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從前方吹來,帶來溫暖的氣息。心隨風動,想起少年時讀《竹林的故事》,橋底水從綠苔石上流過,“流水潺潺,搖網從水里探起,一滴滴的水點打在水上,浸在水當中的枝條也沖擊著查查作響”,“走到壩上,遠遠望見竹林,我的記憶又好像一塘春水,被微風吹起波皺了”。廢名的文字,恰如閑坐樹陰下,有涼風襲來,清洌的語言后有一種隱忍的傷痛。陳建軍教授編纂《廢名全集》,不少作品首次公開于世,為全面認識這一位現(xiàn)代文學史上獨特的作家提供了可征可信的資料。
蔡崇達是新鄉(xiāng)土派作家,尤以中篇小說《草民》開始顯山露水?!镀つ摇分螅髡咴俅尉劢辜亦l(xiāng)東石小鎮(zhèn),凝視小人物的悲歡和堅忍,平實訥樸的語言也像是經過風吹浪打,有如牡蠣外殼一般的粗糲質感。跨越童年到中年,追臺風的人最讓我印象深刻。世界變化飛快,總有人感到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速度,在生活遭遇挫折和失意,于是往回看,尋找故鄉(xiāng)童年記憶,喚醒生命的原動力,直面現(xiàn)實?!盎氐讲葑陨?,隨風俯仰,同時緊緊抓住土壤,草必須成片,必須在底部連接,草的生命不是為了讓他人欣賞,草必須如其自身一樣生生不息地活著。”
骨子浸透了中國古典文化的著名作家韓秀,她于《書屋》發(fā)表的多是簡短即時的讀書札記,像是遠方的作者寄給編者的來信,講述著自己注目的作品或者著力的事情。語言溫潤,氣息平穩(wěn),綿綿不斷,訴說著作者為文學跋涉不止的堅韌心氣。多年來,她與許多作家、學者保持書信來往,定制書箋和信封,毛筆字跡工整纖秀,有話要講,且講得許多?!昂髞恚腋靼妆仨氄J真鍛煉自己的體力,準備走這好長好遠好辛苦的路,于是自覺地鍛煉身體。無論刮風下雨,五千米、八千米,我都會在高中北大附中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著,雷打不動”,外婆極早地預見了小女孩以后的艱辛人生路途,只好告誡其“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莫言推出新書《不被大風吹倒》,集結近些年來的隨筆小文,褪去文學家的外衣,直如老者的溫暖絮語。其中有許多是這些年在網絡公號上發(fā)表的短文,莫言老而俏皮,只想和年輕人聊聊天,關心和慰解他們面對生活的困惑和艱難,“心如巨石,八風不動”,“挺直我們的腰桿,迎風站立,不被大風吹倒”。余華向其投稿《山谷微風》予以回應,“山谷微風柔和清新,親切友好,來到身上仿佛是不間斷的問候”。微風拂動記憶,歷史的瞬間臨風穆立?!岸嗌俸澜軌雅e,不論是壯士一去不復返,還是壯士凱旋,只要進入歷史的長河就會無足輕重,維吉爾說:‘一絲微風勉強把他們的名字吹入我們耳中?!?/p>
人生若驚鴻。瓊瑤逝世前留下遺書,“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如蝴蝶掀動一陣微風,依稀可見風姿綽約。果真如歌中所唱,“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你是風兒,我是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