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來自何處?是古代
還是內(nèi)心,我更相信它來自高鐵
和飛機(jī),北京、四川、江蘇、廣東、吉林、江西……
還有匆匆從海南趕來補上的那一筆
丈六尺大畫,十九位詩人的名句真跡
如此奢華的匯聚,筆墨的盛宴
已不是一紙萬金能形容的
時間顯影于虛白,從竹林里出來
仍是倉促一瞬,七賢隱身千年
竹子在毛筆上生長,鮮花寧靜
橫穿古今之人,乃你我的化身
三房巷的興會早有前約
至于詩事與豪飲,都是鏡中仿制
傀俄若玉山之將崩,又如風(fēng)中之菊
綻放是一種燦爛姿態(tài)
和生命的高級形式,沒有誰拒絕
你的落款與簽名,已屬三生注定
無論高鐵或飛機(jī),都在宣紙上行走
觸及水墨之境,高處的葉子已經(jīng)摩云
江陰路上,徐霞客又一次出門
盛宣懷走出雨巷,大江之陰,因江而名
劉半農(nóng)的衣衫,沾著白話詩的舊雨痕
長卷巨宣已鋪,圖示的詩意臻于佳境
旅行已經(jīng)結(jié)束,一個夜晚又要來臨
他睡了,后來者還醒著
來路和前路
都要人走,大江上下,船影在移動
游記是腳印的自白,一腳油門
又跑開了,故里的燈盞是熟悉的
瓦楞草一如既往在屋頂眺望
還有那棵羅漢松
始終保持生長的克制
盆景空間擁有無限外延
它足以撐天,卻守著一方庭院
屋檐的瓦當(dāng)承接住黃昏
一枚葉子的輕,撫摸它陽刻的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