶺,指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橫亙在江西、湖南、兩廣之間;烏蒙,指烏蒙山,是金沙江和北盤江的分水嶺,位于滇東高原北部和貴州高原西北部,東北——西南走向;鐵索,指四川瀘定縣大渡河上的瀘定橋,它是用十三根鐵索組成的橋,象征當時全國有十三個省。瀘定橋修建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前后花去5年時間建成,橋身長103.6米,寬2.9米。整座鐵索橋由13根鐵鏈組成,其中底鏈9根,扶手4根。每一根鐵鏈有近千節(jié)鐵環(huán)相扣,由熟鐵鍛造,重達2.5噸。

大渡河西岸橋頭有康熙御筆“瀘定橋”和紀念大力士的“觀音閣”。康熙誤將大渡河當作諸葛亮《出師表》中所說的“瀘水”,故名“瀘定橋”。“瀘水”,實乃金沙江也!

岷山,位于甘肅省西南、四川省北部,西北--東南走向,西北接西傾山,南與邛崍山相連,包括迭部的迭山(西秦嶺之南秦嶺)和文縣的摩天嶺。

毛主席的《七律·長征》大氣磅礴,感情真摯,真乃千古絕唱!

首聯(lián)開門見山贊美了紅軍不怕困難,勇敢頑強的革命精神,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確定了藝術基調。從首聯(lián)開始,全詩就展開了明暗兩條思維主線,構造了兩個時空域,一個是客觀的、現(xiàn)實的:“遠征難”,有“萬水千山”之多之險;一個是主觀的、心理的:“不怕”“只等閑”,構成了強烈的對比反襯,熔鑄了全詩浩大的地理空間和壯闊的心理空間,奠定了全詩雄渾博大的基調。頷聯(lián)、頸聯(lián)四句分別從山、水兩方面寫紅軍對困難的戰(zhàn)勝,強調紅軍行軍速度迅猛,氣勢不可阻擋,強調紅軍對困難的蔑視,是紅軍指戰(zhàn)員內心世界的呈現(xiàn),借山水來反襯紅軍的壯舉?!芭弊譁剀跋矏?,表現(xiàn)的是戰(zhàn)勝困難的激動;“寒”字冷峻嚴酷,傳遞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尾聯(lián)“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回應首聯(lián),紅軍從敵人的重圍中殺出一條血路,自然令人欣喜。紅軍翻越岷山,進軍陜北,勝利大會師已為時不遠,戰(zhàn)略大轉移的目的已基本實現(xiàn),與前面的種種喜悅相比,這是最后勝利即將到來的開懷歡笑,進一步凸現(xiàn)了全詩的革命樂觀主義和英雄主義精神!

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

偉大的紅軍!

偉大的長征!

偉大的長征精神!

巍峨的岷山不會忘記!

蒼茫的林海不會忘記!

磅礴的迭山不會忘記!

咆哮的達拉河不會忘記!

奔騰的白龍江不會忘記!

清澈的臘子河不會忘記!

下午翻過大喇山(達拉梁),紅軍向今宕昌縣的大草灘、哈達鋪一代前進。

陜北,就在前方!

會師,就在前方!

新的勝利,就在前方!

在“草地分兵”、黨內出現(xiàn)嚴重分裂的緊要關頭,事關毛毛澤東、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等重要領導人和紅一方面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在天塹關隘的關鍵地點,臘子口戰(zhàn)役注定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工農(nóng)紅軍軍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記住了甘南峽谷連縱的迭部縣,記住了俄界(高吉村)、崗嶺村(廣利)、茨日那、旺藏、崔古倉、麻牙、黑拉(格法)、吾乎(五福)、班藏、黑多(黑朵)、朱立、大拉(達拉)等小小的藏族村寨,歷史記住了天險臘子口的百丈懸崖、絕壁奇松和棵棵紅楓、激戰(zhàn)天險臘子口的槍炮聲、喊殺聲和軍號聲……

巍峨岷山、蒼茫迭山,永遠不會忘記臘子口,那個深夜一直未停的槍炮聲、手榴彈的爆炸聲!

9月22日下午,毛澤東、周恩來在哈達鋪關帝廟召開了全軍團以上干部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關于形勢和任務》的政治報告,宣布了黨中央關于挺進陜北的行動方針和改編紅一方面軍的決定,即:將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軍委縱隊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北上抗日陜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為政委。陜甘支隊下屬3個縱隊,第一縱隊林彪為司令員,聶榮臻為政委;第二縱隊彭雪楓為司令員,李富春為政委;第三縱隊葉劍英為司令員,鄧發(fā)為政委。

至此,高吉村“俄界會議”的戰(zhàn)略目標得到全面實現(xiàn)!

(四)三軍過后盡開顏

“天下堡,瓦窯堡”,聞名遐邇的塞上紅都。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勝利結束長征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陜北子長縣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史稱“瓦窯堡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目前政治形勢與黨的任務的決議》,確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方針。

兩天后毛澤東在瓦窯堡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報告《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高度評價紅軍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講到長征,請問有什么意義呢?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十二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查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個人的兩只腳,長驅兩萬余里,縱橫十一個省。請問歷史上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嗎?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它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者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chǎn)。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十一個省內大約兩萬萬群眾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么廣大的民眾怎么能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播了許多種子,在十一個省內,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會是有收獲的??偠灾L征是以我們的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chǎn)黨,沒有共產(chǎn)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chǎn)黨,他的領導機關,它的干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誰懷疑我們領導革命戰(zhàn)爭的能力,誰就會陷進機會主義的泥潭里去。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了,在新的局面下,黨的基本的步驟和任務是什么呢,不是別的,就是建立廣泛的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賣國賊的任務,是出賣國家領土的完整,變中國為殖民地,我們的任務是變中國為獨立自由,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獨立自由,是一個偉大的任務,這須同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反革命勢力作戰(zhàn),打倒他們的事業(yè),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成功的,必須準備花費長久的時間,不是少少一點力量可以實現(xiàn)的、成功的,必須聚集雄厚的力量。但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我們必將取得這場戰(zhàn)斗的勝利!”

今天閱讀、聆聽這段評價,仍覺蕩氣回腸、熱血沸騰,氣沖霄漢、斗志昂揚!

44個春秋后,1979年肖華將軍再次來到迭部,途徑鐵尺梁(鐵杰日、額頭山)時,站在鐵尺梁山巔眺望岷山、迭山群峰,雄偉壯觀,氣勢磅礴,林海綿延,綠染萬山,深感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肖華將軍激動萬分、豪情萬丈的再次賦詩,寫下“依舊雄關道,今朝換新顏。峽谷躍明珠,車輪飛山巔”的著名詩句!

大喇山(達拉梁)就是鐵尺梁的東延段,臘子口就在鐵尺梁山腳下。就讓我們永遠記?。?935年9月中旬,毛澤東、林彪、聶榮臻、左權、陳光、肖華、王開湘(黃開湘)、楊成武等首長親自指揮了著名的臘子口戰(zhàn)役,以腳步丈量了最后一道岷山達拉梁的高度,走過了“長征最后的天險、西部最美的山水”,最終走出了新中國的獨立自主、繁榮富強、國泰民安!

