銘是古代一種短文,有韻律。人們針對自己的缺點或需要解決的問題寫一篇銘文,用來對照檢查自己日常的行動,指導自己的言論。這種文體很短,有的短至一句話或一兩個字。這種銘文很富有哲理和寓意,也是格言和警句,為了表示重視,常常把這種銘文放置在自己座位和案頭的右邊,或張貼在墻上,以便經(jīng)常閱讀。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座右銘。
在人類歷史上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大都有座右銘。
清朝愛國志士林則徐的座右銘是“制怒”。氣象學家竺可禎的座右銘是“一絲不茍”。英國物理學家、電磁學的創(chuàng)立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是:“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钡聡飳W家洪保德也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座右銘:“偉大不過是謙遜的別名?!狈▏瘜W家、化學科學的創(chuàng)造者拉瓦錫常常用“不靠猜想,而要根據(jù)、實事”這句座右銘來要求自己,檢查自己在科學事業(yè)上的言行和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