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禾
小仲馬的《茶花女》,在短短一年里出版了三種譯本??梢韵胍姡@部小說目前擁有相當多的讀者,瑪格麗特和阿芒悲歡離合的故事成為了許多人(特別是青年人)的話題。
《茶花女》這部小說的意義是什么?報刊上已經(jīng)有些評介文章談過這個問題。但是,論述的角度、重心和提法都不甚相同。為了進一步認識這個問題,我們將其中兩種評價列出來加以探討。
一種評價是:“小仲馬是資產(chǎn)階級作家,他在《茶花女》中針砭貴族資產(chǎn)階級道德風尚,同情被污辱與被損害者的不幸命運,目的是要糾正人心,改良社會,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由于階級立場的限制,他不懂得娼妓問題只能通過消滅資產(chǎn)階級制度來解決,而以真正愛情為基礎(chǔ)的結(jié)合只有在無產(chǎn)階級中才能成為男女關(guān)系的常規(guī)。不過,他的基本上是現(xiàn)實主義的描寫,對我們今天的讀者了解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與不平,具有一定的認識價值。”①另一種是:“《茶花女》,一曲凄惻美麗的愛情之歌。小仲馬不是巴爾扎克,他的全部作品都不曾想暴露和針砭什么。雖然他某些作品客觀地有一星半點這類意義。”②
這兩種評價都涉及到小仲馬在《茶花女》中的主題是什么這樣一個問題。而正是在這個問題上,兩者發(fā)生了分歧:前者認為小仲馬的“目的是要糾正人心,改良社會,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后者認為《茶花女》是一曲“愛情之歌”,“他的全部作品都不曾想暴露和針砭什么”。究竟哪一種評價正確呢?作品的目的是一個不易明了的問題,契訶夫說:“人家常問我在小說里要表達什么,我從來不回答這類問題,我的本分是寫?!边@就是說,作品的目的是通過作品本身來表達的。你要了解作者的真實意圖,只有通過深入地閱讀和研究作品本身才能得到。然而,由于各人的理解不一,答案往往不盡相同。但不管怎樣,要解決作品的目的問題,除了分析作品本身而外,別無它法。
小仲馬在敘述故事前,有一段簡潔論述是耐人尋味的。他以為,人們并不能在人生的路口上簡單地豎上一塊是“善”的牌子、一塊是“惡”的牌子便了事的。他認為應(yīng)該向基督學習,因為基督不僅告訴人們哪是善的路,哪是惡的路,而且他還指出如何由惡轉(zhuǎn)向善的途徑。我以為,這段論述便是這本書的綱,它明確地告訴了我們,作者為什么寫這本書,他的立意是什么。
我們來看作品。作者并不贊美妓女,他也認為賣淫是一種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并且他比一般人更深刻地反對它。然而作者并不是到此為止了。不,他還力圖消滅這種丑惡現(xiàn)象,解除陷入賣淫生活的婦女們的痛苦。在《茶花女》中,瑪格麗特曾經(jīng)兩次遇到解脫賣淫生活的機會。一次,是那位老公爵,他在悲痛欲絕地離開女兒的墳?zāi)够丶彝局?,遇到了長相和他女兒一模一樣的瑪格麗特,于是公爵哭著上去拉住了她的手,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帶到家中。后來有人告訴他瑪格麗特從前的行為時,公爵在幾回動搖之后,仍然保持這種親切的父女之情,條件是瑪格麗特不得再過以往不名譽的生活。正在養(yǎng)病的瑪格麗特一口答應(yīng)了公爵的要求??墒腔氐桨屠柚?,一群“爵”們又圍攏上來。于是瑪格麗特又過上了從前的生活。另一次是瑪格麗特在那一群握有百萬法郎而又冷漠無情的人們之中,發(fā)現(xiàn)了出身于中產(chǎn)階級的阿芒這樣一個正直而真心愛慕她的人時,便毅然拋棄了一切:她的馬車、豪華的公寓以及象征她的污穢生活的巴黎,愛他,和他生活在一起。可是好景不長,起先是公爵向他們發(fā)難。