第十章古洮州:洮州會議促進會師

(一)紅二、紅四方面軍阿壩會師

紅四方面軍南下注定失敗。1935年9月中旬,中共中央率紅一方面軍主力北上后,張國燾強行“草地分兵”,命令左路軍和右路軍共約8萬人,分別從阿壩、包座地區(qū)南下。廣大指戰(zhàn)員再過草地,下旬全部集結于黨壩、松崗、馬塘地區(qū)。10月5日,張國燾在理番縣卓木碉另立“中央”,公開走上分裂黨和紅軍的道路。隨左路軍行動的朱德、劉伯承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斗爭。10月8日開始,紅軍南下部隊進行綏崇丹懋戰(zhàn)役,接著又發(fā)起天蘆名雅邛大戰(zhàn)役。10月24日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分兩路發(fā)展進攻。10月19日,南下部隊在名山東北百丈關地區(qū)同川軍10余個旅激戰(zhàn)7晝夜,以19個團對陣89個團,雖殲敵1.5萬余人,但本身也傷亡近萬人,被迫由進攻轉入防御。至此,張國燾的南下方針和軍事行動宣告失敗。

1936年2月,南下的紅四方面軍撤離天全、蘆山、寶興地區(qū),向西轉移。他們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折多山,3月進入川康邊的道孚、爐霍、甘孜地區(qū)。這時,紅軍南下部隊減至4萬余人。6月26日,三十軍政委李先念率八十九師和一部騎兵師組成先遣軍先出阿壩,為后續(xù)部隊籌糧。

紅二方面軍艱難長征。1934年11月19日,紅2、紅6軍團從湖南桑植地區(qū)出發(fā),退出湘鄂川黔蘇區(qū),開始長征,期間打破了敵人的“圍剿”。1936年1月中旬進入黔東,繼續(xù)向西挺進。蔣介石調集川軍、滇軍5個縱隊進逼,紅2、紅6軍團被迫西進烏蒙山區(qū),轉戰(zhàn)1000多里,同優(yōu)勢的國民黨軍進行了1個月的山地回旋作戰(zhàn),3月28日突破重圍,進占黔西南的盤縣、亦資孔地區(qū)。3月31日離開盤縣地區(qū),分兩路向西急進。4月下旬,紅2、紅6軍團渡過金沙江,向北挺進,接連翻越幾座大雪山,7月2日到達甘孜地區(qū),同紅四方面軍會師。7月5日,根據(jù)中央軍委電令,紅2、紅6軍團和紅32軍,組成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任弼時任政治委員。

紅二、紅四方面軍開始過草地北上,這是紅四方面軍第三次穿越草地。當時糧食極度短缺,將士們把難以下咽的皮帶稱作“煮牛肉”,每次只能吃三小段。紅二方面軍政治委員任弼時的半條皮帶現(xiàn)存國家軍事博物館,皮帶上保留著用刀切割的痕跡。它們如同穿越時空的信函,揭示著鋼鐵紅軍的秘密:“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二)紅二、四方面軍經(jīng)過迭部

1936年7月13日,中央電示二、四方面軍迅速占領洮河地區(qū)。7月22日又致電歡迎二、四方面軍北上。7月下旬,二、四方面軍在朱德、張國燾、徐向前、任弼時、劉伯承、賀龍、關向應的率領下由川北繼續(xù)北上。7月30日,蔣介石電令魯大昌堵截二、四方面軍,魯急調梁應奎、劉世余、蔣云臺三個旅在岷縣、臘子口一帶布防,同時電令卓尼土司楊積慶在迭部堵?lián)艏t軍。是日,紅四方面軍已到達川、甘邊界的求吉寺。

8月1日前后,走出草地的紅二、四方面軍陸續(xù)在川、甘邊界的包座、求吉一線集結。8月5日中共中央西北局會議在求吉寺院大經(jīng)堂內召開,在討論北進計劃時,朱德、任弼時的精辟分析,使張國燾放棄了“部隊從齊哈瑪過黃河,由西北出青海到新疆”的主張。會議通過了立即施行《岷洮西(固)戰(zhàn)役計劃》,審議并通過了《關于岷洮西(固)戰(zhàn)役政治工作保障計劃》。岷洮西(固)戰(zhàn)役的部署是:以紅四方面軍三十軍、九軍、五軍為第一縱隊,由包座經(jīng)俄界、哈達鋪攻擊岷州,一部經(jīng)白骨寺、瓜咱城相機奪取西固(今舟曲),并向武都方向佯動,以四軍、三十軍為第二縱隊,先攻占洮州舊城,爾后主力向臨洮方向活動,一部向夏河、臨夏方向發(fā)展;以紅二方面軍為第二縱隊,前出哈達鋪地區(qū),策應第一、第二兩個縱隊活動。同日,紅四方面軍先頭部隊由川北包座進入迭部達拉溝。

8月16日,紅二方面軍先頭部隊六軍進入迭部達拉直抵茍吉寺。二、四方面軍入迭至麻牙寺的這段行程,沿1935年一方面軍的行軍路線前進,途徑甘溝、卡讓寺、高吉、崗嶺、茍吉寺北出達拉溝,再沿白龍江南岸經(jīng)尼傲、旺藏、九龍峽至麻牙寺。

紅二、四方面軍到達麻牙寺后,沒有走1935年紅一方面軍由然尕溝繞桑壩進臘子口qllAAQrzZRD1wuROJd2vzw==的路線,而是沿江東下經(jīng)花園、水泊溝、代古寺、洛大新寺,再向北跨江登山翻越鷹鴿咀進入臘子溝。8月9日,紅四方面軍三十軍八十八師在軍長程世才、政委李先念的指揮下?lián)屨继祀U臘子口,在師長雄厚發(fā)的帶領下,采取突襲與強攻的戰(zhàn)術,殲滅魯大昌守軍一個營,打通了進入岷州的通道,兵臨岷縣城下,發(fā)起了二郎山戰(zhàn)役,開始實施《洮岷西固戰(zhàn)役計劃》。

紅二、四方面軍經(jīng)過迭部先后長達一個月左右,同樣得到了當?shù)厝罕姷闹г?、幫助和補充。卓尼土司楊積慶秘商部署讓開道路,尼傲頭人楊告告還給紅軍借了糧食,并派人協(xié)助紅軍修復尼傲峽棧道。魯大昌因1935年受到紅軍的沉重打擊,龜縮岷縣一帶,不敢重兵深入迭境。故在二、四方面軍途徑迭部時,沒有發(fā)生過較大的戰(zhàn)斗和軍事沖突。

(三)村民架橋送紅軍

1936年8月底的一天清晨,紅四方面軍的某部大隊人馬被困在迭部尼傲村橋頭。

原來橫架在白龍江上的木橋被毀,兩岸是高聳入云的懸崖陡壁,江水湍急深不見底。原先的木橋是分別在兩岸的石壁腳下壘砌兩個正方形的大石籠,然后將長木延伸到對岸的橋墩上,最后鋪上木板,供人行走。面對如此凌空懸架的大木橋,幾千人只好站在江邊望江興嘆、一籌莫展。

后來,指揮員發(fā)現(xiàn)了附近的尼傲村,立即派人尋求援助。經(jīng)過誠懇的談話,尼傲村人答應幫紅軍架橋,紅軍決定以5支長槍和100塊大洋作為酬金。于是,尼傲村民30多人與廣大紅軍展開了爭分奪秒的搶修。有的上山砍伐木料,有的抬石頭,有的鋸木板,直到下午6時左右,一座嶄新的跨江木橋架在了大家的面前。

紅軍按照事先說好的條件,拿出5支搶和100塊大洋酬謝村民們。如此講信用的部隊讓大家十分感動,村民們一致拒絕接受。無奈紅軍無論如何也不答應,最后,村民只好拿出各家的許多糧食以及大燒餅、炒面、酥油和蕨麻豬肉等送給紅軍。

第二天早晨,村民們夾道歡送紅軍,頭人楊告告還派了三個懂漢語的年輕人為紅軍當向導,一直將該部隊送到了哈達鋪。

尼傲村村民架橋送紅軍,軍民魚水情迭部傳佳話!

