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霖
浙江古城紹興,古稱越州、會稽、山陰,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更是首屈一指的酒文化名城。世界上三大古酒——啤酒、葡萄酒、黃酒,惟獨黃酒源于中國,且無出其右,世界獨步。中國黃酒產(chǎn)地較廣,品種較多,然而被國內(nèi)釀酒界公認的,能代表中國黃酒總體特色的,則首推紹興酒。紹興酒以糯米為原料,是由最初的米酒逐漸演變成為今天以“元紅”、“加飯”為代表的獨特品種。
據(jù)文物考古工作者考證,大約在四五千年前河姆渡和浪諸文化時期,紹興一帶已開始釀酒,有確切文字記載的則可追溯到2,4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踐被吳國擊敗,為了復(fù)仇,他臥薪嘗膽,發(fā)憤圖強,鼓勵百姓增丁增產(chǎn)。據(jù)《國語·越語》載:“生大夫(男孩),二壺酒,一犬;生女子,二壺酒,一豚?!卑丫谱鳛樯鷥河莫勂贰3蓵诠?39年的《呂氏春秋·順民篇》記載,越王勾踐出師伐吳時,父老們向他獻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游,與老百姓一起迎流共飲,于是士卒感奮,勇氣百倍,歷史上稱為“簞醪勞師”。南宋嘉泰《會稽志》載,這條河就是現(xiàn)在紹興市南的投醪河。所謂“醪”是一種帶糟的濁酒,也就是當(dāng)時普遍飲用的米酒。
魏晉之際,紹興一帶釀酒之風(fēng)大盛,會稽是當(dāng)時大郡,名士云集,往往縱酒佯狂,生發(fā)出不少千載傳誦的風(fēng)流韻事。永和九年(公元后353年)三月初三,書圣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名士在會稽山陰蘭亭舉行“曲水流觴”的修契盛會,乘著酒興寫下了千古書法絕品《蘭亭集序》,可以說是紹興史上熠熠生輝的一頁。晉代嵇含在他所著的《南方草木狀》中第一次提到了“女酒”:“南人有女?dāng)?shù)歲,即大釀酒,既漉,候冬陂池水竭時,置酒罌中,密固其上,瘞陂中,至春潴水滿,亦不復(fù)發(fā)矣。女將嫁,乃發(fā)陂取酒,以供賀客,謂之女酒,其味絕美?!贝恕芭啤奔春髞砺曌u鵲起的“花雕酒”。紹興酒因有越陳越香,越陳味越醇的特征,故又稱為“老酒”。
到南北朝時,紹興酒已由越王勾踐時的“濁醪”演變成為“山陰甜酒”。
在唐朝,許多著名詩人如賀知章、李白、白居易、元稹、張喬等,都和紹興酒有過不解之緣,寫下了許多贊美紹興酒的篇章?!熬浦邪讼伞敝椎馁R知章,晚年從京城回到故鄉(xiāng),寓居“鑒湖一曲”,飲酒作詩自娛。李白曾專程來訪,可惜賀已作古。在遺憾之余李白帶回一船賀知章的家鄉(xiāng)酒并留下一首《重憶》:“欲向江東去,定將誰舉杯?稽山元賀老,卻棹酒船回”。張喬在《越中贈別》一詩中有:“東越相逢幾醉眠,滿樓明月鏡湖邊”之美句。
紹興酒到宋代才真正定名。南宋初年,宋高宗趙構(gòu)南逃越州并于公元1131年改年號為紹興元年。紹興之名由此而來。紹興作為南宋的臨時國都,一時成了南方政治中心。由于宋代把酒稅作為財政的主要來源之一,故提倡釀酒與飲酒,紹興酒業(yè)更因此興盛,用各種名字命名的酒名也在這一時期大量出現(xiàn),如“竹葉青”、“璃露酒”、“蓬萊春”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宋時的紹興酒已開始大量進貢,為君臣們所享用。
明清時期,紹興酒發(fā)展到新的高峰,不僅花色品種繁多,如:薏苡酒、地黃酒、豆酒、鯽魚酒、狀元紅、加飯酒等,而且質(zhì)地上乘,確立了中國黃酒之冠的地位。明萬歷《紹興府志》載:“府城釀?wù)呱醵?,而豆酒特佳,東師盛行,近省地每多用之?!碧貏e是釀酒大作坊的大量建立,使紹興酒初步形成了一種規(guī)模生產(chǎn)。光緒初期,各釀坊向官方報捐的最高額達18萬缸,農(nóng)民家釀約6萬缸,折合成品酒約75萬噸,這個數(shù)相當(dāng)于1988年紹興市黃酒的總產(chǎn)量。
由于紹興酒釀造精良,營養(yǎng)豐富,受到人們普遍歡迎和愛好,因此屢獲榮譽。宣統(tǒng)二年(1910年),在第一次南洋勸業(yè)會上,紹興酒獲得由清政府頒發(fā)的“特等金牌”;1915年紹興酒獲國際“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牌獎;1929年在杭湖舉行的“西湖博覽會”上獲金牌獎;1936年在“浙贛特產(chǎn)展覽會”上又獲金牌獎。一次次獲獎使紹興酒名聲大震,飲譽海內(nèi)外。
解放后,紹興酒的釀制技術(shù)精益求精,酒的質(zhì)量躍上新的臺階。目前紹興酒已發(fā)展到4大類、200余個品種。其中最為著名的傳統(tǒng)品種就是元紅、加飯、善釀、香雪4種。建國50多年來,紹興酒多次在國際、國內(nèi)評比中榮獲金獎。1952年在全國第一屆評酒會上,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之一。1988年,我國禮賓改革時,國務(wù)院禮賓司正式將紹興酒定為國宴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