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推出一項新舉措:提解刑事被告人到法院接受審判過程中給他們戴上“頭套”,旨在保護尚未受到法院最終有罪判決的犯罪嫌疑人的隱私權(quán)。
嫌疑人在未經(jīng)法院作出有罪判決之前,享有隱私權(quán)和人格尊嚴權(quán),自然有權(quán)決定是否把自己展現(xiàn)在公眾面前,對于那些不愿意拋頭露面的人,社會應當尊重他的意愿,但這種保護是有限制性的,比如公眾場所,比如犯罪嫌疑人在被審判的法庭上。給嫌疑人戴“頭套”保護的只是從警車到庭審的一段時間。
嫌疑人并不是犯人,應當像普通人一樣堂堂正正地走向法庭,接受法律的公正審判。從深層次看,戴“頭套”是對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有罪推定觀念的妥協(xié),是對嫌疑人身份的歧視。
報道稱給嫌疑人戴“頭套”是向國際慣例靠攏的方式,且不說世界上僅有歐美少數(shù)國家實施,中國的刑事訴訟模式也與英美法系有所不同,押送的過程很難被他人看到或被拍照,法庭也不允許拍照,因而沒有必要盲目照搬。
江蘇 陳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