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乙
從尼泊爾回來,夢里都有那雙巨大的眼睛:沒有感情的、洞察一切的、可以依靠的、也可以讓你驚懼的那雙眼睛。在加德滿都谷地里最高的那座斯瓦亞姆布納特佛塔上,這對巨大的佛眼體察著所有見過它或者想著它的生靈。
這是一個神比人多、廟比屋多、節(jié)日比平常日子多的國家,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以印度教為國教的國家,但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薩滿教……都在這里有一席之地,它們互相融合,不分你我。
尼泊爾人溫和得像一片水,世界上仿佛沒有什么事情可以讓他們著急發(fā)怒,即使麥子熟在地里等著收割,他們也還會坐在檐下閑談,一直到迫不得已的時候……
眼前的景物讓我恍如走進了50年代的中國,或者更早,中世紀的歐洲。
在凹凸不平的街道上徐徐走過頭上插滿鮮花的老人,穿著紅色紗麗的女孩子背著更小的孩子站在門廊下面,兩個鄉(xiāng)下來的姑娘穿著鑲黑邊的紅色紗麗走進路邊的寺廟里,手里托著祭祀用的谷物和染料,賣水果的小販把黃色的芒果和白色的椰肉切開了裝在托盤里,放在用自行車馱著的筐子上面,街道兩側樓房上雕刻精美的窗口里會時不時地出現(xiàn)一張悠然自得的臉。
尼泊爾人就是這么閑散和不著急。
導游帶著我們在一條街道上走著,當我們拐進一個小巷的時候,出現(xiàn)在我面前的竟然是被稱為“世界藏傳佛教中心”的博德納特佛塔!這座巨型白塔有點像北京北海公園里的白塔,其實后者就是由尼泊爾工匠設計建造的。眼前這座塔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塔之一,白色渾圓的塔身在陽光下有些耀眼。塔基一圈裝著轉經(jīng)桶,人們成群結隊地走過去,轉經(jīng)桶嘩啦啦地響著。
佛塔是可以登上去的,白色的塔身前面晃動著五顏六色的人影,同樣是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從塔頂拉向四面八方。一位枯瘦的印度教苦行僧也坐在塔上,引起了許多人的圍觀。正當我望著白塔金頂上的一對佛眼出神的時候,一陣鼓聲和鐃鈸聲闖了進來,三四個演奏樂器的人擁著一個打扮得有些像鬼的人正在飛快地繞著佛塔走,他們有點沖淡了圣地的莊嚴,然而周圍的人們似乎并不在意他們的到來,“這些人是薩滿教的(一種古老的宗教),可能是有人請他們作法事了?!睂в螌ξ医忉屨f。
下午到達與加德滿都一河之隔的帕坦時,小雨也淅淅瀝瀝地下來了。這個谷地中最古老的城市被稱為“手工藝之都”,紅磚砌成的房屋和路面在雨水中愈發(fā)艷麗了。杜巴廣場是谷地里的7個世界文化遺產(chǎn)之一,婦女和孩子們安靜地坐在廣場上各個建筑的臺階上。面對我們的相機和好奇的眼睛,他們往往會微笑著搖搖頭,這是尼泊爾人表達贊許的一個動作。在帕坦,每一條小街的兩側都是挨挨擠擠的手工藝品小店,每家店鋪的后面,就是制造工藝品的作坊。尼瓦人是世界上最好的工匠,他們制造的手工藝品常遠銷到中國的西藏和香港、東南亞、歐美等地方。西藏寺廟里的法器幾乎全是從尼泊爾進口的。
巴德崗位于加德滿都東北邊,這兩座城市與帕坦一起是加德滿都谷地里的三個主要城市,在18世紀以前,這三個城市分別是三個爭吵不休的小國。所以我們今天能在三個城市中分別見到名為“杜巴”的廣場。這三個廣場原本都是國王的皇宮所在地,其中林立著雕刻精美的宮殿和寺廟,三個杜巴廣場上的建筑風格和布局幾乎一模一樣,而且它們都被評為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今天我們趕到巴德崗的杜巴廣場,是為了參加尼泊爾著名的“圣牛節(jié)”。
才過8點鐘,就有鼓樂聲傳來,漸行漸近的是一隊排列得亂糟糟的人。隊伍的最前面是一個用竹桿搭起的架子,架子上裹著白布,白布上掛著大黑天神的照片、一個男人的照片和一面鏡子,架子由4個男人抬著,跟在后面的婦女、老人和孩子們隨著樂聲歡快地跳著舞。路邊的人有時伸手往架子前面掛著的袋子里裝進花瓣或是餅干之類的東西,隊伍里的人也不斷地向路邊散發(fā)同樣的東西。有的隊伍里甚至帶上了錄音機和擴音器,一個歌手不停地高聲唱歌,同時吸引了一大群人跟著隊伍走。廣場上的人越來越多,熱鬧非凡,由孩子們組成的棍子舞蹈隊也出現(xiàn)了,每個孩子拿著兩根短木棍,隨著鼓點跳著歡快的舞。中午時分,廣場上變成了歡樂的海洋!而接下來我們在巴格馬蒂河畔看到的火葬場面卻令人驚心動魄。
穿過加德滿都市的巴格馬蒂河由于最終要注入印度的恒河,所以尼泊爾人稱之為“小恒河”。他們以為,人死后如果在小恒河畔的印度教最神秘的廟宇帕蘇帕提寺里被超度,然后再在小恒河畔的火葬臺火化,骨灰再被灑入小恒河的話,那么他就是最幸福的人了。
所以我在火葬臺旁沒有看到哭泣的人,這里只是很安靜,人們似乎在平靜地處理一件十分普通的事情。我走近了那排火葬臺,有的臺子上正燃著熊熊大火,有的臺子剛燒完一個尸體,正在清洗臺面,還有的臺子正在搭木頭,準備焚燒下一個尸體。沒人阻止我接近他們,他們允許我參觀葬禮的每一個細節(jié),尼泊爾人的隨和同樣令人驚訝!
