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錚
近年來,有些同志從比較文學的角度來研究莎士比亞和我國歷史上的文學家,有人把莎士比亞和湯顯祖作比較,有人則把他和曹雪芹進行比較。他們多半就湯顯祖、曹雪芹和莎士比亞所處的時代、作品的內(nèi)容、作品的影響諸方面進行比較。我國著名翻譯家周煦良先生生前曾設想過誰稱得上中國的莎士比亞。他獨特地就詩人的氣質(zhì)方面進行了比較。1983年9月5日,他在給一位友人的信上說,“我以前常盤算誰當?shù)蒙现袊纳勘葋啞?,后來“覺得蘇(軾)比李(白)、杜(甫)更夠得上這個稱號。李太脫離現(xiàn)實,杜太離不開現(xiàn)實,只有蘇既關心現(xiàn)實,又能擺脫現(xiàn)實。他的想象力有一種神出鬼沒的地方頗象莎士比亞,李杜皆不能列”。
周煦良先生是著名的翻譯家,文學造詣很深,對我國的舊詩、新詩和英國詩歌都頗有研究。由他來寫蘇軾與莎士比亞的文章,想來是很合適的。然而他在寫上述信件時已重病住院三年有余,因此他說:“這話只能私下和朋友談談,要寫成文章,必須讀破十幾部書才能言之成理,今生是來不及矣?!睂懥松厦孢@封信后不久,他就不幸與世長辭了,他的探索則留給了后人。
(摘自《書林》1984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