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雞腹瀉是臨床常見的消化道病癥,多由生物性病原感染、化學物刺激、物理因素影響以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導致,其中微生物感染是最常見病因,病雞表現群發(fā)性糞便稀軟不成型、過料、脫水以及全身代謝紊亂。防控本病需結合具體病因,及時對病雞采取針對性抗感染、止瀉措施,糾正水鹽代謝紊亂,同時完善管理機制,提升飼養(yǎng)水平,力求將腹瀉控制在最低水平。
關鍵詞:雞;腹瀉;科學防控
中圖分類號:S858.3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1085(2024)11-0086-03
腹瀉是養(yǎng)雞生產過程中常見病癥之一,任何日齡、品種和性別的雞都可發(fā)生,發(fā)病原因多種,包括病理性因素和非病理性因素兩種。長期腹瀉的雞群不但會出現飼料消化吸收不良、機體衰竭,還容易出現水鹽代謝紊亂而致死,臨床危害較大。本文就雞腹瀉病的科學防控為題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腹瀉病簡介
腹瀉通常是指在某種致病因素刺激下糞便出現稀軟不成型,甚至呈水樣,最終引發(fā)機體營養(yǎng)丟失、脫水,導致生產性能下降。腹瀉最早可從出殼首日齡開始,以沙門氏菌感染引發(fā)的雞白痢為代表,后期育雛、育成和性成熟期都可出現,發(fā)病原因多種,常見包括微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管理因素等[1]。其中,微生物感染是最常見病因,具有傳染性,病雞表現群發(fā)性糞便稀軟不成型、過料、脫水,臨床觀察糞便可為疾病的診斷起到輔助作用。
腹瀉以高溫高濕的夏季較為流行,一方面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微生物繁殖較快,飼料和飲水衛(wèi)生質量不易把控,易出現群體感染;另一方面夏季雞飲水量更大,采食量受高溫影響會下降,糞便易出現稀軟[2]。根據具體病癥不同,病雞排出的糞便可呈現出不同外觀,有些呈水樣(病毒類感染居多),有的為西紅柿樣(球蟲感染),有的為暗黑色(霉菌中毒),有的為黃綠色(新城疫、傷寒、副傷寒等)。
2" 腹瀉常見原因
2.1" "微生物因素
病原微生物感染是臨床最為常見的因素,如病毒類、細菌類、真菌類、寄生蟲等。流感病毒可侵害雞腺胃黏膜,導致胃液分泌受阻,飼料無法充分消化,膽汁的重吸收作用下降,最終表現黃綠色稀糞。沙門氏菌感染引發(fā)的雛雞白痢可導致腸道局部微生態(tài)失衡,腸液粘性增大,糞便稀軟甚至黏附肛門四周(糊肛),也是腹瀉的一種形式[3]。飼料霉菌超標時,毒素可導致腸黏膜壞死和脫落,腸腔中的條件致病菌大量繁殖,最終出現壞死性腸炎,糞便顯灰色或黑色。球蟲是一種胞內寄生蟲,感染后可侵入盲腸黏膜細胞內部,導致黏膜脫落,組織血管破裂,血液混合糞便排出體外,外觀如西紅柿樣血便,不成型。微生物因素引發(fā)的腹瀉通常具有傳播性,群發(fā)居多,多存在于管理水平低、環(huán)境衛(wèi)生差和清糞頻率低的雞場。還有一種情況為飼料中微生態(tài)制劑添加量過大時對消化道局部微生態(tài)造成較大沖擊,也會引發(fā)腹瀉。
2.2" 化學因素
化學因素是雞群接觸了不良化學物質,導致腸液分泌量增大,飼料消化吸收出現障礙,糞便繼而表現稀軟。例如氨基糖苷類是一種腸道難吸收的抗生素,飲水或拌料使用容易在腸道中形成高濃度藥物積累,當濃度大于一定劑量時容易對先天寄居的益生菌群產生抑殺,導致局部微生態(tài)失衡。以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為代表的條件致病菌會乘機大量繁殖,從而導致腹瀉的發(fā)生。還有一些化學物口服后能在腸腔局部形成高滲透壓,反滲性導致腸黏膜細胞中的水分流入腸道,糞便稀釋后引發(fā)腹瀉。例如很多藥物的稀釋性載體為元明粉、輔美粉等物質,其中的硫酸鎂、硫酸鈉等成分含量較高,長期使用也會引發(fā)腹瀉。飼料出現霉變時,以黃曲霉毒素、煙曲霉毒素、嘔吐毒素、T2毒素等為代表的毒性物能對腸黏膜造成嚴重破壞,細胞出現壞死、脫落,最終出現糞便不成型[4]。
