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走出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唐啟明一眼就看到了那舉得高高的紅色牌子,“歡迎堂弟唐啟明回家”一行字讓他瞬間心潮澎湃。牌子下方正焦急等待的兩名男子,正是自己的堂兄唐友潤和侄兒唐仁偉??粗呛透赣H相似的外貌和身形,他的眼睛又濕潤了。
1949年,唐啟明的父親唐友儀從合川遷居臺灣,從此,故鄉(xiāng)便成了說不出的遺憾。直到唐友儀去世,也未能了卻回鄉(xiāng)團圓的心愿。于是,唐啟明和哥哥決定要完成父親的遺愿。但是,近年來,唐家兄弟采取多種方式尋找合川親人都未能成功,直到遇到了他們一家的“貴人”——尋親專家彭勇。
彭勇,重慶市合川區(qū)公安局南津街派出所民警。開展“為民尋親”,是他在2005年便開始著手的一項公益活動。此后因公負傷致七級殘疾,轉(zhuǎn)崗擔任戶籍民警后,在日常工作中他更加留意相關(guān)情況,利用公安信息資源和自身積累的尋親經(jīng)驗,幫助群眾尋親圓夢。尋親“專業(yè)戶”,這是群眾給予彭勇的無上贊譽,也是他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幫助尋親者圓夢的完美詮釋。2005年至今,137個家庭通過他找到了自己的親人。在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彭勇尋親工作室”里,有一面象征團圓的合影留念照片墻,如今已是滿滿當當。為此,彭勇曾榮獲“重慶好人”稱號。今年,彭勇又獲評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好人”。
19年漫長歲月里,彭勇承載著眾多失親家庭的期盼與希望,踏過山山水水,替他們尋找著一個個關(guān)于團圓的答案。
離別30年,父女倆竟一直都在云南
2022年9月初,“彭勇尋親工作室”剛剛掛牌,就接到了一份來自云南的委托。
“媽媽告訴我,爸爸的老家是合川,但我已經(jīng)30年沒見過他了。聽說你們幫助很多人找到親人,也能幫我找到爸爸嗎?”那天,31歲的云南女子趙志婷通過網(wǎng)絡找到彭勇,請求他幫忙尋找失散30年的父親“周尚書”。
趙志婷告訴彭勇,在她1歲時父母就離婚了,此后便一直跟隨母親生活,除了知道父親是合川蒲溪鄉(xiāng)人,其他一無所知。
彭勇通過公安人口信息系統(tǒng)查詢,發(fā)現(xiàn)并沒有“周尚書”這個人。著手尋親多年,這種情況并不罕見。彭勇分析,“周尚書”要么是去世了,要么就是改名了。若是前者,對尋親者的傷害就太大了,而且根據(jù)時間來看,“周尚書”的年齡不會很大,去世的可能性較小。
彭勇決定先按改名這條線索繼續(xù)查。憑借多年的基層工作經(jīng)驗,彭勇知道蒲溪鄉(xiāng)早已合并到了云門街道。于是,他來到云門街道走訪。
彭勇一邊詢問當?shù)厝罕?,一邊查閱歷史檔案,終于從當?shù)卮逯抢锏弥粋€重要信息——“周尚書”的戶籍早已遷走了。有了這個信息,彭勇便踏實多了:遷走的話就意味著有改名的可能,那這條路就走對了!幾經(jīng)周折,彭勇聯(lián)系上了“周尚書”的親戚,從他們口中得知,“周尚書”當年離婚后又與一個云南人結(jié)婚,目前仍居住在云南。但是,按照當?shù)仫L俗,“周尚書”已隨再婚妻子的吳姓,改名叫吳忠周。
線索更清晰了,那個1歲開始就再也沒見過親生父親的女子終于有了與父親再次團聚的機會。想到這個,彭勇加快了尋親的步伐。通過多方查詢,彭勇間接找到吳忠周的兒子吳志昌,才最終查明了“周尚書”的下落。拿到父親的住址,趙志婷驚喜之余不免表情錯愕,失散30年的父親竟與自己咫尺相隔,同在云南。
尋親“秘訣”:延續(xù)19年的熱情
19年間,彭勇先后幫137名尋親者找到親人。盡管他自己覺得并非有什么了不起,甚至做得不夠好,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能在茫茫人海里撈“針”,靠的除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堅持不懈的精神,還有19年如一日的熱情。