一向把瑪格麗特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并且毫不吝惜地供給她生活經(jīng)費的公爵,在得知她和阿芒共同生活后,即憤怒地斷絕了他的慷慨援助。但這并沒有嚇倒年青人?,敻覃愄乇梢曇酝囊磺猩莩奁?,她沒有它們也能生活下去。她樂于失卻它們,樂于貧窮然而高尚的生活。她認為這才是幸福的生活。她感到此時她才是一個真正的人。接著阿芒的父親趕來反對。他軟硬兼施,迫使瑪格麗特不敢和阿芒打招呼而半夜離開了家,回到巴黎,重新墮入污穢的娼妓生活,最后在痛苦、失望和寂寞的凄慘境遇中悄然死去。
兩次解脫,兩次都解脫不成??梢怨肿铿敻覃愄乇救藛幔磕憧?,當瑪格麗特病愈回到巴黎時,那一群在她生病期間銷聲匿跡的上流社會的貴族們又包圍了她,仍要她以賣淫為生。如果說這一次的沒有解脫還可以怪瑪格麗特的意志不堅定,那么第二次則完全歸罪于老公爵和阿芒的父親了。前者是自私的,他的解脫瑪格麗特也是假的,因為他只許瑪格麗特同他在一起,為他犧牲她自己的歡樂,否則為什么他要斷絕瑪格麗特和阿芒生活的經(jīng)費呢?這一斷絕,揭去了他的道貌岸然的假面具,暴露了他的齷齪自私的真面目。后者即阿芒的父親所顯示的不是一個人的形象,而是整個社會道德偏見的化身。阿芒的父親放在瑪格麗特面前的選擇是:毀掉阿芒光輝的前程和其妹美滿的婚姻或犧牲瑪格麗特的愛情。提出這種選擇即說明了在阿芒的父親背后站著一個可怕而僵硬的社會。它對瑪格麗特們抱有深刻的道德偏見,只許她們在它的腳底下象畜牲一樣輾轉(zhuǎn)爬行,而不允許她們直起腰來過人一樣的生活。即使是已經(jīng)爬起來的也要把她們再活活地踩下去。話劇里瑪格麗特曾悲憤地喊道:“這就是天理嗎?既然你跌倒,就再也不能爬起來,上帝會原諒你,但人們卻永遠不會!”就是對這個無情社會的淚的譴責!是社會不允許瑪格麗特過正直的生活,是社會在瑪格麗特由惡轉(zhuǎn)向善時又重新把她推入火坑。社會造成她們,社會又只許她們保持她們原來的地位;社會使她們從人變成“禽獸”,社會又不允許她們從“禽獸”再變成人。這個該詛咒的社會??!
這樣,小仲馬挑開了茶花女們珠光寶氣的表面裝飾,揭開了她們奢侈放蕩的生活蓋子,向人們展示出了一個高尚的靈魂,寫出了它正在哭泣、受難、淌血,寫出了它向往正直、高尚、幸福生活的強烈欲望。同時他也就無情地暴露和針砭了貴族們自私、虛偽和腐化的道德面貌,指出了他們及其社會的道德偏見是人們由惡轉(zhuǎn)向善的障礙,是造成病態(tài)社會現(xiàn)象的根源。因此他力圖告訴人們:賣淫是一種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娼妓們也有爭取高尚、正直、光明生活的愿望和決心。人們??!在她們爭取光明生活走向善拋棄惡時,決不能鄙視她們,拒絕她們,打擊她們,而應(yīng)當幫助她們,熱情地、真誠地幫助她們完成這一從惡到善的轉(zhuǎn)化。她們是有權(quán)享有愛情、幸福、善的生活的。因為當轉(zhuǎn)變途上的荊棘和坎坷扯去了她們的華麗的外衣而露出了血淋淋的裸體時,她們在上帝的面前仍可以說是純潔的,無罪的,因為她們得救了。
小仲馬的這種想以啟發(fā)人們道德意識來消除社會丑惡的努力,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當然是一種“烏托邦”。因為他不懂得造成娼妓現(xiàn)象的根源是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不懂得只有消滅資本主義制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娼妓問題。但能否因此說他在《茶花女》中的目的就是“要糾正人心,改良社會,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呢?“糾正人心,改良社會”,是不錯的,“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似有些勉強了。