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潘深亮
八大山人,又名朱耷,明太祖朱元璋第16子(《明史》作17子),寧獻王朱權(quán)的九世孫。他生于明天啟六年(1626),卒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他原名統(tǒng),號彭祖。祖父弋陽王孫多銑,爵封奉國將軍,善詩歌,精書畫。父謀墓鳥也是一位善山水、花鳥的畫家,畫風師法明代沈周、文徵明、周臣、陸治。八大山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一個很有書畫藝術(shù)涵養(yǎng)的朱門豪宅,受過良好的教育和藝術(shù)熏陶。他為人聰穎,8歲即能作詩畫畫。青年時代曾中考為諸生(秀才)。
崇禎十七年(1644)明朝滅亡時,八大山人19歲。朱統(tǒng) 是他最早的名字。入清后隱姓埋名,于清順治五年(1648)23歲時剃發(fā)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順治十年(1653),其28歲時,正式在耕庵老人穎學敏禪師那里“正法”受戒,即傳授佛法。順治十三年(1656)31歲時,穎學敏另建耕香院于奉新縣新興鄉(xiāng)的蘆田,隱住其間,原來由他主持的進賢縣欽風鄉(xiāng)介岡的燈社,便交弟子刃庵傳綮繼席嗣法。以后八大山人曾患過癲狂之疾。順治十八年(1661),他又重新回到南昌,蓄發(fā)結(jié)婚,長期隱居于南昌的幾處寺廟里,過著清苦的生活。八大山人性格倔強,不屈于權(quán)貴,從不把自己的書畫作品作為謀取名利的手段。一些權(quán)貴找他作畫,往往遭到拒絕,而貧困之人找他作畫,則有求必應,表現(xiàn)出強烈的愛憎。八大山人有口吃病,在他的書畫作品中,經(jīng)常有“個相如吃”的簽押,這是他以漢代文學家司馬相如有口吃病自比。康熙二十三年(1684)59歲時署名為八大山人,直到80歲去世。八大山人工書,善畫花鳥、山水,尤以寫意花鳥著名。他的繪畫藝術(shù)清新秀美,造型夸張,筆簡意賅,放縱不羈,畫風豪邁沉郁,構(gòu)圖奇險,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很高的藝術(shù)造詣,把寫意文人畫發(fā)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深受人們喜愛。他一生勤奮,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作品,但在他去世后的三百年來,失傳的作品很多,而偽贗之作卻層出不窮。正如吳昌碩在《八大山人孤松圖》所題:“八大山人畫,世多贗本,不堪入目……”(《八大山人畫集》)。以故宮博物院藏八大書畫為例,該館共藏八大作品共40多件,其中偽作9件,至于社會上流傳的那就更多。如何辨?zhèn)危蚁胝剮c看法,作為引玉之磚。
一、要牢牢掌握八大山人書法用筆之法
八大山人書法,從傳世作品看,有真書、行書、草書、隸書和篆書,而行草和草書是他寫得最多的書體。關(guān)于他書法的師承,前人已有詳論。武進邵長蘅《八大山人傳》載:“山人工書法,行楷學大令(王獻之)、魯公(顏真卿),能自成一家,狂草頗怪偉。”陳鼎《八大山人傳》載:“至于書,則胎骨于晉魏矣?!庇钟佬慢埧茖殹栋舜笊饺水嬘洝分姓f:“山人書法尤精,少時能懸腕作米(芾)家小楷,其行草深得董華亭(其昌)意,今不復然?!保ㄐ車ㄕZ)這三段簡明扼要的論述,基本概括了山人的書風。