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鋼
作為一種主要在水下進行戰(zhàn)斗活動的軍艦,潛艇早已成為當代各國海軍的重要作戰(zhàn)兵器之一。不言而喻,它的主要任務應該是與敵人的水面(水下)艦艇作戰(zhàn),扮演“海上餓狼”的角色。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恰恰就是這種極富攻擊性的兵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太平洋戰(zhàn)場上卻曾被賦予過“海上救護艇”的使用,成為了高傲的飛行員們眼中的“天使”。
太平洋戰(zhàn)爭進行到中后期的時候,伴隨美軍飛機對日本占領地和其本土轟炸強度的增加,被日軍擊落墜海的美軍飛機的數(shù)量也相應地大幅度增加,于是美國海軍也就在無可奈何中不得不承擔起了救助被擊落飛機的飛行員的任務。本來針對這項新的使命,無論從哪方面考慮,水面艦艇都應該是首選目標??稍趯嶋H救生的過程中美國海軍卻發(fā)現(xiàn),飛行員的落水地點往往距敵占陸地或敵人的艦隊很近,這樣一來,承擔救生任務的水面艦艇為搶救落水的飛行員經常會面對極大的危險,往往落水的飛行員還沒救到,自己就先飽嘗了敵人的一頓炮火。在進攻吉爾伯特群島計劃付諸實施時,太平洋艦隊指揮官洛克伍德將軍采納了用作戰(zhàn)潛艇來執(zhí)行救援被擊落的飛行員任務的建議。從此,潛艇的一個新的使命就這樣誕生了,黝黑的海底幽靈也搖身一變,成為了可愛的“天使”。
可海上救生畢竟不比陸地,茫茫大海一望無際,眾多的不利條件都給救援工作出著難題。于是,在飛行部隊每次執(zhí)行任務前,“救生團”——承擔救生任務的潛艇部隊便根據飛機執(zhí)行任務的區(qū)域指定一些水域。待任務開始后,“海上救護艇”就趕到這些指定的水域游弋待命。相應地,飛行員在升空前也都大體了解接應的地點和一些簡單的逃生方法。每當飛機不幸被擊中后,飛行員們都會盡最大可能地把飛機飛到潛艇游弋的水域,在那里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將得到潛艇的接應?!熬壬鷪F”不僅救助海軍自己的飛行員,同時也為陸軍飛行員提供支援,特別是被擊落的B一29機組人員,因為當時B一29是對日空襲的主力。
當然,救援工作并不總是很容易或沒有危險的,例如,“鯔魚”號潛艇在加羅林群島的一個小島水域,就曾歷經艱險才救出了一名落水的飛行員。當時,“鯔魚”號潛艇的指揮官——迪雷海軍中校冒著危險將潛艇盡量開向淺灘,直到潛艇不能前進為止,但仍沒有接近落水的飛行員。最終他派了3名艇員劃著橡皮筏,冒著岸上日軍的狙擊火力,才將這名飛行員救了回來。然而,更富戲劇性的救生行動發(fā)生在1945年的6月,由塞繆爾·魯密斯海軍少校指揮的“舡魚”號潛艇奉命在關島附近海面承擔救生任務,很快,魯密斯少校接到了一名飛行員跳傘落水的報告。當他指揮“舡魚”號趕到指定地點時,發(fā)現(xiàn)這名可憐的飛行員正躺在橡皮筏中,無可奈何地充當日本海岸炮兵的活靶子。為了避免遭受同樣的命運,“舡魚”號藏在水下不敢露頭,只得將兩部潛望鏡都升了上去,一部用于觀察情況,另一部讓飛行員拴橡皮筏,以便把他拽回去。可這個可憐的家伙卻不知為何沒有抓住這個機會?!棒~”號在一個個炸起的水柱中,三次接近他都未能成功。最后,在第四次努力中,魯密斯將潛望鏡直接撞向了他,這個倒霉的人這才把身體掛在了潛望鏡上。“舡魚”號狼狽地拖著他逃出日軍海岸炮的火力射程之后,才浮出水面,把他救進了倉內。
如果說,承擔獵殺敵人任務的“海上狼群”在太平洋海域曾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的話,那么,這些默默無聞的“海上救護艇”在反法西斯戰(zhàn)爭中所建立的功勛也應是不可磨滅的。因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前,它們一共成功地營救起了504名金子一樣寶貴的飛行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