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 戈
四、淚灑寧壽宮,無可奈何
當和珅權(quán)挾千官、富可敵國之日,正是康、雍、乾累朝元氣被斫喪之時。那時候,奸佞弄權(quán),忠言難進,吏治日壞,衰象漸露。就在這國事變幻的年月,卻有一個人在冷眼旁觀。此人是誰,就是乾隆的十五子颙琰。和珅做夢也沒有想到,平時根本不放在眼里的一個小小的“十五阿哥”,后來竟會給他致命一擊。
盛世變遷,年復(fù)一年,乾隆在八十大壽之后,不覺又過去了四五年。一天,乾隆召集諸王大臣,準備立太子嗣位。別人聽了倒沒有什么,無非做些表面文章,奏請內(nèi)禪還可從緩。然而和珅聽了,腦子里“蓬格”一響,一顆心也提了起來。接著,他以三皇五帝的故事,引經(jīng)據(jù)典,說明傳位為時尚早;又從唐玄宗與肅宗父子的關(guān)系,反證做太上皇的不利。最后說:“圣上精氣內(nèi)聚,仙壽天成,再在位一二十年,也不能算多?!闭婵芍^頭頭是道。照往日,乾隆一定會被和珅說得改變主意,可這一次他卻無動于衷。只見乾隆將手一擺,略一思索后說:“你等不知朕心。朕六十年前登位,是丙辰歲,曾對天立誓,如得到上蒼保佑,位滿一個甲子⑥,必定傳子,決不超越祖皇六十一年皇位。今歲乙卯,夙愿已償,朕心足矣!”
這一來,和珅不好再說。當下乾隆便命人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的后面取出密匣,當眾打開。大家只見黃絹上面寫著:“傳位十五皇子颙琰?!蹦耸乔∈止P。于是就立颙琰為皇太子,并擬定明年丙辰為嘉慶元年,飭禮部準備在太和殿舉行內(nèi)禪大典。
和珅一看大勢已無法挽回,便趕緊轉(zhuǎn)風(fēng)使舵,向皇太子賀喜;無奈颙琰冷若冰霜。幾次嘗試,都不見效,后來竟被托辭拒之門外。和珅見后倚無望,頓覺前途暗淡。
內(nèi)禪大典,轉(zhuǎn)眼即過,嘉慶登位,胸中自有丘壑;然而那時的國計民生,已非往昔可比,不久就爆發(fā)了川楚白蓮教起義。這一起義,歷時九載,波及五省,從此清政權(quán)一蹶不振。這都是后話。
再說乾隆做了太上皇之后,自覺心力日衰,來日無多。寂寥中,每當想起自己親政的六十年,一樁樁往事,好象都在眼前,然而歲月消逝,已無處尋覓。一個個舊臣,死的死了,在世的不多。他們中間的是非功過,或明或暗,而今想來,似比以前清楚。然而覆水難收,也無可奈何。
一日,他忽然想到康熙的晚年勝會,便傳諭在寧壽宮開“千叟宴”,指定一些大臣作陪。宴會中,太上皇見到了一位一百四十一歲的老人,銀髯飄拂,宛若仙翁,不免驚喜交集;但酒至半酣,心里又涌起一陣煩愁。
千叟宴后,太上皇單獨召見了和珅。他對和珅看了又看,沉吟良久,最后說:“唉,人世間何必有宿緣!卿有過,朕容了你,恐后人將不能容你……”和珅淚流滿臉,長跪不起。太上皇不再言語,只擺擺手,命他出去了。
自此以后,和珅的心情一日重似一日,每次上朝,都要觀察嘉慶的臉色??杉螒c卻和往常一樣,既不對他多說,也沒有任何責(zé)問。這反而使和珅更為不安。每一想起太上皇的話,就不寒而栗。沒奈何只有夜夜在自己的后花園焚香祝告,但愿老天保佑太上皇長命百歲,只要這個“活菩薩”在,他和珅才能夠平安無事。