以后的書法評論家又根據(jù)八大山人不同時期臨仿諸家而變化的風格,予以具體評論,大都立論精當確切。然而清初張庚《國朝畫征錄》卻得出“山人書得董華亭(其昌)筆意,非是”的結(jié)論。從八大傳世真跡看,張氏的這一評述是錯誤的,如署“個山”款《梅花圖冊》后幅行書五絕“泉壑無人,水碓舂空山,米熟醒不知,水流日潺潺。個山。”(見《八大山人畫集》)書風極似董其昌。而集中反映山人中年各體書法全貌,似莫過于黃安平為其畫的《個山小像》中的自識詩題了,他以真、行、章草、隸、篆等體書之,其功力之深,令人嘆絕。其中有兩小段行書仍是以董氏筆法寫的,如“甲寅蒲節(jié)日后二月,遇老友黃安平為余寫此,時年四十有九?!绷硪欢斡谡虏蓊}贊后識語于畫卷中題詩用筆一致。自早期(34歲)的傳綮款至個山(46歲)款識的書法,主要是以董書的體勢為依歸,筆法尖細,而又兼書各體的。署個山款末期的書法,則由董氏轉(zhuǎn)向黃庭堅、米芾二家融于一體的書勢。約中年以后,主要師法王羲之、王獻之及顏真卿,然后融合各家之長,形成用筆均勻俊秀,禿筆中鋒,外拓內(nèi)斂,結(jié)體開闊,筆意圓潤、勁健、豐厚而流暢的風格。作偽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把不同時期的書風搞混。再者,如把上述文獻所說“狂草頗怪偉”和“胎骨于晉魏”的記載與傳世真跡對照,前者有行草《令鳥原》題畫五律橫幅以及行草“采藥逢三島,尋真遇九仙”的五言聯(lián);后者則有行書《承相幫之重》詩軸,這些作品的風格與記載都十分吻合。
二、要牢記山人繪畫運筆、構(gòu)圖的特點
筆法、構(gòu)圖、墨色是書畫鑒定的主要依據(jù)。山人的繪畫,以花鳥為主,山水次之,人物極為少見。畫風簡括、夸張而冷逸,構(gòu)圖奇險,墨色凝重,具有鮮明的個性和藝術(shù)風格,但幾乎未見設(shè)色的作品。按時代講,又有早、中、晚的變化。為便于讀者了解,本文按畫的類別詳述如下:
(一)花鳥畫
早期:時間約在其23歲至59歲(1648~1684)之間。此間作者受戒為僧,潛心藝事。畫風主要師法沈周、陳淳、徐渭,用筆由精細工致(僅限“傳綮”款作品)漸趨剛勁挺拔(見署“雪個”、“個山”、“驢”款的作品)。所繪題材多屬蔬果、花卉、松梅之類,裝潢形式大多為卷冊,屏軸極少,并于畫后自題五絕、七絕或律詩,再以創(chuàng)作時間的先后鈐蓋不同的印章,使每幅作品形成詩、書、畫、印的完美結(jié)合。畫風細膩,所繪之物無不栩栩如生,且多有抒情意味。傳世作品有《石渠寶笈》著錄之《傳綮寫生冊》,作于清順治十六年(1659),作者時年34歲。這是目前所知其最早之作。此外還有作于康熙五年(1666)的個山款《梅花冊》以及故宮博物院藏《墨花圖》卷等。此時期八大傳世作品不多,偽品也極少。畫的風格以《墨花圖》為例,此圖是山人41歲時所作寫意畫,繪牡丹、芭蕉、枇杷、靈芝、雪松,運筆清新大膽,墨色潤澤、濃淡得宜,構(gòu)圖簡潔,畫風未脫離沈周、徐渭的影響,題字書法似董其昌,充分體現(xiàn)了八大早年畫的面貌。
中期:約59歲至69歲(1684~1694)之間,此間八大的作品愈加情緒化,筆法簡率而少含蓄,所署“八大山人”的款“八”字為“”形。所繪題材除花卉、竹木外,多畫魚、鳥、獸、草蟲等動物。從傳世作品看,65歲以前的作品中的動物造型極為夸張,如鷹、鳧、雞、鴨、大雁、八哥、孔雀、鷺鷥、烏鴉、鵪鶉、貓、兔、鹿等的眼睛有的描繪成方形的,有的翻著白眼睛,所謂白眼看青天,以寓其不平之氣;畫中的石頭大都上大下小,或作卵形,有岌岌傾倒之勢;所繪禽鳥多為一足棲于枝上或坡石間。這些具有鮮明個性而異乎常規(guī)的造型,正是八大山人慘遭國破家亡之痛而憤世嫉俗思想的反映。這一時期的作品,用筆挺勁刻削,構(gòu)圖奇險,畫風別具一格。如《鳥石牡丹圖》軸①和《蕉陰禽圖》軸②,兩幅所繪小鳥均雙足踏石,有違常規(guī)。再拿畫中所署“驢”款和鈐“驢書”印以及筆墨浮躁等一并考查,二圖實為后人作偽。但也有特殊情況,如汪子豆編《八大山人畫集》中《松石雙禽圖》軸,雖小鳥畫雙足并立棲止,但確系真跡,所以按個人筆法特點鑒定書畫真?zhèn)我惨獜膶嵺`出發(fā),靈活運用。
