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娥
我是一名平常的甚至說“長得丑”的少女,看著別人迷人的風采、嫵媚的風姿,我曾羨慕過、自卑過。但理智告誡我:自己改變不了現(xiàn)有的一切,于是我尋著自己的軌跡前進。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我發(fā)覺了別人對我的異樣:學校排演文藝節(jié)目沒有我;上課時和同桌看小說挨批的還是我;親朋見到我品頭論足,異性見到我不屑一顧……這一切為了什么,因為我“長得丑”!
然而,我“丑”又怎么啦?人們?yōu)楹芜@樣苛求我?!
不知是上蒼的仁慈,還是父母的苦心,使我鑄就了外向的性格;家庭的熏陶、自身的條件又培養(yǎng)了我人格的自尊自傲的個性。
父親是教師,他常常教誨我:人性最大的弱點在于不能十全十美,不要把別人看成十全十美更不要把自己看得一無是處!
是啊,何需得到別人寵愛,我就是我。
說是這么說,我畢竟是一個女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卑感時時籠罩著我,心靈的痛苦在加劇,有多少次我暗暗感嘆命運的不公!
在一次次的社交失敗中,一陣陣莫名的憂傷與惆悵之后,我卻尋找到了自己的價值:沒有迷人的風采、超人的本領(lǐng),我就甘心做一個普通人。
是小草就有萌動的愛,是小溪就會有執(zhí)著的步。我微笑著對生活,和氣地與人相處,努力使自己表現(xiàn)得活活潑潑,無憂無慮。當我犯“自卑病”時,就去讀書、抄詩……。不知誰說過:擺脫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來。
我的努力終于有了結(jié)果。那一年我考取了重點大學。同時我也第一次看到親朋好友對我展開了如此明媚的笑容。那燦爛的一刻使我感到了人生的溫馨和美好。
我的臉上也煥發(fā)了從未有的青春光采。過去有位對我不屑一顧的同學說:“你身上洋溢著一種不可言狀的美?!卑?,我終于聽見有人說我美,盡管話里有一絲違心,但我滿足了。
我知道我是一個不起眼的人,但我堅信,只要在認識自己中不斷創(chuàng)造自己,何必要那么刻意去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一切,那么地惆悵、自卑和太高的嘆息呢!
我想美麗,但我不能偽裝自己在人群中走——那樣生活,疲憊得很。
(王敏才摘自《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