2.3" 物理因素
物理性因素主要和飼料有關,如飼料顆粒大小與生長階段不匹配時,顆粒過大會導致比表面積下降,飼料難以完全被消化和吸收,易出現營養(yǎng)性腹瀉。顆粒過小時會影響腸道蠕動,導致食糜在腸道中下行過慢,最終影響采食量。還有些飼料雜質異物較多,對腸道黏膜形成物理性刺激從而引發(fā)腹瀉。另外,舍內環(huán)境溫差過大,或者飲水的水溫日波動較大時會對腸道形成刺激,從而導致腹瀉的出現。物理性因素引發(fā)的腹瀉一般癥狀較輕,治療難度低,造成的危害也較小。
2.4" 管理因素
管理因素引發(fā)的腹瀉多和細節(jié)管理不到位有關,長期在噪音環(huán)境中飼養(yǎng)的雞群受噪聲刺激影響,糞便容易變稀軟。炎熱夏季若不采取抗熱應激措施,雞群整體糞便也會偏稀。暴力轉群或接種疫苗時,雞群因受到驚嚇也會出現腹瀉。多種原因造成雞群斷水時間過長,在突然供水后雞因口渴而在短時間內大量飲水時也會發(fā)生腹瀉。還有些雞場濫用藥物,隨意加大用量和延長療程,藥物的毒副作用也能造成水鹽代謝紊亂,尤其是具有清熱功能的中成藥,在停藥后癥狀可迅速緩解。管理因素涉及的范圍較廣,通常管理不規(guī)范及管理制度死板的中小雞場發(fā)生率較高。
3" 科學防控
3.1" 抗感染防控
使用藥物抗感染是臨床預防和治療腹瀉病的最佳選擇。管理人員應結合雞群接觸的病原進行針對性用藥,例如雛雞白痢、傷寒、副傷寒、大腸桿菌感染、球蟲等引發(fā)的腹瀉可首選抗生素進行防控。雛雞白痢通常發(fā)生于出殼后的一周之內,建議將復方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按照500 mg/L水(以阿莫西林計)劑量集中飲用進行開口,連用3~5" d,也可使用氟苯尼考可溶性粉按照20 mg/kg(以氟苯尼考計)體重劑量集中飲用,連用4~7" d進行預防。如果已經出現“糊肛”癥狀,則治療可加倍用藥劑量。傷寒、副傷寒和大腸桿菌感染導致的腹瀉,主要使用抗革蘭氏陰性菌藥物,預防可按照6 mg/kg體重劑量集中飲用慶大霉素。如果雞場處于疫區(qū)或上批次雞曾發(fā)生過本病,則建議按照40 mg/L水搭配硫酸黏菌素進行使用,可顯著預防本類病的發(fā)生。球蟲病主要發(fā)生于20~30日齡以及40~60日齡之間,建議使用磺胺氯吡嗪鈉按照1 g/L水或者地克珠利按照1 mg/L水或者妥曲珠利25 mg/L水的劑量連續(xù)使用3 d,防控球蟲感染。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蛋雞已經進入產蛋期,則禁用一切抗生素,可通過收斂類中藥進行治療,飼料中按照1~2 kg/t拌入白頭翁散,或者飲水中按照250 g/t混入四黃止痢顆粒,對控制腹瀉均有理想效果。
3.2" 對癥用藥
針對具體腹瀉病癥進行投藥,能顯著控制機體水鹽丟失,從而降低傷亡率[5]。常規(guī)做法是使用吸附類飼料添加劑改善癥狀,臨床常用產品為蒙脫石、酵母細胞壁培養(yǎng)物、沸石粉等,這些物質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很多還形成疏松的多孔結構,能容納大量的水分促使糞便變干成型。癥狀的改善能使腹瀉癥狀得到緩解,但病因不除疾病仍然會持續(xù)發(fā)展,因此,治療期間建議同時配合對因用藥。中藥多糖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機體免疫水平,代償性增加機體白細胞量,增強吞噬能力,還能誘導內源性干擾素產生,從而提高機體免疫力,臨床常用包括黃芪多糖、板藍根多糖、香菇多糖等。預防疾病建議每月使用黃芪多糖口服液按照500 mL/1 000 L水集中飲用,連用3~5 d,或者在接種疫苗時將黃芪多糖注射液作為稀釋載體進行使用,幫助提高免疫力。對于已經發(fā)病的雞群一方面可以將中藥多糖的用量加倍,另一方面還需要配合干擾素、轉移因素、白細胞介素或者抗體類制劑進行抗病毒治療,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提升場內管理水平
