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從潮間帶到廣闊的海洋,都是許許多多植物和動物的家。幾百萬年的進化使這些生物適應(yīng)了海水,海洋成為它們的家園。
陽光中包含了彩虹的所有顏色。各種顏色的光線在不同的海水深度下會逐層被吸收,其中紅色消失得最快,其次是橘色。所以當(dāng)你潛水潛得越深,??雌饋碓剿{(lán)、越暗。許多海洋動物的眼睛已經(jīng)進化成對藍(lán)色最敏感了。
水壓隨著深度增加而上升。10 米深海水的水壓是海面水壓的兩倍。在海洋最深處,壓強就好比是一頭大象壓在一個指甲大小的物體上。在那里,我們充滿空氣的肺會被擠壓成網(wǎng)球大小,但是深海生物體內(nèi)的液體可以幫助它們承受這種壓力。
熱帶海域的海水被海面上耀眼的太陽強光照得很暖。極地海域只能接收到微弱的斜射陽光,所以很冷。盡管這樣,有些魚類、貝類和蟹類還是完美地適應(yīng)了這片幾乎冰凍的水域。
左圖是從太空中拍攝到的紅外線衛(wèi)星圖像。溫暖的水域看起來是紅色和黃色的,寒冷的水域看起來是藍(lán)色和綠色的。
大多數(shù)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表層陽光充足的區(qū)域。植物在這里利用陽光來成長,同時為許多生物提供了食物。深海中食物稀少,那里的動物必須依靠從海洋表層沉到海底的食物生存。
海平面下0 米~100 米
富有生命的區(qū)域
以海草和微小的硅藻為例,這些植物在充滿陽光的海水層中茂盛成長,是許多生物的食物,甚至有一些較大型的動物從更深的海域游到這里來覓食。
海平面下100 米~1000 米
光線在這里變得非常昏暗
隨著光線的消退,動物的眼睛越來越大,以便看清昏暗處的東西。只有很少的動物能夠潛入海水深處仍可以進行呼吸,比如象海豹和抹香鯨等,它們能適應(yīng)此處上升的水壓。
海平面下1000 米~4000 米
眼睛在這個區(qū)域毫無用武之地
生活在這個區(qū)域的動物可以用長長的感覺毛和觸角來感受近處的活動帶起的微小波動。一張巨大的嘴巴可以幫助它們輕松抓住獵物。
海平面下4000 米~11000 米
世界的底層
這里漆黑一片,生命十分罕見,僅有的一些生物在高壓和接近0℃的溫度下只能緩慢活動。這里的動物多數(shù)以沉積到海底的碎屑為食,這些碎屑被稱作“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