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即位叫作“建元”,這一年為“元年”,其后即二年、三年……編年體史書《左傳》就是采用這個方法。
年號紀(jì)年法,是帝王在位年間紀(jì)年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漢武帝時興起的。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共有十一個年號。取年號的原因,常見以下幾種:一是根據(jù)自然界的特異現(xiàn)象。例如公元前134年,出現(xiàn)彗星,于是,這一年就改年號為“元光”。二是根據(jù)帝王的活動事跡。例如,公元前122年,漢武帝于郊野狩獵,“得一角獸”,因此改年號為“元狩”。三是為皇帝歌功頌德。例如武則天在位二十年取了十七個年號,什么“天授”、“如意”、“長壽”、“萬歲通天”等。四是附會荒誕無稽的“天神鬼意”。例如宋真宗改年號為“大中祥符”,說是這一年的正月“有黃帛曳左承天門南鴟尾上”,號稱“天書”,于是大赦,改元。五是因改朝換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