晚期:約69歲至80歲(1694~1705)之間,為八大藝術(shù)高峰期。這一時期的花鳥畫用筆含蓄內(nèi)斂,有從老辣之中歸真返璞之勢。所畫鷹、鳧、雞、鴨、八哥、鷺鷥等動物的眼睛眼珠頂在眼圈上角,翻著白眼,但已由“方”變“圓”;所畫小鳥雖仍一足著地,但已較多地富自然生態(tài)之趣;所署“八大山人”款中的“八”字變成兩點“”。總之,八大山人后期的花鳥畫,改變了以前細銳方勁的筆勢,風格漸趨樸茂雄健,構(gòu)圖趨向奇特、幽深,無不表現(xiàn)出凝重、靜穆的含蓄美和思想內(nèi)蘊,從而把花鳥畫發(fā)展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從傳世作品看,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后期最多,而偽作也多。
(二)山水畫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深受董其昌的影響,吸收了董氏藝術(shù)中清明秀麗的長處,而省去了董畫中過分強調(diào)筆墨修飾的偏向。此外,他還吸收了黃公望的渾厚、蕭散,倪瓚的天然、幽淡等優(yōu)點,變格創(chuàng)新,形成意境冷寂,寓意深邃,用筆簡括,于荒率中見圓潤之趣的獨特風格。按時代講,又有早、中、晚的變化。
早、中年,師法倪瓚的用筆,筆法簡練,意境荒疏冷寂,但傳世作品極少。代表作品有故宮藏署“驢”款《秋林獨釣圖》。此圖用筆方勁,但“方”中寓“圓”。
晚年,宗法董其昌而上溯黃公望,但師其意而略其跡。題材多畫平崗老屋,小山寒柯。畫樹干多為上下小,中間大的怪態(tài)。用筆簡括,于荒率中見圓潤之趣。代表作品有故宮藏《山水圖冊》等,此冊共十開,款“八大山人”,為八大山人77歲時融董其昌、黃公望之長的代表作。
三、八大山人的署款和畫押
書畫作者的名款和畫押是鑒定作品真?zhèn)蔚闹饕罁?jù)之一。署款又是偽手千方百計下功夫的地方。鑒定者必須銘記心中。根據(jù)傳世作品的署款,山人的名號很多,且有早、中、晚的變化:
(一)早年:從34歲至58歲(1659~1683)。據(jù)王方宇先生考證,此時又可分三期:
第一期:從順治十六年(1659)34歲到康熙十年(1671)46歲為傳綮前期。此時常用名號是傳綮和法堀。屢見名款是刃庵和雪個。廣道人、灌園長老及個衲這三個號只見于印章,鈐于34歲《傳綮寫生冊》內(nèi)。
第二期:從康熙十年(1671)46歲到康熙二十年(1681)56歲為傳綮后期,即個山款前期。此時“個山傳綮”名號連用,始見于辛亥(1671)《題畫詩軸》。法堀、刃庵和雪個不見署款。此后作于1677年《梅花冊》、《個山小像》皆有“個山”題款。
第三期:從康熙二十年(1681)56歲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58歲,即個山后期?!绑H”字的署款始自1681年5月作《山水軸》。此時名款有“驢屋”、“驢屋驢”、“人屋”、“個山”、“個山人”。
