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旦大學蔡尚思教授在《書林》(總19期)發(fā)表了題為《哪些書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文章,他根據自己的讀書體會,開列了一份“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書籍”四十種,這四十種書是:
文學十種:(1)《詩經》,代表先秦古詩。(2)《楚辭》。(3)《李太白詩集》。(4)《杜工部詩集》,二者代表漢后古詩。(5)《白香山詩集》。(6)《韓昌黎文集》,代表古散文。(7)《宋元戲曲史》,代表古代戲曲。(8)《水滸》。(9)《紅樓夢》,代表古代小說。(10)《魯迅雜感選集》,代表近代文學思想。
史學六種:(1)《左傳》。(2)《史記》,代表古代史學中的通史方面。(3)《史通》,代表古代史學中的批評方面。(4)《徐霞客游記》,代表地理游記。(5)《甘二史札記》,代表正史研究。(6)《帝王春秋》,代表歷代王朝黑暗統(tǒng)治。
哲學思想方面二十種:(1)《論語》,代表孔子思想。(2)《墨子》,代表墨家思想。(3)《孫子》,代表古代兵法。(4)《老子》,(5)《莊子》,代表道家思想。(6)《孟子》。(7)《荀子》。(8)《韓非子》,代表法家思想。(9)《論衡》,代表古代唯物論。(10)《金剛經》或《六祖壇經》,代表佛學。(11)《化書》。(12)《李氏焚書》、《續(xù)焚書》。(13)《明夷待訪錄》,代表古代民主思想。(14)《讀四書大全說》。(15)《四存編》或《習齋先生言行錄》。(16)《太平天國文選》,代表農民革命思想。(17)《天演論》,代表西學。(18)《清代學術概論》,代表清代學術。(19)《孫中山選集》,代表資產階級革命派思想。(20)《五四運動文選》,代表新文化運動。
科學四種:(1)《夢溪筆談》,代表古代科學。(2)《農書》。(3)《本草綱目》,代表古代醫(yī)藥學。(4)《天工開物》。
蔡教授指出:上述四十種書中,尤以下列二十種應當先讀,這二十種書是:
(1)《詩經》,(2)《李太白詩集》,(3)《杜工部詩集》,(4)《宋元戲曲史》,(5)《紅樓夢》,(6)《魯迅雜感選集》,(7)《史記》,(8)《史通》,(9)《徐霞客游記》,(10)《論語》,(11)《墨子》,(12)《孫子》,(13)《莊子》,(14)《韓非子》,(15)《明夷待訪錄》,(16)《太平天國文選》,(17)《孫中山選集》,(18)《五四運動文選》,(19)《夢溪筆談》,(20)《本草綱目》。
這一類書,一般的知識青年都應當讀一讀,以便得到中國文化的基本常識。
(摘自《書林》總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