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 華
兒童患肝炎,原因很多,絕大部分與飲食接觸有關。住院是治療休養(yǎng)的好方法,若無條件住院,首先要做好家庭隔離(四十天左右),條件允許的話,可將寶寶分床,分房間居住。盡量給患兒設立專用食具、洗漱用具及被服。洗滌餐具和衣服時切切要分開。不要吃患兒剩余的食品,也不要把患兒帶到公共場所活動、吃飯、串門等。
醫(yī)生確診有急性傳染性肝炎患兒的家庭,要徹底消毒。譬如,患兒的被服要拆洗,內(nèi)衣、毛巾、食具、口杯要煮部消毒,門把手、床邊、桌、椅等用0.5%來蘇爾消毒液擦洗消毒,患兒糞便要用漂白粉消毒處理。飯前便后養(yǎng)成洗手的習慣。
飲食要以病情而定,一般主張“三多一低”的原則,多吃含糖、蛋白質(zhì)多的食物。急性傳染型黃疸性的患兒,飲食以清淡為宜,因為許多患兒舌苔黃膩、濕熱重、消化道癥狀多。如有惡心嘔吐、腹脹、不思飲食等,可服葡萄糖或白糖水,當食欲逐漸好轉(zhuǎn)后,可給乳類、蛋類、魚、肉、豆制品,多吃蔗糖、蜂蜜和青菜、豆芽、蕃茄、水果等。但不宜吃豆類、山芋、土豆等易脹氣食品及油膩、油炸品。含纖維素多的韭菜、竹筍等也最好不要吃,慢性中期患兒的飲食可多樣化。除了可補充定量的蛋白質(zhì)如各種瘦肉、雞蛋、魚、豆制品外,還要多吃新鮮蔬菜,促使糞便中類固醇的排泄。小兒肝炎有浮腫時飲食宜低鹽,盡量不要吃海產(chǎn)品。糖量也不宜超過15~20克。
患兒在急性傳染期,盡量臥床休息,不宜下床活動。這樣既能縮短病程,又能早日恢復健康,減少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