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從出生到滿月為止叫做新生兒期。這是嬰兒脫離母體來到人世的第一階段。從一個在母體子宮內寄生的胎兒到一個單獨生活的新生兒,這是一個很大的飛躍,為了適應外界嶄新的環(huán)境,嬰兒的身體內部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特別是出生后第一周變化最大,這時也是對新生兒生存能力的最大考驗,嬰兒要自己呼吸,自己消化,吸收食物,排出代謝產(chǎn)物,抵抗外界細菌、病毒的侵擾,所以這段時間對于新生兒非常重要。
大自然創(chuàng)造了生靈,它同時也給生靈安排好最佳生機。母親在分娩后頭幾天的乳汁,即“初乳”,正是初來人世的新生兒所需的最佳食物。
初乳由于含有胡蘿卜素而色黃,含有蛋白質及有形成份多而質稠,它含有新生兒所需全部營養(yǎng)物質,它最適宜新生兒消化、吸收和利用。
近年來,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初乳含有抗佝僂病維生素D硫酸鹽類,尤其是在初乳的第3~5天濃度最高,具有預防早期佝僂病的作用。
初乳中含有維生素E,其含量為成熟乳的3倍,可預防新生兒貧血等。
初乳中含有一種稱為?;撬岬臓I養(yǎng)素,它可以促進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機能和智力發(fā)育、保護視力和促進膽汁代謝。
初乳中含有豐富的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其含量為0.36g%,而成熟乳為0.2g%,牛奶中沒有。這種免疫球蛋白能夠抵抗消化道中的大腸桿菌等致病菌,而且還能保護消化道和呼吸道粘膜不受細菌的侵襲,對預防新生兒腹瀉和新生兒肺炎等消化遭和呼吸道疾病有重要作用,而這種免疫球蛋白在嬰兒要到出生后4個月后才能自行產(chǎn)生。
初乳中還含有大量的活的白細胞。為106/ml,是成熟乳的250倍,具有極強的殺菌能力,有抗導致新生兒鵝口瘡的白色念珠菌,及其他有害菌的活力,有保護新生兒免遭敗血癥及壞死性小腸炎的功能。新生兒吃了初乳就好像注射了一支天然防疫針。
初乳是珍貴的乳汁,是初生嬰兒最合理、最科學、最理想的食品,其功能是牛奶及任何代乳品都無法替代的。
母乳喂養(yǎng)與嬰兒黃疸
隨著母乳喂養(yǎng)普及率的提高,臨床產(chǎn)兒科醫(yī)務工作者及年輕媽媽越來越多的注意到:母乳喂養(yǎng)的新生兒黃疸發(fā)生率較高,出現(xiàn)黃疸時間較早。究竟母乳喂養(yǎng)與嬰兒黃疸有無關系,關于這一問題歷來看法不同。60年代時,一般認為兩者之間無關,而1974年~1986年的研究中比較清楚地顯示出膽紅素水平增加與母乳喂養(yǎng)的關系。
臨床上與母乳喂養(yǎng)相關的黃疸有兩種。第一為母乳喂養(yǎng)性黃疸;另一種為母乳性黃疸。后者發(fā)病率極低,屬于遲發(fā)性黃疸。
母乳喂養(yǎng)性黃疸亦稱“母乳喂養(yǎng)不足性黃疸”。屬于早發(fā)性、超常的生理性黃疸,一般發(fā)生在出生后3~4天,持續(xù)不超過10天,多見于初產(chǎn)婦,膽紅素最高峰15~20rag%。常見于那些喂奶不足、喂奶次數(shù)少、添加輔助液體的嬰孩。新生兒腸道的胎糞中含有大量膽紅素,胎糞積聚在腸道,膽紅素就會被重吸收入血液。胎糞的排出主要依靠腸蠕動,而母乳可以增加腸蠕動,其他輔助液體不但不能促胎糞排出,還降低嬰兒對母乳的渴求,相對減少了母乳的攝入量,延緩胎糞的排出。上述是導致母乳喂養(yǎng)性黃疸的主要原因。
對于母乳喂養(yǎng)性黃疸,關鍵在于預防。年輕的媽媽千萬不要擔憂。只要預防得當可以降低它的發(fā)生率。對剛出生的嬰兒要注意:①實行24小時按需哺乳,每天應哺乳8~12次或更多,每次間隔時間不超過3小時:②要確保嬰兒有效地吸吮到乳汁,注意含接乳頭的姿勢要正確,做到雙側乳房均要有足夠的被吸吮的時間,如果新生兒在生后24~48小時內不能頻繁吸吮時。母親應將乳汁擠出用小匙或滴管喂(不要用奶瓶),直到新生兒可以直接在乳房上吸吮為止;③限制輔助液體的添加,如水、葡萄糖液體、代乳品等;④注意大便的性狀,對胎糞排泄延遲的新生兒,必要時進行灌腸等處理,促進胎糞早日排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