五、二十年豪奪,孽到盡頭
西風(fēng)落葉,歲時匆匆,嘉慶三年殘冬,八十八歲的太上皇忽然在養(yǎng)心殿病倒,藥石無效,名醫(yī)束手,挨到新年正月初三,終于命歸黃泉。和珅搶天呼地,哭不成聲。他知道這株大樹一倒,嘉慶一定會步步向他施加壓力;但他未曾防到,在幾天之間,竟然風(fēng)云突變。
這一天,正逢二夫人長二姑小生日,相府要舉辦家宴。和珅因近來心事重重,也沒有心思與姬妾們談笑,竟一個人步入內(nèi)室,關(guān)上門,從楠木箱中取出一串長長的朝珠來。
原來這串朝珠,就是那年從七阿哥手里用碧玉盤換來的正珠朝珠。他知道這是御用之物,任何大臣都不可收藏。十幾年來,一直鎖在箱中,不給人知道。只有碰到逢年過節(jié),家里人都去忙這忙那的時候,才把它取出來掛在胸前,閉起門對鏡自賞,確也另有意趣,樂在其中??墒墙裉焖置鎸@串朝珠,不但毫無這種興味,卻反而增添了許多煩惱!他越看心里越亂,就狠狠地將它撂在箱中,離開內(nèi)室。這時,家宴也快要開始了。
開宴不久,廚子剛剛上了第二道菜,忽有十幾個內(nèi)務(wù)府番役闖進了相府,家仆們怎么也攔不住,只聽得一聲吆喝:“圣旨到!”和珅趕忙離席跑出去跪下迎旨。但聽得宣旨官大聲宣讀:“據(jù)御史廣興等人參奏,大學(xué)士和珅結(jié)黨擅權(quán),欺君罔上,罪惡昭彰,應(yīng)予革職,速拿刑部審處。欽此?!焙屠ひ宦?,嚇得魂飛魄散,呆若木雞。
這時,相府的前后門早被內(nèi)務(wù)府番役守住,一干人不得出入。里面的夫人、姬妾、駙馬、公子、小姐等知老爺已戴上手銬,都哭哭啼啼,亂成一團,也不管婆婆、姨姨,也不管叔叔、丈夫,一家人都跪在十公主腳下,求她到皇帝面前懇情。
十公主沒法,只得帶了兩個使女,仗著公主的身份,淚痕滿臉地來到內(nèi)宮,向嘉慶跪下來泣訴。怎奈嘉慶向來痛恨和坤專橫,見十公主前來糾纏,更加惱怒,連連搖手,退入了后堂。
過了兩天,諭旨下來,宣布和坤二十條罪狀,賜他自盡。相府其他人有官的一律削職為民,十公主和駙馬另地閑居。家產(chǎn)全部籍沒。
當時和珅家查抄出來的東西,真是嚇煞人。凡是皇宮里有的,他家一概都有,凡是皇宮里沒有的,他家卻有。譬如有個翡翠做成的西瓜,乃是罕世之寶,皇宮里誰也不曾見過。赤金之多,單食具一項,就有大號金碗一百只,金茶壺四對,金調(diào)羹四百八十個。銀元寶堆積如山。各種珍貴藥材,如犀角、羚羊角、麝香、鹿茸,應(yīng)有盡有;人參、高麗參,總數(shù)在六百斤以上。燕窩、銀耳盈箱溢壇,自不必說。此外如珍珠、玉器、紅藍寶石、珊瑚、瑪瑙、貂皮、狐皮、綢緞綾羅,更是不計其數(shù)。
有人曾經(jīng)作過統(tǒng)計,乾隆盛世,清廷歲人為七千萬兩,和坤為相二十余年,他的家產(chǎn),竟有七萬萬兩以上,比清廷十年收入的總和還多。這一事件,當時在全國引起轟動,村村相傳,家家爭說,最后,老百姓就歸結(jié)成“和珅跌倒,嘉慶吃飽”這八個字。它隨著上述故事,流傳至今。(全文完)
(朱承斌摘自《山海經(jīng)》1984年第2期)
(題圖:呂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