尋親的過程很像抽絲剝繭,順著一個線索層層往下追,有時一切都會很順利,有時明明希望就在一步之遙,卻轉(zhuǎn)瞬間又進到難如登天的境地。
彭勇這19年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拔沂峭辽灵L的合川人,18歲開始做基層工作,所以對于合川我非常熟悉。尋親當然辛苦,但是當你找到他們親人的那一刻,就會覺得很值得……”說起尋親,彭勇總是滔滔不絕,但話說到一半,又有些不好意思,問是不是話太多了。得到否定的答案后,他便又開始眼睛亮亮地繼續(xù)講述:“前兩年有一起尋親,找到一半,尋親者還‘被死亡’了……”
彭勇口中的這段經(jīng)歷,發(fā)生在2022年11月15日晚。那天彭勇剛回到家里,就接到一個叫傅業(yè)才的人打來的求助電話,替妻子曾燕尋找失聯(lián)20多年的親人?!八趶V東當?shù)貨]有戶口,身份證也早已丟失,給生活帶來了很多麻煩。”傅業(yè)才請求民警幫助尋親,并為妻子辦理戶口遷移手續(xù)。
“搞錯了,你們真的搞錯了。我妹妹都已經(jīng)死了20多年了。”彭勇通過多方查詢,方才找到曾燕的姐姐,但得到答復是:“妹妹已死亡多年,戶口早已注銷。”彭勇反復核實,最終證實了曾燕因故隱姓埋名而與家人失聯(lián),導致家人誤認為其已死亡。隨后,彭勇讓雙方電話聯(lián)系、照片比對,最終姊妹相認。
成立團隊,幫助更多尋親者圓夢
一路走來,團圓的故事彭勇見了很多,但他覺得在尋親的路上,一個人的力量還遠遠不夠。
2022年,“彭勇尋親工作室”正式掛牌,刑偵、網(wǎng)安、治安等多個警種的專業(yè)民警進入工作室,同時,媒體記者、熱心群眾也紛紛加入了進來,尋親隊伍從一開始的單打獨斗變成了12人的小團隊。工作室的成立,帶來的除了人力的支持,還有技術(shù)的幫扶。
2023年2月,“彭勇尋親工作室”運用DNA和人像比對技術(shù),為一位男子尋到了未曾謀面的父親。男子叫劉成,幾年前母親在彌留之際告訴他親生父親另有其人,叫“邵爾東”。隨即,劉成便踏上了尋親之旅,卻所獲甚微。直到2023年年初,劉成的妻子陸女士在網(wǎng)上看到彭勇幫助多人尋親圓夢的報道后,慕名而來向彭勇求助。
“邵爾東是個音譯名字,可能叫邵耳東,也可能叫邵爾動……”彭勇起初通過公安人口信息系統(tǒng)進行查詢,卻一無所獲。隨后,彭勇聯(lián)系上黑龍江警方,希望他們予以支持。黑龍江警方找到了數(shù)十個姓邵的群眾,彭勇根據(jù)線索開始一一聯(lián)系。
連著打了20多個電話,都不是尋找的“邵爾東”,彭勇難免沮喪。這時,一個叫 “邵曉東”的人出現(xiàn)在了他面前。邵曉東出生于1968年11月,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人??粗叨任呛系纳矸菪畔?,彭勇立即聯(lián)系了對方。哪知彭勇剛說明自己的身份,對方就將電話給掛了。幾經(jīng)周折,對方終于承認自己與劉成的母親有過一段戀情,卻堅決不相信自己會有一個兒子。于是,彭勇要來了雙方照片。工作室刑事技術(shù)民警陳沖通過人像技術(shù)一比對,兩人的相貌高度相似。這讓邵曉東也不由得信了幾分。2023年2月底,父子相認。
如今,彭勇已經(jīng)59歲了,還有一年就退休了?,F(xiàn)在的他,頭上的白發(fā)明顯多了,臉上的皺紋也密了,由于常年奔走在外,膚色曬得黝黑。說起退休后的計劃安排,彭勇想到的仍是與尋親相關(guān)。而且在退休前,要盡可能地將這十幾年的經(jīng)驗傳授給工作室的年輕人:在退休后,如果能有用到他的地方,也是義不容辭。
親情可貴,尋親更可貴?,F(xiàn)如今,“彭勇尋親工作室”里關(guān)于團圓的故事還在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