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曉筠
上交所的上證綜合指數(shù)于1990年 2月 9日發(fā)布,基數(shù)是 100點。由于上交所早期對全部8只股票實行“一市三制”管理,至1992年5月,股指一直處于每日升一點的“滯漲”狀態(tài)。1992年 5月20日升到617點。
5月21日,上交所宣布對所有股票放開漲跌幅限制,是日綜指跳高一倍以1260點報開,收于1266.5點,至2月25日摸高1428.3點,日成交金額突破2.2億元。經(jīng)震蕩及于1150點平臺整理,7月中旬終于破位下行,11月中旬已在400點關口徘徊。11月24日,市場受劉鴻儒陪同江澤民視察上交所消息激勵,滬綜指在11月25日到12月4日交易日內(nèi)上漲至841點,經(jīng)小幅回調(diào)后再度走強,到1993年2月16日達到1560點,其間日成交最大的2月10日達17.9億元。這輪升勢被普遍認為是中國股市的第一個牛市。
經(jīng)過幾個月回調(diào)后,股指在1993年7月和10月兩度于770點一線反彈,回到1040點附近均未能站穩(wěn),再度向下破位走熊,至1994年7月29日周五,滬綜指下觸325.9點,收于333.9點。正在該周末,傳媒披露證監(jiān)會暫停發(fā)行新股等四大救市政策(也有稱為三大政策一說)。8月1日滬市直接跳高394.9點開盤,其后一個半月內(nèi),走出一波至1052.9點的行情。
這次“井噴”,事后有分析認為是熊市轉牛的始點,也有認為僅屬熊市反彈。從1994年10月之后,市場繼續(xù)下行,后來到1995年2月、5月,及1996年1、2月間,多次回試500~600點區(qū)間獲得支撐。
1996年3月開始,市場又漸漸轉強。隨著當時信貸增加、銀根松動的宏觀經(jīng)濟背景,投資人在春節(jié)后耐心建倉,至4月22日之后,逐步走出快速上升行情。但進入10月份之后,隨股價不斷走高,市場投機氣氛漸濃。管理層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nèi)連下12道"金牌",嚴厲打擊過度投機,12月16日《人民日報》發(fā)表了題為“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此后投機勢頭得到遏制。12月16、17兩日,滬綜指以幾乎是連續(xù)兩個跌停的幅度從1100點應聲落至900點一線運行。經(jīng)過1個月盤整后,滬綜指于1月20日由920點重新起步,走出一條時間跨度長達四個月的以一固定角度勻速上升的上行通道,直至1997年5月12日創(chuàng)出滬綜指四年來的1510.2點新高。這段升勢屬于中國股市的第二個牛市。
在此之后,股指在管理層有關“300億新股額度”出臺時應聲回落的,此后逐級下行,進入熊市。其間,市場在1998年6月、11月和1999年4月曾分別回升至1420點、1300點和1210點,但均被視為下跌中的反彈行情。
今年“5·19”的逆轉行情究竟屬于熊市中的反彈,還是牛市來臨的反轉?目前正是市場人士爭論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