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藥——感冒通
【藥品名稱】感冒通片。
【藥理作用】此藥含雙氯滅痛和撲爾敏。前者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作用;后者有抗過敏作用和輕微的鎮(zhèn)靜作用。
【副作用】可出現(xiàn)胃不適、燒灼感、反酸、食欲不振、惡心、頭痛、眩暈、嗜睡、興奮、疲勞、心悸、痰液粘稠等不良反應。
【適應癥】用于感冒引起的頭痛、發(fā)熱、咽痛等。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
【禁忌癥】孕婦、哺乳期婦女、新生兒、早產(chǎn)兒不宜用。
【注意事項】對阿司匹林、麻黃堿、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間羥異丙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碘過敏者不宜用。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貯藏】密閉保存。
【備注】有效期2年。
治哮喘藥——喘舒
【藥品名稱】喘舒、丁氯喘、氯丁喘安、叔丁氯喘通。
【藥理作用】對支氣管平滑肌有強而持久的擴張作用。除平喘作用外,還有較強的抗過敏作用和一定的止咳、祛痰作用??诜蠹s1小時發(fā)揮最大作用,維持作用約7小時。
【副作用】偶有心悸、手指震顫、頭暈、惡心、胃部不適。
【適應癥】主要用于防治支氣管哮喘、哮喘型支氣管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0.5~2毫克。
【禁忌癥】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壓、甲亢、糖尿病患者不宜服。
【注意事項】與腎上腺素、異丙腎上腺素合用易導致心律失常,應避免合用。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貯藏】密閉,避光保存。
【備注】此藥由日本開發(fā)。我國于1994年生產(chǎn)。
治慢性肝炎藥——聯(lián)苯雙酯
【藥品名稱】聯(lián)苯雙酯。
【藥理作用】對肝損傷有保護作用,可降低血清轉氨酶。
【副作用】少數(shù)人可出現(xiàn)口干、輕度惡心、胃部不適、皮疹,一般不影響治療。
【適應癥】主要用于慢性遷延慢、慢性活動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出現(xiàn)轉氨酶升高者。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25毫克。必要時可增至每日150毫克,連服3個月。轉氨酶降至正常后改為每日2次,每次25毫克。
【禁忌癥】暫無。
【注意事項】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貯藏】密閉,避光保存。
【備注】此藥由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首先合成,于1994年上市。
鎮(zhèn)咳藥——右美沙芬
【藥品名稱】右美沙芬、美沙芬、普西蘭、右甲嗎喃。
【藥理作用】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產(chǎn)生鎮(zhèn)咳作用。其鎮(zhèn)咳效果與可待因相仿或稍強,作用快且安全。
【副作用】偶見輕度口干、頭暈、噯氣、惡心、便秘,停藥后可消失;過量可引起興奮、精神混亂和呼吸抑制。
【適應癥】各種原因引起的干咳或剌激性干咳。
【用法與用量】口服:成人每日3次,每次30毫克。
【禁忌癥】有精神病者禁用,痰多者和孕婦慎用。
【注意事項】對因感染引起的咳嗽,應配合使用抗生素。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貯藏】密閉,避光保存。
【備注】有效期2年。長期服用無成癮性和耐受性,治療劑量不會引起呼吸抑制。
治胃十二指腸潰瘍、胃炎藥——胃必治
【藥品名稱】胃必治、胃鉍治、復方鋁酸鉍。
【藥理作用】本品中的鋁酸鉍,可在潰瘍表面形成鉍鈦復物保護膜,促進粘膜再生,加速潰瘍的自然愈合;復方中的其它成分可調節(jié)胃酸,消除胃脹氣和便秘,增強胃及十二指腸粘膜屏障。
【副作用】偶有惡心、腹瀉,停藥后可自行消失。
【適應癥】主要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胃酸過多、消化不良、胃灼熱、胃痙攣等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日3次,每次1~2片,將藥片壓碎于飯后服用,連服2~3個月后改為維持量,每天1~2片,再連服2~3個月。
【禁忌癥】暫無。
【注意事項】服藥期間宜少吃含酒精的飲料、煎炸食品、咖啡;如胃酸不足,由醫(yī)生決定是否加服助消化藥;服藥不可間斷,直至完成1個療程,病愈后應再服1個療程。
【貯藏】密閉,避光保存。
【備注】服此藥出現(xiàn)大便變黑屬正?,F(xiàn)象。
降壓藥——心腦靈
【藥品名稱】心腦靈。
【藥理作用】具有興奮神經(jīng)和運動中樞的作用,改善精神狀態(tài),提高人體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增加冠脈血流量,降低血壓,并緩解高血壓引起的頭、背疼痛和眩暈癥狀。
【副作用】可出現(xiàn)惡心、嘔吐,偶見心率加快。
【適應癥】原發(fā)性高血壓、心肌梗死、心絞痛、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腦血管硬化、精神抑郁和老年性衰老癥。
【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日2~3次,每次5~10毫克。
【禁忌癥】暫無。
【注意事項】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
【貯藏】密閉,避光,在陰涼處保存。
【備注】此藥由德國開發(fā),1989年取得我國進口許可證。主要含大蒜、白頭翁、大黃等植物藥提取物。
抗瘙癢藥——優(yōu)力膚
【藥品名稱】優(yōu)力膚、優(yōu)樂膚、克羅米通。
【藥理作用】具有止癢、殺疥蟲、殺菌作用。
【副作用】偶見過敏反應。
【適應癥】主要用于自發(fā)性瘙癢,外陰、肛門瘙癢癥,因過敏、黃疸、糖尿病引起的瘙癢和疥瘡、昆蟲叮咬等。
【用法與用量】外用。用乳膏或洗劑,每日若干次,連用數(shù)日后洗澡,清除藥物。
【禁忌癥】暫無。
【注意事項】皮膚急性炎癥和有滲出的部位不能用。須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貯藏】密閉,避光,在陰涼干燥處保存。
【備注】此藥不污染衣物,且可用于4~5歲以上的兒童。中國醫(yī)科院用此藥治療疥瘡363例,治愈270例,顯效60例,有效22例,無效11例。另有報告用此藥治療瘙癢癥297例,有效277例。
避孕藥——復方庚炔諾酮
【藥品名稱】復方庚炔諾酮。
【藥理作用】能抑制排卵,并使子宮內(nèi)膜分泌衰竭,對子宮頸粘液分泌也有抑制作用,阻礙精子的穿透,影響其活力與壽命,達到避孕的效果。
【副作用】極少數(shù)使用者可出現(xiàn)月經(jīng)改變,如周期縮短、經(jīng)量減少、不規(guī)則出血及閉經(jīng);偶有惡心、頭暈、乳脹等,一般均較輕微,不需處理。
【適應癥】用于健康育齡婦女避孕,尤其適于不愿持續(xù)服避孕藥的婦女及宮內(nèi)節(jié)育器脫落者。
【用法與用量】肌肉注射,每月1次。首次給藥時,可于月經(jīng)來潮后第5天同時注射2毫升;從第2個月起,均在月經(jīng)第10~12天注射1毫升。
【禁忌癥】急、慢性肝炎,腎炎,高血壓,血栓病,糖尿病,有偏頭痛的哺乳婦女,妊娠瘙癢癥及乳房腫塊者禁用。
【注意事項】必須按時作肌肉深部注射,并將藥液排盡。
【貯藏】密閉,避光,在陰涼干燥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