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變的大海
是的,那幽美、雄偉而又多變的大海,是足以使人著迷的?!慨?dāng)晴朗的早晨或是靜謐的月夜,海上風(fēng)平浪靜,微波不興,只有那幾乎是看不清的細(xì)浪溫柔地輕輕地舐著沙灘,發(fā)出一種幾乎是聽不清的溫柔的絮語般的聲音的時候,人們就象置身在溫馨的春夜里,在月色溶溶柳絲拂拂的池塘旁邊傾聽一支優(yōu)美動人的小夜曲,情不自禁地激起一種洋溢著詩情畫意的恬靜而又近于陶醉的感情。這時候,人的心里就象一片透明的水晶,去領(lǐng)略這充滿了優(yōu)美的詩意的享受。當(dāng)海上風(fēng)云變色波濤洶涌,一排排山嶺般的巨浪從那灰黑色的遙遠(yuǎn)的天際,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著咆哮著向著岸邊滾動過來,猛撲著那巍然矗立于海邊的巖石,激起一個個雪白的浪花,發(fā)出一陣陣?yán)坐Q般的響聲的時候,人們的感情,就立刻隨著這巨大的激動而激動起來,猶如置身于一個萬馬奔騰金鼓齊鳴的戰(zhàn)場上。這時候,人的心里就會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一種慷慨悲歌拔劍起舞的熱烈情感呢。
(峻青:《海娘娘》)
【評】
同人一樣,大海也有自己的鮮明個性。有時它是那么平靜溫柔,有時卻又以排山倒海之勢呼嘯著咆哮著。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了大海的真性格或真精神,也寫出了自己陶醉在其中的深切感受。
……
寧靜的海
他面前是一片壯麗寧靜、碧藍(lán)無邊、象光滑的大理石一般的海。在眼光所能看到的遠(yuǎn)處,海和淡藍(lán)色的云天相連:漣波反映著融化的太陽,現(xiàn)出一片片的火焰。遠(yuǎn)處連綿的群山,在晨霧中隱現(xiàn)著。
懶洋洋的波浪親切地朝腳邊爬過來,舐著海岸的金色的沙灘。
(尼·奧斯特洛夫斯基:《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評】
把波浪寫成有生命、有個性的動物,親切生動。
海在怒吼
海完全變了模樣。
我認(rèn)不清楚平日見慣的那海了。潮暴漲起來,淹沒了全個海灘。憤怒般的波濤還不住地往岸邊打來。風(fēng)在海上吼叫地飛舞著。海在風(fēng)下面掙扎地跳動著。眼睛望過去,就只看見一片黑暗。黑暗中幻象般地閃動著白光,好象海在眨眼睛,海在張口吐白沫。
我站在岸邊,望著前面海和風(fēng)搏戰(zhàn)的壯劇。一座一座的山向著我壓過來,腳下的石階忽然搖晃似地在往后面退。風(fēng)乘著這機會來震撼我的身子。我的臉和手都象著了利刀似地發(fā)痛。一個浪打來,那白沫幾乎打濕了我的腳背。
我連忙往后退了兩步,定了神站穩(wěn)了腳跟,想起方才幾乎要把我卷下去的那巨浪,還止不住心的跳動。
黑暗一秒鐘一秒鐘地增加著。海瘋狂地拚命撞擊著岸。風(fēng)帶著一長列的怪聲迎面飛過來。這一切都象在尋找它們的犧牲品一般。
對著這可怖的景象我也感到驚奇了。平日是那么恬靜的海遇著大風(fēng)的時候也會這樣奮激地怒吼起來!
(巴金:《鬼》)
【評】
大海憤怒了,大海在吼叫。而這一切,又是通過作品中“我”的感受來寫的。第一人稱的使用,更增加了描寫的真切感,讀來確也有如身歷其境,驚心動魄。
馴服的大海
海岸象斷崖似地,幾乎就在茅屋的墻那兒陷落到水里去,深藍(lán)色的波浪在下面帶著不停的澎湃聲激濺著。月亮安詳?shù)赝遣粚庫o的,然而對它卻很馴服的大海。
(萊蒙托夫:《當(dāng)代英雄》)
【評】
這里的想象出人意外。
海潮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為最盛。方其遠(yuǎn)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楊誠齋詩云“海涌銀為郭,江橫玉系腰”者是也。
(周密:《武林舊事·觀潮》)
【評】
宋代周密的錢塘觀潮,描繪了海潮來時“吞天沃日”的壯觀。文中比喻貼切,文筆粗豪,文字不多,但氣勢不凡,可算文中的豪放派。
滾滾滔滔的海潮
涼秋八月,天氣分外清爽。我有時愛坐在海邊礁石上,望著潮漲潮落,云起云飛。月亮圓的時候,正漲大潮。瞧那茫茫無邊的大海上,滾滾滔滔,一浪高似一浪,撞到礁石上,唰地卷起幾丈高的雪浪花,猛力沖激著海邊的礁石。那礁石滿身都是深溝淺窩,坑坑坎坎的,例象是塊柔軟的面團,不知叫誰捏弄成這種怪模怪樣。
(楊朔:《雪浪花》)
【評】
著墨不多,簡單的幾筆就勾勒出了洶涌的海潮所形成的雪浪花,文筆質(zhì)樸而又形象。末句的比喻,也很生動傳神。
(摘自廣西人民出版社《文筆精華》)
(插圖:孫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