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被服廠在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下就沒有工會、有些部門中有代表,都是指派御用的,名義上是選舉,選票上卻有暗號,如果有工人們寫出自己里心愿選的名字,這一票就會作廢。特別是鎖綴班的老女工和小女童工,更在文化水平低下的藉口下,被剝奪了選舉的權利。
解放以后,工人們要求有自己的組織,工作組即幫助她們建立職工會,并先成立籌備委員會。一廠四百四十七名女工和二百五十二名男工一道,熱烈地參加了這次的選舉。
為了保證工人能選出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工作組幫助他們在各部門各班作了充分醞釀。在醞釀中,女工們(縫紐部和鎖綴班的女工)的情緒很高。金秀玲說:“過去不講我們民主選舉,今天我們能夠了,我們要慎重選舉,選出好人來。”接著她提出了幾個條件,別的女工們也紛紛提出條件,在會上經(jīng)過討論,決定了四要、四不要。四要:
1要選熱心為大家服務,任勞任怨的。
2要選有民主作風,有事和大家商量,能真正代表大夥兒意見的。
3要選忠實可靠的。
4要選思想進步的。
四不要:
1不要國民黨的特務份子。
2不要自私自利的。
3不要光說漂亮話不做事的。
4不要流氓。
二月廿二日,為了慎重選舉,先由每十人中選出候選代表、分部門提候選人,副工鎮(zhèn)綴工的女工們高興得跳起來。女工焦秀淑說:“咱們決不要像過去選舉隨聲附和的,要是那樣就是自輕自賤!”縫級三班有個壞分子在選畢中暗暗活動,大家便揭穿越平常自私自利,愛跟人家打架。每一小組都仔細地討論各人的條件,才決定了自己的候強人。
二十二日進行正式代表選舉。女工們用圈選辦法,票上有各候選人名單,愿選誰便圈誰。不識字的鎖綴班女工們選舉便用丟豆的方法,候選人坐在一排,每人背后有一個碗,她們愿選誰便丟豆在誰的確里。女工們非常興奮,在一旁看人家丟豆的女工們時時在啦啦:“要看清人再丟豆!”
女工們幾千年來第一次選出了自己要選舉的人,第一個是作工多年,素常為火家擁戴的大媽韓玉珍;第二個是樸實,能干的徐世榮;第三個是關心人,幫助人,常自動為不識字的工友讀報的余秀玲……女工吳淑敏說:“這才是真正民主選舉?!?/p>
二十三日代表大會上,推選籌委會委員,女工徐世榮韓玉珍都當了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