(四)洮州會議的歷史貢獻

臨潭縣即古洮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才輩出。《洮州廳志》有“西控番戎,東蔽湟隴,南接生番,北抵石嶺”要沖之贊譽。唐時李晟父子功勛卓著、名滿天下。明朱元璋將著名開國功臣常遇春、沐英、徐達、胡大海、李文忠等敕封為“洮河十八位龍神”,配享宗廟,群眾每年端午舉行“迎神賽會”,已成集會慣例。沐英、李文忠來洮平叛后,在新城復筑洮城,建衛(wèi)所,攜眷定居,軍民屯墾,開設茶馬互市,辦學開啟民智,共建這塊“漢唐以來邊備要地”,此乃“洮州衛(wèi)城”之經(jīng)濟繁榮肇始,今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含“洮州會議”舊址)。江南人視此邊陲為酷寒之地,當年將士娛樂、比賽的“萬人拔河”,今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列世界吉尼斯紀錄。元末明初流順人士、太監(jiān)、外交家侯顯才華橫溢、膽識超群,終以“帝師”榮歸故里,皇家“侯家寺”藏有用金汁書寫的《甘珠爾》大藏經(jīng)三部甚為珍貴,現(xiàn)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更有“洮州花兒”、“洮繡”、“洮商”、“洮州八景”、“洮州會議”舊址、“共產(chǎn)黨員肋巴佛”等文化品牌享譽八方,以上皆為發(fā)展文化旅游首位產(chǎn)業(yè)的優(yōu)質歷史文化資源。

杜義德將軍在《回顧岷洮西戰(zhàn)役》一文中說:8月10日,89師一舉攻占岷縣漩窩、大草灘、哈達鋪,擊潰守敵,殲敵千余人,繳獲各種槍千余支。隨后,88師、89師分路向岷州方向攻擊前進,當晚掃除了岷州敵外圍據(jù)點大溝寨、西川和南川,擊潰魯大昌部約三個團,斃敵四百余人,包圍了岷州城……在九軍、五軍圍攻岷州十多天后,于魯大昌達成停戰(zhàn)協(xié)議。

8月12日,紅四方面軍第二縱隊四軍之十師、十二師及婦女先鋒團在軍長陳再道、政委王宏坤的率領下,由岷州西部向臨潭方向進發(fā)。14日紅四方面軍第二縱隊的四軍及婦女先鋒團,由洮河南面順河而上,過羊化橋、進新堡溝,翻越紅山長驅直入,進逼臨潭縣城——新城(即洮州衛(wèi)城)。

紅四方面軍十二師進入新城時,隊伍整齊、紀律嚴明,城鄉(xiāng)群眾涌上街頭,在街道兩旁夾道歡迎。占領新城后,紅軍接管了縣政府,部隊分別駐扎在新城隍廟、新城小學和端陽溝一帶。紅軍在街頭和駐地墻壁上書寫張貼了“紅軍不欺壓窮人”、“紅軍是救中國人民的軍隊”、“紅軍不拉夫、不派差、不派教”、“漢回番民團結起來”的標語。在占領新城的同時,十師和婦女先鋒團也占領了扁都、王家墳、上寨等。十師一部向冶力關、舊城方向發(fā)展。

8月19日,紅軍在臨潭新城隍廟召開各階層代表參加的千人大會。大會主席臺口張貼著新城著名紳士陳考三手書的“斧頭劈開新世界,鐮刀隔斷舊乾坤”的對聯(lián)。會上宣布成立臨潭縣蘇維埃政府,黃火青代表中國抗日救國軍總司令部,宣讀了朱德總司令任命李仲芳(即李和義)為中國抗日救國軍甘肅第一路軍司令的命令。并任命張先進為中國抗日救國軍甘肅第一路軍政治部主任。臨潭縣蘇維埃政府成立后,紅軍先后幫助建立了新堡、王家墳、冶力關三個鄉(xiāng)人民委員會。

臨潭縣蘇維埃政府,是甘南地區(qū)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標志著甘南臨時抗日根據(jù)地成功創(chuàng)建。

中國抗日救國軍甘肅第一路軍,黨領導下的甘肅第一支抗日武裝,下轄四個團,其中第四團團長為王仲甲(1943年成為甘南農(nóng)民起義的著名領導人)。

紅軍在臨潭攻占了新城、舊城,并進行了著名的舊城保衛(wèi)戰(zhàn),宣傳了黨的政策,壯大了抗日隊伍,促成了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行上西北氣昂然,長征萬里實可憐??谷辗词Y星夜渡,為國跋涉到臨潭?!边@是紅軍總司令朱德寫在臨潭的一首詩。

繼岷州會議、漳州會議之后,9月2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洮州(現(xiàn)臨潭新城)再次舉行會議,即著名的“洮州會議”,討論了中共中央指示,研究了紅四方面軍的行進方針,朱德對張國燾進行耐心地勸導和幫助,指出紅四方面軍北上與一方面軍會師是唯一正確的道路。徐向前、陳昌浩也紛紛表示擁護朱德的意見,西北局成員及四方面軍大多數(shù)領導同志也堅持反對西渡黃河,進軍青海,力主北上,按中央的方針夾擊胡宗南,三個方面軍會師甘北,北取寧夏,西奪甘西,抗日到底。處于無奈境地的張國燾不得不表示同意北上。會議最后做出了北上與一方面軍會師的決定,放棄西渡計劃。

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結束后,9月27日20時,朱德、張國燾、徐向前、陳昌浩聯(lián)名致電國際代表林育英(張浩)、中共中央領導洛甫(張聞天)、毛澤東、周恩來、博古(秦邦先)、王稼祥及紅二方面軍領導賀龍、任弼時、劉伯承:“決仍照原計劃東進,以出會(寧)、靜(寧)會合一方面軍為目的,部隊即出動,先頭(部隊)約6號到界石鋪,決不在改變?!?/p>

對于西北局洮州會議重新作出北上的決定,黨中央立即表示歡迎與鼓勵,采取措施予以配合。9月28日,毛澤東致電彭德懷、聶榮臻,通報了紅四方面軍北進的情況,要求彭德懷派第二師南下,執(zhí)行策應四方面軍北上的任務。同一天,朱德、張國燾重新發(fā)布了《通莊靜會戰(zhàn)役計劃》。9月29日,紅四方面軍再次下達了北進命令。

“洮州會議”否定了張國燾西進青海的錯誤路線,命令全軍揮師北上,促成了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9月30日,紅四方面軍分三路撤離臨潭縣北上。

1936年8月16日,紅二方面軍先頭部隊紅六軍團經(jīng)求吉寺進入迭部達拉境內后,從俄界(高吉村)沿達拉河、白龍江而下,經(jīng)旺藏、九龍峽到達麻牙寺(莫牙寺),8月23日過臘子口,8月25日到達哈達鋪。9月1日,紅二方面軍指揮部及紅二軍團先頭部隊達到哈達鋪。9月7日,制定《成(縣)徽(縣)兩(當)康(縣)戰(zhàn)役計劃》,并組織實施、取得勝利。10月2日撤離以上地區(qū)迅速北上,經(jīng)天水、禮縣、甘谷、武山,強渡渭河后,再經(jīng)通渭、靜寧到達會寧。

紅軍長征從1934年10月開始,至1936年10月結束,共產(chǎn)黨領導的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1935年11月并入紅一方面軍序列),分別從各蘇區(qū)向陜甘蘇區(qū)戰(zhàn)略撤退和轉移。紅四方面軍于10月9日在會寧同一方面軍會師,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到達靜寧以北的甘肅隆德將臺堡(今屬寧夏)同紅一方面軍會師,三大主力勝利會師,開啟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zhàn)的新征程!

