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中的莫斯科
經(jīng)過近8個小時飛行,俄航SU572航班即將降落。
舷窗外,是莽莽蒼蒼的俄羅斯大地。在這里,我只能用“莽莽蒼蒼”來形容這塊廣袤無垠的大地。自從飛越烏拉爾山,就開始進入東歐平原了。這里沒有險峻的高山、裸露的溝壑、荒涼的沙漠和戈壁,只有連綿不絕的森林、草原、沼澤與湖泊。窗外,依然是墨綠色的森林,間或有平坦的田野與點點小屋。伏爾加河的支流———奧卡河,宛若巨蟒盤桓蠕動,鱗甲閃耀著細碎的銀光。驀地,機場塔臺依稀可見。飛機顫抖了一下,圍繞機場轉了一個大圈,然后校正目標,傾斜機身,朝跑道俯沖而下……
莫斯科謝里緬基瓦2號機場內(nèi),人頭攢動,比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流順著不同的出口涌向機場大廳。奇怪的是,偌大的機場,竟然沒有一部自動扶梯,大小行李,只能靠肩扛手提,難免弄得滿臉油汗,氣喘吁吁。不知是等飛機,還是出不了海關,幾位阿拉伯乘客索性攤開被褥,在二樓拐角處打起了地鋪??吹竭@些,我不禁倒吸了一口涼氣:出國前,聽說俄海關對中國人不夠友好,入關時,往往讓別國乘客先走,讓中國乘客留下,然后百般挑剔,糾纏不休,折騰你個筋疲力盡,沒有幾個小時是入不了海關的。想到這里,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由暗暗捏起一把汗。
還好,我國駐俄使館的崔參贊前來迎接我們。走外交通道自然要方便得多,不用排隊,行李由接機同志來等,只須10來分鐘便辦了入關手續(xù)。崔參贊將我們帶出機場,然后親自駕車,朝使館馳去。
顯然不是高速公路。汽車顛簸了一下,是出口處一點點低洼破損的路面。經(jīng)過幾處紅綠燈,我們終于馳上了“大環(huán)?!蹦箍泼娣e很大,市區(qū)和綠地約有1千平方公里。從城北的機場到城南的中國駐俄大使館,走“大環(huán)”要繞過半個莫斯科,如果遇上堵車,得跑兩三個小時。
我們很快走上“大環(huán)”,匯入了滾滾車流。公路寬闊而平坦,盡管不是高速,但沒有行人和自行車,起碼可以跑到每小時80公里。成千上萬輛大貨車、小轎車、面包車、拉著吊車和攬拌機的載重汽車浩浩蕩蕩,形成了一條震耳欲聾的鋼鐵洪流。新款外國轎車不少,但更多的是“拉達”、“莫斯科人”和“伏爾加”。載重汽車和面包車灰塵仆仆,就連有的小轎車也濺滿泥漿,灰頭土臉。路邊的建筑,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樓房,式樣陳舊,令人生厭,偶爾幾棟鮮亮的高層,也是正在建設的“商品樓”?!斎唬钅苁刮姨嵘竦?,大概就算城邊那些綠地和林帶了。在國內(nèi)任何一個城市,都很難見到這種景象:白樺樹郁郁蔥蔥,千姿百態(tài),一望無際,平緩的草地上,小溪淙淙,鳥雀飛翔,到處都開滿了星星點點的野花……
哦,看到這些,我才感覺是到了俄羅斯,嗅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氣息。
“這些年,俄羅斯變化很大?!贝迏①澮贿叞阎较虮P,一邊介紹說:“普京上臺后,由于石油漲價,俄羅斯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盧布匯率穩(wěn)定,老百姓的生活也有了一定改善?!薄谝院蟮膸滋欤S著考察的深入,崔參贊的話得到了印證,這就是:一個變化中的莫斯科,莫斯科的一切都在變。
是的,莫斯科在變。且不說蘇聯(lián)紅旗已變?yōu)槎砺?lián)邦的三色旗,國徽上的鐮刀斧頭已被拜占庭帝國的雙頭鷹所代替;也不說盧比揚卡廣場上的捷爾任斯基雕像已被推倒,列寧山又改名為麻雀山;還不說當年毀壞的教堂重新恢復,被紅軍槍決的尼古拉二世也魂歸故里;更不說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仁尼琴已經(jīng)平反,莫斯科又塑起彼得大帝的巨像———這些,都是前些年的事了,對老百姓而言,更關心的是自己身邊的生活,是在變革中得到哪些實惠。
