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非
《道藏輯要·壁集六》中有一部異常奇特的丹經(jīng),名為《天仙金丹心法》(簡稱《心法》),又稱《八祖金丹心法》和《大羅金丹心法》。獨創(chuàng)之處就是全書約有一半文字是秘文。
秘文都是二十個字一行,組成大小不同的方形體;除文字外,還有一些符號和代字。按多種不同的規(guī)律錯雜排列,真成為令人不可思議的“天書”了!
1990年8月,中華當局將《心法》列為《道教典籍選刊》初版問世,1997年10月第三次印刷。書中的秘文全部破譯,并詳注破譯說明。所以《心法》的廬山真面目終于昭然若揭了。
閔智亭、李養(yǎng)正兩先生在《心法》的序中說:“為清嘉慶十八年(1813)至二十年(1815)間全真道士柳守元托‘八仙而作”,“系全真北宗主性命雙修之內(nèi)丹功法。由于出現(xiàn)于清嘉慶年間,故不見于明《正統(tǒng)道藏》亦不見于清初鏤刊之《道藏輯要》。迨到光緒年間重刊《道藏輯要》,始見收入。此書出,但較以前之丹經(jīng),則較具體詳盡,對于丹功之理論、方法、步驟均有論述”。
所謂“六耳不傳,三口不言”的道家丹功口訣,古來都是口傳心授,不直書文字的?!吨芤讌⑼酢氛f:要“深藏守、莫傳文”。但是“結(jié)舌欲不語,絕道獲罪誅。寫情著竹帛,又恐泄天符”。只能用文字“略述其紀綱,枝葉見扶疏”。所以歷代道家都用托名、隱語的廣譬曲喻之法來編寫丹經(jīng)。使讀者難以領悟和明達丹功口訣的真諦。
《心法》獨出心裁,用秘文之法解決了口訣難題。自序中說:“故心法之傳,以公道付諸天下,傳道而機不盡泄,以待有心者自悟”(呂洞賓)。弁言中說:“《大易》藏其蘊,五千文字孕其精,而《心法》一編則顯其微而闡其幽,獨泄古今神圣未傳之秘”(張道陵)。“金丹真諦古難尋,《心法》無多值萬金”(鐘離權(quán))。
現(xiàn)選登《心法》“第七安爐”章的“真假”秘文如下:請讀者鑒賞!
○茫天:摹然月終為鼎半是真滅器輪假不但伸凈著定分泥萬○無○光人經(jīng)法一從塵色返我權(quán)自法中妙大空照生屈來好路形神海○便還未歸
秘文破譯
天然鼎器凈無塵,大海茫茫月半輪。著色空摹終是假,定光返照便為真。不分人我生還滅,但泥經(jīng)權(quán)屈未伸。萬法自來歸一法,好從中路妙形神。
破譯說明
此段中的“○”無字。文字順序號如下:
秘文中的論述,有些方面與其他丹經(jīng)不同,也與當前氣功界對道家丹功的某些論述有所差異,值得重視和探討。
在浩如煙海的丹經(jīng)中,這部獨一無二的《心法》,的確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對于道家養(yǎng)生學(丹功)的愛好者和探研者來說,應將《心法》視為必讀之書,從中必將得到新的啟示和領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在新的世紀中,《心法》定能造福于人寰的健康和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