長征,是一次改變中國命運的征途,是人類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是一座巍然屹立的豐碑!

長征精神跨越時代,跨越疆域,跨越國界、跨越宇宙!

局軍史統(tǒng)計,上屬四支紅軍的長征路,歷經(jīng)14個省、總里程達六點五萬多里。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里,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征”。

第十一章楊積慶:紅色土司義薄云天

特殊年代里,卓尼土司楊積慶與著名記者范長江結下革命友誼,土司最終獻身革命血染故土;和平年代里,林伯渠為作家益西卓瑪講述開倉放糧遺失印章的長征事實,林老逝世二十八年后那枚財政印章驚現(xiàn)于世!

(一)崔古倉鮮為人知的秘密

1935年9月、1936年8月,紅軍來到迭部、臨潭,楊積慶采取“守土自保、拒不出兵”的策略,主動讓道并幫助紅軍過境。

從明清至民國,透過卓尼土司制度500多年的歷史煙云,原來第十九代卓尼土司楊積慶對兩萬多平方公里屬地上的農(nóng)戶,普遍實行兵馬田制度,即把土地分配給農(nóng)戶耕種,每畝土地每年以45斤糧食交租。農(nóng)民“下馬為民、上馬為兵”,以保護自己的家園和財產(chǎn)。這種經(jīng)濟制度實質是實物稅,類似于古代的“屯田制”和現(xiàn)代的“家庭聯(lián)產(chǎn)承包生產(chǎn)責任制”,足見第十九代卓尼土司楊積慶的遠見卓識和深謀遠慮。據(jù)民國26年(1927年)的粗略統(tǒng)計,吃“兵馬田地”的戶數(shù)超過1萬人。

迭部藏區(qū)屬于楊土司的管轄范圍。當時藏區(qū)的糧食價格很低,出產(chǎn)的糧食雖多,但交通不便,馱運糧食不劃算。因此,農(nóng)民上交的租糧,按照就近原則,在當?shù)卮逭▊}、長期儲存,由倉官和藏兵進行管理、看守,是為種子糧、救災糧和戰(zhàn)備糧。

民國時期,楊土司在迭部藏區(qū)有四大糧倉—勾吉寺倉、曹兒倉、崔古倉和花園倉。

曹兒倉—平時儲藏著30多萬斤糧食,在紅一方面軍到來前,土司楊積慶奉命派遣屬下團長姬從周和尖尼溝旗長兼?zhèn)}官楊景華,經(jīng)達拉溝馱運給駐扎在四川若爾蓋縣包座寺的胡宗南騎兵師。

崔古倉—位于旺藏鄉(xiāng)然尕溝,即楊土司為紅軍開倉放糧的糧倉。此地叫谷卡,居住有十多戶藏族百姓,儲藏著附近尼巴、崔路、谷卡三個村共三十多戶藏族百姓的歷年納糧,共有二十多萬斤。崔古倉西距曹兒倉七十多里,中間隔著九龍峽、尼傲峽,東距花園倉四十里多里,全是崎嶇的峽谷山路,這些糧食很難馱運出去,因此該倉的糧食顆粒未動。

無巧不成書,天意誰能違?

1935年9月16日早晨,紅一方面軍大部隊在彭德懷的帶領下,從麻牙寺(毛牙寺)出發(fā),向西回折五六里,向北進入然尕溝二十多里,碰巧見到了崔古倉。紅一方面軍因軍情緊急離開巴西地區(qū)北進甘南,在俄界一帶未能籌到太多的糧食,此時大家隨身攜帶的青稞穗子快吃光了。紅軍大多是南方人,吃了涼性的青稞后普遍腹脹、拉稀。好漢經(jīng)不起三泡稀,紅軍的體力已經(jīng)達到極限了。而崔古倉的儲糧都是陳糧,并且大部分是小麥,吃了不會拉肚子。

紅軍司令部決定開倉分糧,留下借條和銀元,并將部隊番號和領糧斤數(shù)寫在倉板上。

真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天無絕人之路!

崔古倉的儲糧,使饑餓中紅一方面軍大部隊的將士得到補給,很快恢復了體力,順利翻越了4000多米的卡浪大山,繼而走出了臘子口。

1950年,崔古倉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實在可惜。

建議有關部門按當時原貌進行恢復重建,并申報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花園倉—平時儲藏有20與萬斤糧食,時被駐扎在30里外的魯大昌軍隊征用。此地屬亞熱帶氣候,盛產(chǎn)蘋果、犁、桃、杏等水果,每年春夏之交,鮮花次第盛開,風景十分迷人。卓尼氣候寒冷,此地便成為土司休閑娛樂的迭山后花園,故名“花園”。

勾吉寺倉—位于達拉溝勾吉寺,共有七間糧倉,共儲存糧食25斤,還有酥油、糌粑(炒面)。1936年8月初,紅二、四方面軍近五萬人的隊伍,從川西北巴西村出發(fā),急行軍兩天后來到勾吉寺,這是進入甘肅的第一站宿營地。寺內內空無一人,經(jīng)通司喊話,大管家?guī)ьI喇嘛們返回寺院。經(jīng)過徐向前等同志與大管家、僧侶代表協(xié)商,達成買糧協(xié)議。紅軍以300枚銀元、數(shù)根金條和六條槍,買下了寺院儲存的糧食和酥油、糌粑(炒面)。徐向前在此辦兵站,把給養(yǎng)分發(fā)給剛剛走出草地的各部隊。不但解決了紅軍缺糧的危機,而且對紅軍將士恢復體力、提高戰(zhàn)斗力、振作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紅色土司獻身革命

卓尼土司制度始于明朝,楊積慶( 藏名洛桑丹增南·道爾吉)是第十九代土司。著名記者范長江與楊積慶的交往,讓我們認識了一個真實的“紅色土司楊積慶”。

范長江也被譽為“報道紅軍長征第一人”,1936年出版通訊集《中國的西北角》----1935年5月,紅軍離開四川北上,范長江以《大公報》旅行記者的身份,從北平趕赴成都。7月14日,范長江跟隨胡宗南軍隊一個參謀團,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德陽、綿陽,翻過雪山抵達川北重鎮(zhèn)松潘。

根據(jù)史料記載,范長江在經(jīng)西固(舟曲)、岷縣、拉卜楞到河州(今臨夏州)的途中,見到了卓尼土司楊吉慶。楊吉慶當時接到國民黨命令,要求將紅軍圍堵消滅在甘陜邊界的深山峽谷之中。對于這個命令,楊吉慶心存疑慮、舉棋不定,就在這時,范長江見到了他,與他進行了徹夜長談。

范長江將自己所了解的紅軍告訴了楊積慶,宣傳紅軍是一支抗日的隊伍,而非流寇。

紅軍是一支為國家、為民族而戰(zhàn)的隊伍,蔣介石的剿匪命令讓楊土司很糾結。1935年8月底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土司衙門里電燈通明,楊土司在三樓書房里來回踱步,思考著對策。他徑直來到走廊,雙手捧起喝茶的龍碗,平心靜氣的松開雙手——如果龍碗不碎,就采取“讓道、放糧”的策略!

就這樣,龍碗隨著檐下的雨水直線下落到院子里。

一個藏兵匆匆的跑上三樓:“土司大人啊,龍碗完好無損!”