自由經(jīng)濟和私有化的推行,造就了一批暴富的新貴:他們開著“寶馬”、“奔馳”和“林肯”招搖過市,在郊外大造豪宅,出手闊綽令人瞠目,甚至動輒買下一支球隊。來自遠東和高加索的窮人則在郊區(qū)打工糊口,鳩形垢面如同中國西部農(nóng)民。但是,隨著經(jīng)濟好轉,人民收入普遍增加,養(yǎng)老金也提高了好幾倍。盧布與美元的匯率一直維持在“30:1”上下,滿把鈔票不至于轉眼變?yōu)橐欢褟U紙。
商品短缺的年代畢竟過去了。走在街上,購物長龍已經(jīng)消失,“可口可樂”、“三星電器”、“柯達膠卷”、“萬寶路香煙”的廣告十分搶眼。滿街都是外匯兌換點和“麥當勞”、“肯德基”。報攤上,真理報早已消失,就連國家電視臺也是私營的。汽車里,播放的不是俄羅斯民歌,而是節(jié)奏強烈的搖滾音樂。過去天擦黑就打烊的商店,如今亮起了耀眼的霓虹燈。表演艷舞的夜總會和賭場比比皆是,搔首弄姿的妓女在街頭游蕩,看似漫不經(jīng)心,實際上,正在悄悄地尋覓著下一個“獵物”。
莫斯科河上,停泊著一艘燈火輝煌的輪船。起初,我們以為這是一艘游船后來才聽說是一條賭船,前些年,這里還發(fā)生過一起駭人聽聞的血案:4名中國賭客剛剛離開,就在路上被劫殺,裝滿美元的皮箱不翼而飛……
然而,莫斯科很多地方也沒變。列寧墓仍在,克里姆林宮猶存,加加林和馬雅可夫斯基的雕像依然矗立,庫圖佐夫和朱可夫照樣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對老百姓而言,面包和鹽仍是歡迎客人的尊貴禮物,套娃、彩蛋和漆盒照舊是傳統(tǒng)民間工藝品。暖氣和自來水價格便宜得令人難以置信,使人不能不懷念蘇聯(lián)時期的計劃經(jīng)濟。酗酒仍是俄羅斯一大公害,連我們都在地鐵被醉鬼所糾纏,死乞白賴地要討論“什么是真正的俄羅斯文學”這個問題。是的,俄羅斯人民仍然是那么鐘情文化、熱愛藝術,白樺林、山楂樹、大森林、小木屋,永遠是油畫街上最受歡迎的作品。莫斯科大劇院場場客滿,盡管藝術人才已流失不少。列賓美術學院的生源不斷,哪怕畢業(yè)后在街頭賣藝。
莫斯科河照樣流淌,白樺樹林綠了又黃,黃了又綠。但是,當你真正沉下心來,仔細觀察,不能不為這些變化的廣度和深度所撞擊。莫斯科,猶如一個大病初愈的漢子,正在恢復,正在痊愈,正從黑暗與泥濘中掙扎起來,摸索前進,尋找伏爾加河畔上的又一片曙光……
克里母林宮巡禮
克里姆林宮的紅星。
嚴格說,它應當是斯巴斯克塔樓上的紅星。在遙遠的童年,我心中便閃耀著這顆星。在我眼里,它是那么鮮紅,那么明亮,在茫茫夜空中熠熠生輝。它的鐘聲又是那么莊嚴,那么悠遠,《國際歌》的旋律激蕩長空,送走一個又一個夜晚,迎來一個又一個黎明……
此刻,我正站在斯巴斯克塔樓前面,端詳著它那偉岸的塔身,嚴整的雉堞,黃金鑄成的表盤,綠色的棱錐形尖塔和塔頂那顆碩大的紅五星。我貪婪地睜大眼睛仔細觀看,一種莫名的滿足感漫溢全身,似乎陽光格外燦爛,連天空都反射著藍寶石般的色彩。
斯巴斯克塔樓是克里姆林宮的主塔,也是20座塔樓中最壯麗的一座。翻譯告訴我,它最初建于15世紀,出自意大利建筑家彼得羅·安東尼奧·薩拉里之手,開始并沒有塔頂,17世紀才加蓋了木棚炮樓,以后又改為石質(zhì)頂樓,并安裝了自鳴鐘。至于那顆重達1噸的紅寶石五星,是1937年才鑲上去的,從此,才有了“克里姆林宮的紅星照耀全世界”這句話。
于是,我們便走進了克里姆林宮。
“克里姆林”,俄語意為“城堡”。因此,不僅莫斯科城有“克里姆林”,其它很多城市都有“克里姆林”。12世紀中葉,莫斯科還是蘇茲達利公國的一個小鎮(zhèn)。蘇茲達利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律,這個在戰(zhàn)爭中被砍掉了左手,又令鐵匠打制一只鐵手裝上胳膊,以兇狠、殘暴聞名的大公,最早在此用泥巴和木柵欄筑起了城堡。14世紀,莫斯科大公伊萬諾維奇決心擺脫蒙古人的統(tǒng)治,下令在這里筑起又高又厚的石墻,并建起塔樓、碉堡、炮門和鐵門,還在庫利科沃夫與蒙軍激戰(zhàn),雙方死傷慘重。百年之后,俄羅斯終于趕走了蒙古人,莫斯科成為俄國首都,克里姆林宮也成為沙皇的皇宮。
眼前的克里姆林宮,正是這樣一座迭經(jīng)歷代擴建、融拜占庭、俄羅斯、巴洛克、希臘羅馬風格為一體的宮殿、教堂建筑群。
