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養(yǎng)生之道,老年人最忌獨居,特別是在配偶去世以后。而我正面臨這種狀況。兒女們一個個不止一次地提出來,要我去他們的小家,或定居,或小住,以便繞膝承歡,朝夕侍奉。這,使我感動。但我卻似一只戀巢的老鳥,遲遲下不,了決心。
有人勸我,“你一個人住一層樓房,年長日久,怕連說話的功能都要衰退;你家就在全市最熱鬧的商業(yè)一條街附近,早早晚晚,不妨出門走走?!笔獠恢?,我這輩子最怕的一件事,便是跑商場,逛馬路?,F(xiàn)在如此,年輕時也一樣。幾十年來,凡置辦日常用品,我總是在附近的小店或攤頭上將就了事。若哪一次先生或孩子們不滿意,我便十分利索地掏出錢來讓他們自便?,F(xiàn)在想來,實在有悖于為婦為母之道。為什么怕進商場,怕逛馬路P理由很簡單:一到人多的地方,我便腿腳發(fā)軟。胸悶頭疼。
也有人說,“擁有健康,便是最大的幸福,對你而言,尤其如此。多少年前就勸你做做氣功,你總說你忙,現(xiàn)在你已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又無家事纏身一天抽個百兒八十分鐘,總該不成問題吧?!蔽倚π?。不置可否。氣功對健康有益,這已無庸置疑。但這要有耐心,有恒心,特別是練功的那會兒,要真正的心如止水靈魂出竅。這些,我都統(tǒng)統(tǒng)做不到。
于是,大家搖頭:“逛馬路你怕熱鬧,傲氣功你又靜不下來。唉,唉!”
什么是養(yǎng)生之道?我以為有千種、萬種。一切行為、意趣,只要無礙于健康,大可順其自然,隨心所欲。
我一生最大的愛好,便是親近自然,寄情山水。我自幼在祖父的熏陶下,酷愛山水詩文,進而向往祖國的名山大川。幾十年從事文學(xué)組織工作,便有不少機會陪著作家們外出參觀旅行,于我,真是如魚得水。自從離休以后,這種工作性旅游的機會。已不可復(fù)得。但這兩年,每年一次,我自掏腰包,把有限的一點收入積攢起來,統(tǒng)統(tǒng)拋到了旅館車船上。遠離塵囂,有鳴泉、山月、樹濤、水影為伴,如閑云野鶴,獨來獨往,這種物我兩忘的境界,當(dāng)可益壽延年。一年一度的旅游之外,我可以足不出戶,讀謝靈運,讀米芾,讀德彪西和約翰·斯特勞斯,在有形有聲的山光水色之中,大自然的清新氣息,便會撲面而來。再次,我要感謝電視的恩典。什么“神州風(fēng)采”“世界各地”“人與自然”“放眼看天下”“世界自然保護區(qū)”等等,等等,引領(lǐng)我神游其中,屐痕處處。個中樂趣,非同好者,恐難盡知。
山水之外,我的又一愛好便是讀書。說來慚愧,我這人悟性不高,忘性卻大,這兩年尤甚,每讀書,圓圈吞棗,過目即忘。但一有空閑,仍手不釋卷,所好在自家屋里,絕無假作斯文之嫌。我之讀書,無目的,無計劃,東看一本,西翻一本,與做學(xué)問無關(guān),只為怡情養(yǎng)性是也。
偶然,也有朋友約我寫點花邊、豆腐塊之類的小品,我亦欣然奉命,但絕不挖空心思,只說點要說的話,這也是一種情緒的傾吐與宣泄。抑或,其中的一篇、兩篇,有了些反響,找到了知音,于是,我便得到了心靈的寄托與慰藉。
雖不上班,一天二十四小時。似乎還不夠支配。
形影相吊,但卻從不感到寂寞和空虛。
作者簡介
魏毓慶,女,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江蘇省作協(xié)理事,曾任江蘇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著有散文集《宮花寂寞紅》,長詩《永生之歌》《蘇惠玉式的美學(xué)》,組詩《愿我的歌流進你無聲的詩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