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磊 馬 韜
環(huán)保志愿者在云南調查野生蘭花被大面積挖掘并交易的情況。
云南蘭花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虛熱”境地。少數人的投機成功,是建立在大部分盲從犧牲者的基礎上的。
昆明市五華區(qū)的孫浩勇陷于狂熱已經很久。從2002年下半年至今,他越來越難以令人琢磨——忽而情緒高亢,忽而心境低落。
“這樣下去,他早晚要瘋掉?!?003年2月11日,孫的家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以前是個很開朗的人”。
命運被蘭花改變
促使他發(fā)生改變的,就是家里那幾盆被行家稱為“蓮瓣大雪素”的蘭花。
按照目前的市價,“蓮瓣大雪素”每苗的價格約在8000元左右,但孫的購買價是24000元/苗,因為他不懂行,他打算買的是目前市價60000元/苗左右的“金紅鼎”——很顯然,他被人騙了。
家里人對這個事實心知肚明,但都在刻意地瞞著孫浩勇——在他看來,他的蘭花遲早要升到100000元/苗,這樣他就可以買房和女友結婚。
市場并不會順應孫的心情。行家說,“大雪素”目前的價格已經有些高得離譜,今后只會降不會升。幾乎所有的蘭商都在拋售,除了孫浩勇。
從去年年中開始,云南蘭花行情突然走高,中高檔蘭花市價較前年同期暴漲數倍,至今仍居高不下。有專家指出,云南蘭花正在陷入前所未有的“虛熱”境地,一旦事態(tài)不能在短時期內得到控制,將極有可能蕩滌10余年積淀下來的行業(yè)元氣。
有消息稱,僅滇西南一個蘭花片區(qū),就沉淀了大約23億元的資金,且在持續(xù)增加中。而孫浩勇們的故事仍在蘭花市場天天上映,雖然版本不盡相同,但主人公的命運卻大同小異。
“一三六”定律
截至2002年底,云南蘭花產業(yè)僅家養(yǎng)一項即形成了大約100億至150億元的規(guī)模,而市面流通的蘭花價值更是難以估量。
在傳統行業(yè)定義里,蘭花的主要價值在于花色、儀態(tài)以及由此衍生的相關文化內涵上——而文化消費無法用很清晰的價值體系進行評估,更多的時候它需要依靠個人喜好和經濟支付能力,通過私下買賣體現其具體價值,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在國內消費市場上,蘭花一度被稱為“綠色股票”。如同股票市場,近年來,云南蘭花市場也出現了主力機構大舉進入、拉高市價的現象,僅以云南名種“藥草”為例(該品種云南共有30余苗),其價格已從2000年的3萬元/苗暴漲至目前的45萬元/苗。而其他的品種價格也出現了持續(xù)走高的行情。
“藥草”的價格變化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象:價格與價值的嚴重不符已成為目前蘭花市場的主流。而在其價格攀升間,部分蘭花大戶利用非正常手段進行炒作抬高市價的現象屢屢出現。
有業(yè)內人士蘭馨(化名)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主力機構抬高市價的手段主要有三種:一是制造虛假信息,二是爆炒單一品種,三是囤積高端產品,造成市場缺貨假相。據中國《新聞周刊》掌握的資料,虛假信息透露主要集中在中高檔如“大雪素”等品種上,通常采用的手法是利用天氣變化和外省供求信息正常變化,低價吸納進大批產品,而后利用各種虛假信息在本地市場中形成空前利好,然后放出手中產品,以求獲利。
爆炒單一品種則主要集中在部分特殊花色的品種上,通過幾個機構之間的關聯交易,使該品種的價格在短時期內暴漲,出手時價格已經攀升10倍以上──而后相關機構陸續(xù)出貨,使在高價位接手者被套牢。
蘭馨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僅在“蓮瓣晶龍紅梅”(目前市價18000元/苗,2000年底市價3500元/苗)一個品種上,主力機構從2002年下半年至今就獲利超過300萬元。
獲利更大的炒作方式則是集中在高端產品的囤積上,目前最搶手的品種為“藥草”和“劍湖菊”,這兩個品種在云南共有50余苗,單株市價均已超過30萬元/苗,漲幅較2000年底相比已超過10倍——該人士透露,雖然目前這兩個品種屬于最高端,但價格已經炒得明顯超過資深蘭商的心理承受價位。最為直接的例子是,這些品種的銷售對象均為外地蘭商,本土主力機構均為囤積居奇而已。
“大家心里都清楚,這就是一票買賣,成則上天堂,不成則傷痕累累?!碧m馨表示。
而在本地蘭花市場上,“一三六”定律已被廣泛認可,一成蘭商贏利,三成蘭商保本,六成蘭商虧本。據測算,蘭商用于“投資”蘭花的資金早已超過億元。