穿過西邊的御花園,我們首先來到了教堂廣場。說起教堂,自然要講起基督教的東、西兩派,西派以羅馬教廷為中心,東派以拜占庭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為中心。歷史上,俄國與歐洲王室關系疏遠,卻與拜占庭帝國淵源頗深。15世紀,伊凡三世曾迎娶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為妻,并將自己視為拜占庭帝國的直系繼承人、當然的東正教世界領袖。于是,拜占庭的雙頭鷹便成為俄羅斯的國徽,東正教也成為俄羅斯的國教,到了伊凡四世,東正教正式將皇冠戴在他的頭上,于是才名正言順地成為“全俄羅斯君主,上帝加冕的神圣沙皇”。因此,克里姆林宮中教堂很多,其中以天使長教堂、報喜教堂和圣母升天大教堂最為有名。
我們首先走進天使長教堂。這里光線幽暗,碑石聳立,四壁裝飾著圣經(jīng)繪畫與帝王肖像,是彼得大帝之前的沙皇陵寢。著名的伊凡雷帝和他的兩個兒子,便葬在最受尊敬的位置———圣像壁后面。天使長教堂的斜對面,是報喜大教堂。它造型美麗,凝重端莊,9個金色圓頂全部鍍金,內(nèi)部地面由彩色碎碧石鋪成,中心懸掛著壁畫《末日的審判》,這里曾是皇族子孫洗禮與結婚的地方。如今,這里仍是東正教首腦機構所在地,每年復活節(jié)與除夕之夜,教堂廣場都要舉行盛大的宗教活動,屆時,人們可以看到長明的火燭、難得一見的金銀法器、主教身上鑲金嵌玉的教袍與權杖,還有那些虔誠禱告、祈求上帝保佑的人們。
穿過教堂廣場,我們又來到伊凡大帝鐘樓旁,參觀堪稱“世界之最”的鐘王和炮王。鐘王和炮王是兩件稀世珍品。所謂鐘王,是一個身高6.14米,腰圍6.6米、體重200多噸的龐然大物。這口銅鐘是18世紀澆鑄的,鐘體表面刻有沙皇阿列克謝、皇后安娜的形象,還有精美的紋飾圖案??上У氖牵保故兰o這里發(fā)生火災,滅火的冷水澆到燙熱的鐘體上,大鐘迸裂,掉下了一塊,僅這塊就重11.5噸,至今仍在大鐘旁。至于炮王,則是16世紀為保衛(wèi)克里姆林宮鑄造的。它炮口直徑近1米,一顆生鐵炮彈重10噸,炮身、車體總重55噸,超過了今天一輛重型坦克!但是,這門威風凜凜、紋飾華美的大炮從來沒有發(fā)射過,只是擺在綠蔭之中,供游人欣賞。
克里姆林宮主要的建筑,是克里姆林宮主殿。它內(nèi)部呈長方形,樓上有露臺環(huán)繞,頂部為隆起的紫銅穹頂,俄羅斯國旗在頂端隨風飄揚。從前,這里是沙皇宮室,內(nèi)部大廳用孔雀石、大理石裝飾,陳列著精美的壁畫、雕刻、瓷器、家具和青銅制品。十月革命后,這里成為蘇聯(lián)最高權力中心,歷次黨代會和最高蘇維埃代表大會都在這里舉行,1950年2月,毛澤東和斯大林還在這里簽訂了《中蘇友好聯(lián)盟互助條約》。
但是,列寧生前卻從未在此居住,而是住在18世紀元老院的舊址———一棟其貌不揚的米黃色三層樓房。他的辦公室樸素無華,只擺著一張寫字臺、一把靠背椅、六個書柜和一對沙發(fā)。在這里,他每天晝夜工作16-18個小時,還要接待來訪的工人和農(nóng)民,其生活的簡樸、人格的偉大,由此可見一斑。
克里姆林宮可看的地方極多,如多棱宮、兵器館等,藏有古俄羅斯的盾牌、劍器、盔甲、軍旗及沙皇的紋章、皇冠和皇笏等大量珍貴文物。但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一一參觀,只能引為遺憾了。
走出克里姆林宮北門,即是著名的亞歷山大花園———無名烈士墓。馬路對面,是馴馬場廣場,四馬奔騰的雕塑和水花飛濺的噴泉,引來無數(shù)兒童追逐嬉戲。馬路這邊,樹蔭蓊郁,鳥語花香,安眠著衛(wèi)國戰(zhàn)爭中莫斯科戰(zhàn)役犧牲的烈士。12塊紀念碑代表著12個英雄城市,束束鮮花寄托著人民的深情。不熄的長明火在燃燒、跳躍,士兵們兩人一組,單手托槍,致禮換崗。凝視著長明火前的鋼盔與軍旗,我久久回味著碑石上鐫刻的那句箴言:“你們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永世長存?!?/p>
秦天行,1948年生于西安,1982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出版有散文集《大洋聽濤》?,F(xiàn)就職于陜西省文化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