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云
中風先兆,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頭暈目眩、失眠、煩躁、舌或手指麻木,或一時性偏癱,言語不利。如不及時治療。有可能發(fā)展為中風。臨床上,我們根據(jù)疾病的發(fā)生機理,采用活血祛瘀法為主,配以辯證分型治療中風先兆,獲得了良好的效果,起到預防中風發(fā)生的作用。
基本方丹參25克,川芎15,克,桃仁15克,紅花12克,赤芍15克。在治療時,結合患者的癥狀、體征、舌脈等臨床表現(xiàn),主要分為4型進行辨證施治加減用藥。
肝陽上亢型患者平素血壓偏高,并隨情緒的波動起伏較大,常伴有頭痛頭脹、急躁易怒、少寐多夢或眩暈耳鳴、手足麻木、舌紅、苔薄、脈弦細數(shù)。治宜活血祛瘀、平肝潛陽,基本方加珍珠母25克,川牛膝15克,黃芩9克,山梔9克,夏枯草9克。
肝腎陰虛型患者頭痛眩暈、耳鳴如蟬、腰膝酸軟;五心顛熱、少寐多夢、舌紅、脈弦細數(shù)。治宜活血祛瘀、滋補肝腎,基本方加白芍15克,元參15克,禾冬15克,龜板20克?龍骨20克,牡蠣29克,牛膝18克,枸杞15克,首烏15克。
氣虛血瘀型患者一側肢體麻木無力、面色無華、氣短乏力或肢體、肌肉震顫,或視物模糊、舌質淡、脈細無力。治宜活血祛瘀、益氣通絡,基本方加黃芪30克,黨參15克,桂枝9克,絲瓜絡12克,甘草6克。
痰濕阻滯型患者一側肢體沉重麻木;眩暈、胸伺泛惡、舌體胖、苔白膩、脈弦滑。治宜活血祛瘀、豁痰祛濕,基本方加姜半夏12克,膽南,星9克,茯苓12克,白術15克,炒枳殼9克,橘紅9克,僵蠶,12克。
臨證見陽虛者加肉,桂、制附子、杜仲、巴戟天,高血壓甚者酌加山楂石決明、澤瀉,淤血甚者酌加水蛭、三棱,麻木偏于上肢者加桑枝、天麻,麻木偏于下肢者加牛膝、天麻,麻木偏于面部者加僵蠶、全蟲。以上方劑,每日1劑,水煎服。
祖國醫(yī)學對中風先兆早有論述。明《醫(yī)學六要》有“中風者,必有先兆,中年人但覺大拇指時作麻木,或不仁,或手足少力,或肌肉微掣,三年內(nèi)必有中風暴病”的記載。筆者在臨床觀察到:中風病的發(fā)生,一般在數(shù)丹前就有臨床癥狀,但因癥狀輕微,常不被患者及家屬重視,以致造成“暴病”。中風的發(fā)病機理,其本在于肝腎氣血衰少,其標為風火痰濕壅盛所致。究其演變結果均可造成邪阻經(jīng)脈,血流阻滯而中風。中風先兆,其病理與中風同,僅是程度上的差異。所以,治療中風先兆依“治風先活血,血行風自滅”的原則而設,采用活血祛瘀為主。基本方中,丹參、川芎、桃仁、紅花、赤芍等具有明顯改善微循環(huán)障礙及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使血液“濃”“粘”“凝”“聚”得到改善,恢復正常的腦組織供血量。
同時結合辨證分型,配以滋補肝腎、益氣通絡、豁痰祛濕等法以調(diào)節(jié)全身機能,所以對防止或推遲中風的發(fā)生能。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