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勝
一場引人矚目的體育運動會開始之前,總要舉辦形同節(jié)日般的盛大開幕式,特別是遇到難得一次的國際大型體育運動會更是如此。因為這樣的開幕式不僅能體現(xiàn)主辦國熱情好客的周到禮儀,更能展示一個國家和民族蓬勃向上的朝氣和風采,從而贏得各國人民的信任和贊譽。所以,各主辦國無不為舉辦一個豐富多彩、別開生面的開幕式而絞盡腦汁,費盡心機。
那么我國在舉辦這屆亞運會之際,將要推出一臺什么樣的開幕式呢?在開幕式中將有哪些多彩多姿的節(jié)目內(nèi)容呢?這恐怕早已引起人們熱切的關(guān)注和興趣。在本文里,我們將盡可能介紹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
一、“三個之最”的三項表演
第11屆亞運會開幕式定于1990年9月22日下午4點在北京工人體育場舉行。
那天,7萬多中外來賓將提前1小時陸續(xù)進場。在等待的時間里,大會組織者首先將精心設計和創(chuàng)作的目前在我國堪稱“三個之最”的大型表演:太極拳、軍樂和跳傘奉獻給喜氣洋洋的廣大觀眾。
最壯觀的太極拳矩陣表演。中國是武術(shù)之邦,源遠流長的武術(shù)不僅成為中華古國燦爛文化的一部分,而且也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為了充分展示精武之道在國際間的交流和影響,屆時中日兩國運動員將聯(lián)合表演太極拳這一大型武術(shù)節(jié)目。
中日雙方各出782人,一共1564人,組成一個矩陣,在統(tǒng)一的樂曲中表演簡化24式太極拳。這1500多人個個都是武林高手。日本隊員是由全日本國經(jīng)選拔而來。有消息講,太極拳在日本普及的程度之廣,競技水平之高都使它的發(fā)祥地中國略遜一籌。而且這次亞運會所設6項武術(shù)競技中,日本是雄心勃勃要問鼎太極拳這塊金牌的。因此,這場節(jié)目將會格外激動人心。當你看到1500多人那剛?cè)岵埑谙嘀C、整齊劃一的動作時,肯定會被這武術(shù)史上最壯觀場面的意境和魅力所陶醉所振奮。這一節(jié)目約6分鐘。
接下來的是由600名身穿軍禮服的官兵所組成的最龐大的軍樂行進吹奏表演。以前我們所見到和所熟悉的都是幾十名軍樂手在場館里的小型行進吹奏表演。這次在露天場地舉行的大型行進吹奏表演,無論從組織上和規(guī)模上都是空前的。600個樂手不僅要求在連續(xù)的行進中不斷變化花樣的隊形不亂絲毫,而且還要吹奏齊整,配器和聲達到高度默契,形成一種渾然一體的宏大藝術(shù)效果。這一節(jié)目如沒有扎實的音樂基本功和優(yōu)良的軍人素質(zhì),是很難順利完成,達到預期效果的。這個節(jié)目交由總政、武警、海陸空等8個軍政文工團體聯(lián)合完成,時間約15分鐘。
三項表演壓軸的是跳傘表演。這是一個高難而又驚險的節(jié)目。由于種種原因,建國以來北京城上空從未進行過跳傘表演,加之近兩年來,北京市政建設發(fā)展很快,高樓林立,天線電線縱橫,而且工人體育場經(jīng)過翻修,新加的大屋檐幾乎覆蓋了看臺,使跳傘入場的空間更為縮小和復雜,這些都為跳傘增加了難度和危險,形成我國跳傘史上最難突破的“空白”。
但跳傘健兒們?nèi)砸贸鏊麄兊慕^活,不僅要準確無誤地進入場中,而且還要在天空完成一連串高難度特技。整個跳傘表演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跳傘由39人同時跳下,每人手里飄一面亞洲國家和地區(qū)的會旗,然后在空中聯(lián)成一個大圓圈,表示亞洲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團結(jié),另外也是對亞運會開幕表示隆重的祝賀。之后第二部分是“天女散花”。由7個身穿古裝的少女,手施彩色煙霧,宛如“七仙女”從天冉冉飛降。最后一組是采取當今世界跳傘高難動作之一的“踩傘”特技,我國叫做“疊羅漢”的節(jié)目,由幾個藝高膽大的運動員,跳離飛機后,在空中大幅度左擺右晃之后,上一個人用腳尖勾住下一個人的傘頂,這樣連成一串地向下降落。這一節(jié)目約20分鐘。
二、禮儀進行曲
按照亞奧理事會章程規(guī)定,亞運會開幕式必須遵循下列儀式進行:
首先由司儀(司儀一般要由本屆亞運組委會主席擔任)宣布第11屆亞運會儀式開始。
第一項,奏國歌,向主辦國的國家元首致意(按國際慣例如此)。
第二項,各國體育代表團入場(主辦國的代表團要走在最后)。
第三項,交接亞運會會旗。這時由上屆主辦城市市長將亞運會旗先交到亞奧理事會主席手里,然后由主席轉(zhuǎn)交給本屆主辦城市市長。
第四項,由本屆亞洲運動會主辦城市的市長發(fā)表講話。
第五項,亞奧理事會主席致開幕詞,在他致詞的最后一句話中必須按照國際慣例請主辦國的國家元首宣布本屆亞運會開幕。
第六項,主辦國的國家元首的講話按照慣例只有一句,即宣布在中國北京召開的第11屆亞洲運動會現(xiàn)在開幕。
第七項,升亞奧理事會會旗。這時威武帥氣的儀仗隊手擎4×6米的大幅亞奧理事會會旗,正步沿跑道走一圈。與此同時,會場內(nèi)要放飛數(shù)萬只和平鴿和氣球,而且擊鼓鳴鐘,千古絕響平空而起。早已安裝在場內(nèi)的鐘鼓都是大有來歷的。古鐘是自北京著名的大鐘寺搬來的,這座古鐘是明朝鑄造的,重6噸半,2米多高。鼓是從北京著名的鼓樓抬來。一時間雄渾沉郁的鐘鼓齊鳴,給宏大輝煌的主會場平添肅穆莊嚴的氣氛。升旗時,還要奏響名為《升騰吧,亞細亞的太陽》的升旗歌。
第八項,點燃火炬。作為亞運開幕式序幕的“亞運之光”火炬接力活動,早于8月22日上午9時就開始了。第11屆亞運會圣火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點火儀式后,火種分4路跑向全國各地。開幕式當天下午,火炬又從全國跑回,屆時將由我國一名深得眾望的著名運動員高舉火炬跑進會場點燃熊熊亞運圣火。坐落在會場中的主火炬臺,也是本次亞運工程攻關(guān)項目之一。它高11米,直徑4米。采用國際有關(guān)先進技術(shù),既能調(diào)控燒油火勢又能防范風雨。一經(jīng)點燃,將一直燃燒至10月7日閉幕式。第九項,由一名中國運動員代表全體參加亞運會的運動員宣誓。
第十項,各國體育代表團退場。
至此,隆重的禮儀結(jié)束,時間約1個小時。
三、別開生面的大型團體操
為了能籌辦好大型團體操這一重大節(jié)目,亞運組委會大型活動文展部征調(diào)了我國僅存的從第一屆全運會就開始設計組辦大型團體操的碩果。他們皓首白發(fā),腫眼通紅,然而依然精神抖擻,干勁沖天,在很短的時間里就基本完成了浩繁的設計工程和組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