尼泊爾沒有火車,只有汽車和小飛機。所以我們要從加德滿都趕到尼泊爾北部的旅游城市博克拉就選擇了小飛機。
1個小時的飛行快要結束的時候,我看到了飛機下面綠茵茵的山坡和山間白色的小瀑布。博克拉雖然位于喜馬拉雅山的褶皺里,但是它的海拔卻只有884米,所以它的氣候是非常溫和的,尤其是在秋天和冬天。但是當雨季時,這里的濕度卻大得令人不舒服。
走進博克拉,如同走進了迪斯尼童話里的世界。靜謐的雪山鎖住了天邊,盛大的菩提樹站在路中間,鱗次櫛比的小酒吧里傳出“酷斃”了的音樂,酒吧里的菜單上提供著世界各地的美食,鮮花和綠草嬌艷欲滴,旅店里的房間干凈極了,每一個細節(jié)都被巧妙地關照過,房間的大門正對著的就是灑滿陽光的花園……
博克拉是喜馬拉雅山脈里許多徒步路線的起點。這里雖然有30多年的開發(fā)史,卻絲毫看不到現(xiàn)代化侵擾過的痕跡,田野和山鄉(xiāng)野趣盎然,一草一木都生長在它們自然出生的地方,這里的空氣仿佛是世界上最純凈的。唯一能使你發(fā)覺你其實是被“設計”之中的,也許只有路邊偶爾出現(xiàn)的木牌子,上面用英文寫著你所在的位置離下一個“Tea House”(路邊吃飯和住宿的小旅店)還有多長時間的路程。有的時候,牌子上還會告訴你這里離山下的汽車站還有多遠,或者給你講一個這里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和徒步有關的著名事件,等等。這時候,在深山里行走多時的你會突然感到來自人間的關懷,你的心里會油然升起一種感激之情。
我們住在魚尾峰對面的Tea House里,屋子的窗戶和門全都正對著博克拉地區(qū)最美的山峰魚尾峰。
在尼泊爾就得學習尼泊爾人的生活方式,那是什么呢?首先要學的就是不能著急,尤其在這遠離塵囂的山里。你可以把平日里沒時間說的話全在這里說出來,因為廚師的精細活兒會把你的吃飯時間拉得很長很長,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一日三餐甚至可以連起來……
那天早晨,我是被鳥叫聲吵醒的。耳邊充斥著各種奇怪的鳥叫聲,有的婉轉動聽,有的則像鋸木頭的聲音。
時間還不到5點半,我想起約好要在6點鐘騎大象進森林。于是爬起來,在干凈極了的衛(wèi)生間里沖了一個熱水澡,穿好長衣長褲,把油燈擰滅,就出門了。
在這個原始的亞熱帶叢林里,所有動物真實地活在你的身邊!就在昨夜,一頭小犀牛站在我的窗外足足吃了2個小時的草。
“小姐早上好!”身穿迷彩服的管理人員友善地向我打招呼。示意我去取咖啡。同時告訴我:“那邊有一大群鹿!”
我飛快地跑到觀景臺上,那里站著好幾個管理員,他們全都對我笑著,輕聲說:“它們走過去了,昨夜就在這下面,有一大群,大概30只吧,你看那邊,還有幾只呢?!蔽翼樦麄兊氖种竿h處看,幾個微弱的淡黃色的影子停在那里,機警地朝這邊觀望著。
觀景臺的外面是一條很寬的河,一個月前這里發(fā)過洪水,從山里沖下來了許多巨大的樹根和樹桿,橫七豎八地躺在河床上,極目望去,觸目驚心!河對岸的叢林后面就是村莊和農田,奇特旺國家公園里的動物們常常會趁夜色潛進村子,糟蹋莊稼,襲擊家畜。
這里是亞洲最好的國家公園之一。從巴基斯坦的印度河一直到緬甸邊境一度曾是連綿不斷的森林和草地,如今僅剩最后幾片密林了,奇特旺就是其中之一,這里也是亞洲最大的森林地帶之一。這里經(jīng)常出沒的野生動物有大獨角犀牛、幾個品種的鹿、懶熊、豹、野豬、江豬、鱷魚、猴子、350多種鳥和孤傲的孟加拉虎。這里也是世界自然遺產(chǎn)之一。
亞洲象的背上放著一個穩(wěn)穩(wěn)當當?shù)淖?,馴象師坐在象頭上,坐架上可以背靠背坐三個人,坐架的欄桿上釘著大象的名字,翻譯過來都是很美的。
不論是騎象也好,還是乘吉普車也好,進森林找動物是需要運氣的,有的人進去了幾趟都沒看到犀牛,有的人只進去了一趟就把犀牛、鹿、猴子、甚至孟加拉虎全看到了,所以,不論你怎么聚精會神,怎么睜大眼睛,怎么努力去培養(yǎng)獵人般的機警,你的收獲都只能聽由上帝來決定。
在奇特旺和整個尼泊爾,我們從心里升起一種感激,一種對生命的贊嘆,和對生命的熱愛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