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朱嬰
這里是農村還是城市?它是農村,因為它屬于農業(yè)墾殖企業(yè);它又是城市,這里的人們都自豪地稱它為“共青城”。
我們在地圖上找不到它,但它的影響遠比能在地圖上找到的要大!
它就是江西共青墾殖場。三十年前,這里是釘螺密布、水草莽莽、人跡罕至的窮鄉(xiāng)僻壤;如今,這里已成為五業(yè)興旺、欣欣向榮、農工商綜合經營的新城鎮(zhèn)!三十年的風雨之路是怎樣走過來的?讓我們用“長焦鏡頭”,拉回當年墾荒隊員艱苦奮斗的身影;用“廣角鏡頭”,展現今天“共青人”奮發(fā)進取的新生活。
忘不了啊,那一天—1955年10月25日。98名上海青年組成的第一支志愿墾荒隊,展開遠征的紅旗,登上了拓荒的路程。“向困難進軍”的口號,就從這里喊響了。
創(chuàng)業(yè)而不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便沒有生氣;不打破傳統(tǒng)農業(yè)的舊框框,共青墾殖場就沒有出路。1969年,他們靠“鴨鴨”起家,走上了農、工、商相結合的道路。這座占地18萬平方米的羽絨大樓,日產羽絨制品7千件。他們出口的產品,約占全國羽絨產品出口額的十分之一,占國內羽絨制品銷售總額的三分之一。產品遠銷五大洲35個國家和地區(qū)。
九仙嶺下,鄱陽湖畔,燃起了篝火,扎下了營寨。每一鎬,都伴灑著青春的汗血;每一鋤,都憧憬著美好的明天。
共同的志向把火熱的心連在一起;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使愛情之花開放得更加艷麗。他倆站在有胡耀邦同志題寫的“共青社”三字的牌樓下,站在茅草作頂,泥磚作墻的新房前,留下了珍貴的“結婚紀念”。(注:作者翻拍了部分資料片)
你添一鏟土,我添一鏟土,笑靨上掛滿了激動的淚珠。世界上沒有比理想變成現實更令人興奮的了。當年,他們在這里揮起墾荒的第一鋤:今天,他們又在這里為美好的共青城徽奠基培土。光陰流逝人易老,共青精神代代傳!
墾殖場投資幾十萬元,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幼兒園,在這座共青精神的搖籃里,墾荒隊員的第三代正在茁壯成長。
當年的茅屋草棚留下作標本了,職工們一批批搬進了城里人也眼熱的新居,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2.8平方米。“共青城”成了“小上?!?。
青年之家——第二代“共青人”的杰作,是他們用開展勞動競賽節(jié)約的十萬元錢自己動手設計制造的。當暮色冉冉降臨時,這里便成了他們的世界:在這里送走辛勞的一天,在這里設計更光輝的未來。
整整三十年??!三十年中,黨關懷著他們,人民惦記著他們。1955年和1978年,胡耀邦同志受黨中央委托,專程來共青墾殖場看望他們,并先后寫下了“共青社”和“共青墾殖場”的場名。1984年12月,耀邦同志第三次來到這里,揮毫題下“共青城”三個大字。1985年10月,在共青墾殖場成立三十周年前夕,胡耀邦總書記又寫來賀信:“今天,在我們黨領導十億人民進行改變自己命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仍然需要大力發(fā)揚你們這種極可貴的墾荒精神。一切有理想、有抱負、有出息的當代中國青年,都應該從你們的奮斗歷程中悟出一個不朽的真理:中國青年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雙手去開辟,中國人民的光明前途要靠自己用雙手去開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