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核心課標的有序實施,新形勢下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也應當緊密結合新形勢下的教學改革要求,從完善教學評價體系的視角出發(fā),針對性地探究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和策略,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的高質量開展提供重要的指導支持。本文圍繞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方面的內容進行了探究,就如何提升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成效提出了相關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評價" 多元化" 小學數學" 意義" 路徑
1 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多元化評價模式探索的意義
1.1有助于進一步豐富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學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學習思路和方法。學生往往是按照教師的指導來開展訓練,學習積極性不足,教師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也不夠。教師通過開展多元化評價模式和方法的探究,這樣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教學過程,及時發(fā)現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不足,并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對教學設計進行及時調整,這樣可以讓教學活動更加貼合學生的學習,以此不斷提升教學成效。
1.2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新課標明確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教師也在不斷進行教學模式方法的創(chuàng)新。通過以教學評價機制的建設和多元化創(chuàng)新為視角,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體系的創(chuàng)新探索,這樣可以讓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各方面的學習情況,以此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調整,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學習。
2 小學數學教學多元化評價模式策略探索
2.1優(yōu)化小學數學評價體系
在小學數學評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對現有的教學評價機制進行總結和分析,總結優(yōu)勢,找出不足,以此對照教學目標,針對性地進行教學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調整,確保教學活動有序開展。教師首先應當在測評載體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要結合數學教學的知識重點以及難易程度對相關的測評進行精心設計,既需要考慮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同時還應當考慮不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設計不同的測評任務,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知識掌握情況、思維模式情況以及學習水平等多個方面來進行多維度的測評設計,從而更好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同時要緊密結合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測評重點,對測評的方向等進行全面了解和把握,以此促進對相關的評價活動的創(chuàng)新。[1]
2.2加強測評形式的創(chuàng)新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在總結性評價的基礎上,考慮學生的學習實際,對考查內容、評價目標等進行針對性的靈活調整,不斷進行考核形式的多元化創(chuàng)新。通過開展探索性的實踐方式,引入游戲活動、小組合作、角色扮演等過程性評價方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課堂表現情況、知識運用情況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從而更好地讓學生接受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也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潛能,開發(fā)他們的智力。除了要對總結性評價方式不斷進行優(yōu)化調整以外,還應當在形成性評價環(huán)節(jié)不斷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要注重對學生數學知識的應用情況的著重考核評估,開展過程性評價,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帶著興趣去學習,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2.3加強評價維度的多元化創(chuàng)新
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當深入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技能等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分析,從而更好地優(yōu)化評價體系。教師要側重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方面的評價?;A知識是重要的考核內容,教師要著重對全體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基礎能力鍛煉情況進行評價,要關注學生的數學知識運用情況、數學思維鍛煉情況、數學能力創(chuàng)新情況以及情感價值等各方面的情況,完善相關的考核維度和評價體系,確保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的各方面情況來進行測評,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發(fā)展情況,便于不斷優(yōu)化評價機制,推動教學活動高質量開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我展示、小組合作以及總結運用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鼓勵學生進行知識的分享。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教學要求開展相關的評價活動,從而推動教學活動高質量開展。[2]
2.4加強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分析研究與探索,合理把握評價時機
一方面教師要圍繞新課標的要求,在評價主體方面,要邀請學生、家長主動參與評價,形成多元化的評價主體,從而更好地保證評價結果的全面性和客觀性。教師可以通過設計調查問卷的方式,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自學情況、知識運用情況進行了解和分析研究。另一方面,要合理把握評價的時機,不僅要在每學期結束后開展相關的教學評價,還應當注重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進行合理的評價,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振信心,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評價的基本原則,要善于運用激勵性的客觀評價方式來對學生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分析、研究,尤其是過程性評價,從而更好地將多元化的評價活動貫穿教學活動始終,為教學活動提供重要參考。
3 結束語
總之,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多元化評價活動的開展需要教師進行創(chuàng)造性探索,只有結合實際,對照新課標的要求,聯系教材內容,在對學生各方面的情況進行全面掌握的基礎上,針對性地探究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主體、評價模式和評價角度,才能更好地推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高質量開展,讓多元化評價活動貫穿教學全過程,并有效發(fā)揮其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許絲瑤.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元化評價方式的運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7):101-102.
[2]覃秋玲.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的思考[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0(0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