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文
醫(yī)學發(fā)展到今天,醫(yī)生治療疾病再不僅僅是根據經驗,還可以在獲得正確診斷的基礎上,針對疾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水平進行治療。對于某些疾病來說,治本的方法已經誕生,那就是基因治療。這在十幾年前還是醫(yī)學家的夢想,如今已經變成了現實。在一些人類疾病治療中,基因治療已經展現出傳統治療方法無法比擬的光明前景。在心血管系統疾病中,用一種被稱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的基因,治療下肢動脈閉塞所致的缺血壞死,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下肢動脈閉塞常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急性和慢性血栓閉塞、動脈炎和原因不明的動脈閉塞所致。其中,以動脈粥樣硬化和在此基礎上的血栓閉塞性疾病較常見。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患此病。病變多累及髂動脈、股動脈或和動脈以下較大范圍。患者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下肢休息痛,麻木無力,嚴重者四肢遠端出現潰瘍和壞死。傳統的治療方法是行閉塞動脈內膜剝離術、交感神經切斷術及血管成形術。但是,其療效均有限,相當一部分患者最后不得不行截肢術。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是人體細胞產生的一種小分子蛋白質,它能特異性地結合于血管內皮細胞表面,促進內皮細胞的增生和促進缺血組織中新生的毛細血管形成,從而治療組織缺血。1996年,美國波士頓一研究小組在上述研究基礎上,用兔下肢缺血模型進行治療試驗。他們將攜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的質粒注入兔下肢缺血的肌肉內,并用其對側下肢作對照。30天后復查,發(fā)現用“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的兔下肢原缺血區(qū)有豐富的新生血管形成,缺血肢體的血流增加,血液灌注較對照肢明顯改善。
這一研究結果發(fā)表后,立即引起轟動并得到心血管專家的承認,認為它將為缺血性疾病提供全新的治療手段。之后,該研究小組立即開始了臨床應用研究。他們首先選擇了9名下肢動脈閉塞患者(共10條腿)進行試驗,這些患者均有慢性致命性下肢缺血表現,如患腿疼痛、不能愈合的缺血性潰瘍、血管造影顯示動脈閉塞等,患者接受常規(guī)治療至少4個星期無效,又不適合用手術作血管再通,或多次手術均失敗。也就是說,這些患者必須截肢。研究小組的治療方法是在缺血的肌肉內注入含“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的質粒2毫克,4個星期后重復一次,隨訪觀察6個月,并用造影、超聲波等方法評價療效。結果,由于“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表達促進了新的血管形成和增加了血液供應,使患者下肢休息痛、跛行等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大部分患者有非常顯著的改善。其中,3人癥狀完全消失和運動耐受時間明顯延長,2人下肢缺血性潰瘍均愈合,3人拇趾壞死者完全愈合,8條腿的腿體血壓較治療前明顯增高,7條腿經造影有明顯的新生血管形成,7條腿避免了截肢,僅有3條腿作了小范圍的截肢,沒有出現與基因治療相關的副作用。
這一研究結果充分顯示了基因治療效果,令醫(yī)學家們深受鼓舞。目前,世界各國如芬蘭、法國、美國等,報告了200多例治療經驗,也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并激起了廣泛的興趣。這種嶄新的治療方法,現在已逐漸成為下肢缺血的常規(guī)治療手段。
同樣的道理,通過向缺血心肌注入“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也可治療冠心病,并具有明顯療效。它可單獨使用,也可與其他治療方法聯合使用,還能通過促進內皮細胞增生,加速血管內膜創(chuàng)面的覆蓋,從而預防冠心病球囊擴張術后再狹窄。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基因治療在人類疾病的防治中,將會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許多疾病可通過基因治療達到完全根治的目的,如家族性高脂血癥、血友病、高血壓病等。
我國開展基因治療的研究工作較晚,但我們通過借鑒和應用國外的先進技術和材料,以及通過與他們進行合作研究,已縮短了差距。例如,1996年我們已在開展分子生物學研究基礎上,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治療下肢缺血和心肌缺血進行了一系列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結果,為實際醫(yī)療工作中治療下肢缺血(動脈閉塞)做好了準備。同時,也為治療心肌缺血(冠心病)和預防冠脈球囊擴張術后再狹窄奠定了基礎。這將為推動我國基因治療的開展作出實質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