中國蘭花協會副會長、云南省蘭花協會理事長潘光華曾指出:對個別珍稀蘭花不要過分炒作,否則只會對進入蘭市不深的經營者和蘭花愛好者形成誤導。在他看來,時下的幾個高端品種不出門不上市,而是從室內到室內,就如同傳銷品一樣,只在幾個蘭商之間流動,與“黑市交易無異”。
“賭草”
僅從交易額和市場價來看,毫無疑問,蘭花市場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但有關蘭花虛熱的話題已開始在市場中廣為流傳。云南省國蘭總會副會長劉捷認為,在個體行為和私下交易盛行的情況下,他對本地蘭市并不十分看好,“產業(yè)定義先天不足?!?/p>
而更激烈的看法來自以買賣蘭花為主業(yè)的蘭花經營戶,他們更愿意用“賭博”這個詞來定義他們所從事的工作。在業(yè)內人士看來,從選苗到培育、分生到上市交易,蘭花產業(yè)鏈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像是賭博,一旦走眼,將會“死得很難看!”
由于蘭花的價值取決于開花時的樣子和花色以及整體形象,因而選擇蘭苗(業(yè)內稱之為“賭草”)的環(huán)節(jié)最為重要。又由于蘭花一旦開花,其形狀多已定型,價格很容易確定,因而資深蘭商選擇的出售時機大多在尚未開花的時候──尚未定型的蘭苗,因為其朦朧性出現了炒作空間,也正是這種朦朧性成為盲目投身蘭市人的慘痛經歷的肇始。
在一些資深蘭商看來,正是因為蘭花交易過程中的不確定性,促使“蘭花虛熱”具有相應的生存空間——沒有穩(wěn)定價格評估體系,沒有公開的市場交易規(guī)則,沒有適當的市場調控。
每一個產品在上市交易的環(huán)節(jié)內,都會不同程度地增加風險,部分蘭花的價格也在不停地走高——換手一次,就增加一次風險,直至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對于蘭商而言,最令他們狂熱投入的理由就是一些市場傳言——某某通過發(fā)現一株“名草”,一次就賺了多少錢,從此確立起江湖地位之類。講者兩眼發(fā)光,聽眾群情激動。
投機,投機,再投機。一位多次吃到苦頭但仍未有脫身之意的蘭商如此形容目前的市場。
最近,有一位蘭商持有的“劍湖菊”已被人用70萬元/苗的高價購走。而孫浩勇們卻仍然在做著他們虛無縹緲的夢。
美麗殺手?
“在滇西地區(qū),平均一天會發(fā)生7起蘭花的盜搶案?!痹颇鲜m總會副會長劉捷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如今的“蘭花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20多年前的中國君子蘭狂潮。今年51歲的青島人劉維,就是那場狂潮的受害者,他曾經請了病假去長春炒君子蘭。劉維在這場美麗的夢中,一共損失了三萬多元。在那時候,這對于工薪階層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
“居高的價格會帶動產業(yè)發(fā)展。但瘋炒過度必然出現風險,反過來又會影響蘭花產業(yè)?!敝袊m花協會秘書長何清正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了他的擔憂。
遠東國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少敏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珍稀的蘭花價高,是市場中自發(fā)形成的一種現象,物以稀為貴。但目前的炒作已經和股票市場沒什么區(qū)別,里面就是有資金,參與者既不是蘭花愛好者也不是為了像我們公司一樣買回來當種苗。
“日本和臺灣地區(qū)的蘭花也很熱,但經濟實力遠不如前者的中國大陸,一些珍稀品種的價格甚至超過了前者,這可以看作是炒作嚴重的一種明證。”陳說。
“投機并不是一件壞事,適度的投機會對經濟增長有好處。但如果有少數人利用某種手段,以短時間內劇烈變動的扭曲價格,從心理層面來影響大眾,讓大眾加入到投機活動中,那將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碧靹t經濟研究所理事長茅于軾說。
“在中國,什么都炒過,這和中國人的教育水平低、知識匱乏、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有很大的關系。”茅于軾說。
炒作鼓聲停下的時候,手里還拿著花的那部分人,必然會為整個后果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