“天意啊,此乃天意!”楊土司喃喃自語,他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龍碗不碎”的預測結果,讓楊土司更加堅定了幫助紅軍的決心!

因此,楊積慶不僅沒有執(zhí)行剿滅紅軍的命令,反而把遭到破壞的達拉溝棧道、尼傲峽木橋修好,讓紅軍順利通過,并對紅軍開倉放糧,支援紅軍糧食20多萬斤。

1936年紅二、四方面軍再次經(jīng)過迭部時,楊積慶依然悄悄命令藏兵護送紅軍順利經(jīng)過自己所管轄的迭部地區(qū)。

楊土司暗中幫助紅軍,引發(fā)了國民黨地方軍閥魯大昌的不滿,他早就懷著侵吞土司楊積慶轄區(qū)領地的鬼胎。這次為了明哲保身,推卸防御紅軍不力的責任,同時借機嫁禍楊積慶。

1937年8月25日,駐岷縣國民黨軍新編十四師師長魯大昌糾合楊積慶手下團長姬從周、秘書方秉義等人,以楊積慶私通紅軍的罪名密謀倒楊。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七日,魯派竇德海、方秉義等在博峪與姬從周部會合,放出監(jiān)犯,殺了楊英,向保安司令部進攻。

當夜,楊積慶突聞槍聲大作,急忙將孩子推向炕角,逃出住地,躲避在山神林水磨附近。姬得知后,領兵去山神林搜索。楊在水磨中認為自己部屬尋找,便出來打招呼,姬部隨即將楊用亂石擊斃。此次“博峪事變”中,楊積慶及長子楊琨夫婦等七人殞命,其余眷屬被軟禁于力賽官邸。

次日,國民軍在博峪會議上宣布了楊積慶私通紅軍等“八大罪狀”,并成立卓尼臨時維持委員會,推舉姬從周為主席,方秉義為委員。

部屬趙希晉和楊景華聞訊土司楊積慶遇害,十分悲痛,他們在禪定寺發(fā)出雞毛信,調出北山諸旗、朱扎七旗、車巴溝旗藏兵報仇。北山總管楊麻周帶領精悍藏兵200余人向卓尼開進,禪定寺僧眾及附近藏兵均云集在卓尼洮河兩岸。農(nóng)歷八月十三日(陽歷9月10日)黎明,楊麻周率領藏兵數(shù)百人,攻破木耳橋、博峪村。姬從周戰(zhàn)死,方秉義逃往岷縣,維持委員會潰散。

回憶即紀念,歷史的足跡不會消失,先烈的英魂激勵后代!

范長江在《中國的西北角》一書中這樣描述楊積慶:“他雖身居僻壤,未邁出卓尼一步,但每天都會看全國各地大小報紙,及時掌握國內外形勢,他在上海、天津等地設有商行,常有書信往來。他的思想激進,易于接受新事物,推廣先進技術和文化,時逢國難當頭,日寇發(fā)動了侵華戰(zhàn)爭,他很關心政治時局,憂國憂民感慨激憤?!?/p>

1950年10月,周恩來總理親自致信楊積慶次子楊復興,對當年楊土司讓道、濟糧表示感謝。1994年,甘肅省政府追認楊積慶為革命烈士,楊成武將軍題寫了碑銘。

1998年在卓尼縣柳林鎮(zhèn)建成楊積慶烈士紀念館,占地面積2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平方米,展廳面積420平方米,館藏革命文物124件。

近年來,博峪村已建成生態(tài)文明小康村、旅游專業(yè)村,依托大峪溝4A級景區(qū)、“紅色土司遺風”和博峪生態(tài)資源和交通優(yōu)勢,探索出了“紅色旅游+傳統(tǒng)農(nóng)牧業(yè)+綠色農(nóng)家樂服務業(yè)”的發(fā)展路子,引領全縣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健康發(fā)展。昔日的農(nóng)民放下鋤頭,辦起了一家家別具風味的農(nóng)家樂,依托“土司文化”和青山綠水吃上了旅游飯。

2021年7月,“卓尼土司衙門”復原工程在博峪村原址上竣工,藏式風格別具特色。

(三)財政印章重見天日

四季輪回,歲月更迭。

中國作協(xié)會員益希卓瑪(又名王哲),1950年初參加了中央辦的藏族干部培訓班。林伯渠常來班上看望學員并做報告,得知她是甘南卓尼藏民,就跟她講述了長征中在迭部“開倉分糧”的事,林老特別提出他執(zhí)掌的“財政人民委員”印章,就遺失在那個藏民山莊,當時還派人返回去尋找,可惜一直沒有找著……

1987年9月,益西卓瑪?shù)热俗咴L了麻牙鄉(xiāng)崔古倉(谷卡),當年的糧倉看守巴保已去世,其妻老阿姨尚健在,益希卓瑪就問起紅軍當年開倉分糧的情況,并提到林伯渠丟失的一枚印章。

這位70多歲的老阿姨(村里人都叫她“共產(chǎn)家”)告訴益西卓瑪:紅軍到了崔古倉(谷卡),村里人全都跑了,躲在山林里不敢回家。那晚上月光很亮,她丈夫巴保擔心糧倉被“搶”,就打發(fā)妻子回家去打探情況。有個戴眼鏡的紅軍老頭,就住在她家辦理公事,說話待人都很和氣,當晚還給她寫下一張什么字據(jù),從包里拿出個圓陀陀,在上面印了個紅紅的大印。老阿姨那時二十幾歲,曉得看守糧倉的利害關系,她趁那紅軍老頭忙著招呼分糧時,就將那個印章悄悄地揣在懷里……她之所以這樣,是想交給卓尼楊土司為其丈夫伸冤贖罪。因為“作賊心虛”,解放后壓根就不敢聲張,在“文革”中也把這事隱瞞了……

就這樣,隱藏了53年的紅軍“官印”,1988年又奇跡般地驚現(xiàn)于世——

1988年夏,迭部縣電尕鄉(xiāng)恰告村村民安告家翻修舊房時在房梁上發(fā)現(xiàn)一枚印章。安告的奶奶說,她的丈夫在世時有一年出遠門到麻牙寺去會朋友,一去就是數(shù)日,回得家來神秘兮兮的,從懷里掏出個圓陀陀,看都不讓她看一眼……后來也不知丈夫放哪去了。因此,安告就認定是次印是他的爺爺秘藏下的。

此枚印章上款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人民委員會財政人民委員”字樣,印面的外圈邊緣是以兩枚五角星間隔的兩組隸書文字,內雕有兩束相向的稻谷麥穗,兩穗接頭處也有一枚五角星。最中央則是一幅地球和具有象征意義的鐵錘、鐮刀圖案。經(jīng)過多方考證,證實這枚印章就是財政部長林伯渠當年遺失在崔古倉(谷卡)的中央人民政府財政印章。此后被鑒定為國家一級珍貴文物,收藏在迭部縣文化館。

(四)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此為后話,印證史實!

是年(1988年),林1203f020226a1bbcdbb8d0c5953fc9a3032e0a615da0c2d0ffcb4dd123af8395老逝世已經(jīng)28個年頭了,實為一大遺憾!至今,長征路上的“軍需官”令人緬懷、敬仰——林伯渠(1886年--1960年),原名林祖涵,字邃園,號伯渠,湖南省常德安福(今臨澧縣)人。早年加入同盟會,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林老曾參加南昌起義、長征等重要革命活動,任陜甘寧邊區(qū)政府主席。新中國成立后,林伯渠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秘書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一、二屆副委員長。林伯渠同志是著名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是黨和國家重要領導人之一,與董必武、徐特立、謝覺哉、吳玉章并稱“中共五老”。

林老逝世后,骨灰安放在八寶山革命公墓,2013年骨灰回歸故里。

思想指引方向,精神光芒萬丈!在深夜里敲擊鍵盤,突然想起了“人民英雄紀念碑”,我在2015年、2017年有幸兩次得以瞻仰,洗禮靈魂、堅定理想!

