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三年前我父親患半身不遂癥,因醫(yī)治無效,前不久去世了。父親生病期間我整天精心服侍,為給他治病破盡了家財。我覺得這已盡到了做兒女的責任??墒侵灰蛭覜]完全按這里的風俗辦喪,結(jié)果落了個“奉生不奉死”的罪名。
我們這個地方,凡是長輩死了,不管家境好賴,喪事都要大操大辦。先是把親戚朋友請來大吃一頓,然后磕頭跪拜,算是為死者解了罪。還要買竹桿、彩紙、布匹,剪紙錢,糊紙屋,請巫師、樂師吹奏一番,再將紙錢、紙屋付之一炬,這叫“化屋”?;葜筮€要辦席請客。就這樣一次喪事怎么也得花費近千元。
父親病的時間久,家里已經(jīng)借了不少債,父親去世后我盡了最大的努力,簡單地辦理了喪事。因此有人說我“不為父親解罪”,“狠心看著父親在陰間沒屋住,沒錢用”,“奉生不奉死是半孝半逆”等等。我該怎樣對待這些指責呢?
湖南零陵楊文湘
楊文相同志:
老人病故,舉辦喪事應該從儉。借此大吃大喝,鋪張浪費,甚至搞什么請巫師、燒紙屋等迷信活動是不對的,應該抵制。所謂“不為父親解罪”,“狠心看著父親在陰間沒屋住、沒錢用”等,都是一種封建迷信說法,你不信不從這種舊習俗是很對的。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