(二)中年:從康熙二十三年(1684)59歲到康熙三十三年(1694)69歲,此時八大山人的“八”字作“”。從59歲起到80歲,“傳綮”、“個山”、“驢”款基本不用(特殊情況除外)。
(三)晚年:從康熙三十四年(1695)70歲到康熙四十四年(1705)80歲時,“何園”款出現(xiàn),而八大山人的“八”字作“”形。此時其他名號均不用(鈐印除外)。山人中老年署款最后一個字還有“畫”與“寫”的區(qū)別,從傳世作品看,約60歲到70歲,款題“畫”字,70歲到80歲,款題“寫”字。
關(guān)于八大山人畫押,現(xiàn)在查清楚的有“個相如吃”、“三月十九日”、“忝區(qū)茲”(鷗鶿)等。
四、關(guān)于偽作
八大山人的偽作,傳世不少,但都不是同時代人所為,而是后人仿造。至于他的代筆畫,幾乎未見傳世。在眾多的贗品中,仔細對比,又有兩種情況,一種純系仿造,如清代“揚州片”仿石濤、八大的作品,近代“上海書畫作偽小集團”仿八大山人等的作品等。而造假最多的是近人張大千。另一種是畫蛇添足,真?zhèn)螀搿?/p>
(一)仿造。既不摹,也不臨,而是根據(jù)八大的筆法仿作,代表人物是張爰。他直接從研究八大書畫特點入手,信筆畫之。一般無粉本,使人很難找出破綻。其具體方法是先把搜集來的舊紙、舊絹、染上較淡的顏色,畫好之后先托裱起來,再用漂白粉或電鋼粉溶液洗滌,經(jīng)多次洗滌后再裝裱起來,然后刷上一層白芨水,使紙或絹面光潤。如果要把紙面做成裂紋,則托好后將其燒焦,或用熨斗將其燙焦,再用手來回卷,紙面就會出現(xiàn)裂紋。為了掩人耳目,有的還在紙絹上作出磨損和蟲蝕的痕跡。為幫助讀者了解張大千偽八大作品的真相,我們不妨選兩幅大千偽作八大山人的畫分析一下,看其奧妙到底何在。
第一幅,張大千偽八大山水圖軸
此圖絹本,墨筆,縱198.4厘米,橫55厘米,故宮博物院藏,約1956年前后買入。圖繪層巒疏林,荒野窠石。用筆俊俏、爽快,無一般摹本呆板之弊,并以人工手法作蟲蝕多處。初看很像八大山人畫,細看問題不少。本幅右上方畫“個相如吃”押,鈐“八大山人”印一方。畫幅左裱邊張大千題:“此雖寥寥數(shù)筆,故是董巨正宗,八面出枝,尤見嫡派,有清三百年,更鮮此者。山人筆畫不當與明季諸老并論,故當求之元季四家也,大千張爰?!毕骡j“張爰?!卑追?、“大千居士”朱方。此圖從書法運筆、署款、鈐印看,確是張大千真跡。在作偽史上,自己作偽,并用自己名義題跋,實屬罕見。故更能騙人。又現(xiàn)代著名畫家于非題記確真,但其鑒定意見“為山人至精之作”卻是錯誤的。故在書畫鑒定中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題跋,以免上當受騙。此圖之所以定為張大千偽八大山人畫其根據(jù)如下:
其一、從筆法看,此圖雖貌似八大,甚至達到“亂真”地步,但仔細分析,并非無懈可擊。八大山人的山水畫,筆簡意賅,其樹干上下小,中間大,于荒率中見圓潤之趣。此圖用筆俊俏而輕佻,與八大用筆不同。
其二,從署款看,“個相如吃”四字粗俗,故作姿態(tài),藝術(shù)水平也遠低于八大,顯然為后添。且其印色污濁、火氣十足,應為后人翻刻。
其三,八大山人書法,師法董其昌和歐陽詢,筆法圓潤秀勁,且多為中鋒。此題書風學近人曾熙、李瑞清,用筆秀逸,平中求險,結(jié)體扁平,完全是張大千的風格。故此圖是張大千偽八大山人畫無疑。
第二,張大千偽八大墨筆山水圖軸
