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孫育梅看上去是個道地的上海人,很難令人把她同當(dāng)年那個僅揣150元錢只身闖蕩上海的女孩聯(lián)系起來。
1991年孫育梅告別蘭州老家,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在這個舉目無親的大都市,她憑著那股執(zhí)著的闖勁和靈氣,憑藉囊中的150元錢開始了艱難的闖蕩:由擺小攤做起,看過柜臺,做過賓館服務(wù)員,搞過房產(chǎn)銷售、做過奧菲斯小姐……直到今天在一家頗知名的洋酒公司做銷售,而且工資不菲,這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許是常人所難以想象的。而今,她依然不愿讓遠在蘭州的親人知曉她的這些經(jīng)歷,她總是告訴家里,我過得很好。她說她喜歡上海,喜歡新事物。一次次的嘗試,一次次的挑戰(zhàn),這是對生存的挑戰(zhàn),更是對自我的挑戰(zhàn)。短短三個月內(nèi)孫育梅強迫自己學(xué)會了聽上海話,很快又學(xué)會了說上海話;在看柜臺時,她每兩天進一次貨,每次凌晨5點就出發(fā),而她偏偏又暈車,每回總是吐著去又吐著回來。一次回來正趕上父親從蘭州來,望著女兒蒼白削瘦的面頰,父親十分心疼。在賓館里,陳育梅從吧臺做到了領(lǐng)班;在搞房產(chǎn)銷售時,她拼了命地工作,……再回首,孫育梅感慨萬千。孫育梅從小就自立自強。在上海近十年的摸爬滾打中,也正是這種堅強的個性使這個“外來妹”融入了上海這座大都市,“我的今天算不上成功,但卻是我奮斗得來的,現(xiàn)在我很開心”,她淡淡地說。是啊!不經(jīng)風(fēng)雨,何以見彩虹?
當(dāng)被問及將來的發(fā)展時,她莞爾一笑,輕柔但又堅定地說:“自立是最重要的,我想開創(chuàng)一份屬于自己的事業(yè),希望能擁有一家自己的公司。有時間,我還想重返校園,以前我沒能趕上?!本o接著,她又非常開心地告訴我,她新近剛剛有了一個“家”,這么多年來,她終于有了一個安定的窩,“以后不用再搬家了,”她挑挑眉毛頑皮地說。是啊,漂泊了這么多年,是該有個安穩(wěn)的家了,可這個“家”,似乎還需要一副堅實的臂膀與她共同支撐?!吧褪且环N緣”,看來一切只有隨緣了。
望著眼前這個孤身闖上海的外來妹,我不禁想起了電視連續(xù)劇《外來妹》的主題歌,“我不想說,我很親切,我不想說,我很純潔……想想長長的路,擦擦腳下的鞋,不管明天什么季節(jié)……”一抹陽光正照在孫育梅的臉上,她笑得很燦爛,我只想說,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