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把一部分存款換成5樣?xùn)|西,將金錢和精力用在這5件事上,10年后一定會感謝自己。
看過作家李筱懿的一個視頻,她在其中講到了自己生活觀的變化。
四十歲以前,因為經(jīng)歷過失業(yè),為了生活整日忙碌,奔波不停,所以那時候她覺得,幸福就是“有”:有錢、有車、有房、有事業(yè)。直到四十歲那年,她因為勞累過度,倒在了病床上,身體上的不適讓她突然醒悟:其實幸福應(yīng)該是“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zāi)。
你以為的“有”,其實都是給別人看的,而“無”才是留給自己最寶貴的財富。從那以后,她便開始鍛煉身體,早睡早起,作息逐漸規(guī)律,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習(xí)慣,精神面貌和健康狀況都越來越好。
中年以后,別再消耗身體,別再放縱自己,唯有重視健康,才能守住幸福的根本。
從現(xiàn)在開始,學(xué)會富養(yǎng)自己的身體:
1 每天按時吃飯,避免暴飲暴食,營養(yǎng)合理搭配,減少高油、高糖、重口味的食物攝入量;
2 經(jīng)常運動健身,找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比如瑜伽、跳繩、游泳、八段錦等,循序漸進(jìn),趁著大好時光,找回身體的活力;
3 定期做體檢,勞逸結(jié)合,身體感到不適時及時去檢查治療,拖得越久,遭受的折磨越重,耗費的金錢也會越多。
請記?。耗愕纳眢w安然無恙,往后的日子才會有無限可能。
你的認(rèn)知,決定了你解決問題的方式;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看待世界的眼界。
詩人余秀華的人生有過太多起起落落,走過的路遍布荊棘。
她出生時因缺氧而導(dǎo)致腦癱,從小就行動不便,說話也口齒不清。結(jié)婚后,又見識了婚姻里殘酷的一面,還不幸遭受了暴力。在生活的陰霾中,她開始在閑暇時間閱讀各類書籍,從中獲取力量,也慢慢地嘗試寫詩。隨后沒過多久,她便和同鄉(xiāng)一起外出打工,一邊見識世界的寬廣,一邊豐富自己的思想,寫下的詩作也越來越多。2015年,她的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發(fā)售后,銷量突破10萬冊,后來該詩集還獲了獎。在不斷提升的過程中,余秀華一步步豐盈了自己的靈魂,充實了生命,也站在了更高的地方。
在變老的路上,保持清醒的態(tài)度,開闊自己的眼界,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xué)會為生命增值,投資思想,多讀書,常記錄,勤思考,補充知識盲區(qū)。不要給自己設(shè)限,打破思維局限,嘗試閱讀各類書籍,用讀書所得去生活,用生活所感去讀書。
請相信:認(rèn)知的高度提升了,哪怕深陷泥濘,你也可以仰望星空。
一個人沉浸于自己熱愛的事物時,就會遠(yuǎn)離雞毛蒜皮的煩惱,為自己的身心充滿電。
家里有位親戚,以前總是將各種瑣事掛在嘴邊,習(xí)慣性抱怨是她生活的一部分。除了處理家務(wù)、照顧家人,只要閑下來,她就不知所措,總會把經(jīng)歷過的痛苦反反復(fù)復(fù)想很多遍。一開口就是怨恨命運不公,憂慮事事不順,甚至還會為沒有發(fā)生的事提前焦慮。
后來在朋友的帶領(lǐng)下,她喜歡上了攝影,在閑暇時間,就會約著朋友一起去戶外拍照,看美景,交流拍攝技巧。在愛好的填充下,她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臉上整日都掛著笑容,而且越活越年輕。
皮囊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人還未老,心卻早已老去。培養(yǎng)一個愛好,投資自己的興趣,是愛自己、治愈心靈最好的方式。
1 找到至少一個愛好:不管是拍照、爬山、旅行、畫畫,都可以豐富生活的色彩。
2 合理分配時間:你把時間、精力和金錢花在什么事上,就會獲得相應(yīng)的回報。
3 讓自己忙起來:忙忙碌碌,生活才會充實;人一直閑著,慢慢就廢了。
最好的狀態(tài),正如馬爾克斯所說:“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p>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在無法挽救時,才開始悔恨沒有好好教育孩子;有多少人,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后,才明白用心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業(yè)。
任何成功,都彌補不了教育孩子的失敗。培養(yǎng)出有出息的孩子,才是一個家庭真正的財富。
認(rèn)真生活如此,珍惜親情也是如此,一旦錯過當(dāng)下的機會,就是余生難以彌補的痛。
撒貝寧的母親去世后,他想要聽一聽母親的聲音,可打開聊天記錄,卻找不到一條語音??递x在母親離開后才發(fā)覺,手機里拍過那么多照片,唯獨沒有和媽媽的合影。而他終于有時間陪陪媽媽,卻再也看不到最思念的人。賈玲因為沒見到母親的最后一面,心里久久無法釋懷。
小品《你好,李煥英》中的那段隔空對話,說出了天下無數(shù)子女的遺憾:“媽,我給你買了冰箱,雙開門的?!薄皨屩??!薄皨專羌G色的皮衣我給你買了。”“媽知道。”“媽,我好想你?!薄皨屩??!?/p>
人生最痛苦的莫過于:終于有錢、有時間盡孝了,回過頭來卻發(fā)現(xiàn),只剩虧欠。你賺錢的速度,永遠(yuǎn)趕不上父母老去的速度。及時行孝,多年以后才不會空留悔恨。
就像畢淑敏在《孝心無價》中寫的那樣:“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也許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鴻雁,也許是近在咫尺的一個口信。”
趁人還在,趁來得及,從這2件事做起,好好孝順父母,珍惜相聚的時光。
1 平日里,多關(guān)心父母的生活,在衣食住行上幫他們補齊需要的物品,并教會使用方法,不要讓父母的心中留下失落感。
2 在父母身體狀態(tài)允許的情況下,陪伴他們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帶他們看看新的風(fēng)景,嘗試新鮮事物,領(lǐng)略世界的多樣化。
人生就是這樣,你在何處投資,就會在何處收獲。凡事皆有因果,你付出了什么因,就會得到什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