此圖絹本,墨筆,縱198.7厘米,橫55.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約1956年前后吃進。圖繪荒山野嶺,枯木奇峰,構(gòu)圖簡潔,意境荒寂。畫中畫有“”(三月十九日)押,署“拾得”二字款,無印。畫幅上、下、左、右裱邊于非、張大千、黃賓虹、溥心畬四家題記確真。其中張大千題曰:“國破家亡未忍言,南昌故郡此王孫。無端哭笑知何意,筆端拈來先帝魂。八大山人往往畫花押為三月十九,故及之。爰”。此段張大千題記(真跡)與畫內(nèi)所署八大山人押“三月十九日”和款“拾得”的用筆完全一樣,說明畫內(nèi)山人之款、押為張大千一人所為,故偽無疑。考“三月十九日”,是崇禎吊死煤山(景山)的日子,寓有八大懷念故國之情。再從畫風看,雖確與八大山人十分相似,但仔細觀察,仍有區(qū)別。山人成熟期山水畫蕭疏淡泊,意境冷逸,運筆圓潤而內(nèi)含荒率。而此圖用筆俊俏、靈秀,完全是張大千的畫格。此圖由于作偽手段巧妙,曾騙過某些專家,直到最近幾 年才查清它的來龍去脈,其鑒定之難由此可知。
(二)添筆作偽
八大山人的畫,用筆簡練。他說:“余所畫山水圖,每每得少而足,更如東方生所云‘又何廉也”。(見《大風堂名跡》第三集)這里他所說的“少”就是對“筆簡意賅”而言,其內(nèi)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所畫景物和物象少,另一是塑造物象用筆少。在山人的作品中,往往一石、一樹、一花、一果、一魚、一雞,用筆寥寥可數(shù),甚至不著一筆,畫鳥一足著地,但卻給人以厚實、充滿、得趣之感。而一些偽手由于缺少這些學問,覺得筆簡不過癮,任意增添,以增收“潤格”。如四川省博物館藏有八大山人《山水圖》一軸,紙本、墨筆略染淺赭色,署“八大山人寫”五字款。該圖用筆較繁,松石畫法亦佳。其畫松根干細瘦,漸上粗肥,雖不符合樹態(tài)的規(guī)律,卻基本是八大畫樹干的特點。但坡石上兩只白鶴,雙足著地,且用筆細碎,與松石等極不協(xié)調(diào),令人生疑。后經(jīng)詢問、考查,方知為張大千之友劉紹侯加添。一件真跡變成了半真半假。又如北京榮寶齋藏《巖下游魚圖》,畫一尾魚游于懸?guī)r之下,魚的四周以淡墨勾畫、烘染,以示有水,而八大在畫魚、畫鴨的作品中,從不畫水紋,故此圖為作偽者“畫蛇添足”。凡此種種,令人啼笑皆非。
五、八大山人的印章
印章是鑒定書畫真?zhèn)蔚挠忠恢匾罁?jù),特別在沒有作者名款的情況下,更為重要。但后人可以利用前人留下的真印作偽,造成畫偽印真的混亂局面,因此不能僅憑印章來鑒定書畫,一定要與筆法、款識等綜合考查,才能處于不敗之地。八大山人的印章,據(jù)筆者不完全統(tǒng)計,共有90余方,其中有一部分是印文相同,而篆法、刀法、形狀、大小不同。如以在書畫中出現(xiàn)的先后次序來看,又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
早期:從34歲至58歲(1659~1683)。有雪衲、雪個、丁字、釋傳綮印(3方)、刃庵(4方)、鈍漢、凈土人、枯佛巢、綮之印、燈社、書窗、嫩拙、法堀、耕番(2方)、白云自誤、土木形骸、蕭疏淡遠、墨枳、一笑而已、懷古堂、西江弋陽王孫、個山(4方)、掣顛、燈社綮衲、禊堂、驢(5方)、口如扁擔、技止此耳、字日年、上八大山、畫翁、六六洞天、驢書、驢屋人屋、浪得名耳、一字年、夫閑、人屋、篇軒、二九一十八生等。
中期:從59歲至69歲(1684~1694)。有八大山人(11方)、白畫、八還、壬癸、畫渚、可得神仙、個相如吃、山、學學半、黃竹園(2方)、涉事、苴、在芙(2方)、在芙山房、艾、忝區(qū)茲、遙屬(2方),苴等。
晚期:從70歲至80歲(1695~1705)。有何園(2方)、拾得、真賞、八大山人(屐形印)、十得等。
