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么在自己的墓碑上不刻一字?歷史學家為此爭執(zhí)不休聚訟紛紜。縱觀眾說,大致有以下幾種說法:其一,武則天知道自己執(zhí)政中纂權改制,濫殺無辜,荒淫無道,罪孽深重,無功可記,無德可載,與其貽笑后世不如一字不鐫。其二,武則天自認為她在位時,扶植寒弱,打擊豪門,發(fā)展科舉,獎勵農(nóng)桑,繼貞觀之治,啟開元全盛,政績蜚然,彪炳史冊,遠非一塊碑文所能容納,留下空碑一座,以示自己功蓋過世。其三,武則天一生聰穎機警,常作驚人之舉,立無字之碑意在千秋功罪讓后人評論。
持第一種觀點的學者有岑仲勉、呂思勉等隋唐史專家;持第二種觀點的學者范文瀾、翦伯贊等;持第三種觀點的有郭沫若等學者。1960年,學術界圍繞新編歷史劇《武則天》展開爭鳴討論時,他們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從解放后乾陵發(fā)掘的文物中,考證究源,既尊重武則天的成績又不以偏概全。他們指出武則天在其統(tǒng)治后期,朝政腐敗,新貴形成,對歷史發(fā)展起到阻礙作用。由于功過相摻,聰明的武則天才為自己立了無字碑。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兩塊大石碑:一塊是歌頌唐高宗文治武功的“述圣碑”,武則天親筆撰文;另一塊無字碑。據(jù)說,武則天臨終前曾說:“已之功過,由后人評”。此碑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碑中不見唐代所刻一字,后人所加文字也斑駁若離,若明若暗,模糊不清。
(王為清摘自《資料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