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12期
刊物介紹
本刊是由中國科協(xié)主管,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期刊。其辦刊方針是:堅持以創(chuàng)新性、綜合性、前沿性、導向性特色,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依靠和團結全國廣大地學工作者,探索自然奧秘,開展廣泛而深入的基礎理論研究,促進我國地球科學領域研究和發(fā)展,發(fā)表高水平科研成果,為我國培養(yǎng)和造就大批地學科研人才。本刊主要報道有關巖石學基礎理論的巖石學領域各學科包括巖漿巖石學、變質巖石學、沉積巖石學、巖石大地構造學、巖石同們素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巖石成礦學、造巖礦物學等方面的重要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成果,同時也刊載綜述性文章、問題討論、學術動態(tài)以及書評等。
巖石學報
-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區(qū)域構造格局的新認識*
-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鎢礦床*
- 長江中下游地區(qū)鄂東南和九瑞礦集區(qū)成礦巖體特征及其識別標志 *
- 鄂東南礦集區(qū)典型矽卡巖-斑巖礦床蝕變礦物短波紅外(SWIR)光譜研究與勘查應用 *
- 德興大型銅金礦集區(qū)的研究進展和成礦模式*
- 安徽高家塝鎢鉬礦床花崗閃長質侵入巖巖漿起源和演化及其對成礦能力的約束 *
- 安徽宣城茶亭銅金礦床地質和地球化學特征及成因 *
- 鄂東礦集區(qū)矽卡巖型鐵礦的疊加富集機制:來自磁鐵礦結構和礦石品位數(shù)據(jù)的制約 *
- 安徽銅陵礦集區(qū)銅官山礦田膠狀黃鐵礦礦物學特征及其對成礦作用的制約 *
- 安徽銅陵楊沖里金礦床成礦流體特征與成礦模式探討 *
- 南京棲霞山鉛鋅礦成礦流體特征及演化:來自流體包裹體及氫氧同位素約束 *
- 安徽蚌埠西賈莊鉛鋅金銀礦床賦礦地層和巖漿巖年代學、Hf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意義 *
- 安徽廬樅盆地礬山酸性蝕變巖帽形成時代及其地質意義 *
- 江南隆起帶(安徽段)西塢口銣礦床巖漿巖鋯石U-Pb年齡及Hf同位素特征研究 *
- 斑巖銅礦圍巖蝕變綠簾石的光譜特征
——以德興銅礦富家塢礦區(qū)為例 * - 安徽廬樅礦集區(qū)東顧山鎢礦床成礦流體來源與演化:來自H、O、S同位素和流體包裹體的證據(jù) *
- 安徽宣城蕎麥山礦床成礦巖體及其暗色包體成因與成礦意義:鋯石U-Pb年代學、地球化學、Sr-Nd-Hf-O同位素制約 *
- 成礦預測:從二維到三維*
- 蚌埠五河地區(qū)金礦床成礦物質來源及其年代學研究
——以河口和榮渡金礦床為例 * - 賀 本刊編委李獻華、趙國春先生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岳書倉教授簡歷及主要學術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