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給他交錢,他就給你處分,給你申報老師。”近日,河南信陽市實驗高級中學通報,對在日常學生管理中索取錢財?shù)?名學生會干部已清退出學生會,并將根據(jù)公安機關的調查結果進一步處置。盡管“耍官威”的學生會干部被處置,但這起事件仍令人痛心、發(fā)人深省:年輕人的權力觀決不能扭曲。
高中是一個人樹立“權用為公、權用為民”正確權力觀的關鍵時期。高中學生會是在校黨委、團委指導下,開展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工作的先進集體。學生會干部代表著同學們的信任,手中的權力來源于責任與擔當,理應成為學生們的榜樣。倘若學生會干部把權力變成滿足私欲、謀取私利的工具,不僅扭曲了權力觀、同學利益受侵害,更會毀了自己前途、污染校園氛圍,如何指望他們未來守護社會的道德底線?在這起事件中,就有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牽涉其中,實在是令人惋惜。
近年來,類似的校園腐敗問題并非個案,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剎住校園權力觀扭曲的歪風,刻不容緩。除了依法依規(guī)懲戒當事人,學校應建立健全學生權力運行的監(jiān)督機制,明確權力邊界,規(guī)范行使程序。同時,學校還應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和科學指導管理,培養(yǎng)學生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讓他們始終持正念、走正道、做正事。家庭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基礎、補充和延伸,也應通過言傳身教,幫助學生在心中樹立起道德的標桿,懂得自律、敬畏和擔當。
有人說,校園里的不良現(xiàn)象是社會問題的縮影。實際上,校園教育也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引擎。在校園中培養(yǎng)正確的權力觀,樹立廉潔自律的意識,就是在為社會儲備正能量。當一個個年輕的心靈都能守住道德的底線,當一份份小小的權力都能秉公為民,那些曾經的誓言才不會化為泡影,那些關于理想的承諾才能開出絢麗的花朵,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美好。
“少年強,則國強?!眲e讓權力觀在校園扭曲,讓我們共同守護校園的純凈,讓權力回歸它應有的模樣——為民服務的責任,是實現(xiàn)理想的基石。那一抹鮮艷的袖章,不能被當作權力的標簽,而應該是責任的象征;那一份微小的權力,不能異化成謀私的工具,而應該是奉獻的見證。因為在這片凈土上,我們期待看到的,永遠是一個個內心澄明、勇于擔當、堂堂正正的少年。
(責任編輯:吳維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