因為一,如上所說,在《茶花女》中小仲馬的目的是暴露和針砭貴族資產(chǎn)階級自私、虛偽和腐化的道德面貌,啟發(fā)人們倫理的意識,并勸誡人們向基督學習,幫助墮落者由惡轉(zhuǎn)向善,而不就是為了“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二,當然不能把他的暴露和針砭說成是要推翻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但也不能因為他沒有找到罪惡的真正根源,沒有觸及到資本主義制度,沒有提出改造社會的根本辦法,就說他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我們確實應(yīng)當看到小仲馬的局限性和不足之處,但就此說他本人的主觀目的,或者這本書的目的,就是維護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那就顯得有些武斷了。
另一方面,能不能說《茶花女》是一首愛情之歌,小仲馬的“全部作品都不曾想暴露和針砭什么”呢?暫且不去論述小仲馬的全部作品,就《茶花女》這部作品來說,我認為這一論斷是難以令人信服的。當然,如果說小仲馬在《茶花女》中并沒有直接暴露和針砭資本主義制度,這是對的;但如果說他對那些貴族的丑惡的道德面貌也沒有暴露和針砭,似乎也有些武斷。從《茶花女》來說,為什么瑪格麗特與阿芒的純潔、真誠的愛情不能實現(xiàn)呢?原因還在于客觀障礙:貴族資產(chǎn)階級及其社會的道德偏見。小仲馬的這一揭示也就是暴露和針砭。美麗高尚的瑪格麗特的失敗,就是對丑惡、虛偽的貴族資產(chǎn)階級道德風尚的暴露和針砭。這是很顯然的。今天我們看他的小說,不僅要看到作者在小說中所力圖暴露和針砭的社會內(nèi)容,而且因為他所暴露和針砭的社會現(xiàn)象也是他那個社會的本質(zhì)的反映,因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加以分析,看到他所未直接予以揭露和批判的社會本質(zhì)。是誰迫使這么許多的良家女子墮入娼妓生活的深淵?是誰在她們化了九牛二虎之力過上純潔生活的時候又將她們殘酷無情地推入污穢的非人生活?是那些貴族、是那個罪惡的剝削制度。沒有那些握有百萬法郎的貴族們,就沒有茶花女們,問題不是很清楚嗎?當阿芒追求瑪格麗特時,有人就告訴他,八千法郎的年俸還不夠她的車馬開銷。貴族們靠剝削收入,揮霍亂用,以滿足自己的私欲,只有這些貴族才養(yǎng)得起她們,也只有這些貴族才需要她們。娼妓是剝削階級的產(chǎn)物,而剝削階級,這些貴族又是依靠剝削制度作惡的。因此,只有消滅剝削制度,才能消滅它所帶來的丑惡,只有消滅剝削制度,婦女才能真正翻身作人,過上純潔美好的生活。小仲馬沒有看到這一點,但我們從他所描述的瑪格麗特的遭遇中不正是可以得到這樣的結(jié)論嗎?!這一結(jié)論是從對他的暴露和針砭分析中得來的。而他的暴露和針砭又是不可否認的。因此,強調(diào)《茶花女》是一首愛情之歌,對于肅清否定一切愛情描寫的極左流毒,固然是必要的,但忽視了其中所包含的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也同樣不能幫助我們正確地理解和評論這類作品。
文藝的形式多種多樣,文藝的內(nèi)容也紛繁復雜。有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的作品固然最好,僅只是個人主觀感情抒發(fā)的作品也不能忽視。象“四人幫”那樣,在一個公雞身上大找“反社會主義”的社會內(nèi)容,固屬可笑;然而倘若將有暴露和針砭內(nèi)容的作品說成沒有社會內(nèi)容,也是不正確的。
①《光明日報》一九七九年一月十日,張英倫:《<茶花女>是一本什么書》。
②《讀書》一九七九年第二期,林大中:《黃色,色情,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