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愚
他為她拉開了門,很禮貌地讓她先進入,然后自己才跟著進去。帶位小姐把他們帶到靠墻邊的一個半月形卡座上。室內(nèi)燈光幽暗,音樂柔和,大多是一對對年輕情侶在用餐。她覺得恰如他所告訴她的,這家餐廳的氣氛的確不錯。
他殷勤地幫她脫下外套。坐定后,她不禁又看了他一眼,發(fā)覺他也正情深款款地看著她,并對她微笑。她想,這該就是故事中所說的“白馬王子”了。他大約二十五六歲,身材挺拔,面貌英俊,碧眼、卷發(fā),說得貼切點,就像個電影明星。
她來美國才不過半年,自己從未想到過一來美國就會交到男朋友,尤其不會想到交的是美國男朋友。她和他認識剛好一個月,曾經(jīng)約會過幾次,但都是在校園和圖書館見面,這回他第一次約她外出晚餐。
侍者送來菜單,他仍禮貌地讓她先點。她接過菜單看了看,心想,第一次和他一起吃飯,不能點太貴的東西。牛排的價錢比雞稍貴,但比龍蝦便宜得多,于是她點了一客腓力牛排,并點了一杯紅酒,因為她想,在這種場合下,一杯酒更能增添羅曼蒂克的情調(diào)。
令她非常意外的是,輪到他點時,他點的卻是幾乎最廉價的鮪魚三明治和炸薯條。她心想,這種東西在任何一家速食店都吃得到,為什么要到這種餐館來吃?更使她驚奇的是,當侍者問他要用什么飲料時,他手指著已被侍者放在桌上的那杯冰水說:“水就行了?!?/p>
她在想她點的東西是不是太貴了。她尤其后悔點了那杯酒,她并不擅飲,只是為了增加氣氛和情調(diào)而已,也可以說是為他而點。
在極不相稱的食物和飲料下,盡管他吃得非常自然,而她卻感到很不自在。面對他的三明治,她每吃一口牛排,就覺得有一份讓他多花了錢的不好意思;面對他的冰水,她的酒幾乎連杯子都沒有動過。這杯酒非但不能增加氣氛和情調(diào),簡直是件煞風景到極點的東西。
好不容易吃了不到半塊牛排,放下刀叉,對面的他已將三明治和薯條全部吃完,并已叫侍者加過兩次冰水。
餐畢他們繼續(xù)談話,他的興致仍濃,但她卻完全失去了談興,牛排和紅酒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15分鐘后,她說她該回家了,他沒有堅持,告訴侍者結賬的同時,說了一聲:“兩張賬單?!?/p>
她沒在意,一時也沒深想他這話的意思。
等到侍者拿了兩張賬單,在他們二人面前各放一張,他迅速拿起他的那張,一面讀著上面的數(shù)字“7塊零5分”,一面從后褲袋內(nèi)掏出皮夾子,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張5元,3張1元,遞給侍者,同時說:“不用找了?!笔陶呓舆^他的錢,但還站在她的面前沒有離去時,她才突然驚覺,趕緊拿起自己面前的那張賬單。
燈光雖很昏暗,但她還是看得很清楚,17元25美分。她打開皮包,拿出一張20元的鈔票遞給侍者,也和他說的一樣:“不用找了。”
讀者看到這里,一定以為我以上所寫的是一個“極短篇”吧,不是的,那是我們洛杉磯華文作家協(xié)會一位年輕女性文友的親身經(jīng)歷。事情發(fā)生至今已經(jīng)一年多了,她仍心有余悸。她說那時她剛來美國不久,既無信用卡,也未帶支票簿,幸好還帶著點現(xiàn)款,否則就出丑了。
她說她不是不知道美國人之間一起吃飯是各付各的賬,她也不否定美國人這種不講面子、不虛偽的做法,但是她說像這種刻意邀約女朋友吃飯,并特別介紹去某家餐館,到頭來卻是“兩張賬單”,她實在難以接受。她說雖然現(xiàn)在還只是個學生,不會賺錢,但是他請她吃一次飯,她回請一次,也還請得起。對一個東方女孩子來說,這才像是在談戀愛,在被人追求呢!
她現(xiàn)在的朋友中仍有些美國人,但她盡量避免答應和他們一起吃飯。她說,如果非和他們一起吃飯不可,她會很注意地聽這兩個字:“TwoTickets,或是TwoBills.”
[寄自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