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浚若
一架雙發(fā)動機的小型旅客機,太陽照在它光滑流線的機體上,閃耀著銀色的光。這是北京航空學院1958年的國慶獻禮——“北京一號”。是誰把它親手做出來的呢?人們會告訴你,從事飛機工藝專業(yè)的人們起了主要的作用。
在“北京一號”的制造過程中,為了解決不斷出現(xiàn)的工藝問題,為了讓它盡早作出來,盡量少花錢,很多人通宵達且的工作,付出了無數(shù)的心血!然而,“北京一號”只不過是一架坐人不多、速度不高的輕型飛機。如果是一架速度十分大或坐人很多的飛機,那會引起一些什么問題呢?
一臺機床,如果由上千個零件組成,人們就要驚嘆它的復雜了??墒?,一架由幾萬個零件組成的飛機,卻算是最簡單的呢!飛機零件不僅數(shù)量大,而且形狀十分復雜;很多零件用一般的機械加工機床根本作不出來。為了使飛機能及早參加到保衛(wèi)國防、建設祖國的行列中來,如何縮短數(shù)以萬計的零件的制造過程,始終是飛機工藝中的重要問題。因為,目前還有一些飛機零件不得不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做出來。
由于飛機由許多零件組合而成,而它的尺寸又大,外形又由特殊曲線形成;因此,如何保證它的準確度及對稱性,的確是一個難題。即使在其它方面都沒有問題,只是左右兩個機翼的重量和外形不一致,在高速情況下,就可能沒有良好的飛行性能。這是多么大的影響啊!
當飛機速度逐步提高以后,出現(xiàn)了一個個的障礙。早期是“音障”,現(xiàn)在,它已經不成為障礙了。接著而來的是“熱障”,現(xiàn)在,又提出了所謂“加工障礙”的問題。顧名思義,“加工障礙”是指零件做不出來,受到了加工的限制。很明顯,這是與飛機工藝直接有關的問題,是應該由飛機工藝方面解決的。
舉幾個例子來說吧。
當飛機速度三倍于音速時,由于空氣摩擦,飛機表面溫度達到了300℃。這樣一來,現(xiàn)在一般飛機上所用的材料絕大部分就都不能用了,因為它們受不了這樣高的溫度作用。必須向冶金部門提出要求,尋求新的耐高溫的材料。當新材料有了以后,問題只解決了一半,還有如何加工這些材料的問題。能夠加工舊材料的方法,不一定適用于新材料。到底什么方法才合適呢?需要飛機工藝人員來研究。
在高速情況下,飛機到底采用哪種結構型式才是最合理的,往往不取決于設計,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藝——能不能做出來。大家都知道,很早以前人們就發(fā)現(xiàn)了蜂窩結構的巧妙:它十分輕巧而剛性又好。在飛機上也有這種結構要求。是不是可以在飛機上采用這種結構呢?可以想像一下,把金屬做成蜂窩的結構型式,總不是輕而易舉的吧?
自然界中另一個巧妙的結構是雞蛋殼。它所載的重量(里面的蛋黃、蛋白)是它本身重量的十一倍!到目前為止,人們所設計、制造出來的任何結構,卻還沒有一種達到這個水平。雞蛋殼之所以結實,是因為它是一個整體。能不能把飛機結構做成一個整體,以便大大減輕它的重量呢?你只要注意一下公共汽車,就可以發(fā)現(xiàn)即使是這種形狀簡單、尺寸不大的結構,它也是由許多小塊湊成的。難道整體結構對它沒有好處嗎?不是的,這只是由于制造困難,按術語說,就是“工藝上復雜”。當然,將飛機結構作成一個整體更是困難,在目前是根本沒有可能的。但是,使飛機殼體的每一“塊”加大,使飛機零件數(shù)量減少卻是目前飛機構造發(fā)展的趨勢。在一些飛機上,這樣的“塊”(我們叫它作“整體鈑件”)尺寸是5000×760。問題并不僅在于尺寸,而且還在于這樣的整體鈑件并不是一個平板,而是有曲度的——有些是單曲度,有些是雙曲度;它的各處厚度也不相同,從它的一頭看,形狀往往是像圖1那樣的。如何把它們做出來呢?用一般的機械加工方法,不僅需要尺寸很大的機床,而且機床的構造也是特殊的,加工鈑件也極費時間。因此,有采用化學藥品將它腐蝕出來的辦法。怎樣才能保證剛好留下我們需要的部分,只腐蝕掉多余的部分呢?這也是問題。一般,飛機上零件的聯(lián)結是用螺釘或鉚釘(圖2)。不論這兩種中的那一種,都是不太合理的。因為它們都是在金屬上挖一個孔,再放螺釘或鉚釘進去。這樣做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屬;因為一架大飛機上的鉚釘超過一百萬個。是不是可以用膠把它們粘上呢?的確有這種想法,而且已經作過一些嘗試。但問題仍然很多,因為這種金屬膠到底不是漿糊,一涂上就完了。為了使聯(lián)結可靠,有一定的強度,不是一拉就散了;在涂膠以后還必須加溫、加壓。膠完以后,從外面沒有可能看見里面是不是有些地方沒有膠牢;目前也還沒有十分完善、簡便的設備或儀器來檢查它。
圖2
在飛機工藝過程中,也盡量使用最新的技術成就,如程序控制機床、光學、電視設備等。如何使其它部門的新技術成就迅速地應用于飛機工藝中,也是飛機工藝部門的任務之一。
以上的幾個簡單例子只不過是飛機工藝問題中的一部分。
從總的方面說,飛機工藝的作用就是使圖紙上的東西變成實際的東西。沒有工藝部門,就沒有飛機工業(yè)。它和飛機設計部門的關系愈來愈密切了——它必須解決設計部門提出的問題,如前面所提到的蜂窩結構,整體鈑件等;而工藝部門的發(fā)展,又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飛機構造的改進。無論是在目前的國防或民用航空事業(yè)中,或者是將來的星際航行中,工藝部門始終擔負著重要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