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輩子也忘不了母親繡花時的情景。
那時候,母親才過了40歲的年齡。按理說,女人40才正是她的黃金歲月??墒牵谀窍肫饋砭妥屓诵募碌纳蟼€世紀(jì)的六十年代,人們都在艱難的生活道路上苦苦地掙扎著。歲月的風(fēng)餐露宿,把農(nóng)村女人的青春毫不留情地剝蝕著。大家年輕輕的便老相了,看上去好似要比實際的年齡大十多歲,哪能像現(xiàn)在的女人,生活好心情好,保養(yǎng)得也好,表面年齡往往要比實際年齡小十來歲甚至更多。雖然,母親長得本來就好看,但也經(jīng)不住困苦歲月利刃的剝蝕,看上去也要比實際年齡大好幾歲。面對日月的艱辛,她卻對兒女們充溢著深情,對未來充滿著信心,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帶動著家人特別是兒女們,向著生活的美好處掘進(jìn)。我覺得,繡花便是她最具象征意義的勞動。
母親從來就心地善良,心靈手巧,她在繡花底布上用小楷筆描啥像啥。比如畫菊花,雖然是墨色的,卻像九月菊那樣地噴著馨香。畫小貓,那張小臉,像真的一樣,特別是它翹起的爪子洗臉時的神態(tài),那才叫栩栩如生哩。直至今天,我回憶起來仿佛就在眼前。樹枝上的喜鵲,你不用手捉住它,只怕它飛走了呢。等你看得呆了以為她真要飛走要捉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那是布上的墨畫,不由得你嘿嘿地笑了起來。
正是由于母親的這一手絕活,使她遠(yuǎn)近有了名氣。誰家的姑娘要出嫁了,誰家的兒子要娶媳婦了,有孝心的人家要給老人過壽了等等,就都拿上雪白的、大紅的、大綠的、水紅的、金黃的底布,讓母親給畫畫,然后,自己回去用顏色絲線繡。她們繡的,往往就走了樣子,還不如底布上的墨色畫生動。到后來,有些人家就要母親連畫底布帶繡花全包了。母親往往經(jīng)不住人家的軟磨硬纏,最終也就答應(yīng)了。這一下,母親的聲名更是越來越傳得遠(yuǎn)了。
那時候,生產(chǎn)隊干部大呼隆。只要是晴天,就得天天起早摸黑。只有是雨天了,除了男人們睡大覺、歇緩一下困乏極了的軀殼外,這才是孩子和女人們的天下。孩子們玩泥玩水去了,女人們就漿洗臟了的衣服,收拾來天要吃的飯食。而母親只能把這些活兒放到晚上去干。白天,我們的家里往往是擠滿了人:腳地站的,炕上坐的,都是來要母親描底布,請教繡花技術(shù)的。母親滿臉笑容,不是聚精會神地用筆描,就是手里捏著針、線,一邊示范著繡,一邊耐心地講,直聽得嫂子妹子侄女們不住地點頭。
對于這種一到雨天,家里就像趕會一樣的場景,一開始我十分的高興和喜歡,時間一長,我就覺得厭煩了。有一天,我給母親提意見,要求從今往后不要這些人來家了。記得母親聽了,撫摸著我的頭說,娃還碎哩,懂不來啥。這些你姨的你姑的你姐的,哪個屋里不是個苦日子?在咱這里繡一朵花回去,她們屋里的光線都就亮了,大人孩子臉上的笑都就多了,全家人和和氣氣的,淘氣的事也少了。母親瘦了的臉上滿是喜色,說是前個鄰村的一個姨媽就是這么給她說的。當(dāng)時,我咋么都想不明白,母親繡的花竟有這么神奇的力量。后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加,才知道這就是美的力量。是啊,美雖然拯救不了世界,但她卻能給人帶來奇妙無比、不可估量的啟示、激情和力量,帶來人的心底的安寧和幸福,帶來對新的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只有喜歡美好事物的人,她們才喜歡生命,她們的心才永遠(yuǎn)年輕。即就是生活中困難重重,她們也會滿懷信心前行的。要不是那時的母親們有這樣一種心態(tài),我們的國家能從那場深重的災(zāi)難中挺過來嗎?
從那以后,我再也不在母親面前嘀咕了。大姨小姑們來了,我就幫著母親給她們找凳子,換濕透了的鞋,還燒開水讓她們喝,暖暖身子。她們夸我從小就有個好心眼。母親聽著,臉上洋溢著喜氣。
一天傍晚的情景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十分清楚:太陽快落山的時候,突然放射出了萬道霞光,金黃金黃的。剛才又厚又重的黑沉沉的云,眨眼間變得薄薄的了,現(xiàn)出了蔚藍(lán)色的天空。我看著天,正想把太陽跌空明天肯定是晴天的喜訊告訴母親,離老遠(yuǎn)便看見我家屋子的內(nèi)外,全罩上了一層金輝,就像一座圣殿。母親正在給一位小姑指點著繡出的花。她的神情是那樣的嚴(yán)肅,又是那么的和藹,金輝灑滿了她的臉。一時間,我竟覺得她是那么的圣潔,就像從天上下凡的神人一樣……
幾十年過去了,我沒有忘記這一刻;再過幾十年,我依然忘記不了這一刻!
王云奎,出版散文集《春滿花枝》,有作品獲全國首屆冰心散文獎?,F(xiàn)在寶雞市文聯(lián)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