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群
趙某一年前曾患過較輕的腦梗塞,經治療后已基本恢復正常。但最近經常出現頭昏、頭痛、耳鳴、失眠等癥狀,醫(yī)生說是腦梗塞后遺癥,可服用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的藥物。趙某買了進口藥氟桂嗪(西比靈),按說明每晚服10毫克,數日后癥狀有所改善,又繼續(xù)服用。1個月后,家人發(fā)現趙某神情呆滯、動作緩慢,但與之交談仍對答如流,故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又過了2周,趙某突感走路困難,只能小步疾行,邁不開大步。雙手也不自主地震顫、坐臥不寧。聽鄰居說這好像是震顫麻痹(帕金森病)的癥狀,家人便又給患者服左旋多巴。服藥l周病情并未見好轉,不得不去醫(yī)院就診。神經科的一位教授經多方面檢查,認為患者并非是震顫麻痹。正在犯難之際,教授突然問其家人,趙某除服用左旋多巴外還用過什么藥。家人告知,由于腦梗塞后遺癥,正服用氟桂嗪。教授緊皺雙眉忽然展開,笑著對家人說:“這病有法治了!”他隨手寫了一張?zhí)幏?,囑其家人不必去藥房取藥,回家后按處方內容處理就可以了。家人急不可待地打開處方一看,只見上面寫著7個大字“立即停用氟桂嗪”。
遵照醫(yī)囑停用氟桂嗪后半個月,趙某的癥狀逐漸緩解,直至消失。家人感激之余,與趙某一起去面謝教授。當時,恰有一位女性患者因服抗憂郁藥而引起類似的癥狀。借此機會,教授就用藥引起的類似震顫麻痹的問題,作了如下解釋。
時下,藥物種類之多,應用之廣,令人眼花繚亂。藥物雖然有治病的功能,但也有引起副作用的可能。由藥物引起的類似震顫麻痹的癥狀,稱為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發(fā)生的原因是某些藥物阻斷了腦內多巴胺受體,從而導致一系列類似震顫麻痹的癥狀。
區(qū)別震顫麻痹和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比較困難。一般說,后者進展較快,走路障礙明顯,用抗震顫麻痹藥多無效,血液、腦脊液、腦電圖以及CT等檢查均無特征性變化。但由抗癌藥和抗真菌藥引起嚴重病例,通過CT或MR(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可發(fā)現腦白質有廣泛病變。此綜合征常需待到停用某種藥物后癥狀改善或消失,才能做出確切的診斷。
可誘發(fā)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的藥物較多,已有報道的主要有:氟哌醇、螺環(huán)哌丁苯、硫瞇哌酮、氯丙嗪、氟奮乃靜、三氟拉嗪、泰必利等抗精神病藥;氟桂嗪、腦益嗪等腦循環(huán)改善藥;止吐靈及三環(huán)衍生物類、抗憂郁藥;胃復安(滅吐靈)、西沙必利、多潘立酮(嗎丁啉)、三甲丁酯等胃動力藥或解痙藥;利血平等耗損多巴胺藥;二性霉素B等抗真菌藥;安搏律定等抗心律失常藥;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卡莫氟、哺氟啶等抗癌藥。
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預后良好。只要準確判斷,及時停用正在使用中的上述藥物,數周內即可改善癥狀,數月內即可痊愈。如系抗癌藥引起的震顫麻痹綜合征,腦內有可能存在不可逆的病理變化,停藥后仍可發(fā)生遷延性意識障礙、癡呆、肌肉僵直以及運動功能障礙等殘余癥狀。藥源性震顫麻痹綜合征,原則上不使用抗震顫麻痹藥物治療,只要停用原因藥物即可恢復正常。如癥狀在停藥后數月仍不見改善,可試用多巴胺受體瀨動劑(如金剛胺)或抗膽堿藥(安坦等)。
(編輯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