八大山人不光印章多,而且含意深邃,很難理解,但這些印章卻是研究八大生平、藝術(shù)思想的重要史料。比如“釋傳綮”是說他是僧人,法號傳綮?!盁羯纭笔钦f他曾主管該社?!案笔撬[居過的地方?!俺割崱保钦f他曾有癲癇病而望好轉(zhuǎn)之意?!鞍舜笊饺恕庇。跁嬜髌分锈j用次數(shù)最多,“八大”二字,來源于《八大人覺經(jīng)》,其意謂“四方四隅,皆我為大,而無大于我也”?!凹贾勾硕痹ⅰ扒H技窮”之意,以自謙?!皞€山”,表示他原是明王孫中的一個。“八還”即隱寓還我河山之意。“忝區(qū)茲”,即鷗鶿,是說他入清為僧后不能像白鷗鸕鶿一樣自由飛翔,成為籠中之鳥。“何園”,齋名印,這是他晚年常用的一方印,據(jù)段注《說文》記載:“何、欲為荷?!卑舜笊饺藧酆伞嫼?、詠荷、隱于荷園,刻用此印,以示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潔情操?!翱傻蒙裣伞?,神仙是道家稱謂,意即愿得道成仙,是他道家思想的表現(xiàn)?!?”,花?、?,有兩種,一種為無邊框,一種有邊框,形如木屐,相傳此印表示他是拖木屐,不愿親踏清王朝統(tǒng)治下的土地,以示反抗?!岸乓皇松保且环N感嘆語,即是說他已”活到四十八歲了”。
此外印章還有真?zhèn)蔚膯栴}。八大的真印都具有設(shè)色鮮艷,結(jié)體嚴謹,刻畫挺勁,古樸渾厚,豐茂寬綽的格調(diào)。而偽印大都印色污濁、火爆,印文軟弱無力,藝術(shù)水平低下。
六、作偽人
書畫作偽是一股暗流,鑒定者很難了解他們的生平足跡,這就給我們的鑒定和考證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追蹤作偽人的辦法不外乎兩點:其一,作社會調(diào)查。任何人作丑事,不可能做得天衣無縫,不漏絲毫馬腳。其二,用對比分析法。即把偽手的真跡與他偽他人的畫對照,從中找出相似與不似之處。偽八大山人畫的假手就是這樣弄出來的?,F(xiàn)已查清的有兩人:
其一,劉紹侯,生卒不詳,張大千好友。傳說他善臨山水、人物和花鳥,尤善裝裱古書畫,其技術(shù)水平超越同輩。張先生購藏的古書畫,以及仿古之作,多經(jīng)劉氏之手裝潢。他又能利用揭裱古書畫剩下來的舊紙絹,以繪畫照片或較好的出版物為粉本,進行摹、臨,或利用舊物重新添裝,做成宋元小幅假畫出售,以牟取私利。而他作八大山人假畫的主要方法是利用舊畫“加添”,造成真?zhèn)位蛐屡f雜糅的作品,以牟取暴利。其辨別之法,首先看所添之筆,新者墨色大都浮于紙絹上,或不符合原作者用筆的規(guī)律;其次他的偽作,多為絹本,紙本較少;其三,與真跡仔細對照,問題便不難看出。
其二,張大千。作為一代大師,早已為眾所熟知,這里不再贅述其生平。他偽作八大、石濤的畫是在年青時代。作偽時間約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從傳世作品看,偽作最多的時期:一是1930年,32歲左右;二是1932年,34歲左右;三是1934年,36歲左右。這一時期由于受錢財?shù)尿?qū)使,作了不少八大山人和石濤的偽作。這些贗品,絕大多數(shù)是紙本,舊裱工。從紙的形狀看,早期折疊、皺紋少,中后期折卷,皺紋多。這些痕跡從正面看,不明顯,但從背面用陽光一照,則看得比較清楚。
書畫鑒定是一門新的難度大的學問,鑒定者除要掌握上述的規(guī)律外,還要多看實物,紙上談兵是難免要上當受騙的。
注:
①見《藝苑掇英》第19期第9頁刊印。
②見汪子豆編《八大山人書畫集》第一集。
③此印有不同釋文:(一)“八大山人”、(二)“個山”、(三)“一山人”、(四)“一仙”。責編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