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立
人們一直認為盧梭具有兩重性:在政治上是極端革命派,文化上是極端反動派?!侗R梭的社會政治哲學》一書則不同意這種看法。這本書的著者是蘇聯(lián)學者勃·姆·別爾納狄涅爾,書中共搜集了作者的八篇論文。作者認為,盧梭批評文化、批評十八世紀文明的成果和人類的整個進步時,是一貫用社會關系的觀點來研究問題的;縱然盧梭作出的結論是錯誤的,但是問題的這種提法,以及用這種觀點去研究科學技術的成果,乃是對現(xiàn)存社會關系的堅決批評,而且,盧梭在全面地反對文化時,著重地指出了文化當中為當時腐敗的統(tǒng)治階級所特有的那些消極方面。作者寫道,有人說盧梭哲學的最后結論是要求回到人類原始的生活狀態(tài)。事實上,盧梭不止一次地強調過,他對自然狀況的了解是假定的,而且他描寫這種狀況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現(xiàn)代人能夠看一看和比較一下,他們本來可以是什么樣子,以及他們已經成了什么樣子。
本書還對社會契約學說的淵源探賾索隱,一直追溯到中世紀乃至古希臘哲學。使人得以窺見這一重要學說的歷史演進。只是從盧梭開始,這個思想方為多數(shù)人所熟悉,才由抽象的理論原則變成批判封建制度的旗幟和向專制主義作斗爭的強大武器。
本書力圖遵循馬列主義經典作家的有關論述,評述作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的盧梭學說,在反對封建制度的斗爭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作者夾敘夾議,史料的運用和觀點的闡明頗為得體。不過,作者雖然順筆提及盧梭的思想為法國革命中各種很不相同的、有時甚至針鋒相對的政黨的學說提供了理論基礎,文中卻主要限于在雅各賓派的知名首領羅伯斯庇爾、馬拉和圣·鞠斯特等人身上尋找盧梭的影響。然而,法國革命中各大敵對政治派別里均有盧梭社會政治哲學的信徒,這個乍看來似乎奇怪的現(xiàn)象恰恰是一個理應深入研討的問題。
我們知道,靠大革命發(fā)跡的拿破侖一世曾經信仰盧梭的學說,刺殺馬拉的兇手沙爾洛特·柯爾德也象馬拉一樣熱愛盧梭的著作。尤須論及而為本書所忽視的是,提出了具有原始共產主義性質從而“超出整個舊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圍的思想”(《馬恩全集》,第2卷,第152頁)的巴貝夫,也從盧梭那里汲取了營養(yǎng)。根據(jù)法國學者近年的考證,巴貝夫曾悉心研究過盧梭的主要著作,《懺悔錄》被他看作“分析法”的杰作,他還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進行了精辟的評論。巴貝夫學說與包括盧梭社會政治哲學在內的法國思想遺產之間繼往開來的關系,愈來愈多地被揭示出來。我國學者端木正著文指出:一九二七年蘇聯(lián)曾派專人去法國尋覓巴貝夫的私人檔案,購得八百五十件手稿和其他文件,使蘇聯(lián)擁有的巴貝夫研究資料超過了法國。按說作者應有可能利用這一珍藏。但本書卻只字未提盧梭對于巴貝夫的影響,委實是一大缺憾。因為啟蒙思想家對于各種流派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學說奠基人的影響,正是思想史上的一大課題。
一九七八年,為紀念盧梭和伏爾泰逝世二百周年,法國及其他西方國家學術界發(fā)表了大量論文,發(fā)掘了不少新史料,繼之出版了《啟蒙的世紀》等新著,在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有新的開拓。相形之下,本書的內容未免顯得有些陳舊,但盡管如此,它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需要指出的是,這個譯本的專名,未能統(tǒng)一。而譯文中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引文,均采自舊版本。這是小小的不足。
(《盧梭的社會政治哲學》,〔蘇〕勃·姆·別爾納狄涅爾著,焦樹安、車銘洲譯,王太慶校,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三月第一版,0.5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