坐落在首都北京市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1949年9月中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會議決定立碑,1952年動工興建,1958年正式竣工。

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豐碑,記錄著中華民族苦難史、奮斗史!碑身正面鐫刻著毛澤東同志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個鎦金大字,背面是毛澤東主席起草、周恩來總理題寫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zhàn)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中共五老”令人敬仰!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整個中華民族,都應該牢牢記住:前輩的奮斗、先烈的英魂和凝聚的精神,是國家的根基,是民族的希望,是炎黃子孫的榜樣,是永恒不變的光芒!

須知,忘本就是背叛!

第十二章新長征:賡續(xù)精神偉大復興

奮斗百年路艱難成就國富民強,起航新征程繼往開來再創(chuàng)輝煌!

(一)唯有團結創(chuàng)造奇跡

重走長征路,初心更堅定。今天,當年聲震臘子口峽谷的槍炮聲,依然化作建成全面小康、建設生態(tài)文明、建設幸福美好新甘南的滾滾春雷。岷山、迭山千溝萬壑林海蒼翠,達拉河、白龍江、臘子河水量充沛流光溢彩。

學習俄界會議精神,分析當時嚴峻形勢,回顧臘子口戰(zhàn)役經(jīng)過,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重要卻被人們容易忽視的關鍵問題:中國共產(chǎn)黨十分重視團結,這是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因素。步入新時代,踏上新的長征路----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需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需要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只有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永遠跟黨走,勇敢向前,攻堅克難,頑強奮斗,我們一定能夠奪取新長征路上的“臘子口”天險!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向心力,團結出戰(zhàn)斗力,團結出新的生產(chǎn)力,革命時期是這樣,建設時期也是這樣,步入新時代更是這樣。

團結力量大,泰山也搬家!

唯有團結才能戰(zhàn)勝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不斷奪取新的勝利,這是俄界會議、茨日那休整、崔古倉濟糧、臘子口戰(zhàn)役,在當時、在過去、在未來給我們最大的、最重要的啟示之一!

(二)偉大壯舉永恒豐碑

紅軍長征,走出了人類的極限,走出了紅軍的英勇卓絕,走出了敵人的萬千圍困,走出了蔣介石的妄想落空,走出了中央紅軍的八千精英,走出了三大主力的勝利會師,走出了北上抗日實現(xiàn)民族獨立解放的正確道路!

紅軍長征,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以赤誠之心和堅定信仰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挑戰(zhàn)極限、創(chuàng)造奇跡的偉大壯舉!是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永恒精神豐碑!

《紅心照耀中國》(《西行漫記》埃德加·斯諾著)、《中國的西北角》(范長江著)、《地球的紅飄帶》(魏巍著)、《長征》(王樹增著)等著作,客觀記錄了歷史事實。長征,以紅軍的勝利、敵人的失敗而告終,并且留下了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精神財富,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長征精神,光耀宇宙!賡續(xù)血脈,啟遞未來!傳承基因,初心不改!

埃德加· 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新譯本《長征25000里足本》序言所說:“這是二十世紀一個古老民族用血與肉寫出來的史詩。讀了這史詩,我們不但可以恍然于解放軍之有今日之所以然,而且可以欣然于認識這古老民族動脈中所流的新鮮血液,以至于他的光明前途的必然?!?/p>

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行進在迭部的青山綠水間,一個個當年的遺址、一面面鮮紅的旗幟、一件件紅色的文物、一座座鮮活的雕塑……都在無聲的告訴我-----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紅軍將士,用生命和鮮血鑄就偉大的長征精神!

長征這個人類歷史上的壯舉,留給我們至高無上的思想文化財富!

在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成四個現(xiàn)代化的新的長征路上,甘南藏區(qū)必將充分發(fā)揚紅軍偉大長征精神,釋放紅色文化動力,助推經(jīng)濟社會全面發(fā)展!

八十多年過去了,歷史的印記仍然定格在1935年---至今迭部的老人都會這樣教育子女:“累不累,想想紅軍老前輩;苦不苦,走走長征二萬五!”可見當年紅軍長征影響之深遠、記憶之深刻!

習近平指出,偉大長征精神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不斷砥礪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希望廣大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牢記黨的性質和宗旨,堅定理想信念,堅定不移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跨越前進道路上新的“婁山關”、“臘子口”,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三)綠色長征生態(tài)文明

紅軍長征從迭部走向勝利,綠色長征從迭部豪邁起步!

2009年7月1日是中共建黨88周年的紀念日,中共迭部縣委在旺藏鄉(xiāng)茨日那村召開了一次別開生面的組織生活會,時任縣委書記趙凌云同志邀請甘肅省社科院張正春教授,給常委們就迭部縣如何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生態(tài)文明講了一趟精彩的黨課。經(jīng)研究討論,作出了弘揚長征精神、進行綠色長征、建設生態(tài)文明的戰(zhàn)略決策,提出了“生態(tài)立縣”、“紅色長征”與“綠色長征”相結合的發(fā)展思路。以紅軍長征精神踐行生態(tài)文明建設,別具匠心,意義深遠。同年8月24日至29日,中國生態(tài)學會與中共甘南藏族自治州委員會、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了首屆“中國生態(tài)文明臘子口論壇”,提出了“綠色長征”計劃,正式發(fā)布《“綠色長征”宣言》。

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的西側,路邊樹蔭下“激戰(zhàn)臘子口”的花崗巖群雕熠熠閃光,再現(xiàn)了紅軍戰(zhàn)士英勇向前、血戰(zhàn)到底、不怕犧牲的戰(zhàn)斗場景。

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的南面,矗立著一塊重達數(shù)噸,形狀酷似“大拇指”的巨石,上書“綠色長征發(fā)起地”,基座上鐫刻著《綠色長征宣言》:“綠色長征是紅色長征的延續(xù)和發(fā)展,它肩負著建設生態(tài)文明、弘揚生態(tài)文化的特殊使命和圣神職責,承載著迭部各組人民的希望和夢想……如今勤勞勇敢的迭部人民正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踏著先烈留下的足跡,高舉‘綠色長征’大旗,吹響‘綠色長征’號角,踏上‘綠色長征’征程,為建設綠色家園,造福子孫后代,在創(chuàng)建生態(tài)文明的道路上頑強拼搏,負重前行,繼續(xù)譜寫新的歷史,鑄造新的輝煌!”

啟動綠色長征走在時代前列,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生態(tài)文明!

臘子口生態(tài)文明論壇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了十一屆,2020年11月30日迭部縣被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授予“第四批國家生態(tài)文明建設示范縣”稱號。

甘南是久負盛名的隴上“綠色明珠”,是黃河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補給區(qū),為保障國家生態(tài)安全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甘南更是光耀千秋的紅色圣地,是長征途中又一次決定黨和紅軍生死存亡的轉折點,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近年來,全州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青山綠水為風采、以紅色文化為神韻,搶占綠色崛起制高點、打造環(huán)境革命升級版,加快建設生態(tài)文明小康村、旅游標桿專業(yè)村,縱深推進文化旅游“一十百千萬”工程,以生態(tài)景觀、紅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助推文化旅游首位產(chǎn)業(yè)蓬勃發(fā)展,探索并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地域特點、甘南特色的“紅色引領、綠色發(fā)展,以紅帶綠,鄉(xiāng)村振興”的文化旅游首位產(chǎn)業(yè)發(fā)展之路。

瞻仰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和革命先烈前赴后繼的雕像,品讀《綠色長征宣言》,思想受到洗禮,靈魂受到震撼——在全球遭受氣候變暖、工業(yè)污染嚴重、疫情瘋狂肆虐的大背景下,弘揚長征精神、進行綠色長征、建設生態(tài)文明,無疑就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的最佳選擇!

