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霞
“父親”在我心目中是威嚴、不茍言笑的,對孩子的愛不輕易表露出來,是一本難讀懂的書。
在我做了母親之后,不知怎的,忽然特別想做父親。
我覺得做父親真好。父親因與孩子接觸時間少,孩子比較喜歡父親。我的女兒就是如此,只要丈夫下班回家,便撲入懷中,又是“騎大馬”,又是“開飛機”,開心極了。丈夫成了女兒的開心果。我與丈夫吵架,女兒總要站在丈夫那邊。丈夫很少批評她,而我這個做母親的遇事總要絮叨著:“小心點,別摔著……”這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有時3歲的女兒頑皮地爬上沙發(fā)背,還未等我開口,便學(xué)我的聲調(diào)說:“小心點,別摔著?!?/p>
有人說,嘮叨是女人的通病,我覺得并不盡然,是女兒改變了原來寡言少語的我。其實一些生活中的瑣事不得不嘮叨,女人心細,遇事考慮周全,定會多說上幾句。而丈夫?qū)覄?wù)事不以為然。雖說現(xiàn)在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思想仍然存在,可是在現(xiàn)代社會里,女人一般都有工作,在享有與丈夫大致相同的“主外”經(jīng)歷后,回家來還要“主內(nèi)”,還要為人妻,為人母。體力上承擔(dān)了這么多壓力,自然苦惱、煩悶,憂慮和發(fā)泄也就多一些,嘮叨也就發(fā)生了。而男人下班后,“主外”的任務(wù)完成,“主內(nèi)”則高興就“主”,不高興便拿“三從四德”議論一番,或拿某某的妻子做個比較,讓你勞累之上加委屈。
做父親真好。做父親不光可以避開那十月懷胎的艱辛和一朝分娩的痛苦,又可省去照料孩子的勞累。晚上可以照樣打著呼嚕睡得香香甜甜,工作之余可以照樣打打牌、侃侃球,還美其名曰“放松過度緊張的頭腦”。高興時幫著看看孩子做點飯,還得及時為自己戴上疼老婆的美冠;不高興時一甩手,管他孩子是哭是叫,皆不理睬。要不一句“今晚我加班”,便把一切家務(wù)瑣事推得干干凈凈,獨自樂逍遙。
做父親真的很好。不是有人說,孩子的未來在母親的手中,母親的文化素質(zhì)是教育子女的重要條件嘛。一想到這兒,我這個做老師的媽媽總覺得底氣不足。又要學(xué)兒歌、背古詩,看有關(guān)的教育雜志;又要在日常生活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還要不斷開闊視野跟上時代步伐,以便對女兒的古怪提問做出最佳解答。母親的心永遠放不下,孩子上了幼兒園也不安心,怕吃不好,睡不好,怕有危險,怕自我保護能力差,怕受人欺負……丈夫笑我太神經(jīng)質(zhì),活得太累。我何嘗不想瀟灑?可是做了母親便徹底瀟灑不起來了。
也許這就是做父親與做母親的不同吧?,F(xiàn)在的父親再也不用一人掙錢全家花,于是他們便不再具有從前“父親”的那種威嚴形象;也不再是母親拿“爸爸打屁股”來嚇唬孩子的“法寶”了。于是,母親們便更是感到無助。
做了母親的我真的很羨慕那些做父親的男人們??墒窍掳嗷氐郊液螅?dāng)女兒偎在我的懷里“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時,當(dāng)看到女兒對我的依賴和特別的親熱時,我又感激上蒼讓我做了母親,讓我感到了孕育和培養(yǎng)一個小生命的自豪和幸福。那做父親的愿望早已飛到爪哇島去了。
其實做母親會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