藥物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劑量和療程進行使用,禁止隨意加大劑量和延長時間。含有硫酸鎂、硫酸鈉等成分的制劑應謹慎使用,若必須使用建議先以小范圍雞群進行試驗,無相關癥狀出現再進行大群投喂。微生態(tài)類制劑因市場產品參差不齊,很多益生菌株種源來源不一,建議首選知名大廠家的產品。首次使用后的8 h內可對雞群糞便進行觀察,若出現稀軟不成型則需降低劑量或停止使用。飼料需嚴格把控質量,玉米儲存前水分應不高于13%,同時檢查霉變情況。使用全價料的場,飼料儲存周期夏季需控制在60 d以內,冬季建議不超過半年,儲存環(huán)境需保持通風和干燥,飼喂前仔細對飼料進行核查,發(fā)霉變質料禁止使用。使用自配料的場建議現用現配,當日料當日喂完,確保槽中無殘料。不同日齡段的雞應飼喂專用料,顆粒大小嚴格控制,防止出現營養(yǎng)性腹瀉。新鮮玉米抗性淀粉含量高,消化難度大,建議儲存熟化后再使用[6]。獸醫(yī)人員加強巡場管理,發(fā)現病雞第一時間治療,同時做好大群的疾病防控工作。環(huán)境應激對本病可產生隱性影響,雞場管理人員務必采取措施維持舍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溫度保持在15~25 ℃,相對濕度保持在40%~60%,做好舍內通風工作,使有害氣體含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4" 小結
腹瀉病目前在我國以溫和流行為主,盡管通常不會產生大面積死亡,但疾病流行期間會導致飼料營養(yǎng)大量丟失,料肉(蛋)比上升,生長發(fā)育減緩,最終影響?zhàn)B殖效益。本病臨床務必以預防為主,已經發(fā)病的雞群需第一時間采取“對因”+“對癥”+“康復保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力求將損失降至最低。
參考文獻:
[1]" "鐘旭.雞腹瀉發(fā)生的原因、診斷方法及治療方法[J].吉林畜牧獸醫(yī),2024,45(1):82-84.
[2] 趙寶華,范建華,王丹,等.肉雞夏季易發(fā)生腹瀉的原因及科學應對措施[J].中國禽業(yè)導刊,2024,41(3):51-52.
[3]" 孔祥霞.雛雞白痢沙門氏菌病的治療和預防[J].中國動物保健,2023,25(5):72-73.
[4]" 楊靜,魏星,李國軍.一例霉菌毒素引起產蛋雞腹瀉的診治體會[J].吉林畜牧獸醫(yī),2019,40(11):28.
[5]" 趙麗娟.探究肉雞常見腹瀉病及治療[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22(12):202-203.
[6]" 新玉米直接喂雞的問題[J].今日畜牧獸醫(yī),2016(9):63.
收稿日期:2024-07-24
第一作者:楊新東(1971—),男,助理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及畜牧獸醫(yī)執(zhí)法工作,E-mail:xcr-206@163.com
通信作者:蘭勝銀(1986—),男,獸醫(yī)師,主要從事動物疫病防控及畜牧獸醫(yī)執(zhí)法工作,E-mail:7987238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