春去秋來,歲月更迭。大道至簡,回歸本真!

紅色引領、以紅帶綠。綠色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鄉(xiāng)村振興,共同富裕。近年來,甘南以現(xiàn)代農(nóng)牧、文化旅游兩大首位產(chǎn)業(yè)為主線,奏響了新時代的最強音——使“環(huán)境革命”催生的生態(tài)信仰輻射八方,讓“綠色長征”引領的生態(tài)文明揚帆遠航!

第十三章新時代:萬眾一心再鑄輝煌

建黨百年之際的這次主題黨日活動中,全體黨員干部身著正裝、胸戴黨徽,精神抖擻、扛著紅旗、踏著先輩的足跡“重走長征路”,堅定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初衷和“永遠聽黨話,鐵心跟黨走”的信念。通過重走長征路,瞻仰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和紅軍長征文物,參觀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館和毛主席茨日那舊居,觀看歷史照片,回顧紅軍長征光輝歷程,緬懷先烈豐功偉績,使黨員干部思想上受到了深刻洗禮,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以長征精神來鼓舞自己,為全州文廣旅事業(yè)、產(chǎn)業(yè)健康快速發(fā)展做出最大的貢獻!

(一)紅色引領以紅帶綠

毛主席青年時代曾說過:“與天奮斗,其樂無窮!與地奮斗,其樂無窮!與人奮斗,其樂無窮!”紅軍長征精神是甘南各族人民永遠的精神高地,甘南各族人民積極弘揚長征精神建設幸福美好新甘南!

紅軍長征兩次走過甘南,留下的光輝事跡,激勵甘南各族人民奮發(fā)圖強、奮起直追、頑強拼搏的精神力量,弘揚長征精神,進行綠色長征,踐行生態(tài)文明,實現(xiàn)綠色崛起!

近年來,甘南州結合實際科學決策,把文化旅游業(yè)、現(xiàn)代畜牧業(yè)作為兩大首位產(chǎn)業(yè)常抓不懈,斐然成績有目共睹。借助豐富的紅色基因和綠色資源,以紅帶綠、紅綠齊飛、發(fā)展旅游、脫貧致富,全方位提高了農(nóng)牧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全州上下以“環(huán)境革命”為引領,以“生態(tài)文明小康村”為抓手,以“創(chuàng)建五五甘南”為目標,依托文化生態(tài)、發(fā)展全域旅游,用百折不撓的長征精神打造綠水青山,走上了生態(tài)文明、綠色發(fā)展的蝶變之路。

新時代、新思想、新征程、新使命、新作為、新形象、新發(fā)展,是這次重走長征路最深的感受。紅旗漫卷,山川巨變。迭部,正奮力走在社會主義康莊大道上,走在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共同富裕的新長征路上!

迭部—“長征最后的天險,西部最美的山水!”這是迭部縣黨史辦主任王建國十多年前為全縣旅游發(fā)展擬定的主旨宣傳詞,把歷史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內涵十分準確,詮釋貼切生動,語言優(yōu)美精煉!

紅軍精神是甘南的心靈,綠色山川是甘南的眼睛。以紅帶綠,紅綠融合,發(fā)展旅游,振興鄉(xiāng)村,共同富裕。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步入新時代的甘南各族人民,在紅軍長征精神的激勵下,在建設四個現(xiàn)代化、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新征程中,必將厲兵秣馬、再創(chuàng)佳績!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p>

紅軍長征兩過甘南,走過了黃河、白龍江、洮河三條紅色的江河,走過了岷山、迭山兩座紅色的高峰,走過了瑪曲、迭部、臨潭這片紅色的熱土!

由此,甘南清澈的江河更富靈性,甘南巍峨的山脈更加偉岸,甘南樸實的人民更加赤誠!

(二)緬懷先烈振奮精神

青山魏巍,龍江滾滾。緬懷先烈,敬獻花藍,重溫誓詞,瞻仰紀念碑,參觀紀念館,哀思濃濃,悲情滿懷,肅然起敬,深受洗禮,復振奮精神、堅定信念,思守初心、擔使命、促發(fā)展,遂激情澎湃,即興創(chuàng)作《瞻仰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有感(十一首)》,指尖傳給天南海北的朋友,是為能夠長久的宣傳長征精神、發(fā)展紅色旅游——

(一)

虎穴仙女騰白龍,一瀉千里東方紅。

驚濤聲震岷迭雪,一戰(zhàn)成就萬世功!

(二)

紅軍挺進龍江岸,俄界會議挽狂瀾。

土司濟糧崔古倉,紅軍星夜赴天險。

(三)

偉人跨過仙人橋,歷盡艱辛到黑多。

戰(zhàn)役受挫不急躁,奇正配合出妙招。

(四)

晝夜激戰(zhàn)破天險,槍炮陣陣驚天庭。

絕壁勁松比天高,深峽碧水頌英豪。

(五)

正面主攻十余場,一夜激戰(zhàn)到天亮。

槍林彈雨勇向前,打通天塹好北上。

(六)

苗族戰(zhàn)士云貴川,夜攀懸崖到山巔。

舍身一躍成壯舉,炸毀雕堡敵上天!

(七)

英魂猶見鮮花艷,長征精神萬代傳。

后輩瞻仰寄哀思,皆夸紅軍意志堅。

(八)

紀念碑前多莊嚴,革命理想高于天。

重溫誓詞擔使命,中華復興更無前。

(九)

歷盡慘烈迎勝利,行軍途中無紙筆。

回望來路豪情壯,出口成章頌史詩!

(十)

征途在前無天險,主席吟誦志更堅。

翻越岷山到陜北,抗戰(zhàn)開啟新紀元!

(十一)

吾黨誕生東海邊,艱苦奮斗一百年。

強國富民中國夢,復興長征靠信念!

只有尊重歷史,才能鑄魂塑人!

1980年8月21 日修建“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1993年重建,碑體(基座)高2.5米,象征著二萬五千里長征,寬2米,象征第二次國內革命,高9.16米,象征攻打天險臘子口的時間是9月16日。紀念碑南、西兩側鐫刻著楊成武將軍親筆題寫的“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八個鎏金大字,背面鐫刻著甘肅省人民政府撰寫的碑文:“1935年9月16日,毛澤東、周恩來率領的中國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一方面軍,在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走過雪山草地后,突破國民黨重兵扼守的天險臘子口,打開了通往陜甘革命根據(jù)地的通道,實現(xiàn)北上抗日的偉大目標。臘子口戰(zhàn)役的輝煌勝利將永遠彪炳我國革命史冊,在臘子口戰(zhàn)役中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1981年9月7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俄界會議和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公布將俄界會議遺址與茨日那毛澤東舊居及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一起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21年6月,俄界會議遺址與茨日那毛澤東舊居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1993年省政府公布中共中央西北局洮州會議(蘇維埃政權舊址)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后成為第一批全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甘肅省國防教育先進單位”。

2005年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作為甘肅省8個紅色精品旅游區(qū)之一,被國家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并列入全國30條精品紅色旅游線路。

2021年5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宣傳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聯(lián)合發(fā)布:甘南州迭部縣俄界會議舊址和茨日那毛主席舊居-臘子口戰(zhàn)役遺址,入選“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之“紅軍會師·征途在前”主題精品線路,這無疑是甘南發(fā)展紅色旅游的一塊金字招牌!2021年6月19日,俄界會議舊址和茨日那毛主席舊居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三)賡續(xù)血脈汲取力量

追尋紅軍長征足跡,傳承紅色歷史基因,賡續(xù)中華精神血脈,汲取無限精神力量!

