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 夫
春風(fēng)拂面,桃紅柳綠,草長鶯飛。這是一種和諧。
艷陽高照,蟬鳴聲聲。綠蔭下小憩的行人,池塘邊戲水的兒童。這是一種和諧。
炊煙乍起,牧童晚歸。夕陽唱晚,稻花千里。這是一種和諧。
硝煙散盡,和平降臨。自由的歌聲在天空飄蕩。這是一種和諧。
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人行道上攜手相伴的身影,高樓林立間相逢一笑的容顏。這是一種和諧。
季節(jié)輪回,草木榮枯之間,有自然的和諧。
大千世界,林林總總。干戈化為玉帛之際,有世間難得的和諧。
城鄉(xiāng)之間,你我的日子。平凡的生活之中,是不易察覺的和諧。
和諧看不見,卻可以真切感受。戰(zhàn)爭不是和諧,仇恨不是和諧,歧視不是和諧,“中國威脅論”不是和諧。我認(rèn)識的一位以色列青年,到中國才不過兩年,中國話已經(jīng)說得很不錯了。有一次我問他:在以色列有安全感嗎?他給我說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他在一家網(wǎng)吧正在上網(wǎng),門外突然傳來爆炸聲。所有的人都驚慌地往外跑,惟有他無動于衷。待他意識到自己不是在以色列時,才猛然覺得,原來自己早已習(xí)慣了那種突如其來的爆炸聲。
什么時候,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才能和平相處,真切地感受和諧的氣氛呢?
和諧是一種愿望,又是一種享受。是秩序之下的規(guī)范,更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恬淡與從容。澳大利亞有一種著名的動物——樹袋熊,澳大利亞人稱之為“考拉”,意思是“不喝水”。它一天到晚都摟著桉樹過日子,餓了就吃桉樹葉。而桉樹葉含有豐富的桉樹油,是制造鎮(zhèn)靜劑的主要原料。被“麻醉”了的樹袋熊就這么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沒有一絲抵抗力,卻能過著平平安安的生活。這就是和諧。
同樣是澳大利亞。奧運會期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邀朋引伴,乘專機(jī)來到悉尼。晚上,蓋茨與一班朋友來到一家酒吧,想要進(jìn)去。門童客氣地阻攔了他們,并告知:已經(jīng)客滿。而比爾·蓋茨聞之亦沒有絲毫的不快,帶著朋友另尋他處去了。我從報紙上看到這個報道時,有兩點感觸:原來,貴為世界首富的比爾·蓋茨,去酒吧消遣竟然沒有人事先安排好;原來,事情本就這么簡單,不論什么人,在秩序面前,都應(yīng)該是平等的。
美國學(xué)者,五角大樓前官員約瑟夫·奈在2002年出版的專著《美國實力的悖論》中,把國家實力分成硬軟兩種。硬實力是指威逼能力,主要通過軍事力量實現(xiàn);軟實力是指通過一些“無形”因素,如文化、價值觀以及媒體、教會、學(xué)校等機(jī)構(gòu),進(jìn)行勸誘的能力。約瑟夫·奈認(rèn)為,在信息全球化時代,勸誘能力幾乎與威逼能力一樣重要。
于是,我們看到,在印尼地震海嘯災(zāi)區(qū),美軍航母用來運送救災(zāi)物資,士兵的鋼盔下露出的是笑臉。于是,我們還看到,布什訪問歐洲,在與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會談時,把“自由薯條”又重新稱為“法國薯條”。
而和諧,本就存于你我內(nèi)心,如同陽光空氣,都是生命的真正需要。