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立
有一個“新新人類”的朋友剛從國內(nèi)出來不久,跟我抱怨加拿大像農(nóng)村,高樓大廈太少,房屋裝修太普通,就連麥當(dāng)勞的漢堡包都不如中國的可口。
與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上海、深圳相比,加拿大除了多倫多、蒙特利爾等幾個商業(yè)城市外,的確都是大片的“郊區(qū)”。記得我剛來溫莎時,朋友開車帶我沿著底特律河兜了一圈。我看到河對面的樓群時頓生好感,覺得溫莎蠻有大城市的派頭。后來才知道,那邊是底特律,美國著名的汽車城。一河之隔,兩個國家,兩種風(fēng)景。
加拿大高樓不多,得益于其地廣人稀的地理優(yōu)勢。設(shè)想一下,土地面積略大于中國的加拿大,人口只相當(dāng)于北京、上海兩個城市的人口總和,他們有什么理由非要去建那么多高樓呢?而且,加拿大人就是鐘情一到兩層、前庭后院的獨立住房,而很少有人喜歡領(lǐng)略“高處不勝寒”的滋味。
在溫莎,只有寫字樓、公寓樓和希爾頓之類的大酒店,樓層稍高一點,其余都是矮房子。這種矮房子為人們提供了更多屬于自己的空間,給人以舒適、從容、安全的感覺。加拿大人的裝修風(fēng)格也非常樸實,大多是硬木地板加地毯,墻壁用石灰、油漆簡單抹一下,只有廚房和洗手間能享受貼瓷磚的待遇。而且,加拿大人裝修不喜歡一步到位,而是會留點活日后慢慢補上。在他們看來,時不時地刷一下墻壁,或是房前修個小花壇之類的,能讓生活充滿樂趣。
而國內(nèi)的情況跟加拿大剛好相反。去年回國時,我去姐姐家做客,他們家的豪華裝修讓我這個加拿大來的“鄉(xiāng)巴佬”大開眼界:客廳的環(huán)繞音響可與一流的歌舞廳媲美,臥室的氣派不亞于賓館的豪華套間。后來到北京一位朋友家玩,又發(fā)現(xiàn)姐姐家不過是“小巫”,“大巫”家的客廳地面和浴室墻面全是大理石的,還有歐式琴房、日式榻榻米電視室等,真正是世界級享受。而在加拿大,所謂的豪宅,不過是多幾個房間,前后草坪更大一些而已。這種鄉(xiāng)村式的格局,讓不少看慣豪華住房的同胞大失所望。
但國內(nèi)的豪華住宅大多是普通公寓樓的一套單元,獨門獨院的房子好像只有“大款”才有權(quán)享用。而在加拿大,只要有份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買棟兩層樓的小洋房不會有問題。而且,雖然有更大的居住空間,有更高的收入,但加拿大人卻不熱衷于豪華裝修。對加拿大人來說,住宅裝修舒適即可,但是再簡單的住房都有煙囪和壁爐,因為傳說中圣誕老人是從煙囪進入每一戶人家,帶來給孩子們的禮物,帶來新年的問候。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