紅軍長征兩次經(jīng)過甘南,得到當?shù)夭刈迦罕姷膸椭?,留下了俄界會議、高吉寺喇嘛為周總理治療肝病、毛主席住宿旺藏茨日那藏家、崔谷倉中央紅軍遺留中央人民政府財政印章、血戰(zhàn)臘子口、達拉梁毛主席醞釀《七律·長征》、洮州會議、建立臨潭縣蘇維埃政政府等史實。

往事如山,屹立心間。紅色歷史,鮮血印染!

解放后,黨和政府十分關心流落紅軍的生活狀況,1993年版的《迭部縣志》里,收錄了25位流落紅軍的基本情況。民政給予幫扶,按月發(fā)放補助。

明理知史,增信開來,崇德向善,力行實踐。

學黨史回望來時路,鑄信仰必須開新局!

2021年5月10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甘南州委書記俞成輝出席甘南州“紅色臘子口,百年追夢人”活動啟動儀式上,在“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前講黨課時強調:建黨百年,站位決定方位,要傳承紅色基因中的忠誠之基,一顆丹心向黨、永鑄初心使命;建黨百年,思想決定行動,要傳承紅色基因中的信仰之魂,堅守理想信念、永存高遠志向;建黨百年,宗旨決定勝敗,要傳承紅色基因中的為民之情,全心全意服務、永當人民公仆;建黨百年,格局決定未來,要傳承紅色基因中的奮斗之姿,甘于無私奉獻、永領時代新風;建黨百年,作風決定作為,要傳承紅色基因中的律己之心,堅持從嚴從實、永葆政治本色。

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爭做“敢擔當”的表率,“促發(fā)展”的先鋒,“重實干”的排頭兵,奮力譜寫全面建設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新甘南的嶄新篇章!生態(tài)屏障,青藏高原。紅色脊梁,綠色希望----斯是甘南,團結的甘南、富裕的甘南、幸福的甘南、和諧的甘南、美麗的甘南。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穩(wěn)步發(fā)展!

天下為公,其道大光。守正創(chuàng)新,高尚其事----斯是甘南,紅色引領,團結奮進。綠色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農(nóng)牧互補,衣食父母。以紅促綠,文旅融活。社會事業(yè),國計民生。正道長遠,持之以恒。偉大復興,光明在前!

“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wěn)藏。”在黨的英明領導和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甘南藏區(qū)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鄉(xiāng)村振興緊鑼密鼓,共同富裕政策支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治藏方略的指引下,紅色甘南的明天會更美、各族人民的生活會更好!

(四)大道之行民心所向

胸懷千秋偉業(yè)輝煌,風華百年國運興旺!

偉大、光榮、正確、英明的中國共產(chǎn)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你永恒的宗旨!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解放全人類,是你不變的信仰!

吾黨是山,人民是水。山水相依,相映成輝!

平凡孕育偉大,英雄來自人民。立功立德立言,乃三不朽也!

建黨百年,滄桑巨變。中國人民已經(jīng)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了!

毛澤東讓中國和人民站起來了!

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后,經(jīng)過28年浴血奮戰(zhàn),毛澤東和戰(zhàn)友們一起,完成了建黨、建軍、建國三大偉業(yè),建立了社會主義新型制度,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抗美援朝打敗了以美為首的聯(lián)軍,“兩彈一星”升上天空,鞏固了政權、國防和邊疆。毛澤東讓中國和人民站起來了,產(chǎn)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本土化的重大理論飛躍——毛澤東思想!

鄧小平讓中國和人民富起來了!

鄧公進行撥亂反正,一舉粉碎了“四人幫”,開展“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討論大幅解放思想,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實行農(nóng)村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耕者有其田”,著力解決十四億人的溫飽問題?;謴透呖贾贫龋瑸閲鵀槊襁x賢任能。設計改革開放,解放生產(chǎn)力、激發(fā)積極性,深化經(jīng)濟體制改革讓經(jīng)濟建設充滿活力,重視農(nóng)業(yè)交通科教文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并駕齊驅。鄧小平讓中國和人民富起來了,貢獻了重大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

習近平讓中國和人民強起來了!

一生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夙夜在公,努力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執(zhí)政理念,習總書記把執(zhí)政的豐富經(jīng)驗上升為脫貧攻堅、精準脫貧的政策舉措,讓一億人擺脫了絕對貧困,實現(xiàn)了千年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為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徹底打贏了新冠疫情攻堅戰(zhàn),給中國人民幸福安康。實施“一帶一路”大戰(zhàn)略,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赫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令世界各國刮目相看競相學習借鑒。大刀闊斧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狠抓反腐倡廉,“老虎蒼蠅一起打”。掃黑雷霆,除惡務盡。著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tài)文明,鄉(xiāng)村振興,共同富裕,和諧發(fā)展。首次提出偉大建黨精神,帶領全國人民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歷史潮流,銳不可擋。大道之行,民心所向。

習近平讓中國和人民強起來了,形成了新時yrH/U5VNuZYHntuhdbMKpOfbT5/8Ej8WXLwBuoYZF6A=代重大理論創(chuàng)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百年大黨風華正茂,百年成就催人奮進!

黨的百年華誕,我們以歌舞、微笑、喜悅、幸福和掌聲,向你致敬、向你祝福!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永遠不會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共產(chǎn)黨人!

新時代、新征程。只要我們學習紅軍攻打天險臘子口的英勇頑強,輝映紅軍長征偉大精神的不朽光芒,堅守共產(chǎn)黨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的堅定信仰,就一定能夠拿下新長征路上的“婁山關”、“臘子口”戰(zhàn)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p>

鑒史知來,資政育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

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中國共產(chǎn)黨從人民中產(chǎn)生,依靠人民茁壯成長,人民和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chǎn)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和群眾路線,保證全面健康長遠發(fā)展。中國共產(chǎn)黨秉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先進理念,必將領導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全面復興、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的偉大“中國夢”,鑄就新時代嶄新的歷史輝煌!

岷迭山脈,松濤陣陣。白龍江畔,紅旗獵獵。信念堅定的紅軍隊伍走過甘南,把紅色種子播撒在岷迭山川,把革命思想之根深扎在藏族群眾的心田!

紅軍長征,人類壯舉,感天動地!

長征精神,萬古流芳,照耀歷史!

偉大的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

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偉大的中國工農(nóng)紅軍萬歲!

偉大的長征精神萬歲!

長征,長征!

萬里長征,征途漫漫!紅軍縱橫馳奔,跨越千山萬水,歷盡千難萬險,光耀千秋萬代!

紅軍突破天險臘子口后,毛主席在迭山達拉梁激情口占的千古名篇《七律·長征》,時常在我心間激蕩,在岷迭山巔、白龍江畔回響——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謹以《和毛主席長征詩》一首,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紀念俄界會議召開、臘子口戰(zhàn)役勝利86周年——

紅軍長征多艱難,萬水千山非等閑。

婁山關前憶殘陽,金沙大渡飛浪尖。

草地雪山志更堅,俄界秋月分外寒。

最美岷迭千里雪,雄師北上乾坤安!

(完)

(——2021年6月1日至9月15日寫作、修定于羚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