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新片《海洋奇緣2》(Moana 2)延續(xù)8年前的設定,增加一點新元素,幾乎是將第一部的故事重新講了一遍。對于成年人而言,這部電影過于幼稚,迪士尼的目標觀眾群顯然還是低齡觀眾。從這個角度看,本系列電影確實堪稱一套成功的迪士尼宣傳片。
電影中毛利酋長的女兒莫阿娜,是迪士尼動畫片中的第14位公主角色,也是最特殊的一位——她不僅是第一位大洋洲公主,更是最率性活潑、健康明亮的公主。這樣的角色設定,無疑給予小朋友強烈的代入感。
作為南太平洋上偏居一隅的酋長之女,生性開朗的莫阿娜自幼對海洋充滿好奇,也不乏探索未知的勇氣和堅定的意志。第一部中,莫阿娜打破父輩的守舊思想,打敗惡魔,成功歸還海洋之心,讓自己的部落得以安身立命。第二部的時間點設定在前作3年后,莫阿娜不僅成為酋長,而且再度受到祖先召喚,她必須前往大洋洲遠海完成先祖遺志,更肩負探索更廣闊空間,為部落打開新局面的使命——如果無法與整個海洋世界溝通,困守孤島的族人將面臨滅絕的厄運。
迪士尼公主系列電影,可謂美國流行文化代表之一。早年間,迪士尼從全球各文明中精心選擇具有特色的公主形象,通過好萊塢動畫流水線的流暢手法,將其“馴化”為美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并敏銳地隨著文化趨勢的轉(zhuǎn)變,對角色定位做出調(diào)整。比如,早期以中世紀歐洲黑森林和城堡為背景的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等,都是等待王子救助的弱者。到最近的《冰雪奇緣》《花木蘭》等,公主們成為主動打破性別屏障、敢于實現(xiàn)自我的勇者,進步意義顯而易見。
大洋洲原住民毛利人,作為南島語系最南端的一支,本身的歷史并不算悠久。因為沒有文字,他們的歷史只能依靠傳說延續(xù)。首個將大洋洲設定為故事背景的《海洋奇緣》系列,讓長期不受關注的毛利人擔綱主角,讓他們的傳統(tǒng)、神話和歷史進入主流流行文化,被世界看見,對于這個族群而言,意義非凡。
《海洋奇緣2》最大的短板是反派的設定和表現(xiàn)差異過大。大海怪Matangi三下五除二就被莫阿娜和半神毛伊打敗,頗有虎頭蛇尾的感覺。好在喜歡開玩笑的毛伊有各種變身能力,再加上椰子怪等充滿童趣的配角,以及瑰麗絢爛的海洋,構(gòu)成視覺奇觀,略略彌補了單薄的故事。
作為迪士尼流水線動畫產(chǎn)品的《海洋奇緣2》,穩(wěn)定發(fā)揮,應有要素盡皆齊備,但過于追求四平八穩(wěn),難免陷入套路窠臼,缺乏“神來之筆”,難言驚喜,但也無法被苛評為爛片。
在《海洋奇緣2》片尾彩蛋里,反派留下一句“一切才是剛剛開始”,顯而易見,該系列的第三部已經(jīng)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